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千古中医养生
4302300000003

第3章 总要(2)

养生之人首先应考虑避免灾祸,保全性命。有了生命才能谈得上延年益寿,不至于徒然保养随时都可能失去的生命。单豹的身体可以说保养得很好,但不小心被老虎吃掉了;张毅注意了身外的安全,不料却被体内的疾病夺去了生命,这都是前人留下的告诫。

嵇康虽然写过《养生论》,却因为傲慢得罪了权贵而被处死;石崇希望服药能使体魄强健,却因为贪于女色而招致杀身之祸,这都是从前的糊涂人。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

居安思危

《洞神真经》中说:“养生以不损害身体为长寿之术,不损害身体以有补于身体为养生的关键。”人在安定时要考虑到将来会遇到危险,以便防患于未然。不要以为小恶无害而不远离,也不要以为小善无益而不去做……

不要愤怒,以保全阴气;克制喜悦,以蓄养阳气;保持清静虚无,以除去狂虑;保持安闲,以助养真性;淡泊无欲,清静无为,身处寂寞之境,自得清静之趣。

即使少年时代元气受到损害,导致身体羸弱,到了晚年如果能明白防患健身的道理,元气自然绰绰有余。元气有余,精神自然饱满,便能长生长寿。

(宋)陈元靓《事林广记》

保养之法

大概饮食有节制,起居有一定的规律,那么气血就会循经脉正常运行,而不出偏差。精神守于内,身心就会宁静,就不会为强行控制精神而烦恼。

身体与精神融为一体,那么精神就不会离开形体而心辕意马。反之,形体也不会离开精神而独处。这样就不会有缩短自然寿命的顾虑。

保养的道理既然这样浅显易懂,为什么夭折的人还比长寿的人多呢?这大概是由于美酒佳肴摆在面前,即便是疾病之所忌,也无所顾虑。即使患有疾病,一时难以遏制酒兴;贪图名利心切,即使劳累过度而不觉,何况心神百结,耗伤心血过多呢?

刘孔昭说:“很多人持弓射同一只鹄,没有不会射中鹄鸟的。”很多有吸引力的东西诱惑一生,人怎么不会为它困惑呢?

即使有稍微懂得一些收敛精神,安居静养的人,却又不知道延年益寿的关键所在,就很难能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即使终日闭目静养,也只是心中一团私意,虽是静养,与妄行无异。

如果对世间的一切都看得比较清楚,凡事据理而行,不贪、不躁、不妄,那么就可以在邪气未侵袭人体,引起疾病之前度完其自然寿命了。

大概心胸狭窄的人,多不能度过自然寿命。私心杂念重的人,就往往昏昧不知事理,精神错杂不宁。这时越求静,反而越不易入静。

然而越是易懂、越易办到的,反而越不易懂、越不易办到。这是很难理解的事情,可能是长年沉溺于尘事的原因。谈及保养,首讲一“静”字,这是濂溪周氏的见解。重寡欲次康复又是子舆的本旨。

(清)沈时誉《医衡·养生主论》

修行箴言

经常参加劳动,百病不会形成。饮酒不要大醉,百病自然不会生。饭后走百步,多用手摸腹。寅丑之日剪指甲,梳头百下有好处。太饿站着会小便,太饱一坐要大便。行止坐卧勿迎风,房内墙上不留洞。晚上睡前要洗脚,吃得太饱并无益。多思多虑最伤神,大喜大怒伤元气。经常除去鼻中毛,养成习惯不吐痰。天亮起床应注意,下床左脚先着地。一天无灾无祸,除去邪气避凶恶。常走七星步伐,令人得长寿。多吃酸味能伤筋,多吃苦味可害骨。食物太甜肌不壮,辛辣过多损正气。食物太咸减寿命,营养全面不要偏。春夏二季少汗泄,秋冬二季固阳气。独自睡觉守真元,谨慎安静最宝贵。钱财多少无止境,知足常乐最有利。明知是六害,寡欲则无碍。神志清静自安宁,养生修道有始终。

(宋)朱佐《类编朱氏集验医方》

养生以不伤为本

有的人只知道服用草药,而不知道长生不老的要诀,那么最终是不可能长寿的……有的人修炼长生之道太晚,而在修道之先身体就已受了很深的伤害,这是难以补救的……那些木槿和杨柳,折断了再种也能生长,倒插着也能生长,横插也能生长,没有别的东西比它们生长起来更容易。

但是,如果埋得太浅,时间又不长,却时常去刻它剥它,或摇拔它,尽管把它种在肥沃的土里,用极好的水来浸润它,最终难免会枯死。这是因为它的根基不牢,还没来得及吐出嫩芽,树内的津液还不能结合成一股使它生长的气息。

人的身体容易被伤害而难以保养,比起这两种树木来差得远。攻击毁坏的身体,过多地损伤它,剧烈动摇它,补养它的很少,毁坏它的很多,所以难免会死亡。

那些服气的人,用调气来滋长气息,而气息衰弱的人难以得到滋长。服食药物者,用血来补血,而血脉几乎竭尽的人难以得到补养。

那些奔驰急走后气喘不顺,有的咳嗽,有的心情烦闷,用力役使身体,气短乏力的,都是气被损伤的症候;面部无光彩,皮肤枯涩发黄,嘴唇枯焦没有血色,皮肤纹理萎缩,都是血气不足的表现。二者都表示身体的外部已经衰退,身体内部也已凋败。这样,如果没有最好的药物,是不能补救的。

那些修长生之道而不能成功的,寻求长生而死亡的,并不是没有气血,只是身体内的气血已经丧失了根源,只留下一些残枝断流罢了。就像浸入水中的火把,火灭了而烟不会立即消散;就像已经断了的树木,枝叶却还能生长。这二者不是说没有烟,没有叶,而是能有烟有叶的根源已经先丧失了。

世人感觉到不适时才把它当作疾病,就好像断气才是死亡的象征一样。他们只是埋怨风寒湿热,不知道风寒湿热不能伤害壮实的人,只是那些体虚气短的人才为其所伤……

同吃一种食物,有的人却患病,并非这种食物只对他有毒;用同样的酒器同时喝酒,有的人清醒,有的人喝醉,并非酒力对每个人不同;同样冒着酷暑,却有人中暑而亡,这并非天气对每个人不同;一起服同一种药物,有的人会昏迷烦闷,这并非因为药毒有所偏爱。

大风入林,枯朽的树枝先被摧折;大浪冲击崖石,零散多缝的石头先被冲走;大火燎原,干燥枯槁的花草先被烧掉;有龙纹的碗具摔到地上,脆弱的地方先被打破。

由此看来,人不得长生之道,是因为平素身体有病,风寒暑湿常会引发这些疾病。如果能让体内的纯正之气长久不衰,身体和心神紧紧相守,则没有什么能够伤害他。

那些修道之人,常害怕为时太晚,而不怕修道太早。倚仗自己年轻力壮,体力强健,过分役使自己的身体,这样各种疾病郁结起来,性命就像早上的露水一样危险而短暂。如果这样还不服用金丹,只吃草药,可以跟常人差不多,但不能延长他的寿命。

所以,“保养身体以不伤害它为最重要。”这是至关重要的话。神农说:“各种疾病没有痊愈,怎么能长生不老呢?”这话说得很对呀。

(晋)葛洪《抱朴子·极言》

勿守常而不变

采用散播漫种方法种地的人,将一亩地能收百斗谷物的土地称为良田,这是天下普遍的说法。却不知分区分陇的耕种方法,可使一亩地的产量达到一千多斗。种子相同,而种植的方法不同,导致收成相差悬殊。常说经商不会有十倍的利润,种田不会有每亩千斗的收成,这是墨守成规而不寻求变化之说罢了。

(晋)嵇康《养生论》

不恃强,慎之弱

从人的身体素质来说,先天强健的人长寿,先天羸弱的人短命。如果是先天强健的人,而后天又注意培护调养,会更加长寿;先天羸弱的人,后天又故意戕害摧残自身,会更加短命……

从人的行为来说,先天强健的人不要自恃强健而无所顾忌,否则将会失去这种先天的优势;先天羸弱的人应该谨慎小心,这样便能胜过先天强健的人。

居住在环境优美的地区,人必然长寿,年老而牙齿坚固的人比比皆是;居住在环境恶劣的地区,会在无形之中影响寿命,百岁老人不会很多。

虽然长寿地方的人未必全都长寿,短命地区的人未必全都短命。如果强健之人再加上适当的滋补和调养,岂不更加长寿?本就身体羸弱,如果再不注意饮食,岂不更加短命?

(明)张介宾《景岳全书》

养生之本末

养生上上之策是颐养精神,其次是颐养形体。精神清静、意念平和,身体自会安然无事,这是养生的根本。一味让肌肤肥胖,让腹肠充塞,满足自身的嗜好和欲望,则是养生的下策。

(明)萧源等《永乐大典医药集》

养生四要

第一,要节制饮食。人的身体很宝贵,它来自于父母;饮食不当,疾病就会纷纷起。外面邪气乘机缠绕纠结不停,侵袭身上各经脉,凝结堵塞于腠理,变生出诸多病症,多得实在不可记。

只有纵酒无节制,造成祸害更剧烈。酒中毒气向上攻,变成虚火烧肺叶,引起阴虚,都是因为烂醉如泥所致。虚弱病重之躯体,全仗脾胃来滋养,千万莫贪美食,平淡饭菜最可取,只要口腹不饥渴,才是最为可贵的。

第二,要谨慎风寒。人们身体之中有营卫二气,寒可伤及营气,风可损及卫气。所有疾病之首要,伤风一病最可忌;七十二样病症候,感冒伤风易传染。

邪风可导致偏瘫,以致口角歪斜四肢瘫软;寒风邪气交相并,经脉混杂分不清;先在三阳经脉里,又转三阴经脉中……君子对己之身体,时刻谨慎放在心;刚刚流汗遍全身,千万不可迎风立。一年四季都莫忘,尤其三冬要谨慎;不仅穿衣要厚实,重要在于藏精气。

第三,要惜养精神。人体之所以得以生存,是因为有精与神。精神若能不凋敝,四体康健长存。可叹那些大意人,不知爱惜自家身;说话过多会伤气,喜好偏多劳心力。有人贪求名和利,从早到晚忙不停;精神脱出心舍外,心舍就会变虚空。

男女两肾之中间,医家称之为命门;阴阳相抱,互为根本;根本不亏损,就可获长生。农历五、六这两月,肺金肾水都受伤,若能隔房独自睡,体质轻便而坚强。农历十、十一、十二月,阳气暗伏不得出,君子此时当谨密,涵养微弱之阳气。

第四,要戒止嗔怒。东方五行属木位,医家配之属于肝。肝脏之气不平和,虚火就会因此发;许多邪风体内动,火气因而向上熏。无怒无愤,能涵心田;心田宁静,天君稳固。爱动肝气喜发怒,可招致呕血症。血气淤积于胸中,渐渐变成咳嗽病。

凡是为人处世,自是希求能成功;偶尔有事不如意,应当躬身问自己。劝君处世戒愤怒,改变恶习不良性;和和气气迎客人,容仪礼节不变更。

(清)程国彭《医学心悟·保生四要》

长寿十要

若要长寿,多做善事天保佑;若要长寿,精神愉快勿发愁;若要长寿,节制房事如避仇寇;若要长寿,三餐适量按时而食;若要长寿,注意保暖莫受风寒;若要长寿,心怀仁慈为人宽厚;若要长寿,一切生命都要爱护;若要长寿,常常吟诗饮酒观赏花月;若要长寿,节约钱财不要喜新厌旧;若要长寿,上床睡觉神气不外游。

(清)田绵淮《援生四书》

养生随年龄而异

人从出生到长大成人,其间的生长发育每个时期都有各自的特点。养生之道在于打好根基,就像树木的根基稳固才会枝繁叶茂,这是幼年时期养生的关键。

从长大成人到壮年时期,其间生活经验和人生阅历越来越丰富。这时养生要注意节欲,使自己精力充沛,犹如灯油常满才能灯火常明,这是壮年时期养生的重点所在。

从壮年到老年,其间饮食起居等生活规律,每年都会有所变化。这时养生要注意调理补养,保持心平气和、精神愉快,使饮食得以消化,顺其自然,这样才能尽养天年,这是老年时期养生所应特别注意的。

(清)张锷《养生须知》

得其真趣

名利和身体谁亲?身体和财富谁重要?回答肯定是身体,如果用随侯的明珠去打千仞以外的麻雀,人们一定讥笑他,因所得极少而损失太大的缘故。

李东垣平素多病,六十五岁时,听力和视力不及原来的一半,全身的血脉沸腾,心里烦闷,身体像在水中漂流,闭上眼睛灵魂就像随浪花飘去,精神大不如前,饮食比以前减少了,一旦干点事情病情就会加重,以他自己所有的精力,何只随侯之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