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创投中国:优秀创投机构
4320100000011

第11章 中国创业投资先行者(3)

如何选择理想的创业团队,这是创业投资最有趣也是最重要的话题。IDG从事创业投资近二十年来,取得了很多成功,但也有一些失败的教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过多看重了产品和技术,这样往往不太成功。IDG投资的最成功的公司,最重要的一点是投资团队,如果团队很厉害,最后一定能成功。

选择创业团队,IDG的观念不像是做生意,更好似“女孩子找对象一样,向男方周围的人去尽可能多地打听情况”,比如对方是哪个学校毕业、管理过怎样的团队,有哪些创业经历,能不能召集有能耐的人并且把他们留住。除了调查研究的能力,经验在这时候非常重要,就好像年轻人找到对象要带回家给父母看一样,因为父母看人准,好的投资人看人必须准。

而对创业团队核心人物的考察,IDG资本更为挑剔,他们认为主要管理者的身体状况非常重要,因为按照现在的商场游戏规则,公司主要管理者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他需要付出比别人多得多的精力和时间来处理公司业务。每个人的时间一天也就24小时,这就要求他比别人少睡觉,多工作,管理者有好身体成为必要的前提,管理者的家庭生活是否幸福也成为观察的内容。

让我们来看看IDG资本相中的“对象”都有谁,张朝阳、马化腾、李彦宏、季琦……其中IDG资本3投季琦的故事便是其中的缩影和精彩之笔。在谈到这三次投资时,熊晓鸽的自豪溢于言表,“一般来说投资要看市场和团队,但在中国投资主要还是投人。”IDG资本三次投资季琦还是看准了人。

携程、如家、汉庭三家纳斯达克上市企业的创始人中,季琦都是其中的一员。季琦在一篇名为《携程十周年》的博文中回顾当初,“创立携程时候的我们,都是再普通不过的青年,再普通不过的职业和经历。30刚出头,有外企职员,有民营企业主,有国企管理人员,中国像我们这样的年轻人千千万万。”如今熊晓鸽谈及他总是说“到现在为止,VC投资的历史上,还没有人像他一样,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连续创业,7年内3次作为创始人创办的企业都到纳斯达克上市,每家公司的市值都超过10亿美元。IDG也是前无古人,连续3次都投了他。”

有一种说法,IDG资本十多年来已经在中国造就了125个千万级、亿级新富。“其实这样说不太准确”,熊晓鸽认为创业投资的目的是创造成功的公司,而不是去培养富豪,“只能说我们创业投资要创造非常棒的新兴企业,这些企业的CEO、从业人员在公司成功后,成为创业投资催生的成功副产品。在不同的时代,创业投资创造了不同的成功典范。”

追求长期价值

IDG资本的另一个投资理念便是始终追求长期价值投资,与企业家保持长期亲密的合作关系。如何保持亲密的合作关系才是鉴别一个好的创投的标准,因为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IDG资本对于这个问题有自己的理解。

IDG资本将创投企业和创业者的关系比喻成“教练”和“运动员”的关系,好的创投就像好的教练员,既要给创业者以经验和指导,也要给他们自己发挥的空间。

成功获得创投资金的企业,仅仅是开始了“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发展压力如影随形。追求长期投资,就很难避免风险问题,因为企业在长期中或多或少都会碰到一些问题,而有些可能就是致命的,因此控制好风险就变得非常重要。对IDG资本来说,一是不参与公司的具体经营管理,一般不超过30%的持股;二是当投资的创业企业遇到困难时,保证尽快到企业现场去帮忙解决困难。

IDG资本建立了自己的预警机制,通过看企业每个季度、每个月的报表,从中发现问题。如果说一个创业企业的CEO总是今年完不成任务,第二年又完不成任务,第三年还完不成任务,这个人也就不太行了。

追求长期投资,就需要耐得住性子。耐性成为创业投资家的一种重要品质,IDG资本认为投资者对创业公司,一要有耐心,二要有信心,不能轻易放弃。譬如搜房网,1996年IDG资本投资96万美元,其最初模式与现在有很大不同,遇到很多困难,甚至有一些投资商中途退出,而IDG资本始终伴随搜房网成长,直至2010年搜房网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一个项目竟然坚持了十余年,终于“笑到最后”。

积极提供有价值的增值服务

对于IDG资本提供的资本的价值,麦戈文先生曾有一段精彩的描述:IDG资本提供的投资和大多数创投不一样,因为IDG资本可以提供很多有价值的增值服务,IDG在全球拥有13000名员工,在IT市场上覆盖了数据公司、市场研究、网站以及会展等各类服务的公司,同时IDG也和全球各行各业的客户进行联系,更了解市场情况;通过IDG的平台可以帮助企业了解某一个领域行业的竞争对手,通过IDG的数据可以帮助企业分析他们竞争对手的产品和市场定位,此外IDG在很多发达国家都有基金,各个基金之间分享经验和资源,这可能也是其他基金没有办法做到的。

IDG资本的团队在国内久经考验,在一起合作的时间较长,尤其是资深合伙人有很多经验和教训可以与创业企业分享,甚至分享教训可能比分享经验更重要。

通过对200多家创业企业的投资,IDG资本的专业管理团队在所关注的领域积累了丰富的投资经验和资源,建立起了广泛和坚实的人脉网络,带给企业的不仅是资金,还有重要的增值服务,包括:一是为企业新市场开拓及销售网络扩张、品牌建设提供国内、国际行业资源和帮助;二是为企业发展计划、组织架构、财务管理等整体管理提升提供战略指导;三是帮助引荐高级管理人才及信息;四是在企业融资、合并、收购、重组、上市的过程中提供专业咨询和帮助等。

经典投资案例

搜房:鼎力相助、患难与共

从1999年创立时获得IDG的天使投资开始,搜房11年来的发展,离不开其背后强大的资本推手的力量。

1996年,时任道琼斯旗下Teleres亚洲及中国董事总经理道琼斯公司的莫天全,推动道琼斯与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合作,发起了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做传统的数据库和房地产信息,但合作中途面临停止的危机,早已有创业念头的莫天全决定自己干,接下了中房指数的项目。随后莫天全离开了道琼斯集团,在北京定慧寺西大柳庄附近找了一个居民区租了一个三居室,开始了创业生涯。

但在当时的中国房地产市场环境下,只靠卖数据库、信息和报告,很难让一个企业生存下去。对莫天全而言,创业至少需要两件事:一是人,二是钱。

莫天全开始发动自己的人脉网络寻找人和钱。于是他找到了清华校友、IDG合伙人林栋梁。莫天全找到了IDG,一个月后IDG将96万美元的天使投资注入搜房,IDG总裁周全出任搜房董事。

莫天全回想起来一直都感觉十分幸运,当时连一份详细的项目计划书都没有,只是写了“一页纸的想法”,无疑他在房地产信息方面的专业素养赢得了IDG的信任。创立的第二年,搜房就赶上了2000年互联网泡沫的破裂,无论对于投资人还是创业者来说,那几年都是最痛苦的阶段。在互联网泡沫最糟糕的时期,IDG曾经将所投资的互联网公司都召集在一起开会,相互打气。在最困难的时候,IDG给了搜房两次无需任何担保的过桥贷款。

2006年,澳大利亚电讯以20多亿元(2.54亿美元)的投资收购了搜房51%的股权,按这个计算,搜房当时的市值已经达到40亿元,IDG出售持有的仅10%的股份得到4500万美元,法国Trader将其15%的股份抛出,获得了3倍的回报。

2010年9月,搜房网正式在美国纽交所上市。

一路走来,IDG资本始终相伴搜房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得到丰厚回报的同时也得到了创始人莫天全的认可和尊敬。

金蝶破茧

在应用软件领域,人们常言“北有用友,南有金蝶”,可很少有人知道这一市场格局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是源自1998年5月的一次创业投资。

此时,IDG广州太平洋技术创业投资基金正在广深两地寻找投资项目,通过深圳市科技局介绍,IDG广州基金总经理王树了解到金蝶公司的基本情况,就对金蝶公司进行登门造访。作为金蝶公司来说,IDG投资基金的介入时机正是时候。短短3个月的接触,双方就达成了合作协议,广东太平洋技术创业有限公司向金蝶公司投资2000万元,以支持其科研开发和国际性市场开拓工作。

金蝶国际软件集团总部位于中国深圳,始创于1993年8月,今日的金蝶已经成为国内软件业的标杆,金蝶公司的ERP软件在中小企业市场中名列第一。IDG投资基金的资金注入金蝶公司后,在公司发展战略、市场等方面积极提供增值服务,使金蝶发展发生了深刻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