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经典音乐故事
4320600000043

第43章

如果仅仅把帕格尼尼当作一位小提琴技巧大师,那就大大地低估了他对音乐的贡献。帕格尼尼不仅是演奏家,也是一位作曲家,他的神奇的演奏技巧和他所创作的音乐,在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中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许多与他同时代或晚于他的音乐家,在他的影响下加入浪漫主义运动行列,对传统音乐加以革新,使浪漫主义音乐生机勃发,绚丽多姿。

帕格尼尼少年时期学习小提琴演奏的同时,就学过作曲。后来,他的小提琴技艺日益精湛,在演奏技巧上做了许多创新,使小提琴的艺术表现力大大地丰富。为了系统完整地整理、展示演奏技法,他仿照前辈大师洛卡台里所作《24首随想曲》的模式,也写了《24首随想曲》。

《24首随想曲》写于1801年至1805年,作品完成后,帕格尼尼带着这些作品和另外一些提琴曲走遍意大利。在所有他演出过的地方,人们惊叹他精湛的演奏技巧,捉摸不透他是怎么在四条弦上奏出那些闻所未闻的复杂旋律。《24首随想曲》乐谱被人们抄录,四处传播。当谱子送到巴黎时,巴黎音乐学院的名家大师们研究过乐谱之后宣布:这些曲子不过是理想主义的梦想,在演奏中根本不可能实现。法国小提琴学派的创始人维奥蒂和罗德的学生拉封,亲自到意大利看了帕格尼尼的演出,才相信这是事实,并叹服他技巧的先进。后来,法国比利时学派率先吸收了帕格尼尼的技法,在欧洲小提琴流派中独领风骚。

有关帕格尼尼出神入化的小提琴演奏技巧的传说很多,其中最为“经典”的故事,是说他演出中为了炫耀技巧,故意弄断一两根琴弦,仍然能把曲子完整地拉下来,不受丝毫影响。对小提琴和帕格尼尼的提琴音乐稍有常识的人,当然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但是,这样的传说也并非毫无根据,帕格尼尼的确曾在两条弦甚至一条弦上演奏过完整的曲子。那是在他担任宫廷乐师时,为拿破仑的妹妹巴乔基公爵夫人演奏的《爱的情景》。当时,他只用了两根琴弦,最高音的E弦代表女性,最低音的G弦代表男性,两条弦交替使用,音乐刚柔兼济,表现男欢女爱的情景。这样的演奏也许很适合卖弄技巧,但是音乐的艺术价值似乎并不十分明显,所以,曲子没流传下来。后来为了庆贺拿破仑的生日,他又写了只用一条弦演奏的《拿破仑奏鸣曲》,当然也只有他一个人能拉。前面提到的传说,可能就是基于这些事实杜撰的。

帕格尼尼在当时的乐坛可谓是遗世独立,整个欧洲的演奏家无出其右。他对小提琴技术钻研之深完全超出了音乐同行们的想像,在演出中风头出尽,因此,也招来了不少恶意的猜测和诋毁。

帕格尼尼生就一副恶魔般的嘴脸,他面孔狰狞,侧面轮廓陡峭,鹰钩鼻占据了面部主要位置,扁嘴,长而尖的下巴甩向前方,面部多毛,长发及肩,簇拥着一双深陷闪烁的眼睛,脸色惨白。他演奏时情绪激越,如醉如痴,攻击他的人恶意中伤他把灵魂出卖给了魔鬼,演奏中有魔鬼附上身来暗中助佑。帕格尼尼对小提琴上的四条弦做了大胆的改革,他用大提琴弦充当G弦,并对空弦定音做了改动,以适应自己开创的新指法演奏双音,这也招来恶意中伤:有谣言说他的琴弦是用他死去的情妇的肠子做的,他奏出的泛音是他情妇的鬼魂附在琴弦上发出的凄号。还有人说,帕格尼尼把灵魂出卖给了魔鬼,他的演奏不是他的琴发出的声音,而是魔鬼发出的声音。后来,“魔鬼的笑声”竟成了帕格尼尼《24首随想曲》中第13首的标题。

常有人把《魔鬼的笑声》与意大利作曲家塔尔蒂尼的小提琴奏鸣曲《魔鬼的颤音》混淆,这实属错戴张冠。塔尔蒂尼《魔鬼的颤音》写于1714年,比《魔鬼的笑声》早了近100年。它是一部四乐章的小提琴奏鸣曲,第四乐章大量使用颤音。相传塔尔蒂尼在梦中与魔鬼论乐,魔鬼用他的提琴奏出美妙绝伦的音乐,塔尔蒂尼醒后试奏梦中的音乐,已不可能,就据此写了《魔鬼的颤音》。19世纪,有人根据这个故事写了芭蕾舞剧《魔鬼的提琴》,1849年在巴黎上演。

帕格尼尼的随想曲是无伴奏小提琴独奏,24首都很短小精悍。其中第13首《魔鬼的笑声》是一首短小的三段体,全曲不算弱起小节和反复部分,只有38小节,演奏下来大约只需要两分钟。乐曲一开始,就以一连串巧妙组合的三度双音做半音下行,曲调柔美。小提琴三度双音产生的音效尤为动人,按照标题去形象地理解,这好比是一串来自苍穹的神奇的笑声。乐曲的第二段,在低音区上的跳跃引发出一串分解八度的半音下滑。分解八度的空洞感使这次的笑声有了“魔鬼”的感觉,它变得冷峻甚至阴森,这次不像来自天堂,更像是来自地狱。接着,在高音区上的旋律仍是柔和的,却在向下跳跃,然后加大力度做反向发展,伴奏音与旋律音交织成绚丽神奇的乐句,魑魅魍魉的笑声变得放肆而得意。最后是第一段的反复,音乐又回到诱惑性的柔和的笑声中,神秘而恬美。

帕格尼尼虽具有非凡的音乐才能,行为却很放纵,加上他形同鬼魅的外貌,演奏时狂热忘我,他手指下流出的音乐浪漫而又辉煌,是人们闻所未闻,令人目眩的技巧更是令人难以置信,这也难怪中伤者说他鬼魂附体。《24首随想曲》是帕格尼尼生前肯于公开发表的少数作品之一。这些作品的出版,可以看作是他对小提琴古典乐派的挑战,他热情奔放的演奏更是向世人展示他赋予小提琴艺术的新鲜生命。

19世纪上半叶是欧洲音乐思潮从古典主义向浪漫主义脱胎换骨的时期。帕格尼尼的小提琴艺术热情奔放而富于诗意,浪漫而富于幻想,具有非凡的气势。他不仅自创了小提琴新学派,也为浪漫主义音乐开了一代风气之先,他用自己的小提琴使整个欧洲乐坛受到震撼。李斯特在16岁时听了帕格尼尼的演奏后深受感动,立志要成为“钢琴上的帕格尼尼”。后来,李斯特的钢琴也果如帕格尼尼那样出神入化。演奏艺术的发展带动浪漫主义音乐向前推动,在这方面作曲家柏辽兹具有突出贡献。柏辽兹也同样深受帕格尼尼的影响,并为帕格尼尼写过一部中提琴协奏曲。此外,勃拉姆斯、舒曼、肖邦等都从帕格尼尼那里获得启示,这些作曲家几乎包罗了19世纪浪漫乐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帕格尼尼的《24首随想曲》和其他作品,在其后被改编成许多乐曲。其中最着名的有拉赫玛尼诺夫为钢琴与乐队写的《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和勃拉姆斯为钢琴写的《帕格尼尼主题变奏曲》,这两部作品都取材于《24首随想曲》第24首的音乐主题。舒曼曾根据《24首随想曲》写了《音乐会练习曲12首》,李斯特写有《帕格尼尼超级练习曲》和《钟声幻想曲》。直到20世纪,还不断有人把帕格尼尼的音乐改编成各种器乐曲。《24首随想曲》现在是专业小提琴学生的必修课。

帕格尼尼生前在欧洲各国享誉甚高,他每到一地,都会掀起一次“帕格尼尼热”。但是,他的祖国意大利却对他冷若冰霜,这是因为他是一位自由主义者。帕格尼尼时代的意大利处在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下,帕格尼尼拥护意大利民族复兴运动,同情烧炭党,反对教权统治。他生前曾受到罗马教廷的监视和迫害,死后他的遗体竟不准运回家乡安葬。教会派人散布谣言,说帕格尼尼是恶魔缠身的人,所以,不得葬在教会的墓地,一代大师,竟死无葬身之地。

一个半世纪过去了,当年强加在帕格尼尼头上的各种毁谤和中伤都已烟消云散,他那些散佚失落的作品陆续被整理发现,仍然光彩辉映乐坛,帕格尼尼在音乐史上的贡献也已经被重新认识。

马斯涅:《沉思》

欧洲文艺复兴以后的西方音乐,历经数百年,留下的经典音乐作品可谓星河灿烂,载入史册的音乐大师们也无不光彩照人。进入20世纪以后,乐坛发生了变化,独领风骚的不再是作曲家,取而代之的是指挥家和演奏家。像巴赫、亨德尔、莫扎特、贝多芬那样的作曲家不再相继出现,有如中国盛唐的诗歌、宋元的词曲,达到了历史的高峰再也无人超越。音乐会上演奏的大多是古典作品,人们从古典作品里倾听先贤们的声音,倾听人类历史上思想艺术最为灿烂的一个时代的声音。但是,现代人最喜欢哪些古典作品呢?70年代美国三大广播网对古典音乐播出的次数统计得出,柴科夫斯基是人们最欢迎的作曲家。80年代根据前苏联的统计,演奏最多的是贝多芬的作品。90年代中期,英国一家杂志《古典CD》列出了二十首最受欢迎的小提琴作品,从中可以看出小提琴作品流行的程度。这二十首作品涉及十二位作曲家,几乎全是鸿篇巨制的小提琴协奏曲,只有三个例外,巴赫的一首帕蒂塔、圣-桑的《引子与回旋随想曲》(至今仍是小提琴国际比赛曲目)和马斯涅的《沉思》。

《沉思》以一首小品而侪辈于一系列小提琴经典之作,的确有些意外。因为在这二十部作品中,连萨拉达蒂的《卡门主题幻想曲》和拉罗的《西班牙交响曲》这样的小提琴名曲也不曾占有一席之地。而且,《沉思》在这二十首曲目中还不是忝陪末座,而是以48种版本高居第9,这就不得不引起重视了。

《沉思》是法国19世纪作曲家马斯涅的歌剧《黛伊丝》中的一段插入曲,音乐平静优美,流传很广,深受音乐爱好者的喜爱。与歌剧《黛伊丝》相比,歌剧本身反倒不如其中的一段插曲那样为人熟知。

歌剧《黛伊丝》是从法国作家阿纳托尔·法朗士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小说《黛伊丝》描写的是公元4世纪宗教与世俗的斗争。情节以古埃及名城亚历山大和后期希腊文化生活为背景,叙述在沙漠里修行的圣僧巴甫努斯,立誓拯救女优伶黛伊丝。他冒险进城,把金粉女子黛伊丝从交际场带出,苦苦劝导黛伊丝脱离纸醉金迷、道德沦丧的生活,皈依宗教。黛伊丝终于被他打动,决定入修道院当修女。可是,道行高深的圣僧巴甫努斯自己却被黛伊丝的青春美貌打动,他爱上了黛伊丝。在他决意要为之献身的上帝和人的情欲之间,灵与肉的斗争使他痛苦不堪,他逃离修道院,游走四方,但最终摆脱不了对黛伊丝的苦恋,又回到她的身旁。这时病入膏肓的黛伊丝已入弥留之际,圣僧匍匐在爱情脚下,圣人成了罪人,而罪人的灵魂却升入天堂。故事的结局凄婉悲唳,既有宗教对人的压抑,又有人性的觉醒,同时也反映了宗教虚伪的一面。

《沉思》是歌剧第二幕中表现黛伊丝思想波动的一段小提琴曲。身为交际花的黛伊丝外表美丽动人,为了追逐金钱,已丧失人格。圣僧巴甫努斯对她劝诱开导,使她良心发现。一天下午,她独处室中,内心深处的良知被唤醒,使她决意要脱离红尘,追随上帝。小提琴独奏描写的就是这时黛伊丝的内心活动,乐曲是三段式。音乐从宁静虔诚的行板开始,有如一位少女在向上帝敞开心扉,乞求上帝的饶恕,感情圣洁,心无旁骛。第二段音乐转调以后,接连转换了几次调性,变化音的使用使音乐的情绪很不稳定,表现出女主人公内心世界的波动。几个小的模进形象化地描摹出黛伊丝思潮涌动。第三段是第一段的再现,音乐又趋于平静,在虔诚的祈祷中善良的心愿得到升华,小提琴在结尾处推向高音区仿佛净化的灵魂飞向上界。最后在低音区结束,象征女主人公经过一番自我精神完善和对美好天国的遐思冥想之后又归于宁静,归于精神的满足。

小提琴独奏曲《沉思》虽然算不上音乐会曲目,但是,由于旋律优美动人,意境深邃纯净,深受人们喜爱,流传甚广。演奏家们对这首小品也情有独钟,都喜欢演奏它,并且在录制唱片时列入此曲,或是收入短曲集里,或是录制大作品时用它当作“补空”曲子,这首小品也就因此而广泛流传。当代小提琴演奏家几乎都拉过《沉思》,包括帕尔曼、穆特、祖克曼等等均有唱片行世。

《沉思》一曲本来在歌剧中是表现虔诚神圣的宗教精神状态的,女主人公在沉思中决心献身于上帝。而流行于世使这首曲子的精神实质发生了变化,人们不在乎它原来表现的是什么,而只是用它来寄托现实生活里的情感。所以,广播、电影、电视剧里频繁地使用《沉思》,作为插曲或背景音乐。更有一些移植到其他乐器上演奏的《沉思》,例如长笛与竖琴,音乐变得浪漫抒情,甚至缠绵,这就与原曲高尚纯洁的气质有一定的距离了。把古典音乐做一些改编和移植,以适应某种需要,固然没有什么不可,但是,我们欣赏《沉思》,一定要听名家演奏的原作,方不会曲正阿俗。

福莱:《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组曲

管弦乐组曲《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是法国作曲家加布里埃尔·福莱为比利时象征主义戏剧家梅特林克的同名戏剧写的戏剧配乐改编而成。舞台演出时的音乐写于1898年,共有九段音乐。1901年曲作者把它编成管弦乐组曲,仅保留了三段音乐,另加入一首西西里舞曲,便成了现在的由四段音乐构成的组曲。福莱一生创着颇丰,但从未发表过交响曲这样的大型乐曲,所以,管弦乐组曲《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是他的少量还在演奏的管弦乐之一。

福莱生于1845年,卒于1924年。他童年时期就表现出对音乐的敏感,父亲给他提供了良好的音乐教育。福莱没有进着名的巴黎音乐学院,他就学的是一所教会音乐学校,在这里他大量研习了文艺复兴以后的宗教音乐。他的钢琴老师圣-桑使他了解了门德尔松、舒曼等浪漫派作曲家的音乐。福莱在21岁毕业后,一面在教堂当管风琴师,一面在音乐学校教作曲课,后来在巴黎音乐学院任教,再后来担任巴黎音乐学院院长。他的学生里有二十多位有分量的作曲家,其中堪称世界级音乐家的有拉威尔、杜卡、艾涅斯库。但福莱不是以音乐教师留名于世的,他主要还是一位作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