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千古中医养生
4302300000011

第11章 养性(3)

轻歌曼舞的生活转眼即逝,倚红偎翠的风流终成梦幻。迷途知返,痛下决心斩断情丝,这需要有足够的勇气。如果一定要让感情有所寄托的话,则不如寄托在花草树木上或书法绘画上,这与寄情于灯红酒绿的生活与妖艳的美人没有什么区别,但可省却许多烦恼。

(清)沈复《浮生六记》

风物长宜放眼量

得到满足时,不必得意忘形,要经常告诫自己将来也许有遇到困难挫折的时候;遇到困难挫折时,不必忧虑消沉,应该相信总有一天会得志通达。要把眼光放远,纵观历史的人世兴衰规律,不要只注重一时的荣耀或挫折。

(清)徐文弼《寿世传真》

修正道德行为

古语说:“人有善良的想法,上天一定会帮助他。”所以,国家有灾难,国王只要修正道德行为,就可以因此而使灾难消除。这是国王一人修正道德行为,就能保护整个国家,而一个人专心道德修养,怎么不能使自己免受病患呢?

何谓修德?就是指忏悔改过。关键在于戒除旧的恶习,及时对以前的错误进行反省,悬崖勒马,时时留心,日日谨慎。如此不辍,自始至终,这才是真忏悔与改过自新。上天自然给予恩赐,灾难自然平灭。

(明)潘楫《医灯续焰·尊生十二鉴》

治人事天,莫若啬

为政养性,没有比啬俭更好的办法了。只有啬俭,才能先得道。先得道是因为注重积德,注重积德便没有什么不可战胜的。既能战胜一切,便没有谁知它的极限。既然没有谁知道它的极致,那就是得道。既得道,就能够长生久存。这就是根深蒂固,是长生久活的途径。

(春秋)老聃《老子·五十九章》

形神相亲,表里俱济

精神对于形体来说,就像国家要有君王一样。精神躁动不安,就会在形体上表现出来,就像君王昏庸才会导致国家混乱。

商汤连续七年旱灾时期所种的庄稼,如果得过一次灌溉,虽然它们最终会因旱灾而枯死,但一定会比没有得到灌溉的庄稼后枯萎。这一溉之益,实在是很重要啊!

可是,世人常认为偶尔发怒不会损害性命,偶尔悲哀不会损伤身体,并不注意这些不良情绪对身体的危害,而任其肆意发作。这好比不懂“一溉之益”,而希望从干旱的禾苗中获得丰收一样。

有道德修养的人知道形体是凭借精神而存活,精神因形体的存活而存在;感悟到人的生命易失,明白每次不慎的过失对生命的害处。所以,修身养性而保养精神,使内心安静而保全身体,情感中不存有爱憎,意念中不存有忧喜,淡泊无欲,从而体安气和。再加上呼吸吐纳及服食药物对身体的保养,从而使形体与精神紧密相依,外形内神互相补益。

(三国魏)嵇康《嵇中散集》

遇而能顺,不遇不愠

能够守住天地浩然之气的,是那些怀才不遇或虽遇而不能尽用的贤人。如果怀才不遇而产生怨恨,则不能守住天地的浩然之气。

如果遇而能顺其自然,也能守住天地浩然之气。如果是那些碌碌于名利的人,那么他的气就趋向于污浊、混沌,哪里还有重新开始的机会呢?

天地之间,人生的机会不可能完全均等。不是遇,就是不遇;不是尽用,就是不能尽用。在这中间,只有遇而能顺其自然,不遇而不存怨恨,才是我们应当时时用来自勉的。

(明)王文碌《竹下寤言》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声誉与生命,谁更亲?生命与财宝,哪个更重要?得到与失去,何者有害?过分贪求必定会招致大的破费,多积藏财物必定多丧失财宝。所以,懂得满足便不致困辱,懂得止于该止便不致危险,这样才能长久。

(春秋)老聃《老子·四十四章》

放心逍遥,任其自然

即使是千古圣贤,也难免于一死,不能管到死后的事情。生命本从虚无中来,终究要归到虚无中去。谁是亲,谁是疏?谁又能主宰自身?

既然无可奈何,便放心逍遥,任其自然,这样就会心气通顺,五脏平和,服药才会有效,吃饭才会有味。有些人只知道安乐,一遇到忧愁之事,便寝食难安,何况久病在身?既担心自己会死,又担心身后之事,时常处于极度的惊恐状态,怎么能够吃得下饭?所以,要放宽心注意休息。

(清)沈复《浮生六记》

弃世则无累,无累则正平

了解养生之道的人,不求天性所不可为的事物,洞达天命之常的人,不求知识所无可奈何的东西。养形必须先有物质条件作依据,但物质条件很充足而不会养形的人也是有的。要求生必先不离形,但仍有不离形也似死了一样的人。

生,不可拒绝;死,不可挽留。悲哀啊!世人认为养形便足够养生延寿,但养形却仍不足以活命,那么世人为何要去养形呢?虽然不值得去做,却又不可不去做,这是出于不可避免的情况!

若想免去谋生,不如弃绝世间分外之事,弃绝世间分外之事便没有物累,没有物累便能心正气平,心正气平便能和自然共同变化而推陈出新了,与自然相推移才算接近于养生。

(战国)庄周《庄子·达生》

唯不争,故莫能与之争

委曲故能求全,弯曲故能伸直,低凹故能蓄水,陈旧促使更新,少欲便可得道,多欲则失道。所以圣人坚守其道,为天下作典范。

不自以为有见识,所以见识明;不自以为是,所以其是彰明;不自夸其功,所以才有功劳;不自高自大,所以才进步。正因为不与人争,所以天下人没有谁能与他争。

(春秋)老聃《老子·二十三章》

善吾生,善吾死

自然赋给我形体,以生使我劳累,以老使我清闲,以死给我安息。所以,认为我的生是善,也应该认为我的死是善。

(战国)庄周《庄子·大宗师》

义者,虽贫能自乐

物质利益可以用来供养身体,正义行为可以用来培育心理美德。没有正义行为,心理上就无法享受到快乐;无物质利益,形体就无法得到安养。

正义行为是心理上的精神营养,物质利益是身体的生活养料。肉体不比精神更加宝贵,所以肉体的保养没有比道德修养更重要。正义行为的熏陶,超过了物质利益的滋养。凭什么这么说呢?

现有人做了许多正义的事,但缺少钱财。他手头拮据,地位卑微,但行为尚能得到世人的宽容。他本着这种安贫乐苦的精神而愉快地生活着。原宪、曾参、闵损之辈就属这类人。

现有人财物丰足,但干了许多违背天理良心的事。此人虽富有,但自感羞辱,非常懊恼自己罪恶深重,时刻恐惧大祸临头。即便是其罪恶还不至于立刻处死,也会因忧患惧怕而大伤元气,无法以愉快的生活而终享天年。刑诛而死和忧患而夭折的人,便属此类。

具有正义行为的人,虽然贫穷而能自感快乐;而劣迹累累的人,虽然富有,但难保性命。我就凭此证实:以正义行为作为精神熏陶,超过了物质利益的养育和财富的拥有。

(西汉)董仲舒《春秋繁露·身之养重于义》

养性之士,先知自慎

善于养性的人,首先要知道自慎。自慎,就是要以忧惧谨畏为根本。《内经》说:“人如果没有忧惧谨畏之心,大灾难就临头了。”

忧惧谨畏,是生死之门径,存与亡的缘由,祸与福的根本,吉与凶的关键。所以读书人没有忧惧谨畏之心,仁义道德就不能存立;农民没有忧惧谨畏之心,农业劳作就不能勤勉;工匠没有忧惧谨畏之心,校正方圆的规矩就不能设立;商人没有忧惧谨畏之心,居积财富就不能丰盈;做儿子没有忧惧谨畏之心,孝敬父母就不诚笃;做父亲没有忧惧谨畏之心,慈爱之情就不显著;做臣子没有忧惧谨畏之心,勋劳爵禄就难以建立;做国君没有忧惧谨畏之心,国家就不能太平安宁。

所以,涵养心性的人,一旦失去忧惧谨畏之心,就会内心慌乱而没有条理,形体烦躁而不安宁,精神散漫而元气不集中,心志放荡而意识昏昧,应该生的却死,应该存在的却失去,应该成功的却失败,应该吉祥的却凶殃。忧惧谨畏,犹如水与火,人们不可轻易忘记的。

(宋)王溥《唐会要·医术》

欲求长生,必欲积善

《抱朴子》上说:“若想求得长寿,必须积善行德,对万物都要有慈悲之心,原谅自己的时候也应原谅别人,不伤及生灵;看到别人有好事时,真心为人高兴;别人有困难时,应怀有同情之心;当他人有急难之时,应帮助他人;在别人穷困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不杀生,不劝祸,见人有得,就像自己得到了一样高兴;见人有失,如自己丢失了东西一样难过;不骄傲,不嫉贤妒能,不诬陷谄媚。做到以上这些,才是有德,就会得到上天的赐福,做任何事都会成功,想成仙也有希望了。”

(宋)日本人丹波康赖《医心方》

顺境乐,逆境亦乐

章枫山先生说:“人在顺境中保持快乐很容易,在逆境中保持快乐就难了。像曾点在沂水洗澡,邵雍作击壤之乐,都是在顺境之中的快乐。唯有井水取干时还在弹琴,孔子绝粮时还要唱歌,曾参捉襟见肘时高歌《商颂》,颜回箪食瓢饮之际不改乐观态度,这些才是真正的处在逆境中还能保持快乐的,这恐怕不是世人能轻易做到的吧?”

(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

穷也乐,通达也乐

孔子被围困在陈蔡之间,有七天未能生火煮饭,藜菜羹汤里连米粒也没有一颗,但他依然在屋里弹琴高歌。

子路和子贡一同对孔子说:“先生两次被鲁国驱逐出去,禁止在卫国居留,被宋国罚去砍树,在商、周穷困潦倒,在陈蔡又受到围困。杀害先生的没有罪过,抢劫先生的不受阻止。然而,先生还在唱歌弹琴,未曾停止,君子的不知羞耻,就是这样的吗?”

孔子说:“这是什么话!君子能与道通达的叫做‘通’,不了解道的叫做‘穷’。现在我满怀仁义之道而遭逢乱世,这哪有什么‘穷’?所以,内心反省对道无所欠缺,面临危难而不丧失道德。寒冬来到,霜雪降落,因此才知道松柏为什么这样茂盛!因此,陈蔡的困厄,对我来说真是太幸运了。”

孔子又安详地拿起琴弹唱起来,子路兴奋地操戈起舞,子贡说:“我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啊!”

古时候得道的人,穷困时也快乐,通达时也快乐。他们所快乐的并不是穷困和通达本身。只要从中获得道,那么穷困通达也就成为与寒暑风雨一样循序变化、转瞬即逝的东西了。

(战国)庄周《庄子·让王》

修养道德的基础

沉着稳重的人,为人含蓄;懂得道义和义理的人,应付事情就坚强有力。所以,厚重、宽容是修养道德的基础,也是老人长寿的要诀。

有一闪念的非分之想,应立即加以阻止;有一点点妄动,应立即改正;有一丝毫杂念,应立即加以克制。人的意志固然难以把持,气也难以培养,但尊敬别人可以把持自己的意志,减少欲望则可以养气。

如不用理智来克制自己的心绪,那么损失将会是无限的。因此一念的刻薄也是不仁的,一念的贪婪也会产生不义,一念的怠慢也是不礼貌的,一念的奸诈也不明智。所以,君子不可因一念引起的差错,导致大的罪恶,因一念的不善而形成滔天大罪。

修德行义,守道养真,应当少说而尽心地遵守施行,应当不露声色的潜心修炼,此外的一切就该听命于天。如果刻意成仙成佛,邀名争誉,就会成天忧思,而事未必能成,徒劳自扰,这就是不懂得天命。

一旦舒畅放松了就应当有所收敛,一旦想说话便应想到少说或沉默。不可因高兴而多言,不可因愉快而多事。含蓄才会有余味。暴露得太多恐怕也就难以为继。因此,谨慎少言是修养道德的大要;节制饮食,是养生的根本。

积德积善,应在不知不觉中,有时也会表现出来。弃礼背义,自己却不知不觉,有时会因此而蒙受灾祸。因此,一个人保持庄重就会逐日强大,轻率放纵就会逐日卑弱。

(明)高濂《遵生八笺》

务于求学,修炼心性

海蚌剖开之前,不会显出明珠;青竹没有截断,吹奏不出动听的曲调;性情不加修炼,神明不会产生。

譬如五行中的金木,金的特性中包含着水,木的特性中藏匿着火,因而炼金必然会产生水,钻木必定能生火。人能务于求学,以修炼自己的心性,这样智慧才能得以发挥。

(明)高濂《遵生八笺》

安贫乐道

《林君复集》中说:“饱食野菜杂粮的人鄙视美味佳肴,乐于贫贱的人鄙视富贵,按义舍命的人轻视生死,远离是非的人不会重视诽谤攻击。”

只知道饱食肥甜美食的食物,穿轻便而又贵重的衣服,却不知道节俭的人,必然会损福。只知道广积财福,富贵而骄奢淫逸,不知道适可而止的人,必杀身。

小人奸诈,似是而非的讨好他人,所以喜欢他的人较多。君子诚实而执著,貌似迂腐实为耿直,因而知道他的人很少。诚实不会后悔,宽恕不会招致怨恨,和气就不会与人结仇,忍让不会受到侮辱。

《何恬庵录》中说:“江上行船张满帆,骑骏马奔驰于平地,算是天下快意之事,反思则生忧虑。处不争之地位,骑着独行而又落后的马,或许有人会嗤笑,其实当中的快乐是无限的。”

口腹不节制是导致生病的主要原因,思虑不当会招致杀身之祸。富贵骄淫之人总是郁郁寡欢,安于贫贱的人总是快乐融融。所以,刘景公虽有马千乘,却不如颜回只用破瓢取水。

(明)高濂《遵生八笺》

仁慈是行动的纲领

崔子玉的《座右铭》:不要去揭别人的缺点,也不要炫耀自己的优点。既已施舍于人,就不要总是记在心上。受了别人的施舍,却一定不能忘记。

名誉地位不值得去羡慕,只有仁慈才是行动的纲领。用心忖度后才行动,诽谤议论对我有何伤害?不要追求虚名,应守本分将贤德隐藏。即使在冥间也贵不可言,灵魂之内含着闪闪的亮光。

年轻时体质柔弱的人,老了反而十分强健。那种勇猛刚强之人,岁月悠悠难以估量。要谨慎说话,节制饮食,懂得满足。行为要持之以恒,时间长久好处自然无量。

(明)高濂《遵生八笺》

不怨天尤人

《荀子》中说:“具有自知的人不会怨尤别人,知命的人不会怨尤上天。怨尤别人的人会招至贫穷,怨尤上天的人会招致凶险。”

又说:“荣与辱的最大差别,是在关系到利害安危的大事时行为有所不同。先行仁义而后得利益的能荣达,先有利而后才行仁义的人会遭羞辱。荣达的人随时能通达顺利,羞辱的人常常穷途末路。通达的人能制约别人,而途穷末路的人反被人制约。”

(明)高濂《遵生八笺》

袭守常道

堵塞住人的感官,锁闭人的欲望之门,终生不会有病。放纵人的感官,努力追求成功,终生陷于困苦而无法摆脱。能见细微之处称之为明,能守柔称之为强。虽用其光,却又把光影抹去,不留下任何于身有祸殃原事物,这叫做袭守常道。

(春秋)老聃《老子·五十二章》

天下之非誉,无益损焉

固守道的人便能使德全,德全便能使形全,形全的人神全。神全,这是圣人之道……如是这样的人,不是出于其意愿的事物,不去接近;不是出自其真心的事,不去做。

即使天下之人都赞誉他,获得声名,他对此傲然不睬不理;天下之人非难诽谤他,声名受损,他一点也不在意。天下人的非难与赞誉,对他的天性无益也无损。这种人便是全德的人。

(战国)庄周《庄子·天地》

顺其自然

牛马有四条腿,这是天性;羁缚马头,绳穿牛鼻,这是人为。所以说,不要用人为去消灭天性,不要用有意行动去违抗自然之命,不要为追求名声而做事。谨守以上所言而不忘记,这便是返归于大道。

(战国)庄周《庄子·秋水》

乐知天命

与人善处,称之为乐人世;与天相合,谓之乐知天命……乐知天命的人,生是与天偕行,死是与物俱化;静时与至阴同德,动时与至阳同动。

所以,乐知天命者,不怨天,不尤人,无物累,不责报鬼神。他之所以动是顺天而动,他之所以静是受地而静;他的心神安定,能主宰天下;他的鬼不作祸,他的魂不疲劳;他的心神专一,能使万物服从于己。以虚静推及于天地,播散于万物,这就是乐知天命。

(战国)庄周·《庄子·天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