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经典音乐故事
4320600000045

第45章

沃尔夫写过两部歌剧,其中一部没有写完,两首室内乐和一部交响诗是他全部的器乐作品。他的音乐成就在于艺术歌曲,他的三百多首歌曲精致而凝练,是诗、旋律与器乐的完美结合,是浪漫之美的纯真体现。在一些通俗音乐读物里常把舒伯特冠名“歌曲之王”介绍给读者,然而,“歌曲之王”的桂冠加在沃尔夫头上才更恰当。舒伯特的艺术歌曲虽有六百首之多,但他的艺术成就主要还是在器乐方面。沃尔夫的歌曲数量虽不及舒伯特,但他把毕生心血都付诸艺术歌曲。舒伯特写歌曲纯粹是发自心底的浪漫诗性的自然流淌,沃尔夫写艺术歌曲却是殚精竭虑,如切如磋,不厌其精,他把19世纪德国艺术歌曲提高到发展的顶峰。然而无法想像,在这样优美的歌曲背后,竟是一个丑陋而扭曲的人生。

沃尔夫是音乐史上最悲惨、最可怜的人物,一生受尽自己坏脾气的惩罚,失去很多机会,不能顺利发展。他颠沛流离,生活极度贫困,被音乐学院开除后靠私人教学生谋生,因态度极度粗暴,失去了不少学生。生活虽贫困,却有了自学的时间,他的音乐才能还是不错的,竟谋上了萨尔茨堡乐队第二指挥的职位。只可惜好景不长,两个月就丢了差事,原因当然还是他的坏脾气。这时,他开始了歌曲创作,1879年他把自己的歌曲拿给勃拉姆斯看,征求对方的意见,态度是诚恳的。谁知勃拉姆斯态度冷淡,对歌曲本身没有提什么具体看法,却告诉沃尔夫说你应该从对位法学起。这句话沉重地击中沃尔夫的痛处,他被学校开除几乎也就为了那些被学院奉为圭臬的古典风格,他满腔怒火地离开了勃拉姆斯。勃拉姆斯后来吃了沃尔夫不少苦头,起因便部分在于这次不愉快的会见。

1883年起,沃尔夫靠写音乐评论谋生,他成了《维也纳沙龙报》的音乐评论员。写音乐评论,在现在音乐生活里是个颇有光彩的行当,但是在那时的音乐活动里,充其量是个末等角色。尤其是一个作曲家操起这个职业,动机只可能有两个:一是生活所迫,二是需要战斗。沃尔夫在两方面都有迫切的需要,那时他狂热地崇拜上瓦格纳,维也纳音乐界把瓦格纳和勃拉姆斯划分为对立的两派,双方相互攻讦,聚讼不休。沃尔夫找到了发泄怒火的方式,写了大量攻击勃拉姆斯的文章。从这些文章的文笔来看,沃尔夫文字水平不低,懂得文学的形象性,反讽、暗喻、描写、议论面面俱到,专在对方痛处下刀,攻击性极强,既刻薄又狠毒。西方的文艺批评一向犀利明快,有如利刃一般剖析作家作品、探讨艺术得失,是人们今天研究艺术史很好的材料。但是,沃尔夫的文章却没有太多的史料意义,因为他的攻击报复心理使这些文章价值降低,有时人们援引这些文字来说明那时文坛的乌烟瘴气。

从1887年起,沃尔夫找到了创作灵感,迎来了他持续10年的创作高峰。他写了管弦乐《意大利小夜曲》和数百首歌曲,其中出版的有250首之多。出版歌曲的版税虽不足以维持生计,但创作的成功使他看到一线希望。1896年写了一部歌剧《市长》,这是根据西班牙讽刺喜剧《三角帽》写的,在曼海姆上演反映冷淡。第二年他去找与他有同窗之谊的马勒,马勒此时已是闻名欧美的指挥家、作曲家,他答应在维也纳演出《市长》。但沃尔夫不是一个能与人友善合作的人,他与马勒大吵大闹,导致马勒收回承诺,双方不欢而散。这次挫折给沃尔夫带来的打击更沉重,加速了悲剧结局的到来,这一年他终于精神失常,进了精神病院。他企图自杀而未遂,在精神和肉体的痛苦中生活了4年,于1903年去世,只活了42岁。

沃尔夫品性虽恶劣,音乐才能却不可忽视,他的创作在歌曲史上值得单书一笔。他对诗有特殊爱好,更有潜心的体验,他重视诗的形象性和抒情性,把诗和音乐看得同等重要。所以,他出版的歌曲集上要先印上诗作者的名字,下面才是曲作者的名字,这个做法已经是现在的通例了。

沃尔夫常集中一个时期专为一位诗人的诗谱曲,力求在音乐里再现诗人的气质和特点。在这方面他很成功,他的歌曲不像舒伯特那样倚重优美的旋律,而是采用朗诵形式,强调歌词的作用,原诗的语言韵律与旋律紧密结合,诗的细腻感情变化丝丝入扣地表现出来。在他的歌曲里,从温柔地含情脉脉到讽刺幽默到刻骨铭心的精神痛苦,都有形象化的表现,可见沃尔夫的文学趣味很高。他也很重视伴奏部分,他精雕细刻,匠心独运地使声乐与器乐、旋律与和声巧妙结合,形成他特有的音乐与语言的融合。他的每一首歌曲凝练的性格刻画在艺术歌曲里是无与伦比的,他把19世纪德国艺术歌曲推到最高峰。

沃尔夫的歌曲是诗的世界,从莎士比亚、歌德、海涅,欧洲许多着名诗人的诗都有他的谱曲,在这里可以找到舍费尔、默里克、拜伦、克尔纳、凯勒、易卜生、米开朗琪罗等等一长串诗人的名字,他的音乐与诗的完美结合把人带进美妙浪漫的境界。欣赏沃尔夫的艺术歌曲起初会有些隔阂感,这可能是由于对歌曲原诗的了解不够,加上用德文演唱,听不懂诗的内容,便无从感受歌的情感寄托。

凭沃尔夫的音乐才能而论,他本应在更广阔的领域有更高的成就,但是,他被自己狂妄、粗暴、蛮横的个性限制住了。他在27岁才摸到艺术门径,30多岁便不得不终止了创作。乖戾暴躁的性格和放荡的行为是他早亡的主要原因,很难想像这些不朽的歌曲是由这样一位品性恶劣的作曲家写出,这在音乐史上也是罕见的一例。

拉索:《回声》

很多高水准的合唱团在自己的保留曲目里,都列入《回声》这部无伴奏合唱曲。这首合唱曲短小精练,手法简洁又妙趣横生,像一场声音的游戏。演唱者从中得到乐趣,聆听者从中得到艺术满足。优秀的艺术品有恒久的生命力,时间是最公正而又无情的汰选者,它总是把最真实最美的留到最后。《回声》这首短小的合唱曲演唱起来只有两分钟左右,它历经400多个年头,跨越五个世纪,到今天仍不减一分风采。在这几百年间,西方音乐史发生数次剧变,一次次革新、一个个流派,有如潮水般冲刷着历史,无情地吞噬掉那些投一时之流俗所好的平庸之作,而这首短小的合唱曲却依然与那些鸿篇巨制的伟大作品比肩而立,不见半分逊色。

《回声》的曲作者奥兰多·迪·拉索是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作曲家,尼德兰乐派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与同时代的帕莱斯特里那一起被认为是复调音乐的宗师。帕莱斯特里那是弥撒曲大师,他的音乐严谨、沉静、克制感情,被教会誉为“尽善尽美”的教堂音乐。拉索的成就则在经文歌、牧歌方面,他把世俗感情带入经文歌,气质冲动、感情勃发、富于活力,是人文主义在音乐中的表现。拉索与帕莱斯特里那是文艺复兴晚期的两位音乐巨匠,代表着16世纪复调音乐的最高成就,二人同在1594年去世。

拉索是一位国际化人物,这不仅是因为他写过多种国度风格的音乐,也是由于他一生在许多国家游历。1532年拉索生于法国的蒙斯,这个地区后来归属比利时,他12岁时被一位贵族带到意大利,先后在西西里、米兰、那不勒斯等地生活。由于聪颖的天资、美好的嗓音、丰富的音乐阅历和勤学苦练,21岁就成了罗马圣约翰拉特兰教堂的圣咏乐长,这个职位后来由帕莱斯特里那接任。在乐长位置上只做了两年,拉索就去游历英法两国,然后在比利时的安特卫普定居。两年后去了德国,在慕尼黑的巴伐利亚公爵的教堂任歌手,31岁时当乐长。在乐长任上又不断出访,遍游威尼斯、巴黎、罗马。由于音乐成就卓着,教皇授予他“金马刺奖”,马克西米连二世封他为贵族。

拉索的一生都在辗转各地,也许是童年时的传奇性遭遇已经暗示他必将如此。拉索童年时期适逢教堂音乐风气日盛,复调音乐的介入使唱诗班的人数势必增加,拉索嗓音优美,便进了教堂唱诗班当歌童。合唱的需要引起人才的争夺,其他地方的合唱队也四处物色“有天使般声音”的男童,结果拉索三次遭人诱拐。

很多大艺术家的成功得益于游走四方开阔眼界,拉索也是如此。他足迹遍及欧洲,到过的都是文艺复兴文化名城,这不仅使他在艺术上大开眼界,而且欣赏艺术的同时吸收的是人文主义的进步思想。在意大利,遍布各大教堂的雕塑和壁画有许多是用世俗情感来表现宗教题材。由红衣主教本博重新编订的《彼特拉克诗集》再次成为文化艺术的情感表现热点,许多彼特拉克的十四行诗被谱曲,写成牧歌。这些诗歌着意于感情的丰富多彩,更接近于人类的普通感情,这个风气被称作彼特拉克运动。经过这些文化熏染,拉索虽然一生服务于各国宫廷和教堂,但他的音乐世俗化倾向是明显的,他力图通过音乐来表现世俗生活场景和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感情。他出版的第一部歌集是牧歌,16世纪的牧歌与早期牧歌相比只是徒有其名,形式和内容都已截然不同。歌词包括十四行诗在内的各种诗歌类型,音乐采取复调,唱词内容多为多愁善感或爱情表白,甚至是色情的。牧歌是16世纪意大利世俗音乐里最重要的体裁,是牧歌的繁荣使意大利初次成为欧洲音乐的中心。拉索身为教会作曲家,大量写世俗音乐,这是他与帕莱斯特里那不同之处。

周游列国的经历,使拉索得以接触和吸收各地的音乐习俗,极大地丰富了他的音乐素材。除了经文歌以外,他还写法国歌曲、德国歌曲和意大利歌曲,而这些歌曲又都是拉索创作的。他的经文歌里使用尼德兰的对位和意大利的和声,有法国的活泼节奏、有威尼斯的华丽、有德国的庄重,多才多艺的拉索善于融会各种风格。文艺复兴时期的作曲家没有任何人像他那样集中反映一个时代的文化,所以,音乐研究者说他是最具世界性的作曲家。

拉索一生创作甚丰,作有经文歌、牧歌、歌谣2000首以上,有57部弥撒曲,如果不是各国音乐文化的滋养,这么大数量的创作是不可想像的。

拉索对音乐史的主要贡献是复调艺术。中世纪以来,由教会严格控制的圣咏合唱一直禁止复调的介入,教会要保持对人的教化,使人的精神境界单纯;所以,采用的音乐简单朴素,是单声部的素歌,他们防止世俗的复调音乐进入教堂来乱人情志,坏人心术。但是,人们一直在做各种尝试,把复调技术运用到合唱里去。从12世纪到16世纪,出现了许多复调作曲家,复调技术也在逐渐发展,最终使复调声乐技术完善并运用到宗教音乐中的是拉索和帕莱斯特里那。

复调艺术对于教堂音乐来说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性问题。复调音乐产生于世俗,它渗透进宗教音乐,世俗歌调和歌词也随之而来,世俗情感也渗透进宗教音乐。教会认为这与教堂里肃穆、虔诚、敬畏的气氛不合,不利于厚人伦、美教化,持极端态度的教会人士认为应防微杜渐,清除复调音乐。但是,音乐文化的发展和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是没有界限的,任何樊篱都难以阻止先进文化的发展。拉索的经文歌里就掺进了大量世俗化内容,在他手里经文歌已不再是纯粹的宗教音乐,与世俗音乐很接近。但他真正的成就还是在牧歌和歌谣曲,这些歌曲的内容毫无禁忌,任何日常生活都可以表现,感情热烈而生动,活泼而欢乐,这些歌曲深受人们喜爱。拉索的合唱曲流传下来几百首,在中国舞台上经常演唱的就是《回声》。

《回声》的歌词内容很简单,是描写山谷回音给人带来的游戏的快乐。音乐采用卡农手法,两组四部合唱前后呼应,通过强弱力度对比,描写出回声这一有趣的声学现象。卡农是复调音乐的一种手法,它由一个声部唱出一个旋律,其他声部在后面模仿这个旋律,小学生在集体唱歌时分成两组一先一后的轮唱就是最简朴的卡农。卡农的方法有许多种,早期音乐家挖空心思创制出许多复杂的卡农,使之玄奥费解。拉索的《回声》则以复杂深奥为不取,写来朴素天真,表现出人们在做回声游戏时的活泼快乐,也表现出置身大自然的欣喜。合唱曲《回声》在世界各国广泛流传,在我国列入小学音乐欣赏教材。

穆索尔斯基:《图画展览会》

组曲《图画展览会》是俄罗斯作曲家穆索尔斯基的代表之作。原曲是由十首钢琴曲加引子的组曲。作品问世后,人们从乐曲中看出改编成管弦乐的潜质,改编者甚众,主要有斯托科夫斯基、亨利·伍德、埃尔加·霍沃思、杜希玛洛夫、雷奥奈迪、拉威尔等人的改编曲。其中,以拉威尔的改编曲最为着名,这个版本成为通行版本,人们一提到管弦乐《图画展览会》,指的就是拉威尔版,我们一般听到的也是这部改编曲。

穆索尔斯基当初写钢琴曲《图画展览会》,起因于他的一位画家朋友的去世。画家、建筑师加尔特曼是一位很有才华的艺术家,与穆索尔斯基是很好的朋友,不幸去世,只活了39岁。穆索尔斯基为加尔特曼的去世感到很痛心,他认为这是俄罗斯艺术界的一大损失。他与俄国着名文艺评论家斯塔索夫一起,经多方努力,促成了加尔特曼遗作展览会,展出了一批加尔特曼的水彩画和建筑设计。在展览会上,穆索尔斯基悉心观赏加尔特曼的作品,从中得到启发,于是,决定用音乐来表现加尔特曼的美术作品。

穆索尔斯基的音乐写得很顺利,他在写给斯塔索夫的信中说:“我正在起劲地写加尔特曼的音乐,乐思和曲调源源而来,连写在纸上都来不及。”顺利的创作使他预感到音乐的成功,所以作品只写了一半,他已经向外界宣布了新作品的成功。一部新作品,尚未经过舞台考验,也没有经权威演奏家试奏,就预言成功,是很冒风险的举动,尤其是在19世纪中期的俄罗斯,就更应该谨慎。因为那时期俄罗斯国内的文艺批评有如利刃一般犀利,毫不留情面。况且穆索尔斯基所属的“强力集团”常与人争讼不休,有时只为一语不合,便开笔衅,这样容易招致反感,自己言行稍有不慎,恶评便纷至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