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芙洛娃在艺术上的兴趣是表现古典芭蕾的典雅之美,这与佳吉列夫、尼津斯基和福金等人力求革新的艺术主张不合,所以,她虽参加佳吉列夫组织的演出,但始终没有加入佳吉列夫的“俄罗斯芭蕾舞团”。后来芭芙洛娃成立了自己的芭蕾舞团,演出足迹遍及世界,《天鹅之死》也随她演遍世界,成为古典芭蕾的经典名段,圣-桑的这首《天鹅》也跟着风行世界。乐曲《天鹅》只是一首三四分钟的小品,不是经常性音乐会曲目,演奏机会不太多,芭蕾舞《天鹅之死》使之成为家喻户晓的名曲。芭芙洛娃一生没有子女,晚年定居伦敦,在她住所的水池里养了几只白天鹅,《天鹅》使她闻名于世,晚年有天鹅与她为伴。
今天,广播、电视的传播加上CD唱片的普及,《天鹅》早已成为极通俗的名曲,大多数人只把它当作是一首大提琴小品,而忽略了这是圣-桑为两架钢琴和九件乐器写的室内乐《动物狂欢节》中的一首。由于人们的喜爱,这首乐曲还被移植成各种独奏乐器的改编曲。
最后还有一点需要澄清的是,有人常把《天鹅》与舒伯特的歌曲集《天鹅之歌》搞混。《天鹅之歌》是舒伯特1828年去世时留下的14首歌曲,出版商出版时杜撰了套曲《天鹅之歌》的标题。其实,这14首歌,既不是套曲,也与天鹅无关。由于是舒伯特的绝笔,所以,有人写文章谈到某作曲家的临终遗作时,总爱引喻其为某某人的“天鹅之歌”。这个典故来自舒伯特,而有人却误认为来自《天鹅之死》,因为他们想起生命的临终,总会联想起那只孤寂的、垂死的天鹅。
舒伯特:声乐套曲《冬之旅》
在19世纪音乐家里,舒伯特具有特殊成就的创作领域是艺术歌曲。由于舒伯特的带动,舒曼、沃尔夫、李斯特、门德尔松、勃拉姆斯等人都在歌曲创作上卓有成就,形成19世纪艺术歌曲的繁荣局面。
艺术歌曲是19世纪最有代表性的音乐题材。促进艺术歌曲发展成熟的原因除了音乐发展自身的因素以外,文学对音乐的影响是一个主要方面。19世纪许多重要作曲家都对文学颇感兴趣,因为文学为一切艺术形式提供文化思想资源。
舒伯特16岁时脱离父亲,放弃教师职业,成为一位“自由音乐家”。他与好友朔贝尔住在一起,朔贝尔是一位诗人,这使舒伯特与诗歌艺术有更多的接触机会。舒伯特的歌曲里有12首是为朔贝尔的诗谱曲,其中《致音乐》是着名的一首。
德国18世纪70年代兴起的狂飙突进运动是启蒙运动的继续和发展。狂飙运动的诗人强调表现个人生活感受,提倡个性解放,肯定个性发展对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并强调人的感情作用,反对社会制度阻碍人的发展。狂飙运动的诗人们对舒伯特的音乐创作有深远的影响。
舒伯特从事创作的时代,正值欧洲进入一个黑暗时期。1813年10月拿破仑在莱比锡会战中遭到毁灭性打击,此后维也纳会议召开,欧洲的封建君主制度都恢复了旧王朝的统治,奥地利的哈布斯堡王朝借助梅特涅政府的反动统治,禁止一切自由主义思想的传播,镇压民主革命运动。舒伯特生活在奥地利封建复辟的黑暗时期,外界环境对他形成一种精神困境,加上他生活不得温饱,主观世界对人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以另一种方式深入人心类美好的幻想与现实格格不入,个性开放的愿望遭到限制,这就使他的音乐带有忧伤郁闷的感情,也很自然地与狂飙运动诗人们的诗结合起来。
在舒伯特的歌曲中,德国狂飙运动诗人的诗占有很大比重,其中歌德的诗就有72首之多,席勒有46首,米勒44首,迈尔霍费尔47首,此外还有舒巴特、施托尔贝格等等。狂飙运动的领袖人物歌德和赫尔德在诗歌写作上提倡民谣体。他们的诗感情上朴实敦厚,文字平易,舒伯特经常捧着他们的诗吟诵,随后就谱上音乐,一首新歌便诞生了。他的歌曲魅力之所在,不仅是因为曲调优美,更主要的是他的音乐与诗歌的内容紧密结合,音乐为诗增色,诗为音乐传情,二者结合,形成特殊的艺术感染力。
舒伯特被誉为“歌曲之王”,固然有创作数量多的原因,但这还不是最主要因素,因为单纯从数量上讲,他的603首独唱歌曲还不及另一位宗教歌曲作者1300首的一半。
舒伯特的歌曲寻求到一条浪漫主义特色的路,是个性表现最直接的理想方式,是浪漫主义音乐独到的表现方式。而且,最令人赞叹的是舒伯特的内心似乎有一个旋律的源泉,它能够源源不断地创造出优美动听的旋律,不雷同、不复制,这的确是一种不可多得的天赋。
舒伯特的艺术歌曲发自于内心,得益于诗歌,他曾说过:“我的音乐来自于我的智慧和折磨我的无尽的痛苦”,所以,他的歌曲有很大一部分带有孤独凄凉色彩。在他全部音乐中,忧郁和感伤是基本色调之一。这一特点集中表现在他的三部歌集中,这就是套曲《美丽的磨坊姑娘》、《冬之旅》和《天鹅之歌》,其中最能代表舒伯特歌曲艺术特点的是《冬之旅》。
套曲《冬之旅》由24首歌曲组成,原诗作者是威廉·米勒,这是德国狂飙运动的代表性人物。他是小说家兼诗人,他的小说是感伤主义的,诗是民歌式的,也带有感伤情调。舒伯特的另一部套曲《美丽的磨坊姑娘》,原诗作者也是米勒。《冬之旅》完成于舒伯特去世的前一年,是他最后的代表作之一。《冬之旅》的24首歌之间没有情节上的联系,整体上又是互相关联的,叙述主人公遍尝人间辛酸,两鬓风霜,在寒冷的冬日里漫无目的地四处漂泊。没有爱情,没有归宿,只有对往日痛苦的无尽的回忆,等待他的还是孤独与凄凉。这部套曲如同一部色彩暗淡的音乐悲剧,又像一篇感伤压抑的散文诗。
舒伯特把刚写好的《冬之旅》乐谱拿给朋友试唱,大家都认为歌曲的情调过于暗淡,恐怕难以推广。舒伯特却说:“谁都难以理解别人的痛苦,也许我在痛苦中写的作品最能使人欣慰。”舒伯特写《冬之旅》时30岁,已经作为“自由作曲家”勤奋地工作了15年,写的大小作品超过千首,但仍然生活无着,贫病在身。米勒的诗里那种寂寞、孤独,对现实不满又渺茫于前途的苦闷情绪正好道出他心中的苦闷,所以,他把内心的郁闷感伤都倾注在《冬之旅》中。
《冬之旅》中的第一首和最后一首最能反映整部套曲的情调。第一首是《晚安》,大意是一个孤独者失去了心爱的人,在一个风雪弥漫的晚上独自出走。这是痛苦的旅行,没有目的,无人等待,临行前他悄悄地在正准备出嫁的姑娘门上写下“晚安”,作为永不回来的告别,埋葬了往日的情怀。情绪是悲凉的,最后一首《摇风琴的老乞丐》,写一个摇风琴的老乞丐,光着双脚在雪地上徘徊,他一个钱也没有讨到,他对周围的一切无动于衷,冻僵的手不停地摇着风琴。流浪者从老乞丐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命运,他决心随老人同去。
《冬之旅》是一组声乐作品,有原诗作为文学基础,有较为明确的艺术形象,所以较之器乐作品来更易于把握内容。舒伯特在这部作品里倾注了全部感情,寄托了自己对人生苦难的感受。
舒伯特在写完《冬之旅》的第二年,就离开了人世。联系到这一点,再听一下《冬之旅》的第一首《晚安》,那个独自走进风雪的流浪汉悄然写下的“晚安”,正像是舒伯特在向人生告别。漫长的冬夜象征着苦难无边的人生,无尽的旅途象征着人生的希望与失望,在黑暗中的徘徊象征着光明难以追求。《冬之旅》是舒伯特对人生和现实的认识的总结,也是舒伯特歌曲艺术成就的总结。
舒伯特:《A大调钢琴五重奏》(鳟鱼)
舒伯特的室内乐作品在他的作品总目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中,弦乐四重奏《死神与少女》和《A大调钢琴五重奏“鳟鱼”》最为着名。《A大调钢琴五重奏》写于1819年,当时的舒伯特22岁。这部五重奏共分五个乐章,其中第四乐章采用了他自己两年前的歌曲《鳟鱼》的旋律,歌曲原本就很受欢迎,用在五重奏里,使这部室内乐更易于推广。事实上,人们在欣赏《A大调钢琴五重奏》时,最喜欢听的就是“鳟鱼”乐章。
舒伯特把自己的歌曲旋律写进器乐曲里的例子并不少见,他的另外一部成功的弦乐四重奏《死神与少女》就是这样写成的。也许是因为这类作品艺术价值都很高,所以批评界从未对这种做法有过任何微词。这种情况若发生在今天我们的文艺界,很可能要招致种种恶评,“自我复制”、“自我抄袭”、“如法炮制”,会把一个人描写成缺乏想像力的平庸之辈。
歌曲《鳟鱼》写于1817年,这时的舒伯特脱离了家庭,在维也纳过着清贫却无拘无束的生活。他与维也纳的一群年轻的诗人、画家、音乐家结交,经常在一起讨论艺术问题。谁有了新作品,都拿出来在这个文艺小团体里讨论。当时的维也纳是欧洲音乐活动最集中的城市,人们提起维也纳这座城市,总是说这里充满了音乐,街头到处都是雕塑和喷泉,整座城市像是个典雅的公园。这样的描写固然不错,但另一方面却被忽视了,当时的维也纳,同时也是哈布斯堡王朝的中心,这是欧洲最顽固的封建堡垒。拿破仑战争平息以后,整个欧洲进入封建复辟时期,在维也纳,思想统治最为严厉,警察密探四处活动,发现有自由思想倾向的言论就镇压下去。舒伯特和他的朋友们经常性的聚会就被怀疑是秘密活动而暗中受到监视,后来人们从维也纳警察局的档案里还发现了有关记录。
舒伯特的歌曲《鳟鱼》的原诗作者是德国诗人、音乐家、政治家舒巴特。舒巴特生于1739年,死于1791年,他是一位顽强的自由诗人,曾因“自由思想”罪被关押10年,舒伯特有好几首歌曲的歌词取材于舒巴特的诗。《鳟鱼》原诗的大意如下:明亮的小河里,有一条小鳟鱼,快活地游来游去,我站在河岸静静地望着,在清清的河水里,它游得多欢畅。有一个渔夫拿着钓竿,也站在岸旁,冷酷地看着河水,想把鱼儿钓上。我暗中期望,只要河水清亮,他别想把鱼儿钓上。没想到那个贼,竟把河水弄浑,我还来不及想,他已提起钓竿,把鳟鱼钓上。我满怀着激动的心情,看鳟鱼受欺骗。
舒巴特这首诗表现出对自由的赞美和对专制的忿激,这正符合舒伯特的思想感情,于是,就给这首诗谱了曲。舒伯特的这首《鳟鱼》和他的其他歌曲一样,写舒伯特的眼镜和手稿成之后也是无人问津,还是由于着名歌唱家福格尔的演唱才为人所知。福格尔在当时的音乐界很有影响,他对舒伯特的音乐非常欣赏,也该算是独具慧眼了。福格尔是舒伯特歌曲的积极推行者,1819年,两个人一起旅行演出,在奥地利走了很多地方。这次巡回演出很成功,在旅途中舒伯特的歌曲被福格尔在各种场合演出并介绍,舒伯特的名曲《圣母颂》就是这样风行开的。
夏天,他们来到福格尔的家乡施泰尔。福格尔在社会上很有声望,回到家乡,更受欢迎。在这里他们流连了两个月之久,度过了一段愉快时光。在这里舒伯特结识了一位业余大提琴手,他请舒伯特根据歌曲《鳟鱼》的曲调,写一部室内乐,舒伯特欣然允命。他在当地就开始动笔,回到维也纳以后完成全曲,写成一部由钢琴、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倍大提琴组成的五重奏。这与传统的钢琴加弦乐四重奏的组合不同,音乐共分五个乐章,其中第四乐章就是“鳟鱼”乐章。
《鳟鱼五重奏》全曲活泼热情,贯穿着愉快的情绪。做客施泰尔期间,舒伯特经常徘徊于山野林木之间。阿尔卑斯山风景优美,气候宜人,是消夏的好去处,舒伯特在这里心情显然不错,反映到他的音乐里,就是《鳟鱼五重奏》里洋溢着青春活力和自由快乐的开朗精神面貌。
《鳟鱼五重奏》五个乐章的结构使作品规模较大,五个乐章布置成快慢间隔搭配的格局,旋律优美、节奏活泼,通奏下来大约需要40分钟,很像是一组嬉游曲性质的套曲。五重奏的第一乐章是活泼的快板,音乐明快清澈,乐思优美浪漫。第二乐章是行板,轻柔宁静,中提琴略带鼻音的音色唱出抒情旋律。第三乐章是急板的谐谑曲,精神饱满,感情开朗。第四乐章小行板,是“鳟鱼”主题变奏,音乐主题由弦乐器组奏出,钢琴以流畅明快的分解和弦做衬奏,清纯的音效非常形象地描绘出林间小溪清凉透澈地流动着,使乐曲自由活泼的主题更加明朗。整个五重奏中,最脍炙人口的就是这个乐章。第五乐章适度的快板,是充满活力的终曲。
《鳟鱼五重奏》是舒伯特早期的成功之作,这个时期,他虽然在社会上四处碰壁,但是精神上是快乐的。他与艺术家朋友们共同探讨艺术问题,创作上也是自由的。他从来没有固定收入,没有受雇于人,可以随心所欲地选择创作题材。他的600首歌曲中大部分取材于启蒙运动和德国林苑派诗人的诗,这也是他逐渐形成自己浪漫主义音乐风格的原因。
肖邦:降A大调叙事曲
肖邦是钢琴上的抒情诗人,他的所有音乐都与钢琴有关。他写的钢琴叙事曲是单乐章纯钢琴音乐里规模较大的一种,共有四首。这里介绍的是降A大调作品第47号。
叙事曲原本是一种边舞边唱的表演形式,在肖邦手里成为戏剧性故事情节背景的器乐曲,感情密度很大,抒情幅度也很大。浪漫派作曲家喜欢诗和文学联姻,从这里也可略见一斑。在肖邦之后,李斯特、格里格、福莱等人效仿其制,写过一些叙事曲,叙事曲也就成了一种固定的抒情形式了。20世纪60年代在中国非常流行的一首叙事曲是罗马尼亚作曲家波隆贝斯库写于1880年的小提琴叙事曲,中央乐团小提琴首席杨秉荪灌制过78转粗纹唱片。该曲温柔缠绵、感伤幽怨,在青少年音乐爱好者里很流行,乐谱编入中央音乐学院选编的《外国小提琴曲》,学小提琴的朋友很多都拉过此曲。所以,一般的音乐爱好者对叙事曲这一形式并不陌生。
肖邦创建器乐叙事曲这一演奏形式与他的朋友、伟大的波兰诗人密茨凯维支有关。两个人在巴黎的交往非常密切,他们各自是自己的艺术领域里执牛耳者,又都是狂热的爱国主义者。密茨凯维支经常在肖邦的寓所听他弹奏波兰风格的乐曲,肖邦也常为密茨凯维支的饱含爱国主义热情的诗篇所感动。密茨凯维支写过一些以波兰民间传说和史诗为题材的叙事诗,饱含爱国主义热情,很为肖邦所感动,便在叙事诗提供的情感基础上写成钢琴叙事曲。在他的四首叙事曲里有三首来自密茨凯维支的叙事诗,因此有一些音乐解说逐行逐句地按照原诗情节去解释肖邦的叙事曲。然而,这种做法未必完全可靠。音乐与文学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表现领域,二者的相通之处是情感作用,但抒情方式却截然不同。音乐不可能还原文学形象,音乐比文字有更多捉摸不定的浪漫因素。在肖邦的叙事曲里,感情变化的趋势非常清晰,也无须文字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