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人生都是上上签
4307200000019

第19章 洞悉职场进退,走向事业的巅峰(2)

“雅思,屋里的一次性筷子呢?我要拿来吃饭。”仇伟指了指自己盛满饭的饭盒,冲雅思喊道。

“在第二个抽屉里,仇伟,你还是拿一双可反复利用的筷子吧。这样多浪费,树木浪费,公司也会多出一批买日用品的费用。”

仇伟白了一下雅思,说道:“要你管。我就吃个饭,惹你这么多话。”

“我……”

这一切都被雅思的老板看在眼里,虽然表面上没有对雅思的行为表示赞同,但是心中却记住了这个认真负责的女孩。不日,她就由后勤部的初级内勤一跃成为部长,主管全公司的日常生活开销,包括采购日用品这个别人眼中的大肥差。

有高级主管问雅思的老板为什么要升一个初出茅庐的女孩子时,这位日理万机的老板一语道破天机:“她能站在一个初级员工的角度为老板着想,从小处细处着眼,并不把工作看成单纯的赚钱工具,说明这个女孩是一个有责任心,热爱生活的人,我看中的是她的潜力,经验,可以积累,但本性,却是无法改变的。”就是这样的一些小事,却成就了雅思事业的起点,后来,她果然不负重望,成为这间公司亚洲地区的负责人,与老板忘年相交,时常一起飞赴世界各地谈几千万的业务,飞上枝头变成“凤凰”。

聪明理智的员工从来不会抱怨老板是没有人性的剥削阶级,也不会说他们是吸血鬼、坐享其成的资本家,因为他们知道如果老板这个“领头羊”迷失了方向,就意味着一间公司的倒闭,也意味着全体员工将失去工作;如果想增强企业和产品的竞争力,就必须把成本控制好,把可能造成的各方面问题降到最低可能性,因为个人的分工不同,思考的角度也不同。老板与员工的社会角色决定了游戏的规则。

国际人力资源治理顾问许·安东尼博士在上人力资源治理课时候说:“企业家是世界上最苦、最累、最孤独、最不轻易的人。当你将一件事看成是事业的时候,就算有千万种困难,你都必须去解决;就算有多苦,你都要得坚持下去;就算和你一起战斗的战友一个个舍你而去,只要你一息尚存,就必须熬下去。”一语道破了深为老板所要付出的代价。

成熟的员工需要学会欣赏老板,站在老板的角度去提高自己的素质,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得到更有力于发展的启示。换位思考后,我们就会慢慢感觉到自己是老板的朋友,是这个公司中的一份子,是站在山顶眺望远峰的“智者”,而不仅仅是老板手中一个无足轻重的棋子,一个风火硝烟处的炮灰。

唐代李世民《帝范》:“汝当更求古之哲王以为师,如吾,不足法也。夫取法于上,仅得其中;取法于中,不免为下。”因此,请学会欣赏你的老板,并且,从他的角度思考问题,站在老板的角度所看到的世界是澄明一片,满眼的可能,满地的机会,“再没意思的工作,用老板的眼光来看待,就能看出价值所在”,只有掌握住经营决策的源头思想,才能为日后的成就奠定坚实的基础。

每天做一些“分外事”

每个成功的人,都可能拥有一段不成功的经历,正是这些失败的过去,使得他们更加发愤,努力迈着坚实的步伐,走向成功的彼岸。如果能做到比别人的期待更多一点,比别人的想像更优一点,比别人的要求更好一点,那么就一定能在浩瀚的海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

无论你是一个企业的中层领导,或是普通职员,别局限于只做自己分内的事,抱着这种工作态度将会令你失去战斗的光芒,在人群中默默无闻,只有拿出自己的全副本领,可以的、胜任的,就大胆争取,“分外事”会令你脱颖而出,从而得到更多人的关注、依赖,有更多的机会跳上宽广的平台。

小西是大学应届毕业生,受到全球经济危机的波及,刚毕业就没有找到好的工作,他每天奔波于各个应聘会,但仍然没有找到合适的岗位。同行的小东向小西说道:“不要去了,咱们回学校吧。”小西摇摇头,坚定的眼睛露出了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劲头儿,执著地表示:“我相信机会是留给用功的人,我要继续找工作,相信自己。”

小东悻悻然掉头回家,而小西独自一人继续在茫茫的应聘大潮中前行。

“先生,您的简历掉了。”小西看到一个身材有点发福的中年人的简历掉在地上,马上跑过去提醒他。

中年人回头看了看小西,突然十分沮丧,说道:“我都这把年纪还来跟你们这样的小年轻竞争,能有些什么机会呢?简历,不过是一张废纸罢了。不要,不要。”

“可是,您还是收好吧。这上面有您的介绍,被坏人拿到利用就不好了。您收起来,回家消毁之后再扔掉比较安全。”小西好心地提醒。

中年人像是没听到一样,直楞楞地向门口走去。

小西望了望他远去的背影,小心的把这份掉在地上的简历的名字画黑,并撕得很烂再扔到垃圾筒里,看见周围还有其他没撕碎的简历,小西也一一俯身捡起,按照刚才的方法处理之后再丢。

这一切的行为被一位私企老板看在眼里,他走到小西面前,说:“同学,麻烦你跟我来一下,我想看看你的简历。我觉得,你很适合我要招聘的岗位。”

对于这个天下掉馅饼似的机会,小西一脸兴奋,孰不知,正是自己那简单的行为触动了这位老板的神经。“不仅仅是着眼于分内事”,是每个老板对于员工开不了口的要求,而眼前的小西,却做得那样自然和舒服。

虽然那些有益的分外事会占用休息时间,但往往仅仅是举手之劳的一个举动,却能令你的行为赢得良好的声誉,就像小西,他只是做了自己认为应该做的事,就得到一份不错的工作,尤其是在老板的印象中,这样的一位员工将是会创造无限价值的。

有些人奉行“做得多,错得多”,其实,做的多才有展示才华的机会,避开了犯错,也同样避开了展示另一面能力的可能,他们只求把分内的工作尽职尽责完成,没有安排的工作或者是自己职责范围以外的工作就躲得远远的,不会自己去主动地开发工作,创造工作,甚至改造工作,这样的人,只是局限于自己的“分内事”,束缚了整个人的发展和思考空间,只有将思想的翅膀勇敢展现出来,才能飞出樊篱,走出平淡、庸碌,有所突破,取得一定的建树。

约翰逊是一家超市的收银员,他每天的工作很简单,只需将物品的包装封好,递给顾客即可,但是约翰逊是一个有着积极向上生活态度的青年,他不喜欢这种日复一日地重复着几乎不用动脑甚至技巧也不复杂的简单工作,总是想着创造点什么来点缀生活。

有一天,约翰逊突然发现,自己对那些包装上有图案的货物往往会多看一眼,甚至会仔细研究一下图案所代表的含义,他灵机一动,想到如果他也弄一份这样的东西,是不是顾客会更喜欢来光顾他所在的店。于是,约翰逊回家后努力搜索短小的笑话帖子,找到之后打印出来并签上自己的名字,还不忘写上一句:且听下回分解。转天,每个顾客在约翰逊银台结帐走的时候袋子里都多了一个小纸条,上面是一个个令人发笑的故事。久而久之,顾客都知道他的这个小把戏,不但没有感到厌烦,反而很欣赏这个聪明的青年。

伯尼经理突然间发现,当别的窗口都没有人结帐的时候,约翰逊的结帐台前仍然是人满为患,顾客们不旦不着急结帐,反而都主动的按照先来后到站好位置,有说有笑的等着走到约翰逊面前,领到属于自己的笑话小帖子,其中的几位太太,甚至还因为每天排队在约翰逊的窗口而成了相熟的朋友。

伯尼经理对着大家说:“请不要只等一个结帐台,还有很多其他的窗口,这样能节约大家的时间不是么?”

“不用了,先生,其他的窗口没有这些令我们开心的笑话,我们都愿意等着约翰逊。”突然间,一位太太走到经理面前,说道:“因为这些令人开心的小纸条,我已经连续一个星期都每天来一次这里了。经理,你真的找到一个优秀的员工。”

别局限于只做自己分内的那些工作,如果你可以激发别人的灵感,也是特别开心的一件事情,每天都找一点“分外事”来做,这种率先主动的行为是一种珍贵的人生素养,也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只有自己觉得自己在进行一项伟大的举措,别人才会逐渐赏识、认可你,这种笑对人生的情绪,不仅可以影响身边的人,也可以令自己变得更加富有激情,取得卓越的成绩,享受丰富的人生。

多做一些,成功更近一些

世界上有一种伟大的定律,叫付出定律。付出定律告诉我们:只要你有付出,就一定有获得,获得不够,表示付出不够,想要得到的更多,你必须付出的更多。成功没有捷径,成功的奥秘就在于积累。在工作或生活中,我们总是渴望成功。可是,在竞争激烈的今天,别人不比我们傻,我们也未必比别人聪明,那么我们凭什么成功?答案是就是:比别人多做一点!多做一些,成功就离我们更近一些。

提到格蕾丝·赫柏,大家都知道她是Cobol之母,是世界上计算机业最杰出女性,还是千年虫Y2K制造者。蕾丝·赫柏的成功,就在于她比别人多做了一些。

格蕾丝·赫柏是一名电脑程序员,在她发明英文代码之前,电脑程序代码都只能用数字或二进制码来编写,这使得写码极为困难、枯燥。每天对着哪些阿拉伯数字,赫柏觉得真是枯燥,她相信代码不一定非用数字。于是,只要有一点点时间,她就开始钻研这些代码。最后,她发明了计算机编程语言COBOL,终于把数字代码变成了英文单词,这是一个伟大的突破,赫柏也因此荣膺《计算机科学》年度大奖。

赫柏只是一个电脑程序员,她只需按部就班的输入代码、验证代码即可,把枯燥的数字代码变成了易懂的英文单词并非她岗位职责的一部分,也没有人规定她必须要做,但她就是做了,并取得了成功。这,就是多做一些的价值。因为“多做一些”,赫柏的这件额外工作,不但让整个社会受益,也使她实现了自我价值,她不仅推动了计算机编码程序的进步,还让世界记住了这个杰出的女程序员。

每天多做一些,日积月累,终会砌出成功大厦;每天进步一点:持之以恒,就能攀上人生颠峰。多做一些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改变自己!就像格蕾丝·赫柏一样,多做一些,改变了她的职位,让她在公司中平步青云,不断晋级;再多做一些,做得多了,就改变了她的一生,从一个默默无闻的电脑程序员成为举世闻名的杰出女性。

只要你每天多做一些,每一天都是一个新的阶梯,新的进步,就距离成功的目标更近一步。或者我们可以这样说:只有不断地追求才有不断地进步。只有不断地行动,才有不断定的成就。对于那些刚刚踏进社会的年轻人来说更是如此,要想取得成功,比必须比别人多做一些。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回忆自己的经历时说:“我年轻时为老板打工,一般人每天工作8个小时,而我每天工作16个小时。这除了对公司有好处外,我个人的收获更大,因为这样我能比别人多赢一些。只要肯多做一些,就可以多赢一些。”

自作聪明的人,往往是最不聪明的人。富过六代的洛克菲勒家族不够聪明么?他们还是坚持多做一些。每天多做一些,是聪明人的选择;每天少做一些,是投机者的把戏。前者是主动掌握成功,后者消极等待成功。那类人更容易成功,明眼人自然一看便知。

西方有句谚语说得好:“工作中的傻子永远比睡在床上的聪明人强。”世界上没有不劳而获的果实,也没有天上掉馅饼且正在掉在你嘴里那样的巧合。只有你不断付出,付出的越多,成功才更容易找到你。终有一天,额外的工作会为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周五下午,杜兰特匆匆走出经理室,想找速记员帮他打出一份紧急材料。但因为是周五,大家都提前下班了,只有新人艾伦还在办公室。艾伦说自己是新来的,要多学习学习,既然杜兰特急着要,他愿意帮他赶出来。很快,艾伦漂亮地完成了工作。杜兰特赏识地问他是否需要额外小费,因为这不是他的工作。

艾伦笑笑说“如果是别人的工作,我是不会收取任何费用的。但是您是经理,那您发我1000美元的奖金吧!”杜兰特也回报给艾伦一个大大的微笑,表示谢意。后来,还有几次整理材料和打印文件的事情,杜兰特发现艾伦还留在办公室,就让他做了。渐渐地,艾伦就养成了主动留下来等待杜兰特招呼的习惯。艾伦想:“闲着也是闲着,多做一些,自己可以学到更多,生活还蛮充实。”

很快到了圣诞节,杜兰特把艾伦叫到办公室,这次不是让他帮忙,而是交给他装有5000元美金的信封,杜兰特说:“这是你五次帮我做额外工作的报酬。另外,从下个月开始,你直接做我的助理,月薪比现在多1500美元。”

艾伦做为一个有活力的新人,他本意只是想充实自己,学习更多,所以留下来帮经理。但是,就是这个额外的“帮忙”,让进公司刚三个月的艾伦很快成为经理助理,还为自己带来了一份比以前更重要、职位更好的植物。

这,就是多做一些的丰厚回报。养成每天多做一些的习惯,你的行为不仅赢得了声誉、得到了别人的认同,而且你的人生价值也显现出来了,增加了他人对你的需要。因此,每天比别人多做一些,你就比别人多了一些机会,更容易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比别人多做一些,是指在工作中要比别人看得更远一点、做得更多一些、速度更快一点、坚持的时间更久一点。比别人多做一些,体现的是一种勤奋、主动的精神,一种坚忍不拔、永不放弃的意志,一种行动迅速、做事准确的能力。在现代社会中,就需要的正是这种人:他们不仅能很好地完成份内的事,还会想尽法办比别人多做一些!

成功者与失败者的差距,其实并不像大多数人想象的那样有一道巨大的鸿沟横在面前。成功者与失败者的差距在一些小小的事情上:每天比别人多做一些!早10分钟上班,晚10分钟下班,多花5分钟的时间查阅和核查资料,多做一次验证……每天只多做那么一点点,你会惊喜地发现:你“每天多做一些”没有白做,成功果然离你更近了。

先做后说,给别人带来惊喜

成功好比是一把梯子,把双手插在口袋里的人是永远也爬不上去的,不要一直站在梯子下面说你可以爬上去,而不去行动,因此凡事不要只是想和说,关键的是先去做,就会知道结果如何,说不定会给自己和别人带来一份惊喜。

有人是敢想但不去做;有人是敢想敢做,先做后说,成功理所当然的属于后者。

魏舒声称有病,坚决请求退位,他以剧阳子的身份免职。魏舒做事,总是先有了行动然后才说出来,所以他退位的时候没有人知道。卫瓘写信给魏舒说:“常常和您在一起议论退位的事情,可是一天一天地过去了,却没有能够实现,真可说是‘瞻望于前,忽然就落在后头’了。”

先说后做和先做后说的区别在于先做后说比较稳,不会泄露机密,成功了再说也不晚。

谈到创业,美特斯·邦威的创始者周成建说:“创业就要大胆。这个大胆不是李逵黑旋风的斧头,不管三七二十一,扔出去就是,而是要有创新的意识。有了创新,才可以给人惊喜,吸引人过来购买你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