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经典音乐故事
4320600000048

第48章

降A大调叙事曲的故事原本是密茨凯维支的叙事诗《斯维切济湖姑娘》。这首诗取材于在欧洲家喻户晓的水仙女。水仙女类似中国民间传说中的“水鬼”,由被淹死的少女或没受过洗礼的儿童变成,名叫鲁萨尔卡。鲁萨尔卡的传说主要流传于斯拉夫地区,各地的鲁萨尔卡的善恶美丑各不相同。多瑙河地区的鲁萨尔卡美貌无害,身披薄雾般的轻纱,歌声迷人,常使路人陶醉而忘归。俄罗斯地区的鲁萨尔卡则是形貌丑陋的女妖,潜伏在水边袭击行人。还有鲁萨尔卡周,在这个星期里,水仙女们在夜间显形,在林间草地上跳圆圈舞,与她们一起跳舞的人将会不停地舞蹈,直至死去。

水仙女鲁萨尔卡的故事是诗人们喜欢采用的素材。在水仙女的故事基础上增加角色,编制情节,使故事更完整,人物更鲜明。水仙女被赋予善良、忠贞、凄婉的性格特征,有时会有复仇倾向,情节当然与爱情有关。在鲁萨尔卡类诗歌或音乐作品里,艺术影响力最大的当属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的歌剧《水仙女》。

肖邦的降A大调叙事曲没有文学性标题,可见曲作者在避免文学情节式的穿凿,他的叙事曲完全是抒情性作品,而非描写性音乐。但既是叙事曲,当然应该有情节根据,降A大调叙事曲所根据的《斯维切济湖姑娘》描写的是一个水仙女怒沉负情郎的故事。一位青年骑士,每天傍晚在林中湖边散步,有一天在水边遇见一位绝色美女,急急向其求爱,美女允其三天后见面,到那时骑士如果还没变心,就将嫁给对方,然后离去了。谁知第二天傍晚,骑士又在湖边遇见一位更漂亮的女子,便如醉如痴地追随求爱,那女子并不理睬,在水上踏波而行,骑士也亦步亦趋,紧随其后。走到湖心,女子猛然回头,竟是前一天相约的美女,那女子厉声叱责青年变心何其之快。此时狂风骤起,怒涛壁立,顷刻间骑士便葬身水底了。

肖邦是一位善于用如诗的手法抒发情怀的作曲家,他把一切到手的东西都加以诗化处理。在降A大调叙事曲里,找不出具体描写性语句,故事情节完全悟化成抒情过程,故事中的人物隐去,代之以情绪的起伏跌宕,文学题材仅作为抒情的提示。音乐采取奏鸣曲式,在一个短小温婉的抒情性序奏之后,呈现出柔美的第一主题,歌唱性的旋律令人陶醉。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第二主题介入之后,戏剧性冲突使音乐推向悲剧化的高潮。全曲演奏下来大约七分半钟,感情起伏很大,从美妙温和迅速推展到狂暴愤怒,这种大幅度变化体现了浪漫音乐情感性格的二重性。

肖邦的叙事曲为浪漫派作曲家开拓了抒发感情的新领域。在肖邦之前,叙事性作品只存在于声乐作品中,它起源于音乐与文学结合的民间叙事歌谣。在十四、十五世纪的法国,叙事曲是行吟诗人常采用的抒情歌曲的固定体裁,用以表现崇高的感情或高贵的爱情。叙事歌谣以叙述故事为基础,情节结构紧凑,叙事简练,不描写,不渲染,很快便推向戏剧化高潮,旨在表现感情波折,在急转直下的冲突中取得惊人的戏剧性效果。这种感情大起大落的方式为浪漫派作曲家提供了灵感的源泉,舒伯特的歌曲《魔王》就是典型的叙事歌曲。在欧洲其他国家尤其是英国,叙事谣曲经常用来叙述时事,并印刷成大幅印刷品出售或张贴,被视为一种消息来源,在报纸出现以前起过媒介传播作用。

叙事曲从演唱形式转变成器乐演奏形式,是由肖邦的四首钢琴叙事曲开始的。19世纪浪漫派作曲家为自由的抒情寻求多种出路,他们需要紧密的结构方式来表达丰富的感情,叙事曲的形式可以满足这个要求,肖邦的创新也为浪漫派音乐提供了新的表现途径。

舒伯特: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姑娘》

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姑娘》由20首抒情歌曲组成,供男声演唱,写于1823年。舒伯特这时26岁,5年以后,他就去世了。26岁的年龄对于一般的人生尚属朝阳期,成熟的事业尚未展开,但对于舒伯特的生命则已开始踏上归途。他的一生仿佛是“压缩”了的生命,短暂却完整,不像是半途的夭折。他留下9部交响曲、30多部室内乐、22首钢琴奏鸣曲、6部弥撒、17部歌剧、大量钢琴独奏或联弹小品,另外,还有600余首歌曲。他似乎已经把要留给这个世界的话全部表达完了,唯一让人感到遗憾的是在生前没有任何音乐团体演奏过他的任何一部交响曲。

舒伯特被尊为“歌曲之王”虽说是不恰当的,但是,他的歌曲创作对于他本人的艺术个性和欧洲音乐史都是重要的。他一生都在写歌曲,这些篇幅短小、结构紧密、情感内涵丰富的抒情歌曲形成了浪漫主义音乐的一方面特征。在这些歌曲里,套曲《美丽的磨坊姑娘》和《冬之旅》代表了舒伯特歌曲的最高成就。

《美丽的磨坊姑娘》的20首歌曲内容上相互关联,有完整的情节、人物,在叙事中抒情,在抒情中叙事。它讲述了一位青年磨坊工人在外出谋生的途中恋爱、失恋并伤心地死去的故事。在欧洲,蒸汽动力出现以前,粮食加工磨坊的动力主要来自风力和水力,在有河流小溪的地方,沿途会有一些水力磨坊。磨坊需要雇佣帮工,掌握磨坊技术的工人通常会沿着河水流经的地方找工作,一处干完了再换一处,所以,这是个流浪者行业。《美丽的磨坊姑娘》的第一首《流浪》,由一位心情愉快的青年磨工唱出了外出行路的快乐。外面的世界很宽广,守在家里的人享受不到大自然的美好,只有流浪的人才能体验到其中的快乐。第二首《何处去?》,青年向小河发问:“究竟将走向何方?”小河把青年带向陌生的地方,穿过山谷和树林;青年把生活中的希望寄托在潺潺的河水里,随它走向远方。青年继续旅行,小河把他领到一处磨坊,这里有绿树环绕,青草铺满岸边,小河在门前静静地流过。这是一处可爱的地方,磨坊主的女儿漂亮又可爱,青年留了下来,他感谢溪水把他引到这里。磨工在这里起劲地工作,他幻想自己有千万只手臂,推动无数磨轮转动,好让美丽的磨坊姑娘把自己记在心上。每天的工作很愉快,大家彼此相处也很好,磨工暗暗地爱上了磨坊姑娘。青年沉浸在愉快和幸福中,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向周围的一切倾诉自己的幸福感。河岸边蓝色的小花被他看作是爱人蓝色的眼睛,每天早晨他都要给四周的花草树木和小溪带来亲切的问候。然而,好景不长,树林里来了一位神气的猎人,骑着骏马带着枪,雄赳赳英姿勃发,他很快就夺走了姑娘的心。青年磨工短暂的幸福转瞬消失,他陷入孤独和痛苦之中,无处诉说,只有向自己的忠实伴侣小河倾诉内心的悲伤。他想到了死亡和坟墓,他希望自己死后能葬在绿色的草地上,因为磨坊姑娘喜欢绿色。青年最终不能抑制痛苦和悲伤,投入小河的怀抱,孤独地死去。河水温柔地拥抱着他,把他送回家乡,小河的水声是青年最后的挽歌。

《美丽的磨坊姑娘》全曲的基调是感伤的,套曲的前半部分虽然也有一些欢愉的情绪,但这欢愉也是笼罩在淡淡的忧伤中的,这样的情感特质是由歌词的原诗风格确定的。原诗的作者维勒姆·米勒是一位与舒伯特同时代的德国诗人,诗风感伤而浪漫,舒伯特的另一部声乐套曲《冬之旅》原诗也出自米勒之手。米勒与舒伯特命运相同。他生于1794年,比舒伯特早三年;死于1827年,早舒伯特一年。一共只活了33岁,和舒伯特一样不能尽享天年。米勒是古典文学教师,曾在柏林大学研究语言学与历史,他的代表作是两卷本的诗集《一个林中漫游号手的遗诗》,以极其淳朴的诗句表现情感,时常弥漫着哀伤情绪。舒伯特采用米勒的诗写的歌曲多达数十首,两个人缘分不浅。米勒在世时,他的诗有些影响,但还不具备很高地位,只能算是个二流诗人,现在如果不是经常演唱舒伯特的歌曲的话,几乎不会再提起他的名字了。

舒伯特写《美丽的磨坊姑娘》时,正住在医院里,这时他已26岁,还没有谋到一个正式稳定的职业。他多年来并不认真想有一个固定职位,他喜欢做一个自由音乐家。但是,岁月消逝,人事更迭,围绕在他身边的小团体成员因为各自的生活而各奔东西。随着年龄增长,早年的欢乐都已消失殆尽,潦倒的局面越来越清晰。贫困的境遇加上身体病弱,使他心境消沉,很容易沉浸在米勒诗的悲哀情绪中,把米勒诗的悲伤情绪转化成音乐,就写成了套曲《美丽的磨坊姑娘》。所以,舒伯特说:“我的音乐是我的才能和悲惨境地的产物。世人最喜爱的正是我以最大的痛苦写成的音乐。”

对于舒伯特的一生有许多解读上的误会,其中最普遍的是给他加上“歌曲之王”的冠冕。如果仅从600余首歌曲这个数量和给歌曲加入了浪漫主义因素甚至是感伤情调这个角度来解释,“歌曲之王”的称号还勉强可以成立,虽然这已经忽略了他的器乐成就。然而更糟糕的是,他还被很肤浅地描绘成一位创制旋律的高手,这就更容易对舒伯特的创造性劳动认识不足,同时对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内涵不易探查。诚然,“旋律大师”这样的桂冠对于作曲家来说是很高的褒奖,音乐史上没有几个人能获此殊荣:拉索、莫扎特是公认的旋律大师,曾有人很惋惜地责备莫扎特过于奢侈地使用旋律而浪费了资源;罗西尼自诩能流水般地淌出旋律,他在一年内写过五部规模严整的歌剧,自夸“给我一张洗衣单,我也能给它配上音乐”,不幸地是有人便据此断定他只是个三流的匠人。舒伯特固然乐思如泉涌般地写过大量旋律,但只看到他歌曲的数量无助于对舒伯特的了解。把舒伯特的歌曲放在19世纪初期的浪漫派音乐里去观察,再把整个浪漫派音乐放到欧洲浪漫主义运动里去看,就会发现舒伯特最先意识到了文学给音乐带来了新的可能性,并率先取得了开拓性成功。

人们常说“文学是一切艺术的母体”,用这句话来考察浪漫主义运动是最能清楚地验证的。浪漫主义最先发生在文学界,由诗继而是戏剧、小说,逐渐波及到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芭蕾。在与音乐的关系上,文学不仅带来浪漫主义艺术原则的影响,其本身就在向音乐内部渗透。文学题材的选择不仅改变着音乐的风格,甚至引起音乐形式的变革,标题音乐就是文学性内容浸润的产物,艺术歌曲就更是文学与音乐的融和。在古典主义时期,歌曲虽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但与歌剧、清唱剧、康塔塔以及其他宗教音乐相比,歌曲只是所有声乐形式中最不重要的一种。而且那时的作曲家认为诗性原则决定了诗与音乐是不相容的,纯音乐的处理会破坏掉新的艺术法则,所以,那时的艺术歌曲里,音乐往往不是第一重要的,至少诗与音乐之间存在着某种障碍。

是舒伯特最先消除了诗与音乐之间的隔阂,他从诗里体味出微妙的情绪化的东西,并能调动出这种情绪,使它向旋律转化,就成了艺术歌曲。因此,他的歌曲是诗自身的歌唱,是音乐的诗,是贝多芬说的“以音吟诗”。所以,如果把舒伯特的艺术歌曲的伴奏部分抽去,歌曲本身仍然动听而富于诗意。舒伯特搭建起了诗通向音乐的桥梁,他也确信自己进入了一个新领域。他曾给大诗人歌德去过无数封信,想和诗人交流一下诗与音乐的看法,却泥牛入海、杳无音信,这使舒伯特很是伤心。但是,他没有放弃努力,他成功地运用音乐对诗的解读,创作出大批感人的歌曲,也使音乐取得了与诗之间的均衡关系,这称得上是对19世纪音乐发展的贡献。

门德尔松:A大调第四交响曲(意大利)

门德尔松的交响曲序号只排到五,在这五部交响曲里为人们熟知的是第三交响曲(苏格兰)和第四交响曲(意大利),演出最流行的是第四部《意大利交响曲》。第四交响曲写于1831年,门德尔松在意大利旅行期间。从1829年到1831年的两年多时间里,门德尔松游历了英、法、意大利、奥地利几国,陶醉于各地的历史文化、自然风光,写出了《芬格尔岩洞》、《苏格兰交响曲》、《意大利交响曲》等不朽名作。其中,管弦乐序曲《芬格尔岩洞》更是开创了浪漫主义音乐会序曲的一个时代。

门德尔松的意大利之旅长达一年多时间。意大利是欧洲历史文化的重要见证,罗马、威尼斯、佛罗伦萨、帕都瓦、波伦那等文化名城,如同一个个历史人文博物馆,古罗马和文艺复兴文化遗迹比比皆是。接受过良好而全面的教育的门德尔松感受颇深,他几乎不可能不动手写一部交响曲。在旅途中,他已经开始起草第四交响曲,全部完成是回到柏林以后,离当初起稿已有两年。学养深厚的人善于思精而虑周,高度理性化的思维往往会表现为犹豫不决。门德尔松对第四交响曲的总谱反复修改,大段大段地重写,他是在以一种学者的审慎态度对待音乐,抑制住热情,施展纯熟的管弦乐技巧,追求尽善尽美的境界,以致这部交响曲直到他去世也没出版。无数次的修改把门德尔松自己也弄得很疲惫,所以,他说第四交响曲给他带来的是痛苦。事实上,《意大利交响曲》在1833年刚一完成,就在伦敦举行了首演,由门德尔松自己担任指挥,演出获得很大成功。

《意大利交响曲》由传统的四个乐章组成,第一乐章奏鸣曲式,兴奋而欢快,充满明媚的阳光,是作曲家本人对意大利的南国风光和热情奔放、热爱艺术的意大利人性格的体验。意大利是门德尔松向往的国度,那里气候温润、风光迷人,历史人文景观丰富,民间音乐传统丰厚,民俗富于魅力。威尼斯狂欢节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游人。门德尔松在给家人的信中说:“这就是意大利了,我一生向往的欢乐时刻开始了,我正沉浸在那里。”这个乐章是欢乐中的激昂奔放,表现一个青年满怀期望地进入憧憬中的神奇国度的兴奋心情。第二乐章是一个慢乐章,抒情的歌唱性旋律据说是描写在意大利时常可见的宗教游行队伍,乐曲略带阴沉悲伤。另有一些评论家考证出这个乐章的主要音乐素材是从门德尔松的作曲教师策尔特的叙事歌里得来的。第三乐章是传统的小步舞曲,优雅而安闲,是18世纪的古典趣味。第四乐章标明为萨尔塔雷罗舞曲,急板。萨尔塔雷罗是起源于西班牙和意大利的民间舞曲,拍子多样化,男女成对表演,动作激烈并结合有大的跳跃,是一种活泼热烈的舞蹈。门德尔松把第四乐章写成萨尔塔雷罗,用以表现罗马狂欢节,音乐由兴高采烈的欢乐气氛发展到狂热奔放的尾声,形成辉煌的结束。在以“意大利”为标题的第四交响曲里,这个乐章是名副其实的意大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