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千古中医养生
4302300000004

第4章 总要(3)

若安于淡薄的饮食,减少思虑,节制欲望,少说话以养气,不过于疲劳以养形体,保持内心的安宁以养神,不考虑寿夭与得失,心理负损减轻了,血气调和,病邪无隙可乘,疾病就不会加剧。如果能坚持这样,才合乎于养生之道,这才是得到了生命的真正乐趣。

(元)李东垣《脾胃论·运欲》

尽其在我,听其在天

任何事情都要有“尽其在我,听其在天”的态度,即使养生之道也是如此。身体强壮的人,就像富人因戒奢侈而更富有;身体虚弱的人,就像穷人因节俭而自我保全。节俭克制非仅指饮食色欲,即使读书思虑也应有所节制,不要太过分。

养生以少怒为根本,又不要太苦闷,要活泼乐观,使心中充满勃勃生机,这也是戒除恼怒的方法。戒除恼怒,又知节制,那么在养生方面已尽到了最大的努力了。

此外,寿命长短,有无疾病,则一概听凭天意了,不必多生妄想去计较。像大量服用药物,求神保佑,都是妄想。

(清)曾国藩《与子纪泽书》

顺乎自然

庄子说:“听说过让天下宽松自在,没听说过要统治天下。”苏东坡把这两句话作为养生的方法。体味一下“在”、“宥”二字的训诂,便会知道庄子、苏东坡都有顺其自然的意思。养生是如此,治理天下也是如此。

如果每天换几个药方,无缘无故地整年大补,小病也用大量药物攻治,强求发汗,那么就像商鞅治理秦国、王安石治理宋朝一样,全然失去了顺其自然的妙处。

(清)曾国藩《与子纪泽、纪鸿书》

长寿之法

有人问道:“所谓伤害身体,是不是过分的欲望造成的?”

抱朴子说:“难道仅仅是这样吗?长生不老的要诀,在于使自己返归年轻。高明的人知道这个道理,可以延长寿命消除疾病;稍差点的人,不因此损伤自己的身体。

如果年纪正处少壮而知道使自己返回年轻,服用阴丹来补脑,从长谷采集玉液的人,虽然不服用药物,也可活到三百多岁,只是不能成仙罢了。

不知道使自己保持年轻的道术的人,古人将其比作用冰做的杯盘盛开水,用杂有羽毛的席草包住火。况且,才力不及,却又而冥思苦想,会伤身;力量不够,却强举重物,会伤身;悲伤憔悴,会伤身;喜乐过度,会伤身;极力追求自己想要的,会伤身;谈笑过久,有害于身体;不按时作息,能伤身;用力拉弓挽箭,会伤身;醉酒呕吐,会伤身;饱食而睡,会伤身;跑跳而气喘吁吁,会伤身;欢呼哭泣,会伤身;没有性生活,会伤身。

这些对身体的伤害累加到极限时,人就早死。早死不是长生之道。所以说,修养身体的方法,是吐痰不要吐得太远,走路不要太快,不要听太响的声音,不要看东西太久,不要坐得太久,不要睡得太疲劳,天气转寒之前先加衣,天气变热之前先减衣。

不要饿极了才吃,吃饭不要太饱;不要渴极了才喝水,喝水也不要太多。大凡吃得过多食物容易郁结不消化,喝水过多容易成痰癖。

不要过于劳累,也不要过分安逸,不要起床太晚,不要过多流汗,不要睡眠过多,不要坐着车马四处奔波,不要极目远眺,不要吃过多的生冷食物,不要对风饮酒,不要洗澡太勤,不要好高骛远,不要谋求新异精巧的东西。

冬天不要太暖和,夏天不要太凉爽,不露天睡在星空之下,不要在睡觉时把肩膀露在外面,极寒冷或极炎热,风和大雾都不要去顶着。

各种味道进到嘴里,都不要过多。因为太酸对脾有伤害,太苦对肺有伤害,太辛辣对肝有伤害,太咸对心脏有伤害,太甜对肾有伤害,这是天地自然的道理。

大凡说对身体有伤害,不是马上就会觉察出来,久了就会减短自己的寿命。所以擅长于养生的人,生活起居根据季节的不同有早有晚,以柔和作为最基本的法则,使自己的筋骨强健;杜绝疾病避除邪气,有吞气吐气的要术;使营卫二气协调通畅,有增补或排泄的方法;使全身劳逸结合,宣散陈气,有增加或削弱的要诀。

忍住怒气来保全阴气,抑制喜气来滋养阳气。然后先服用草木做成的药来补救亏缺,再服用金丹来使自己长生不老。长生之道,都在这里了。

如果有人要决断任性,自以为通达自然了解命运,不拘泥于异端邪说,放纵自己的感情用尽自己的力量,不营求长生不老的人,听了这些话,如同耳旁风。

这些人尽管身体枯朽,却乐于忘返的游乐之中,气息断绝在美丽的丝绸之间,还心甘情愿,怎么可以告诉他保养身体的道理呢?他们不但不接纳,反说这都是些骗人的鬼话。”

(晋)葛洪《抱朴子·极言》

养生延年秘诀

养生之法犹如执玉捧物,小心翼翼,以保其身;又如临深渊履薄冰,凝神屏息,以养其气。

凡是饮酒不能过量,食肉不要太多,鱼肉要切细,食物要求精,滋味要淡,不使太饿,也不令过饱,这是节制饮食以养生;春天衣服不能太单薄,夏天穿衣莫让身体出汗,秋天穿衣要逐渐增添,热了不要马上脱掉,这是讲究穿衣以养生;不像僵尸一样挺直身体睡觉,平时不必修饰仪容,行动要缓慢,坐时要收敛,这是注意举止坐卧以养生。

喜怒哀乐都要保持中和,贪嗔痴妄都要看破,更要时常自我宽慰,知足常乐,随遇而安,万事看透,不忧不怒,嘻嘻哈哈,谈笑自如,这是调整性情以养生;少色欲,少说话,不亲临死人埋葬,趁早回避惊风骇浪,不大醉,不过饱,起居动静都要怡然自得。

以上事项人人都能做到,它是真正的延寿秘诀,防病良方。只要信从它,并依之而行,留心保养,一定能够延长寿命。

(清)石成金《传家宝》

遵循礼道

凡是动用血气、意志、思虑时,遵循礼道的,则平正而通达;不遵守礼道的,则悖乱而滞慢。在饮食、衣着、居处、动静这些方面,遵守礼法,则和节;不遵守礼道,则会触动危险,招致疾病。

(战国)荀况《荀子·修身篇》

何谓真人

古之真人,不视失败为违逆,不因成功而自诩为能,不与士谋而守其独。像这样的人错过了时机而不后悔,恰遇时机而不沾沾自喜。像这样的人登高不战栗,入水不觉湿,入火不热。这样便是达到了道的境界。

古之真人,入睡不做梦,醒来无忧无虑,饮食不求美味,呼吸缓而沉。真人的呼吸是从脚跟开始的。普通人用咽喉呼吸,务求得胜而理屈词穷,一旦说话时,就如哽喉而嗫嚅。嗜欲深的人,他天性便浅。

古之真人,不乐生,也不恶死。出生时他不喜欢,入死时也不拒绝;潇洒自如地去,潇洒自如地来。不忘记自己的生源,不寻求自己的归宿。一切都坦然接受,享尽天年而止,重新回归造化。这就是不用心智去摒弃道,不用人为地去寻求天性。这叫做真人。他的心志专一,容貌寂静安闲,质朴无装饰之态。悲凄时如秋天,温暖时似春天,喜怒如四时运行一样自然,顺物以化而不逆,无法测知他的底细……

古之真人,中立而不偏,似有不足却不强求;虽有棱有角却不固执一端,心虽空闲却充实,舒畅的样子好像非常欢喜。他动于不得不动之时,表面上要有所行动,而心却已静止。

他如世人那样勤奋地作为,心存高远,但不被世人所羁制。他言语不便时如水静风平,无心的样子却似忘其所言……把天与人看作不是对立的,这便是真人。

(战国)庄周《庄子·大宗师》

调和阴阳

大凡阴阳的根本,在于阳气的内致密而外固护。如果阴阳二者不协调,就好像四季之中只有春天没有秋天,只有冬天没有夏天一样。因而能保持阴阳调和,就是最好的养生法度。阳气过亢,不能固密,阴气就会竭绝;阴气平和,阳气固密,精神就正常;如果阴阳分离决裂,那么精气也就随之竭绝了。

《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

顺应阴阳盛衰

天,是阳的宗主;地,是阴的归属。阳,是生存的本源;阴,是死亡的根基。天地之间,阴和阳所辅助的是人。人获得阳气就能生存,遭受阴气就易死亡。

阳气中最纯精的阳气称为高真,阴气中最浊的阴气称为幽鬼。所以,汇聚阳气的事物寿命长,汇聚阴气的事物寿命短。

多热的事物以阳气为主,多寒的事物以阴气为根基。阳气趋于上部,阴气趋于下部;阳气运行迅速,阴气运行迟缓;阳气质轻,阴气质重。

阴阳平衡,则天地之气和平,人体气机安宁;阴阳逆乱,则天地之气闭塞,人体气机横逆。所以,天地获得阳气就炎热,受取阴气就寒冷。

阳气萌动在十一月以前,五月以后渐衰;阴气生发在五月以后,十一月以前渐衰。阴阳的盛与衰,各有其时节,循环更替,无休无止。人们能够顺应这种变化就能聪明通达了。

《金匮》中说:“秋季开始时调养阳气,春季开始时调养阴气。”阳气不能在体表闭塞,阴气不能自体表侵入。属阳之火由木而生,属阴之水由金而生。水与火相通济,相辅相成。人们能够遵循这些规律,就永远不会受病邪侵犯。

唉!庸俗愚昧的人岂能明白这个道理?行为举止与阴阳变化相违背,自己导致了那些疾病。外因以风寒暑湿,内因以饥饱劳役,导致机体的衰败,欺骗残害自己的身体,消损灭亡自己的精神,束缚羁绊了他们的机体,死亡的预兆即明显的呈现出来……

生与死的道理,蕴涵于阴阳的运行之中。阴气下降而不上升称为断络,阳气上升而不下降为绝经……阴阳相济相应,才能中和与平衡。

所以,阴不足用属阴的药物治疗,阳不足用属阳的药物治疗。阴阳相济,各有升降之道路……阴气宜常常减损,阳气宜常常充盈……顺应于阴的事物大多消亡泯灭,顺应于阳的事物大多长久生存。迎合这种奥妙和旨趣,则没有什么方法不灵验。

《中藏经·阴阳大要调神论第二》

道贵因

一般人被憎恶所驱使,就会失掉他原来所喜欢的东西;若被自己所喜欢的东西诱惑,则又会忘掉自己所憎恶的事物。这两种情况都不符合“道”的要求。所以说“不要被喜好的东西所诱惑,不被憎恶的东西所驱使”。

憎恶某种东西不能失去自己的理智;爱好某种东西也不能超过一定的限度。这才是人们所称道的“君子”……人的过错在于刚愎自用,罪责在于随意变化,有所歪曲。

因为,刚愎自用就不能做到虚静,不能虚静就与客观事物发生矛盾;变化多端就产生假象,假象环生就导致混乱。所以“道”把因应看得非常重要。“因”就是根据事物的性能,来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春秋)管仲《管子·心术上》

以此长寿

人之所以产生,天给予他精气,地给予他形体,精神与形体结合就成为人。二者和谐则人生,不和人就不能生存、生长。若要考察二者和谐的情形,精气是看不到的,也不可能以分类认识它的特征。只要胸中保持平正,言论有条不紊,就可以长寿了。

(春秋)管仲《管子·内业》

修德应与摄生并行

修德与摄生分而行之,这不是真正的修德与养生。况且,人禀天地之精气才能生存。现在把修养道德归属于儒学,称之为正道;把养生归属于修仙,称其为异端。这是错误的。

如果身体已经死亡,道德将会在哪里呢?所以,孔子特别注重防病,并说:“对于父母亲,最担心的莫过于疾病,教人存仁致中和。”

孟子说:“养气立志积德,不要忘记,也不要刻意去追求。”所以,立许多规矩,以让世人行之,并根据不同人的情况从而制定不同的方法。

周朝末年掩饰奢侈是人为的,故当存仁;战国互相残杀最终则灭亡,故当集义。存仁可以完心,志定则气机通畅,勿忘勿助,疾病由何而生?所以说养生与养德是统一的,而不是两种方法。

(明)王文禄《医先》

识破万幻

世上一切事物,都因幻化而有形,所以不能长久。草木禽兽的脆弱,细蚊幼孓之微小,就不必说了。即便是大到天地,坚硬如金石,也不可避免地会被毁坏,何况人呢?

懂得自身是幻化的,而用五尺有限之躯,与天地间万事万物相为酬应,又因功名利禄,富贵声色,互相煎迫精神气血,消阴耗阳而不自知,就难怪红润的脸色变得枯槁,乌黑的头发变得苍白。

圣人知道一切事物都是幻化而来,一切事物都如梦一样,一切教理都如空花阳焰,一切作为都如镜中像、水中月。因此,圣人视珠宝声色、功名利禄为粪土,视生死如浮泡,不为外事所迷惑。生命伴随太虚而来,所以同太虚一样没有滞碍,死后又复归于太虚。啊,圣人为何能做到这样?是认破万幻,不为尘世所染。君子也看透了以上道理。

(明)高濂《遵生八笺》

佛教认为,心佛众生本无分别,只是凡夫被世俗的烟尘遮蔽,不能显现。悟即是佛,圣凡的区别仅在这迷悟之间。世人若一旦泯灭一切差别之相,彻悟法界真性,了达自身本来面目,则即凡而转圣,与佛无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