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千古中医传奇
4302200000024

第24章 医家轶事(4)

一般来说,清醒的人就算重病在床,房子着火也会挣扎着企图自救,因此不会出现身体着地部分烧伤程度明显较轻的现象。另一方面,由于呼吸和呼救,必然吸入大量的烟灰。

因此,说明在着火之前,死者已经死亡。也就是说,死者并不是被烧死,而极有可能是有人将其杀害之后纵火,企图制造火灾的假现场。

于是,宋慈进一步深入调查,终于发现是死者的妻子因与他人通奸,被死者发现,于是与奸夫一起将死者勒死,之后放火焚烧了屋子,造成失火死亡的假象。最后,凶手认罪伏法。

巧成本草业的唐慎微

唐慎微,字审元,北宋蜀州晋原(今四川崇庆)人。他家世代业医,自己也精通经方,在当地很有名气。尽管如此,他仍然好学不倦,并拜李端伯为师,因此从晋原迁到成都华阳。唐慎微医德高尚,只要有人求他出诊,总是有求必应,不避寒暑雨雪。

宋代以前,医药书籍几乎全部靠手抄笔录或者口传心授保存下来。因此,一本新的著作问世以后,若干年后,要么流失殆尽,要么就是经过反复传抄,错误百出。

直到北宋时期,印刷术盛行,许多医药书籍才得以刻版流传。北宋开宝年间,由政府组织人员编写了《开宝本草》;嘉祐年间,又由政府组织儒臣医官分别编写了《嘉祐本草》和《本草图经》两本药书。这两次对本草学的整理,使许多重要的本草学著作得以保存下来。

虽然,宋代官府对本草学进行了两次整理,但对古代的医药书籍只是有选择的采录,还有很多药学资料被遗弃了。如果不及时加以收集,这许多手抄的古代药学资料就面临着湮没的厄运。尽可能让前人所有的药学知识流传千古,也就成了唐慎微的最大心愿。

但是,要收集众多的古代手抄药学资料谈何容易。两次官修本草,动用了政府的巨大财力物力,向全国征集图书资料。官修本草的编写,是由饱学的儒臣领衔,有朝廷的医官参加,人员众多。可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民间医生,怎样才能实现这一宏愿呢?

有志者事竟成,唐慎微利用自身的优势,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好办法。因为读书人接触的书多,如果让他们来帮着自己收集资料就会十分方便。为此,凡是士人来找唐慎微看病,分文不取,但有一个条件,就是希望他们帮助收集名方秘录。

士人给予了唐慎微极大的支持,他们读书时,只要发现一个药名、一条方论,都赶紧记录下来告诉唐慎微。就这样,经过长时期的积累,唐慎微终于收集到了大量的医药资料。依靠这些资料,唐慎微编成了《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

唐慎微收集到许多极为珍贵的药学资料,其中有一些是朝廷图书馆也未能收藏的,有一些是官府两次筛选所遗弃的,这些是后人了解唐代和五代以前药物学发展的重要资料。

《证类本草》为此后的本草学著作填补了空白。因此,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对唐慎微的业绩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他说“使诸家本草及各药单方,垂之千古,不致沦没,皆其功也”。

王贶针刺救奇舌

王贶,字子亨,河南兰考县人,跟随自己的岳父习医。王贶还没有学通医道,便到京城开封府去游历行医,当时处境十分穷困和悲惨。

也许是他的运气来了,当时朝廷颁布了新的盐法,有位大盐商看了布告,惊吓得吐出舌头,再也不能收回,已经十余天不能进饮食,身体一天天消瘦,京都的医生对此都束手无策。

大盐商的家人非常焦急,于是便在街市上张贴告示说:“若有人能治好此疾,就用一千万钱酬谢医生。”王贶贪其丰厚财礼,便应聘前往。

当王贶看到盐商口吐长舌不能回收的症状时,突然发笑而不能制止。病家见医生发笑不止的怪异行为,就追问他,王贶竟大言不惭地说:“我所笑的是,这么大的京城,竟然没有人能够治疗这种小病。”

于是,王贶吩咐病人的家属速取《针灸甲乙经》来,王不在意地查阅着,没想到竟然发现一穴,可以治疗盐商的吐舌病。王贶立即对病家说:“这种病我一针就可以见效。但必须给我写下字据,万一治不好,那也不能怨恨我。”

病家实在没有办法,也就依从了他。王贶急忙用针,过了一会,商人的舌头还真的能像往常那样收缩自如。商人全家大喜,既按照预约的财礼酬谢王贶,又到处宣传他的医名。

从此,他便诸事顺利,医名也震动了北宋首都开封城。从此以后,王贶的家庭生活富裕起来。温饱解决之后,他才开始立志攻读医学方书,终于名闻天下。

后来,王贶因医术高明,得到了皇帝的宠爱,宣和年间晋升为朝请大夫。他所著的《全生指迷论方》一书,多为后人采用。

一针成功,确属偶然性,实为侥悻所得。所幸的是,后来有了“立志攻读医学方书”的勤奋,这才有名闻天下之举。医者需要不停的学习,医术才能精益求精,更上一层楼。

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七种正常的情绪活动,是人的精神意识对外界事物的反应。七情分属于五脏,以喜、怒、思、悲、恐为代表,合称为五志。

怒为肝之志,怒则气上,即气机上逆之意,暴怒可导致肝气疏泄太过而上逆为病。

喜为心之志,喜则气缓,即缓和紧张情绪,太过则导致心气涣散。

悲忧为肺之志,悲则气消,悲哀太过会耗伤肺气。

思为脾之志,思则气结,思虑太过,则可导致脾气郁结,中焦气滞,水谷不化。

恐为肾之志,恐则气下,过于恐惧,则肾气不固,气陷于下。

惊与恐不同,自知者为恐,不知者为惊,惊则气乱,即导致心气紊乱。

七情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不同反应,在正常的活动范围内,一般不会使人致病。只有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情志刺激,超过正常生理活动范围,使人体气机紊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才会引起疾病。七情对疾病的发展也有重要影响,它可促进病情的好转与恶化。

妙道真人吴本

宋代名医吴本,人称大道公。他自幼聪颖,刚满10岁就常跟着父亲吴通下海捕鱼。后来,其父患恶疾,因无钱医治而死。为此,吴本立志学医。不久,其母也因操劳过度而病逝。

此后,吴本云游四海,四处拜师学医。起初,他跟蛇医采药捕蛇,后又到一些名山古刹从师学道,苦练岐黄之术。17岁时,他不仅精通医术,并学得一身好武艺。

吴本云游归来后,开始在家乡行医。有一天,他遇到一位少年被强盗砍倒在路旁,已然奄奄一息。他立即将这位鲜血淋漓的少年背回家里,细心的为其治疗。

吴本每天进山采来许多药草,给这位少年内服外敷,并天天用屋旁的山泉清水洗涤已经腐烂的伤口,最后终于救活了这个少年。至此,吴本高明的医术闻名乡野。

有一年,吴本随身带着一根5寸长的铜针,背着装满药丸的葫芦,又开始浪迹江湖,医行天下。他来到汴梁(今开封),看到人们围观一张布告议论纷纷。

吴本凑近一看,原来是宋仁宗皇帝的母后患病,太医对此束手无策,仁宗只好张榜告示天下,广征良医。诏书写道:“愈者,当赐官重赏。”

吴本对太后的病有几分把握,于是揭榜入朝。吴本经过一番诊视后,灸以艾柱,施以铜针,并从葫芦里倒出一些药丸,交给太后早晚服用。

过了几天,太后便完全康复了。仁宗皇帝非常高兴,重赏吴本,欲封吴本为御史太医。吴本却笑辞道:“我志在修真,慈悲济世,拯救苍生。荣华富贵,非我所愿。”

仁宗皇帝见挽留不住,就敕封吴本为“妙道真人”,广济民间。从此,吴本的名声传遍京城,也传到了家乡闽南。不久,他回到了白礁乡,住在一间破落低矮的小瓦房里。

有一天,漳州知府过生日,大办筵席,专程派轿来接他。吴本回话道:“治病甚忙,无暇赴宴。”公差还未走,一个衣衫破烂的农民气喘吁吁地走上门说:“我儿子被毒蛇咬伤了,想请你前去救治。”吴本立即放下饭碗,背上葫芦,就跟着上了路。

后来,泉州一带又遇瘟疫流行,死人无数。吴本背上葫芦,带着徒弟,奔走于安溪的崇山峻岭间和晋江的乡村小道上,采挖各种草药,救人无数。

泉州有座“花轿公”庙,庙首高悬一块明朝书法家张瑞图书写的“真人所居”的匾额,据说就是为了纪念当年吴本在此为穷人看病的功德。

无名医生治名医

宋神宗年间,有位名叫陈日华的,当地人都称之为小神医,他医术高明,医理精深。有一年,他突然发现自己解完小便后会流出数点鲜血,如逢饮酒,则尿血更多。

由于起初没有其他任何不适,所以他也未太在意,只是断断续续地服了一些汤药,就这样持续一个多月,仍没有好转的迹象,也未能找出是何种原因所致。

此时,陈日华心里不免有点着急,因为自己名声在外,如今自己患病却治不了,这岂不是让人家笑话,如再请别人治疗,更会让人家小看自己。

后来,他想起“三人行中,必有我师”的古训,于是放下架子,请一位名叫张康的医师给自己诊治。张康虽然没有什么名气,但也曾治好了很多人的病。

张康了解了陈日华的病情后,又细心地为他诊了脉,然后说:“无大碍,此病好治。”当即找来了一些不知名的草药,让陈日华煎好后加入适量的红糖服下。

陈日华虽然有些无奈,但既然前来求人治病,也只好遵命。没想到才服用三次,竟再也未见便后流血,于是虚心问张康请教:“你给我用的什么灵丹妙药,竟有如此神效?”

张康笑着说:“这种草叫螺厣草,又名叫镜面草,有清热解毒、凉血化淤的作用。几年前,一位僧人将此秘方传授于我,今日有幸为先生驱除疾病,所以并非是我的功劳。”

陈日华连声道谢,后来与张康成为好友,互帮互学,一时传为佳话。

燥是秋季的主气。燥邪干枯,易伤津气。燥邪伤人,多从口鼻入侵,始于肺部。燥病有外、内之分。外燥温、凉之分,病变多反应于肺与皮毛。

初秋尚热,易成温燥;深秋渐凉,易患凉燥。温燥易致皮肤皱褶,身熟有汗,干咳无痰,口渴等症,病情较凉燥为重。凉燥多头痛恶寒,鼻塞,无汗,唇燥,咽干。内燥多为津血内亏所引起,出现口燥咽干,皮肤干涩,毛发干枯,小便短少,大便燥结等。

总之,燥邪伤人,易致津液亏耗,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燥甚则干。”

治病有功不忘谢扁鹊

宋代名医许希,他小时候患了一场大病,医治了很长时间才慢慢好起来。后来,许希立志习医,日夜习读医籍经典。父母相继去世后,许希便独自一人来到京都闯荡。

许希最擅长的是针灸,由于医术高超,他在京城的名气也越来越大,很多显贵人士也来找他看病。有一年,宋仁宗忽然感觉胸口剧痛,非常难受,御医们用尽了各种办法,可病情就是未见缓解。后来,有人向仁宗推荐许希,仁宗立即传旨请许希进宫诊治。

许希经过诊脉察舌后,说:“要治皇上的病,需要在心下包络之间的地方进针。”这让周围的人大吃一惊,因为在此处施针十分危险。宋仁宗自己也十分害怕。

正在犹豫不决之际,有侍臣说自己愿意为仁宗以身试针。许希立即在这位侍臣身上试针,宋仁宗看到侍臣并没有什么异样,这才允许许希为自己施针。

许希针刺之后,仁宗的胸痛很快消失了。宋仁宗非常高兴,重赏了许希,并任命他为翰林医官。许希向皇上谢恩后,又转身向西方行礼。宋仁宗大惑不解,就问他这是为何?

许希说:“扁鹊是臣的老师,治好皇上的病不是臣的功劳,而是老师在暗中帮助,臣怎敢忘记老师?希望皇上恩准臣用这些赏赐兴建一座扁鹊庙,以表达臣对老师的敬意。”

仁宗立即同意,并封扁鹊为灵应侯。扁鹊庙修好之后,引来很多学习医术的人到这里参拜。后来,宋代的太医局就设在扁鹊庙的旁边,许希在这里教学行医,官至尚药奉御。

得气又叫针感,病人可感到酸、麻、胀、重、上下走窜;医生感到针下沉涩紧。未得气,可能是没有扎到穴位上,及时调整针刺的部位、深浅、角度,加以提插、捻转即可。若遇到体质虚弱、经气不足的病人,要稍留一会针后,再提插、捻转几次。

针刺补泻的手法较多,最常用的有三种:一、提插补泻,提(退)是把针从深的地方提到浅的部位;插(进)是把针从浅的部位插进到深的组织。得气后,将针上下提插,先浅后深,反复重插轻提为补法;反之,先深后浅,反复重提轻插为泻法。

二、捻转补泻,是指将针体作前后左右来回的捻转运动。行针时,以捻转较重、角度较大者为泻法;相反,以捻转较轻,捻转角度较小者为补法。

三、平补平泻,是指把针扎进穴位以后,再做均匀地提插捻转,使针下得气,然后根据情况把针退出体外,或留针15~20分钟。

急性病,每天针一次,十次为一疗程,休息3~7天;慢性病,隔日针灸一次,十次为一疗程,休息七天。

既治病,又治国

许国祯的祖父、父亲都曾任朝中官员,且都懂医。许国祯秉承家传,年轻时就已经以医术出名。元世祖忽必烈还未登基时,许国祯就已经授命来掌管医药,他为人也很正直。

当时,有位御医为王妃治眼疾,因为用针不当,使王妃的眼睛失明,忽必烈大怒,下令将这位御医处死。这时,许国祯站出来说:“其罪该死,但御医也是普通人,治疗王妃的贵体,难免会紧张而造成失误,如果因此事杀了他,以后谁还敢来为皇亲国戚看病呢?”

忽必烈觉得许国祯说得有理,也就赦免了那位御医。后来,忽必烈自己患病,让许国祯为他诊治。许国祯开了一服药,忽必烈刚喝了一口,觉得实在是太苦,再也不肯喝了。

许国祯劝说道:“古人云:‘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今天皇上如果不喝下这药,以后病情加重,还是需要服用,那样岂不是要遭受更多的痛苦?”

起初,忽必烈说什么也不吃药。结果病情越来越重,最后他只好再次叫来许国祯,对他说:“后悔当初没有听你的话,你说得很对,为了治好病,药再苦也得吃。”

许国祯借机对忽必烈说:“既然皇上已经体会到‘良药苦口利于病’,那么,‘忠言逆耳利于行’,想必皇上也会有所体会了。”治病的同时,还不忘给皇上灌输治国之道。

忽必烈非常器重许国祯,不管他说什么都不会怪罪他,只要说得有理还会嘉赏他。忽必烈出征时,许国祯常常辅佐在他的身边,为忽必烈出谋划策,立下了不少功劳。

忽必烈即位后,在朝政治理中,许国祯也提出了很多建议,并向皇上推举了很多有识之士。忽必烈还授予他集贤大学士、光禄大夫,召见他时直接称他为许光禄。

许国祯不仅是一位出色的御医,而且在朝中的地位非常显赫。他以御医身份参与朝政,即照顾皇上的身体,又辅佐皇上治理国事,深得皇帝的信赖,这在历史上是十分罕见的。

异法方宜治则,指治疗疾病不能固守一法,对不同的个体、时间、地域等情况应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方为适宜。这种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的治疗原则,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治病的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根据病人的性别、年龄、体质等不同特点,来考虑治疗用药的原则,称“因人制宜”。如不同性别,妇女患者有月经、怀孕、产后等生理特点,治疗用药必须加以考虑。

年龄不同,生理机能及病变特点亦不同,老年人气血衰少,机能减退,患者多虚证或正虚邪实,虚证宜补,而邪实须攻者亦应慎重,以免伤正气。

个体素质有强弱、偏寒偏热之分,以及素有宿疾的不同,所以虽患同一疾病,治疗用药亦应有所区别,阳热之体慎用温补,阴寒之体慎用寒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