书城社科经典音乐故事
4320600000052

第52章

1777年,他途经曼海姆。曼海姆是18世纪的音乐重镇,因为这里有举世闻名的曼海姆乐队。13年前老莫扎特曾带一家人在这里住了几个月,就是为了让小莫扎特开开眼界,观察管弦乐团的交响特性。曼海姆乐队是18世纪最优秀的乐团,在发展交响乐上占有重要地位。这个乐队是由选帝侯卡尔·菲利普和他的继任者卡尔·特奥多尔建立的。曼海姆乐队的成员来自不同的国家,尤以捷克人为多,他们每个人都堪称演奏大师,因此乐队被比喻成“由将军组成的乐队”。曼海姆乐队以“王宫学派”着称于世,他们开创了全新的乐器法和演奏风格,为维也纳古典乐派奠定了基础。莫扎特此番再到曼海姆,与乐队里的许多人交上了朋友,长笛演奏家温德林就是其中之一。与这位长笛专家的友谊也许改变了莫扎特对长笛的成见,在曼海姆他写了最着名的长笛作品。经温德林的介绍,一位来自荷兰的业余长笛演奏家德·让委托莫扎特写一些长笛协奏曲和长笛四重奏。那个时候所谓“专业”与“业余”是很难区分的,有一些着名作曲家和演奏家就是业余身份。莫扎特一家的朋友,圆号演奏家,“蠢驴”洛特盖布就是卖干酪的,他拥有莫扎特为他写的四部圆号协奏曲。这位吹长笛的作曲委托人德·让,可能也不是个稀松平常之辈,莫扎特一下子为他写了两部长笛协奏曲,这就是200多年以来长演不衰的“G大调和C大调协奏曲”,还有3首长笛四重奏。这些曲子的润笔费是96盾,莫扎特又筹到了一笔去巴黎的旅费。

莫扎特本来对这次的巴黎之行很有信心,十几年前他和家人曾在这里受到过热情的欢迎。这里有他家很好的朋友,父亲给他写了长达53个人名的名单,让他去拜访,寻找机会。可事与愿违,几个月过去了,几乎一无所获,在巴黎只能靠教几个学生和接受作曲委托维持生活。

在莫扎特的学生中,有一位德·吉内公爵小姐,这位女弟子身份尊贵,头脑简单,缺乏学习作曲应具备的艺术灵感。莫扎特为了赚取必需的生活费用,不得不把宝贵的时间耗费在这些平庸的事情上。莫扎特有时失去了耐心,就向公爵小姐发脾气。老莫扎特在萨尔斯堡听说此事,立即写信训诫儿子,不要得罪雇主,要想在巴黎安身立命,是离不开宫廷和贵族的。此后,莫扎特便对学生改变了方针,虚应世故地哄着公爵小姐写些毫无价值的音符。但是这样的工作也不长久,公爵小姐只学了很短时间,就因为订婚而不再学“作曲”,这个工作又失去了。

这时德·吉内小姐的父亲,公爵大人向莫扎特定货,要一首长笛和竖琴的双协奏曲。德·吉内公爵本人能吹一手很好的长笛,女儿会拨弄竖琴,公爵订购一首长笛、竖琴与乐队的协奏曲,父女二人在女儿的婚礼上演奏,一展新娘的风采。莫扎特对这个约稿有些为难,一来他对长笛和竖琴这两件乐器都不太喜欢,缺乏创作热情;二来公爵大人虽然有钱,却不是慷慨大方之士,莫扎特怕在这件事情上挣不到什么钱。后来,碍于与吉内小姐师生关系的情面,还是答应下来了。

勉强归勉强,一旦接受委托,莫扎特便以一位艺术大师的创作热情投入工作。在音乐世界里,他从来都是在无我的境界里歌唱,结果是又一部传世经典杰作问世了。

长笛和竖琴,我们今天是把它们当作两件充满浪漫情调的乐器来认识的。一些通俗的音乐知识小册子介绍长笛是“乐队里的花腔女高音”,竖琴则以华丽流畅的琶音和清纯的音色在乐队里掀起泛动的涟漪。这都是19世纪浪漫主义乐派兴起以后的事了,当年的莫扎特可没有这么幸运,因为那时候的长笛和竖琴都还没有进化完全,演奏技法和表现能力都有很大局限。长笛和竖琴的前身,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发展过程当中不断进化。到19世纪20年代,彪姆把长笛的管形和音键的构造加以改良,使之适应复杂的调性转换;竖琴在1820年由爱拉尔德将踏板改成较复杂的机械结构,才形成现代竖琴的构造基础。这两件乐器的定形是在莫扎特去世30多年之后,莫扎特没有见过这样性能优良的乐器。所以莫扎特写《C大调长笛竖琴协奏曲》时必须要解决演奏技术上的难题,否则写出来的将是无法演奏的曲谱;而且,长笛与竖琴在协奏曲中搭配,这也开了一个先例。

莫扎特写的这首协奏曲充分发挥了两件乐器各自的长处,歌唱性的主题由长笛奏出,竖琴只是以分解和弦在一旁装饰旋律,所以这首协奏曲有点像有竖琴助奏的长笛协奏曲。乐曲仍采用传统的三乐章协奏曲形式,全曲庄重而华丽。第一乐章是奏鸣曲式,长笛与竖琴在乐队的伴奏下相互响应,交织成优雅华丽的古典情调。第二乐章是安详典雅的牧歌风格,洋溢着梦幻般绮丽的旋律,情调优美流畅,在弦乐的前导下,长笛奏出优美的旋律,竖琴则温柔地唱和。第三乐章是中规中矩的回旋曲,旋律仍是优美的,频繁的调性转换更加渲染出华丽的色彩,乐曲最后在辉煌的气氛中结束。

德·吉内公爵小姐的婚礼举行得是否喜庆热闹,今天已不得而知,但她和父亲一起演奏的《C大调长笛竖琴协奏曲》肯定是成功的。从那次婚礼到现在,二百多年过去了,由于这首协奏曲的广泛流传,德·吉内父女的名字至今还有人提起,一方面是因为他家的一次婚礼才有了这首经典名作;另一方面是因为公爵拿到曲子后迟迟不付酬金,似乎想赖账,这使莫扎特很苦恼。最终他拿到这笔钱没有,有关莫扎特的各种传记里都没有提起。

《C大调长笛竖琴协奏曲》在音乐史上的地位是重要的,它使长笛和竖琴这两件乐器成功地组合。现在,在演奏一些抒情浪漫的音乐时,这两件乐器几乎是分离不开的了。

柴科夫斯基:《1812庄严序曲》

1880年10月,尼古拉·鲁宾斯坦致信柴科夫斯基,委托他为莫斯科的庆典活动写一首典礼音乐。题目有三个,由柴科夫斯基自选其一。三个题目如下:一、莫斯科艺术工业博览会开幕;二、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加冕二十五周年纪念;三、重建1812年战争中烧毁的莫斯科救主基督大教堂落成典礼。柴科夫斯基选择了最后一个。

仅仅过了12天,柴科夫斯基在给梅克夫人的信中写道:“亲爱的朋友,我的音乐女神可真不坏,短短的时间里,我已作了两首曲子,一首大而庄严的序曲,一首四个乐章的弦乐队用的小夜曲。我现在正忙于把它们改编为管弦乐曲。那首序曲很热闹,但没有艺术价值,因为我写的时候,虽有热而无爱。”

这首急就而成的序曲,就是后来成为世界名曲的《1812庄严序曲》。柴科夫斯基当初接受作曲委托就有些勉强,他认为这种应景之作不会有什么艺术价值。曲子写成之后,他把手稿寄给莫斯科的出版商,随信附有一张乐谱酬金的清单,项目开列很详细,几项合计共8卢布60戈比。这个单子很有些自嘲的意味,借此表示对这类乐曲的不屑。柴科夫斯基随即宣布放弃这8卢布60戈比,把它“送给莫斯科城”,因为“这样子的作品要报酬,是开玩笑,那将是一种侮辱。像这样子的事情,要么做了不收报酬,要么就索性不做。”从这里的口气来看,柴科夫斯基对这首序曲是不抱任何成功的希望的。有些名曲介绍一类的小册子,在谈到《1812庄严序曲》的创作时,说柴科夫斯基是怀着如何的爱国激情来写这首序曲的,但从作曲家自己的态度来看,这种说法盖出于主观臆测,以结果代替动机,是缺乏根据的。

为了使音乐能适应广场庆典的需要,柴科夫斯基把乐队的编制加以扩大,增加了打击乐的力度,在序曲的尾声处加上了一个军乐队,再配合上广场一侧的大炮和教堂钟楼上的钟声,音响处理几乎是前所未有甚至令人瞠目的。

1882年8月20日,在莫斯科博览会开幕期间,首次演奏了《1812庄严序曲》。乐队的宏大声势调动起人们的激情,在音乐进入高潮时,广场上传来阵阵钟声,大炮轰鸣,强烈的音响效果把观众卷入爱国情绪的狂潮,演出获得极大的成功。柴科夫斯基本人对如此热烈的场面也始料不及,他表示:“我还不曾感到如此的兴奋,获得如此辉煌的成功。”《1812庄严序曲》很快就普及各地,甚至在俄国以外的欧洲城市也在演奏它。这首曲子成了柴科夫斯基所有交响作品中形象最鲜明、最通俗易懂、最受欢迎的一部。

前面已经介绍过,《1812庄严序曲》是为重建在1812年战争中焚毁的莫斯科救主基督大教堂落成而写的。从1812年到1882年,中间整整相隔70年,岁月虽然消逝了,但俄国人民对那场战争仍然记忆犹新,那场战争的胜利仍在激励着俄国人的爱国热情。战争的起因和过程是这样的:英法两国历来交恶,两国为了争夺和建立各自的霸权,历史上有过许多次战争。英国依靠海上优势对法国实行海上封锁,法国也利用大陆的地理和军事优势对英国实行封锁,切断其经济贸易通道。1806年拿破仑签署大陆封锁令,宣称“用陆上的力量征服海洋”,命令欧陆各国不得与英国贸易往来。这是用欧洲其他国家的利益换取法兰西帝国的霸权,当然要引起各国的不满。拿破仑用战争和联姻方式迫使一些国家合作,只有遥远的俄国不肯听命,暗中与英国通商。这使拿破仑的大陆封锁战略无法完全实行,拿破仑决定先武力征服俄国,回过头来再与英国计较。

1812年6月,拿破仑亲率40万大军,不宣而战,渡过涅曼河,向东进击。拿破仑主观地估计用20天就能解决战斗。俄军兵分两路,抗击法国军队。法军企图尽早与俄军决战,但是俄军利用本国辽阔的疆土与法军周旋,且战且退,一路上实行焦土政策,让法军得不到粮食给养。9月,库图佐夫将军在波罗丁诺与拿破仑展开大会战,双方损失都很严重。战斗之后,俄军主动放弃莫斯科,法军9月14日进入莫斯科城,此时的莫斯科已是一座空城,法军也仅剩不到10万兵力。当晚莫斯科城燃起大火,连烧三天,莫斯科城仅存三分之一。这一年冬天来得特别早,10月初就下大雪,在饥寒交迫中,拿破仑空守一片废墟中的莫斯科已毫无意义,只得下令撤军。回撤途中,法军遭到层层拦截袭击,游击队、民团、哥萨克骑兵轮番进攻,后面还有库图佐夫将军的追兵。11月在克拉斯诺的最后一战,法军付出重大代价才渡过别列津纳河逃走,最后只剩下12000余人,拿破仑孤身回到巴黎。1812年战争以拿破仑的惨败而告终,法兰西第一帝国从此走向衰亡。俄国获得胜利,却是惨胜,大片田庄村舍化作焦土,古城莫斯科多半成了废墟。直到70年后,为了纪念这场惨烈的战争,重建莫斯科救主基督大教堂,柴科夫斯基应邀写了《1812庄严序曲》。

《1812庄严序曲》采用的是奏鸣曲式。奏鸣曲式是一种曲式结构,通常用于奏鸣曲、交响曲、协奏曲的第一乐章,也可用于其他乐章。奏鸣曲式一般有三部分: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呈示部前面可以有引子,再现部后面可以有尾声。在这样的布局结构内部,音乐材料的主部与副部互相对比、发展、冲突,形成戏剧性高潮,最后得以圆满地解决。这个结构方式,与我们的文章布局的起、承、转、合很近似。

柴科夫斯基虽然不能被纳入民族主义音乐家阵容,但他对格林卡开创的俄罗斯交响音乐传统却是推崇并继承的。在《1812庄严序曲》这样一部宣扬爱国主义热情的作品里,作曲家就更重视民族音乐素材的使用了。乐曲从一段庄重肃穆的引子开始,描写遥远东方的俄罗斯人民宁静平和的生活。音乐采用的是带有爱国主义歌词的俄罗斯教会歌调《主啊,拯救你的子民》。随后,发生了骚动与不安,象征着战争危险的临近:音乐的速度开始加快,急促的鼓声是征召军队的信号,木管乐器和圆号奏出号召性主题;音乐进入快板,旋律模仿在辽阔草原上驰骋奔突的骑兵。这时,圆号和短号吹出象征法国军队的《马赛曲》片断,这是敌人的入侵。《马赛曲》的主题反复几遍之后,出现的又是俄罗斯风格的主题,它辽阔自由,表现出俄罗斯民族对祖国的热爱;新加进来的另一个俄罗斯音乐主题是舞蹈性的,体现俄罗斯民族的乐观精神,这个主题采用的是婚礼歌曲《在大门旁》。短暂的欢乐之后,又进入了强烈冲突的战争场面,矛盾的冲突愈加猛烈,在激烈的战斗中,《马赛曲》的主题越来越低沉,最后终于被压抑下去,一阵呼啸盘旋急转直下的下行乐句象征着法军的溃败,乐曲从这里进入尾声。引子里的赞美歌主题再次出现,只是变得高亢威严,军队的战斗主题也加入进来,这次是以胜利进行曲的色彩奏出,大军鼓和定音鼓狂热地敲击,军乐队庄严地奏起沙俄国歌《上帝保佑沙皇》。大炮声、钟声响成一片,气氛狂热到白热化程度,音乐到这里结束。在前苏联时期,由格拉祖诺夫执笔,把《1812庄严序曲》里的沙俄国歌替换成格林卡的歌剧《伊万·苏萨宁》中的《光荣颂》主题,以避免在革命政权的时代,演奏这首爱国乐曲时,沙俄国歌高高飘扬。但是在前苏联以外,演奏《1812庄严序曲》仍用柴科夫斯基的原谱,所以这首曲子长期以来有两个版本行世。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伊万·苏萨宁》的另一个名字竟是《为沙皇献身》。现在,已经听不到《1812庄严序曲》的改编版了,这首充满爱国主义激情的名曲丝毫没有因为使用了旧国歌而减损一分一毫的艺术价值,反而被很多国家借鉴为激励爱国主义情绪的杰作。正如高尔基说的那样:“这首序曲是深具人民性的音乐……把你高举于时代之上,它的声音表达出这一庄严的历史时刻,极其成功地描绘了人民奋起保卫祖国的威力及其雄伟气魄。”

莫扎特: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