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千古中医养生
4302300000012

第12章 调神(1)

理神以健全形体

形体是心的外在表现,心是形体的主宰,神是心的宝贝。所以,形体静则心境和,心境和则形体健;神浮躁则心荡漾,心荡漾则形体伤。

健全形体先要理神。若以恬和养神,则内心自然安详;若在清虚中栖心,则不会被外物所诱。能做到神怡心清,也就无所拖累了。虚心能静,至能泛生出纯白的景象,则吉祥就会来到。

人们不用闪光的金子而用明洁的镜子来照影,是因晶莹的镜子能够使人心开明;人们不去流动的河水而对宁静的清水顾影,因宁静的清水能够使人心清澈。

镜子和清水以它们的明亮清澈映出了物体的原形。由此看来,让形体安静则心神清宁,发掘自身神光则心中阴影全无。心中没有阴影则内欲不生,神气清宁则外累不入。

现在的人听到清歌鸣奏而心乐,听到悲声而心哀,这是神遇感推移所致。由此看来,情的变动是由外界因素影响所致。一哀一乐,犹能消耗正性,而天下万物纷纭,又怎能从中自拔,以使我之心神得生呢?就如万人齐拉弓箭射向一个靶子,这个靶子能不被射中吗?万物纷纭炫耀来迷惑一个生命,生命能不被迷惑吗?

七窍是精神出入的窗口,志气是传递五脏信息的使者。耳目与声色之间,鼻口与芳香味道之间,肌体与安适之间的关系也是这样。七窍沉迷于好恶之情,则精神外驰而不能内守;志气束缚于取舍之间,则五脏动荡不安。

外嗜欲不绝,内心腑壅塞;在荒淫之波里漫游迷失,在是非之境中流连忘返,却不败德伤生的,少之又少。所以,圣人清明眼目,不视纷纭外物;宁静耳朵,不听喧嚣俗音;闭口惜精,而不妄言;放弃心里追求,而不思虑;以己身为贵,忘却鄙贱之地位。

所以,位高权重不能打动他们,他们自乐其道,悠然忘贫;富裕优厚不能打动他们,他们适情闲游,让天地浩然之气满盈于心胸。故圣人不养形体而心自完整无损,不劳心费神而道自源源而来。

(北齐)刘昼《刘子·清神》

寡欲宁神

嗜欲得不到满足,心神就不会有安宁的时候。损耗精和神,没有比这更为严重的。人非草木、石头,怎么能绝对没有嗜欲呢?使自身的嗜欲简单而少就可以了。

(明)潘楫《医灯续焰·尊生十二鉴》

祛疑诀

酒杯里弓箭的影子不是蛇,做梦梦到的鹿也不是鹿。这些都是因疑心而起,并可因此导致郁闷不乐。每天疑虑过多、恍恍惚惚,就会六神无,有害健康。如果能保持心胸豁达,放弃疑心,那么扰乱人心的所有因素都会消失,即使一个人独处也会感到快乐。

(明)孙文胤《丹台玉案》

静持天性

圣人以无来应接有,必探求事物之理;以虚来应对实,必深究事物之情,恬淡愉悦,虚无宁静,而能善终。所以,无疏远与亲近之分,心怀仁德,培养中和之气,以顺应于天。与道相合,与德为邻,不作福的起始,不成为祸的开端。魂魄安居其舍,精神护守形骸,不为生与死而激动,所以称为“至神”。

所谓真人,其天性与道相合。所以,视有若无,视实如虚,只专一于养性,而不务求其余;内守精神,而无好憎之情;知道“白”属“太素”,无所作为而回归于人最初的天性,静持天性守护元神,便能悠游于天地之间。

……

所以,虽然生死至关重要,却视死生为一;虽受天地养育,却并不强求报答天地之情;虽明察利欲,却不与外物相杂糅;虽细察事物混乱状态,却守护自己的心性。

如果能做到这样,便能使肝胆顺达,抛弃耳目的享乐,心志专一于内,与“道”相通相达,静处时不知要做何事,出行时却不知要到何地,浑浑然而去,晕乎乎而回。形体如枯木,心地如死灰,忘却五脏,损减形骸所需,不学却能知事理,不看却能见事物,不为而能成事。

……

只守住他的淡泊天性,心不存情欲,外物不能诱惑他,内心宽广虚静,元神安宁而无思无虑……不耗损其精,不劳累其神,保全那种原始的心态,立身于无物欲的境界。

所以,他精神内守,不思不虑,他的魄不沉抑,他的魂不飞越,由始至终,又由终至始,不知其起始与终结。他注目于大“道”,思索着那广漠的宇宙,休息并遨游于大“道”之中。

(西汉)刘安《淮南子·精神训》

精神内守

人的耳目,怎么能长时间地劳累而不休息呢?长期耗费精神,又怎能不被用尽呢?所以,血气是人之华,五脏是人之精。血气能集中于五脏而不外散,那么内心就会很充实,嗜好欲望就会减少,从而使耳聪目明,这称为之明。

五脏能够从属于心而不乖戾,那么悖乱的神志就会消失,人的行为就不会邪僻,从而使精神旺盛,血气不会散失,这样就能正常地办理公事,做到处事公允、通达,以至达到神明的境界。这样,就没有什么看不到的,没有什么听不到的,没有什么做不到的。所以,就不会有忧患,也不会受到邪气的袭扰。

……

耳目等孔窍是精神的门户,气志能驱使和影响着五脏。耳目沉溺于声色,会使五脏受到刺激,以致内心难以安宁,使气血快速运转而得不到休息,精神专注于外物而难以内守,这样灾祸就会很快到来。

……

如果耳目聪明通达,不受外界的诱惑;气志虚静愉快,又少许多嗜欲,五脏安宁充实而不外泄,精神内守而不外散,便能知前世,察未来,更何况预测眼前的祸福呢?

(汉)刘安《淮南子》

静养元神

贱视天下,元神便无累赘;藐视万物,心便不为外物所诱惑;等同生死,志便无所恐惧;顺物而变化,智便无所迷惑。

……

人大怒,会伤及阴气;大喜,会伤及阳气;大忧时,元神丧乱;大恐时,元神不宁。除去物欲,抛弃物累,还不如不去离开自己的天性,这是非常明了养生之道。

不视物,使眼睛清明;不听声,使耳朵宁静;不言语,使口舌钳制;不思虑,使心神轻松。抛弃耳聪目明的状态,而回返到原始状态;抛弃智慧与机巧,而使精神休息;通晓事理却如昧;视生如死,最终便能回复天性。

(西汉)刘安《淮南子·精神训》

用心专一

心不能长期不用,并非心如枯木死灰才是养生之道。安静时固然不要动,但动而不乱动也是静。道家不怕产生念头,只怕感觉迟钝。但用心时要避免产生杂念,有了杂念就会分心,分心就易疲劳。只要用心专一,虽用也不会劳累,这是神志集中的缘故。

(清)曹庭栋《老老恒言》

安神祛病

精是构成人体最重要的物质。岐伯说:“精是人体生命的根本。”所以,精枯竭则发病,精衰竭则死亡。过劳则精疲,过思则精绝,食少则精减少,房事过多则耗散精气。

试看树木剥皮后,其水分很快被蒸发掉。人怎么可以胡乱用其精呢?精不乱用则气不散,气不散则精神也充实。也不可过分思虑,不可过分贪欲,欲念萌发则耗散精神,精神耗散则气也散乱,气散则精液枯竭。

诸疾都是由心而作,心神安泰,病从何而来?如同农夫冒着炎暑在辛勤耕作,但并未因之而中暑,其原因即在于精神宁静。心中萌发欲念,则欲火自生,外邪乘虚侵入。所以,养生最重要的在于忘掉外界的存在。

……

有的人问:“头发变白是因何而致?”

沂阳生说:“减少思虑则使心血不致耗伤,头发也不容易变白。因为发为血之余。”

又问:“胡须因何而变白?”

沂阳生说:“减少房事则不耗伤肾精,胡须也不会变白。因为胡须属肾。”

又问:“人至老年,则容颜变老,这是什么原因呢?”

沂阳生说:“心受身体之累,只有耗伤而无补益,所以容易变老。如果能忘掉一切,连自身也忘掉,那又怎么会变衰老呢?故说:‘天若有情天亦老。’可是,天永远不变。因此,人如果能忘掉一切,又怎么能使头发胡须变白,容颜衰老呢?”

风、寒、暑、湿、燥、火不侵袭人体,喜、怒、忧、思、悲、恐、惊也不扰乱人体之气机,每日恬淡宁静,疾病又从何而生呢?清心寡欲,忘掉诸烦恼,连日、月、年也忘掉,则寿命与天地相同,而不会衰老,容貌又怎么衰老呢?

为什么这么容易,人们却不肯去做,而自己残害自己的生命呢?原因大概在于恣欲无制,每日损耗肾精而不自知,日积月累,从而促人寿夭。

(明)王文禄《医先》

修身养神

精是神的根本,气是形的主宰,形体是气的依托。神使用过度就会枯竭,过度耗气就会断绝。所以,人的生命在于神,形体的存在在于气。

如果气已衰弱,神已耗损,还能长生是不可能的。有因无而存在,形靠神而存在,有是无的馆舍,形是神的宅院,倘若不保护好宅院以给生命提供一个安全的场所,不注意修身养神,那就难免会导致气散魂失,形体也将不复存在。就像蜡烛一旦燃完,火苗就会消失;又像堤坝,堤坝坏了水就不复存在。

劳累形体,神就流散;过度耗气,生命就会终结。形体疲劳导致神的枯竭,而神已枯竭精灵就会游离体外。精神一旦离开,就不会再返回,形体一旦腐朽,就不会再生还……神明是人生死的根本,精气是万物的体现,保全形体就能生存,调养精气神,就能长寿。

(宋)周守中《养生类纂》

养神之道

草木之类虽无灵性,尚且需要灌溉,何况人为万物之灵,怎能不加以保养呢?但保养的方法很多,简单来说,只有三点:一是养神,二是珍惜元气,三是预防疾病。忘却情感,远离智慧,恬静淡泊,无为无欲,超然世俗,保全真气,无所牵挂,这样内不损耗精神,外不迷惑于环境,纯真单一,神志自然安宁,这便是养神之道。

(明)胡文焕《摄生集览》

求真守本

穷尽事物之理,能固守人之天性。所以漠视天地,遗弃万物,元神就不会有任何困窘。

(战国)庄周《庄子·天道》

内修其本

圣人内修其元神,而不向外追求物欲,保全他的精神,清除他的智慧巧诈,冷静地不去有所作为却能无所不可为。

(西汉)刘安《淮南子·原道训》

聚念存神

聚精须养气,养气须存神。神与气就如同母与子一样。所以,神凝则气聚,神散则气也消。如果只知爱惜精气,但不知道存神,则是只知其表不知其里……

所谓的观妙观窍,都只是集中意念之法,而并非存神之道。若是心随外境而转移,各种念头、思虑难以忘掉,则只能用聚念这种方法,逐渐进入美好的境界。

有意守泥丸的,说神位居于此处最高位,贯通百脉。存想此处可出有入无,使神至全身各处;若是不存想,神失其位则使人容易患眩晕之病。

有意守两眉中间的,说此处是无位真人出入的门户,意守此处可以用意念想象满月之光入体内,否则易致内火上浮,面色红赤。

有意守上腭的,说此处为元珠,三关之精气都过此处,意守此处能沟通任、督两脉,否则精气便不归回本源。存意守膻中穴的,说百骸万窍总归心所统摄,意守此处可以调养精神,减少妄念,使须发常黑,否则就使人局促而神气不畅。

有意守心下寸许左右皮肉之间的,说卫气起于中焦,下行于经脉之外,濡养周身,没有比这更珍贵的。意守此处可以使气和通畅,祛痰去垢,否则易致卫强营弱,或生疮疖。

有存心下脐上这一部位的,说这是脾脏的正位,其他四脏分布在其周围,意守此处能充实中气,通调气机,否则就使人吃得过多而容易饥饿。

有意守肚脐的,这是生命的根本,呼吸与此相连,意守此处可以养育元神,厚肠开窍,否则气机就会阻滞。有意守下丹田的,说人体之真气都归此处,意守此处,可以鼓动阳气,使精气向上注入目,否则阴茎易勃起而妄泄其精气。有意守阴茎的,存想两目观阴茎,这是心肾相交的方法,存想此处,可以取坎填离,否则精液易妄行。

大多数的人,可以随便意守一个部位,都可集中意念。如果意守失宜,则必有祸患。只有似守非守,不取不离,这样才能没有弊端。

(明)袁黄《摄生三要》

闭目藏神

坐时睁开眼睛,则精神难以集中,应该闭住双眼。如果意想身体上下左右的某一处,则用意念使双瞳神集中于此处便是。若是修道,则眼睛要微闭。养病一定要闭目以藏神,这样才能有益于人体。

(清)佚名《养生密旨·眼诀篇》

不勉强作为

虽然情致已不畅达,形屈而性已尽,却仍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去勉强作为,所以不能善终天年。至于那些“至人”,估量饭量而进食,度量形体而穿衣,轻松地出游,自愿地行动,不贪天下之至位,不以万物为利。居于空旷的宇宙之间,在无尽的天地之间遨游,上达于天并依附于天的形神,将天地置于手掌之中而加以玩弄,难道还会因为贫而瘦,因为富而肥吗?

(西汉)刘安《淮南子·精神训》

勿使心神散乱

悲哀与欢乐,是德的邪径;大喜与大怒,是道的过失;喜好与厌恶,是心的躁动。所以说,人之生便如天气运行,人之死便似万物变化,静居时与阴气俱静闭,动作时与阳气一同开放。

精神淡泊,不因外物而杂乱,自使天下服于德。所以,心是形体的主宰,而神是心之宝。形体过劳而不休息,会使形体受损;长期耗费精神,会造成精神枯竭,所以圣人看重并保持心神,不敢使其散失。

(西汉)刘安《淮南子·精神训》

失其宁则危

圣人不求名,不谋事,不承担任何责任,不用智慧。静居时无常形,行动时无常迹,元神游移无任何征兆。不成祸的源起,保持虚静无为,不得已而动。

想求福的人可能受祸,想贪利的人可能遇害。所以无为而使心安宁的人,一旦失去他所安宁的便会遇危险。

(西汉)刘安《淮南子·诠言训》

养生重在养心

养生之道以养心为主。心无病,则神无伤;神没有病,人就不会有病。养生还在于凝神,精神集中,气就会聚集起来,这样形体就得以保全。

如果每天忙于追逐名利,以致心烦意乱,精神恍惚,就容易衰老。必须摆脱一切俗念,不要心存妄想,不让邪气伤害元气,胸中常存一团太和元气,疾病又怎会产生呢?

(明)翟铭《居家宜忌》

勿为生死而劳神

庄子妻子死了,惠子前去吊丧。庄子正蹲坐着,敲着瓦缶,放声高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