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先贤教你学处世
4306000000051

第51章 展玉泉逆市而行成盐业巨头

明代大商人展玉泉是山西蒲州(今永济)人。蒲州乡俗好经商,而经商者以善于审时度势、明辨物产而获利。因而,他们经营商业,有一生中数次改变行业的,甚至一年中数次改变行业的。但也有世世代代一种行业不变的,那就是盐商。

明初时蒲州商人从事盐业的人有很多,以经营淮盐者居多,经营沧州(在今河北)盐的人也不少。明代的盐业实行引盐专卖制,即商人凭官府颁发的盐引到指定的盐场支盐,然后到指定的地区销盐,不得越境。沧盐的运销地区是北直隶、河南彰德、卫辉二府等地。展玉泉的爷爷辈就在沧州经营盐业,其父亲时也是如此,展玉泉在孩童时就游玩于盐场。玉泉的父亲是经商能手,凡他做的生意都能盈利。

至明中叶时期,这种引盐专卖制发生危机。在沧州盐区出现了私盐大量入境,加之当地居民刮盐碱自制土盐,使沧盐销售大减,岁额不及过去的十分之三四,盐商所获得的利润大幅度减少。

商人的眼睛生来就是专门盯着金钱的,谁肯舍多而就少?在这种不利的境况下,经营沧盐的商人,经过利弊权衡,大都纷纷转营他业,或到其他地区另谋大计。

在这股“转营”旋风中,展玉泉的父亲受其他商人的影响,开始所有所动摇,也想离开沧州。展玉泉得知父亲的想法后,为父亲仔细分析了当时的局势和沧州盐业的发展趋势:

第一,盐官失职,在其位不谋其政,从中以公谋私,是造成私盐之风越刮越猛的主要原因。

第二,以实物换盐的“开中制”是朝廷为军事目的所设,一旦收不到应有的效果,势必会影响政局。朝廷必然会大力整顿现有盐制。现有盐制一经整顿之后,盐区现有的销量格局肯定会被打破。

第三,私盐之风被整顿之后,官盐将再度热销。沧州的地理位置以及各方面的条件很好,会重新成为重要供盐区,能恢复到甚至超过以前的繁荣局面,现阶段只是热销前的淡季。

第四,沧盐一旦热销,可获大利之时,众盐商就会削尖脑袋往此处钻,此时,谁的顾客多,谁就能争得市场,谁就能获得滚滚财源。

最后,展玉泉得出结论:如果我们借此机会,多争得一些顾客的信任,提高我们的名气,为未来的发展做好准备。

经儿子这么一番有理有据的分析,展玉泉的父亲打消了效仿其他商人离开沧州的念头,决定逆风独舞,在惨淡经营中苦撑危局,坚守基业。

后来事情的进展果如展玉泉所言,政府出面对盐制进行改革和整顿。之后,沧州盐区出现了新的局面。经营沧盐者又可谋取大利,众盐商又一股风似的纷纷云集于沧州,盐商人数比过去增加十倍多。

展氏家族的“冷板凳”坐热了。由于他们在众盐商纷纷离去之际,一直坚守在阵地,所以赢得了固守的顾客群。而其他后来者就不得不从头开发自己的顾客群。我们知道,开发一个新客户的成本相当于保住四个老客户的成本。这样,展氏的经营成本明显大大低于其他盐商,盈利也相对高于其他的盐商。

在沧州盐区的众多商人中,只有展氏坚守其业,成为盐商世家,凭着客户资源的优势,展氏在市场上占有举足轻重、无可替代的地位,自然盈利最丰厚,终成为沧州盐商中的巨头。

放眼长远,才能独领风骚

我们看待事物就不能以简单的眼光去看,而应该以辩证的视角去深入地观察和分析,才能正确地预见事物的正确发展趋势,从而做出正确的行动。

春秋末期时,各诸侯国纷纷结盟以壮大自己的力量。当时的魏国也派人通过平原君赵胜请求与赵国联合建立合纵盟约。平原君跟赵王谈了多次,赵王就是不同意,平原君便请求大臣虞卿帮忙。虞卿答应后就入宫拜见赵王,赵王先对他说:“今天平原君又来替魏国请求与我国建立合纵联盟的事,我没有答应。不知你的意见如何?”虞卿说:“魏王错了。”赵王说:“就是嘛,所以我才不同意啊。”虞卿说:“大王您也错了。”赵王说:“为什么?”虞卿说:“凡强国与弱国共事,强国得利,弱国受害。如今是魏国弱而赵国强,魏国要求与我们合纵,而您却不同意,这是赵国自寻祸根,而您却推辞好处,所以我说魏国错了,大王您也错了。”

由此可见,事情往往需要辩证地观察才能权衡利弊。赵王只看到魏国处于危难之际,与它联盟就是牺牲本国的利益无偿地帮助它,而虞卿却看到弱小的魏国需要强大的赵国的支持,是赵国支配和控制它的有利时机,因此应当果断地与之联盟从而谋求利于本国发展的好处和实惠。可见,思维方式的局限使赵王对客观造成的一个发展机遇视而不见。虞卿的辩证思维方法却帮助他深层地认识到问题的实质,探寻到有利于赵国发展的另一道路。显然,在这场魏赵联盟活动中,只要赵国把握住自己的强势地位,然后正确运用政治策略和军事谋略,那么就会为自己赢得一个极为有利的发展时机。这说明,不为事物的表面现象所迷惑,认真分析其原因、条件、规律、趋势等,放眼于更远的将来,才能将事情做得更好更正确。

美国摩根公司的起家也要归功于摩根在年轻时就比别人看得更大,更远。他从学校毕业以后在一家商行从事贸易工作,有一次在纽约至巴黎的船上,一个陌生人说咖啡生意不再有什么希望,就向他推销整船的廉价咖啡,不错的价格使摩根动了心,但摩根更是看到了在目前咖啡业低迷之后的大发展。他所在的商行当时坚决反对他购买咖啡,并强烈谴责他,但是摩根却坚信自己的眼光是正确的,坚持借钱购买了这船咖啡,并且决定自己经营,然后他又继续大量购买廉价咖啡。

不久以后,咖啡大国巴西突然遭遇霜灾,咖啡大幅减产,全球的咖啡价格猛涨到原来的两倍以上,摩根销售掉了他全部的咖啡,而且大赚了一笔,淘得了成就事业的第一桶金。事实上,在摩根创业的历史中,我们会发现有很多这种靠着“比别人看得稍远一点儿”的信心获得巨大成功的事例。

风向有东有西,世事有冷有热。具有长远眼界的人才是有大智慧的人,这样的人在狂风之下,他能够站稳脚跟,不动摇,更不会去迎合某一时的“上风”。他们顶风而立,决不会迷失方向,在冷清萧条时,他们能忍耐得住冷静,敢于逆风独舞,当风向一变,必然会赢得独领风骚的胜利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