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创投中国:优秀创投机构
4320100000026

第26章 以德会友,同气相求(1)

——德同(北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在中国创业投资英雄群起,逐鹿国内市场的今天,有一支创业投资团队,从2006年募集到第一支基金以来,基金管理规模由最初的1.35亿美元扩大到目前的5亿美元基金和21亿元人民币基金,美元基金投资人来自美国沃顿家族、高盛集团、加州公务员养老基金等国际知名投资人,人民币基金则俘获了众多政府引导型基金、民营企业家等投资人的芳心。

这支创投团队从成立初期的邵俊、田立新、赵军等几个人增加到目前的70多人,他们坚持完全合伙制和激励机制上的公平、平等,保持了核心投资团队的完整。

这支中西合璧的豪华投资团队深谙海外创业投资发展模式和经验,立足中国创业投资发展国情,坚持本土化战略,致力于帮助打造世界级的中国企业。成立6年来,涉足行业分布广泛,迄今先后投资了天才宝贝、乐拍、明阳风电、酷6网、普乐世纪、掌上明珠、华丽环保、中文在线等80多个项目,为企业提供从公司战略到管理体制全方位360度的增值服务,助力企业驶入快速成长的通道,并且已经推动了乐拍、明阳风电等4家创业企业在国内外资本市场成功上市或通过并购退出,同时也给投资人赢得了丰厚的回报。

稳定团结的团队,低调务实的作风,醒目不俗的业绩,这支队伍在鱼龙混杂的创投江湖中赢得了同行的关注和尊敬,铸就了自己的创投品牌。

这就是崇尚“以德会友、同气相求”的德同资本。

走进德同资本

每一个传奇的诞生都离不开英雄人物的聚首,德同资本的成立也是如此。

2005年夏天,中国的创业投资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机遇期,三位背景与经历相似的创投老兵在上海张学良的故居相聚,一起畅谈梦想,畅想中国创业投资发展的未来。他们就是龙科创投的老搭档邵俊、田立新和任职于Chinavest(中国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的赵军。

邵俊,拥有美国南加州大学马歇尔商学院MBA学位,2000年创立龙科创投并担任CEO,创造了投资无锡尚德太阳能的经典案例。田立新,拥有美国沃顿商学院MBA学位,2000年起担任龙科创投的首席投资官(CIO)和董事总经理,并担任多家被投企业的董事。赵军,拥有美国耶鲁大学MBA学位,自2000年起担任Chinavest公司执行董事和中国首席代表,负责其在中国的投资业务。

邵俊曾表示从龙科创投出来并创建德同资本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因为龙科创投是公司制体系,而他认为合伙人制的激励更益于基金发展;二是当时股权分置改革已经启动,中国创投发展进入了春天,是创建新基金的好机会。赵军所在的Chinavest因为错过了中国互联网的投资机会,投资业务也遇到了瓶颈。

更重要的是他们想创立一个真正合伙人制的创投基金,一个他们能够自由展示的平台。三人一拍即合,顺势而为,展开了新公司的筹备工作。

“无巧不成书”,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们认识了美国沃尔玛创始人沃顿家族投资实体Madrone Capital Partners的合伙人Greg Penner。

Greg拥有斯坦福大学MBA学位,曾在沃尔玛连锁企业中担任过许多高层管理职位,并曾在半岛资本中担任合伙人,也曾在美国高盛投资银行的公司融资部门任职。Greg还是百度第一轮融资的投资人,正是从投资百度这次成功的交易中,Greg燃起了对中国市场的兴趣,决定更加深入地参与到快速成长的中国市场中。

2006年2月,德同资本第一支基金募集到位,规模为1.35亿美元,主要投资人是沃顿家族。

德同即取“以德会友、同气相求”之意,饱含了对合伙人制基金管理的一番用心思考和践行基金运作德行天下,带领一帮志同道合的兄弟共创一番事业的决心。

作为德同资本创始合伙人,邵俊和田立新在龙科创投时就创造了不少奇迹,如无锡尚德、迅龙科技、上海银联等。进入德同时代,他们两位老搭档更多了一些默契,在基金管理和项目投资上不断创新。

基金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是人才。德同资本在成立之初就十分注重吸引优秀人才加盟。2005年夏天,赵军加入德同成为主管合伙人;2007年,陈维立加入德同成为主管合伙人……

目前,德同的投资团队从成立时的几个人扩充到现在的70多人,合伙人已升至7位。除了邵俊、田立新、赵军和陈维立4位主管合伙人外,又加入3位合伙人Greg Penner、张乐、李凯军。随着中国创业投资发展的历史机遇,凭借优秀的基金管理能力和业绩,德同资本在资本募集方面屡获突破。

如今,德同资本管理着5亿美元的美元基金,同时管理着21亿元的人民币基金,美元基金吸引了来自美国沃顿家族、高盛集团、加州公务员养老基金等国际知名投资人;人民币基金募集俘获了众多政府引导型基金、民营企业家等投资人的芳心。德同一手握有美元基金,一手握有人民币基金,积极网罗中国企业中的“潜力股”。

虽然德同的主管合伙人是清一色的海归派,管理结构是海外LP/GP结构,内部管理按照国际惯例,但是德同资本却定位为一家扎根在中国的本土创投公司,投资策略非常中国化,坚持做中国特色的创投模式。

德同布局全国,在上海和北京两个办公室的基础上,先后在重庆、成都、广州、南京、西安、杭州、无锡、深圳等全国8个地区设立了办事处,真正形成了布局全国的投资网络。

成立至今,在“助您创建世界级公司”宗旨和目标指导下,在抓住时机募集基金和布局投资网络的同时,德同的投资项目数量和投资金额迅速增长。截至2011年年底,交出了80多个投资项目、4个退出项目的优秀成绩单;另外,在已投资企业中,有4家企业已经提交上市申请,还有近10家企业即将提交上市申请。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德同资本非常注重打造一种“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团队氛围,打开其企业网站,会看到一张醒目的德同合伙人的合影,他们并肩站立、面带微笑,德同兄弟连的意境油然而生。

近几年随着基金规模的扩大,德同资本的核心投资团队不断充实。目前德同资本的合伙人已升至七位。除了邵俊、田立新,赵军和陈维立四位主管合伙人外,又加入三位合伙人Greg Penner、张乐、李凯军。此外德同资本还有几十人的专业研究团队,对公司项目筛选,调查跟踪进行强而有力的支撑。

谈及德同资本的投资管理团队,邵俊表示:“德同的团队成员之间有一定的互补性。比如建立广泛的政府人脉关系及早期创业经验等,赵军和陈维立的加入正好弥补了不足。”

赵军从事创业投资也已经十余载,曾担任Chinavest执行董事和中国首席代表,与政府及企业有着密切的联系,各项资源很广泛。陈维立是企业家出身,投身创业投资事业之前,他是一个出色的连环创业者。

自德同成立以来,核心投资团队成员无一流失,反而不断壮大。这在每年人员流动性高达70%的创投行业实为不易,也体现了德同管理者的用心良苦:德同是完全的合伙制,除了共同的目标和理念,在激励机制上也做到了公平和平等。不仅公司要有很好的潜力和发展的趋势,同时,要将公司发展的空间落实到团队的每一个人身上,让每一个人的价值有所提升。

用更好的激励机制和更大的空间来吸引更优秀的新合伙人,正是德同资本吸引并“锁定”核心投资成员的关键所在。

除了团队化作战,德同资本还有一个非常核心的优势,即本土化团队和国际化视野的完美结合。

细数德同资本合伙人的背景,几乎是清一色的海归。“虽然当年我在美国已经站稳了脚跟,但作为一名生于斯,长于斯的华人,我和中国总是有特殊的感情,能从事与国内企业相关的工作,推动中国企业的成长发展,也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赵军的一席话也许说明了为什么德同的几位合伙人在海外学成之后,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回国发展事业的原因。

作为国内从事创业投资的海归,德同的几位合伙人属于较早回国的一批,因此对国内的人脉、经商环境和政策都比较熟悉。邵俊1993年回国,田立新1998年回国,赵军2000年回国。

德同在各地办事处人才组合也很注重人力资源优化,各地负责人的当地资源非常深厚,发掘机会的能力和成功率会很高。同时,德同在研究行业趋势以及选择企业时也非常关注本土化,切实研究如何在中国市场做投资,如何与国内优秀企业家建立信任并合作。

然而,德同资本在本土化的过程中,并未失去其原有的国际化视野,一方面注重从国际竞争力方面来考察企业,另一方也持续关注海外退出渠道,国内外两个资本市场都看。

目前德同资本有4位主管合伙人,其中邵俊、田立新和赵军都有12年的创业投资经验,因为钟爱创业投资而走到了一起,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同时,这支团队真正做到了“中西合璧,洋为中用”,一直进行着外资创投的本土化实践,坚持打造有中国特色的创投模式,而不是照搬硅谷模式。

邵俊,德同资本创始人兼主管合伙人,曾是国内最早的创业投资公司之一龙科创投的创始人及首席执行官,也是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和上海银联电子支付的投资人和董事。在此之前,邵俊在上海实业集团担任过五年的董事及各类管理职位,上海实业集团是上海市政府的主要投资实体,旗下的上实控股在香港上市。1998年邵俊负责组建了上海实业与所罗门兄弟合资的资产管理公司,该公司重点投资于大中华区市场。邵俊的职业生涯是在1992年从美林证券开始的。邵俊拥有南加州大学马歇尔商学院的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以优异成绩毕业于美国夏威夷大学和上海复旦大学金融专业。

随着创投岁月的沉淀,邵俊做起投资来也日益成熟和得心应手,虽然没有他在龙科创投时投资无锡尚德那样耀眼和令同行羡慕,却也业绩丰硕,尤其在教育领域,他投资的天才宝贝、兴韦集团、中国职业培训集团公司分别涵盖了婴幼儿、出国留学人员、务工人员三大主要群体,而这几家公司也具备了很好的现金流周转能力及市场发展前景。邵俊在德同期间主要负责的项目包括51汽车、超力高科、车盟、中国职业培训集团公司、重庆川仪、天才宝贝、兴韦集团、智迈等。2006~2010年,邵俊连续五年被《福布斯》中文版评为“中国最佳创业投资人”。

田立新,德同资本的创始人兼主管合伙人,在创立德同资本之前,田立新是龙科创投的首席投资官和董事总经理,并担任若干被投公司的董事,其中包括讯龙科技(2003年出售给新浪)。之前他曾是美林证券及摩根证券的投资银行家,主要从事大中华区公司的融资及收购兼并业务。加入投资银行之前,田立新曾在美国麦肯锡公司从事管理咨询,并在美国从事过五年的工程管理及咨询。田立新拥有美国沃顿商学院的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美国布莱得雷大学工程硕士学位以及重庆大学工程学士学位。

创业投资是一个表面风光,实则压力重大的工作,田立新似乎早已习惯了这种工作状态和压力。温文尔雅、谦虚平和的他在与人打交道时,总显得特别自信。田立新认为“投资其实就是一门关于人的学问,而对于人的认识和把握、人与人之间信任的建立则绝非一朝一夕,需要时间的积累。”田立新在德同期间主要负责的项目包括妈妈说、乐拍、美国石油钻采、尼科、掌上明珠、凯晟等。2008和2009年,田立新被《福布斯》中文版评为“中国最佳创业投资人”,2007年在第十届中国科博会上,其被评为“2007中国十佳最具影响的私募股权投资家”。

赵军,德同资本主管合伙人,曾担任Chinavest执行董事以及中国首席代表,从2000年起负责Chinavest在中国的投资项目,Chinavest是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创投公司之一。之前,赵军在欧美跨国企业中从事项目管理和业务发展工作,主要为中国地区项目。赵军拥有耶鲁大学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以及休斯顿大学土木工程博士学位。

出生在东北,并在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的氛围中长大的赵军具有东北人特质:坦率透亮,行事稳重。在阳光明媚的中午,在北京办公室接受采访时,当我们提及他是“成功人士”时,身经百战的赵军像一个大孩子,谦虚地拒绝了。让大家第一次见面的局促感瞬间消散,这也从一个侧面看出,作为一名职业投资人的非凡亲和力。赵军对创投的启蒙是从耶鲁大学开始的,当时由于受到Chinavest主席兼创办人白德能(Robert Theleen)的邀请,赵军开始关注创业投资。“在耶鲁的最后一年,我专门选修了这门私募股权投资的课程,当时是摩根大通的主席给我们上课。”赵军身后的书架还储藏着当年的课件教材,一本厚厚的英文文件,一个个案例上的陈旧笔迹还清晰可见。正因为有如此良好的专业基础,赵军在创投家培训班上的授课深受学生欢迎。

在赵军办公桌上累积如山的杂志,书架上一排排的专业书籍,让我们知道成为一名专业投资人的不易。“做投资的人,要有一颗好奇的心,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和阅人无数。现在的社会每天都会出现新的东西,以前我们哪里听说过微博,微信,团购?作为一名投资人要有快速学习的能力和习惯。”这是赵军对一名合格的投资人的要求和理解。赵军在德同期间主要负责的项目包括旭阳焦化、美腾能源、华丽环保、明阳风电,中文在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