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千古中医传奇
4302200000023

第23章 医家轶事(3)

然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药物治疗,病人恢复了健康。孙思邈就地取材,为病人实施导尿术,被杏林传为佳话。在医学史上,孙思邈是世界上第一个发明导尿术的人。

唐朝贞观年间,河南府某少尹患了脱肛病,不时伴有梦遗滑精、头昏眼花等症。遍请名医,屡服良药都不见好转。凑巧,孙思邈途经此地,少尹闻讯,急忙差人前去相请。孙思邈坐定,按其脉察舌时,少尹周围美貌妾侍不下10人,已知是房劳过度所致,便起身告辞。

少尹连忙挽留孙思邈,并苦苦相求治疗之策。孙思邈见火候已到,便说:“大人若真想治疗,就得遵守医命。”少尹连连应允。孙思貌遂令其千日内独居,不近女色。

然后,孙思邈从怀中掏出一小瓶,嘱其早晚各取瓶内粉末少许揉于鼻内,以喷嚏数十为度。随后,又让取来少尹以前用过的药方,见多是补气升提之品,就顺手抽出一方,在原方的基础上添了些补肾壮阳之品,嘱其肛收即停服。

后来,少尹特地赴京感谢孙思邈,并向其请教自己当初得病之因及其治病之法。孙思邈笑道:“大人纵欲太过,以致肾阳虚衰,进而不能助脾阳,使中气弱,气不举而下陷,不能禁固则脱肛。所送之药不过是一瓶‘通关散’,能令人嚏,嚏则引气上行。加之千日不近女色,更佐以补肾益气之品,大人之疾岂有不愈之理?”

孙思邈不仅医德高尚,医术过人,他还是我国医学史上掘指可数的药物专家之一,在民间被尊为药王。据说,他为采药经常攀行在五台山中,故人们还将此山称为“药王山”。

古代诊断的望色,是以病人出现的青、黄、赤、白、黑五色,按五行生克关系,配合五脏,联系五时、五脉,探究其错综复杂的变化。一般来说,色、脉相合,是正常的病况。若色、脉不相合,就可以五行生克来辨别它的顺逆,相生为顺,相克为逆。

根据色脉相参,凡病人肝病见面色青,脉象弦;心病见面色赤,脉象洪;脾病见面色黄,脉象缓;肺病见面色白,脉象浮;肾病见面色黑,脉象沉,都属病患中的正常现象。

如果病人已现青色,脉象浮,浮脉就称为“克色之脉”,按五行学说属金克木,那么此病就是逆证,比较凶险;若是出现沉脉,此时沉脉就称为“生色之脉”,按照五行学说属水生木,那么此病就是顺证,比较容易痊愈。其他各色各脉的相应与否,也以此类推。

除此之外,脉应该“待时而至”,就是春弦、夏洪、长夏缓、秋浮、冬沉。但春季刚到时,也往往还会带着冬脉的沉象;夏季刚到时,也往往还会带着春脉的弦象;秋季刚到时,也会带着夏季的洪数之象;冬季刚到时,往往会带着秋脉的浮涩之象等。

这是因为时令季节刚转变的时候,往往“母气未绝”,比如夏火的时令刚到,而春木的母气还没有立即消失和断绝,因而会出现弦脉,否则就是时气、脏气闭塞的现象。当然,这种春见沉脉,夏见弦脉,并不是很显著的,如果十分显著也是病态。

武则天顶礼谢医

唐高宗李治患了眩晕症,头晕目眩,眼睛睁不开,不能看东西,立即召见侍医秦鸣鹤诊治。秦鸣鹤详细诊断后说:“风热之毒上攻头目,用针刺头部,出点血即可痊愈。”

谁知此时武则天皇后在帘内听诊,听说要在皇帝头上针刺放血,便怒气冲冲地说:“是谁有那么大的胆,竟敢在皇帝头上放血!”

秦鸣鹤吓得跪倒在地,连连磕头,请求饶命。皇上说:“医生议论治病,按理说不应该有罪。现在我的头目沉重苦闷,几乎不能忍受,针刺放血未必不好,我决意让你针灸。”

秦鸣鹤立即施针,没过多久,皇上说:“我感觉眼睛清亮多了。”话音刚落,武后就在帘内表示感谢,并亲自将一些精制丝织品和珠宝赏赐给秦鸣鹤。

刺血疗法,又称针刺放血疗法,是用针具或刀具刺破或划破人体特定的穴位和一定的部位,放出少量血液,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刺血疗法的产生,可追溯至远古的石器时代。人们在劳动实践中发现用锐利的砭石在患部砭刺放血,可以治疗某些疾病。砭刺的工具随着科学的发展,产生了金属针,以后又根据医疗实践的需要,出现了专门用来放血治疗的“锋针”。

本疗法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黄帝内经》,如“络利者,剌小络之血脉也”;“菀陈则除之者,出恶血也”,并明确地提出刺络放血可以治疗癫狂、头痛、暴喑、热喘、衄血等病症。唐宋时期,本疗法已成为中医大法之一。

儿科医生钱乙

钱乙,字仲阳,祖籍吴越钱塘人,后北迁郓州(今山东省东平县),是宋代著名儿科医学家。钱乙的父亲擅长针灸,但是性格散漫,喜欢喝酒游玩。钱乙三岁的时候,父亲跑去海上漫游,从此杳无音信,钱乙的母亲也早就去世,三岁的钱乙被姑母收养。

钱乙的姑夫是个医生,钱乙从他习医。长大后,钱乙知道父亲的事情,决心寻找父亲,他前后出外找了五六次也没有结果。直到三十多岁的时候,钱乙的父亲才回家。钱乙十分孝顺,在姑夫去世之后,他把姑夫当做亲生父亲一样为他操办丧事。

宋神宗元丰年间,长公主的女儿有病,邀请钱乙诊视治病。当时钱乙正好酒醉,看过之后说:“不要紧,她是要发疹,疹出以后自然就好了。”

旁边的驸马都尉认为他说的是醉话,钱乙则默不作声。第二天孩子果然出了麻疹,大家这才知道钱乙的高明。后来,长公主奏请皇上,希望授予钱乙翰林医官,并赏赐他官服。

第二年,皇子仪国公突然生病,出现抽筋。长公主朝见皇帝,向皇帝推荐钱乙。于是,钱乙被召进宫内,钱乙开好一贴“黄土汤”方,宋神宗接过处方一看,上面有一味药竟是灶心土。太子服了钱乙开的“黄土汤”方剂,病就痊愈了。

神宗皇帝重赏钱乙,把他从翰林医官提升为太医丞,并询问“黄土汤”能够治此病的理由。钱乙说:“土能制水,水平则风浪自息,肝木得到滋养,而抽风自止。”

宋朝的太医大多数都是名医之后。当钱乙刚进入太医的行列时,许多太医有点不服气。于是,经常有太医署的人来向钱乙“讨教”,想知道钱乙是否真的很有能耐。

有一天,钱乙和弟子阎孝忠正在为患者治病,有位太医带了一个钱乙开的儿科方子来“讨教”。那位太医略带嘲讽地说:“钱太医,按张仲景《金匮要略》八味丸,有地黄、山药、山茱萸、茯苓、泽泻、丹皮、附子、肉桂。你这方子好像少开了两味药,大概是忘了吧?”

钱乙笑了笑说:“没有忘。张仲景的八味丸是给大人用的,但小孩子阳气足,所以我减去肉桂、附子这两味益火之药,制成六味地黄丸。如有不妥,请你赐教。”

那位太医听后,连声道:“钱太医用药如神,真让人佩服!”后来,其弟子阎孝忠将此方编入《小儿药证直诀》一书。这样钱乙所创制的“六味地黄丸”就流传了下来。

灶心土也叫伏龙肝,为烧柴草的土灶灶内底部中心的焦黄土。在拆修柴草灶或炭窑时,将烧结的土块取下,用刀削去四周焦黑部分及杂质,留中心红黄色或红褐色土块入药。

现代药品理论研究证明,灶心土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铝、氧化铁、氧化镁、氧化钙等。该药有温中止血、止呕、止泻作用,用于吐血、便血、呕吐反胃、腹腔痛泄、妊娠恶阻、崩漏带下。

名医辈出的世家

徐氏家族七代人当中,出了十二位名医,其中徐道度、徐文伯、徐成伯、徐之才、徐之范都曾进入宫廷,有的进入太医署任职,有的还被皇帝封为高官,得到皇帝的器重。

徐家医业的创始人徐熙,曾做过南朝宋濮阳太守,后来到秦望山做了隐士。相传,有一天他遇到一位道人,道人留给他一个葫芦,并告诉他:“你的子孙应该用医术来救人,而且会尽享富贵。”徐熙打开葫芦,里面竟是一卷《扁鹊镜经》,于是他精心研读,后以医术名震天下。

徐熙的儿子徐秋夫秉承父业,也成了一位有名的医家。徐秋夫的两个儿子徐道度和徐叔响,医术也十分出色。徐道度内外科都很擅长,但是他的脚有点毛病,走起路来不太方便,宋文帝为了让他给皇子看病,允许他乘着小车入宫来看病。

徐道度医术精湛,手到病除,宋文帝曾感慨地说:“天下有五绝,都出于钱塘一带。”这里的“五绝”除了当时善弹琴的杜道鞠、擅长诗文的范悦、善于书法的褚欣远、善于围棋的褚胤,另一绝就是擅长疗疾的徐道度。

到徐家第四代,徐道度有一子徐文伯,徐叔响有两子徐嗣伯、徐成伯,这三个人的医术高明,个个都是声名显赫,颇多成就,徐氏家族的医名进入巅峰时期。

徐文伯一直都在帝王身边做御医,有很多治疗病症的绝招。宋孝武帝时,路太后突然肚子疼痛难忍,其他御医都束手无策,徐文伯诊脉后说:“太后的病应该是石搏小肠。”即现在所说的胆结石、泌尿系统结石之类的疾病。经过徐文伯的治疗,太后很快排出了结石,肚子也就不疼了,太后因此封赏了徐文伯。

徐叔响的儿子徐成伯,也深得当时帝王重用。北魏献文帝对他的医术十分赞赏,给他加官晋爵,并让他跟随自己身边。后来的孝文帝在外出巡游时,突然染上重病,徐成伯日夜兼程赶到孝文帝身边,为他精心诊治,孝文帝很快就获得痊愈。为此孝文帝在举办筵席时,特意安排徐成伯坐上座,并向文武百官讲述徐成伯用高超医术救治自己的功绩。

徐嗣伯也是治疗疑难杂症的高手。南齐的一位将军因为有怕冷的毛病,当时比较流行炼丹服石,这位大将军就服用了五石散,就是用紫石英、赤石脂、钟乳石、白石英、硫黄五种石药炮制的丹药,以为可以治好自己的寒证,哪料到服用之后,反而更怕冷了。

徐嗣伯让大将军赤身坐在冰天雪地里的石头上,然后让人把一桶桶冷水从大将军的头上往下浇,大将军被浇得昏厥过去。旁边的家人实在看不下去,赶紧叫徐嗣伯停手,徐嗣伯却说:“如果想治好大将军的病,你们就不要多管,我自然知道什么时候该停止。”

浇了一百多桶冷水之后,大将军开始能动了,背上还开始冒热气,再过一会儿大将军坐起来要喝凉水。就这样,大将军的寒证让徐嗣伯用这种罕见的治法治好了。

徐家的第五代,徐文伯的儿子徐雄和徐成伯的儿子徐践承袭家业,也比较有名气,只是稍逊父辈。徐家第六代的徐之才、徐之范又给徐家医术带来了一代辉煌。

徐之范曾任北齐尚药典御,官至太常卿,是皇宫中有名的医生。而徐之才则是徐氏家族七代名医中最出色的一位,他曾经侍奉过梁国魏帝、东魏孝静帝、北齐文宣帝、北齐武成帝等多个皇帝,在每位皇帝面前都能十分受宠。

徐之才从小聪慧可人,十三岁就被招为太学生,粗通礼、易,被人称为神童。再大一些,他博览经书,又知晓天文。特别是医药,得其家传,更为精通。

他不但医术出名,而且口才也非常好。北齐武成帝长了颗牙,就是所谓的智齿,问身边的御医是怎么回事。因为长智齿是个平常的事情,当时邓宣文以实相告,结果武成帝非常生气,竟命人把邓宣文打了一顿。然后又叫来徐之才,让他说怎么回事。

机灵的徐之才赶紧上前拜贺说:“恭喜皇上,皇上长的是智齿呀,长智齿的人都会聪明长寿!”结果,武成帝龙心大悦,立刻给了徐之才很多赏赐。

后来,武成帝患了一种怪病,老是精神恍惚,幻觉迭出,时常看到空中有一团五色物,这团五色物一会儿变成了一位亭亭玉立的美少妇,一会儿美少妇又变成了观世音菩萨。

武成帝整日被这些幻觉缠绕,十分痛苦。徐之才给武成帝看过之后,说皇上这是由于“色欲过度,大虚所致”,因为武成帝贪恋酒色过度,造成身体十分虚弱,才会产生幻觉。

徐之才开了一些滋补的汤药,这些汤药服用过后,武成帝的幻觉慢慢消失了。不过,武成帝的病是因为沉迷酒色所致,所以经常还会复发,每次复发,武成帝就要把徐之才召来医。

后来,徐之才就被派到外地当差,不曾想武成帝再次犯病,这次徐之才赶紧往回赶,但是最终还是没有来得及赶上,武成帝在他回来的前一天就不治而死了。

北齐武明太后生病,召徐之才的弟弟徐之范进宫给太后看病,回来后徐之范告诉徐之才一个童谣,徐之才根据这个童谣进行拆字,并且依据自己以前给太后看病的情况,预测武明太后不久就将不治而死。果然不出他所料,武明太后没过多久就死了。

徐之才在药剂学、妇产科上都有很深造诣,曾撰修《雷公药对》与《药对》,把药分为宣、通、补、泻、涩、滑、燥、湿、轻、重十剂,不同的药物属性对应着不同的病症。

如宣剂可治淤塞不通之证,如生姜、橘皮等;通剂可帮助滞气下行,通草、防己属于这类;补剂可补益虚弱,如人参、羊肉等;燥剂能够除湿邪、消肿痛,如桑白皮、赤小豆等等。徐之才归纳的这些药材与疾病的关系,为后人在用药方面提供了很好的经验。

徐之才还提出孕妇逐月养胎法,提出在怀孕的各个阶段,要注重饮食调摄,注意劳逸适度,讲究居住衣着,重视调理心情,陶冶性情,施行胎教等,这些都是具有创造性的观点。

徐家第七代,较为知名的医生是徐之范之子徐敏斋,他博学多才,也颇有成就。不过自此以后,徐氏家族的医学成就也渐渐走向没落。

扶正,即培补正气,就是使用扶助正气的药物,或其他疗法,以增强体质,提高抗病力,从而驱逐邪气,即所谓“正盛邪自祛”。祛邪,即消除病邪,就是利用驱除邪气的药物或其他疗法,以祛除病邪,即所谓“邪去正自安”。

扶正适用于以正虚为主,而邪不盛实的虚证;祛邪适用于以邪实为主,而正未虚衰的实证;先攻后补,即先祛邪后扶正,适用于邪盛、正虚,但正气尚可耐攻,以邪气盛为主要矛盾,若兼顾扶正反会助邪的病证。

先补后攻,即先扶正后祛邪,适用于正虚邪实的虚实错杂证,正气虚衰不耐攻。此时先祛邪更伤正气,必须先用补法扶正,使正气渐渐恢复到能承受攻伐时再攻其邪。

攻补兼施,即扶正与祛邪并用,适用于正虚邪实,但二者均不甚重的病证。具体运用时必须区别正虚邪实的主次关系,灵活运用。如以正虚为主要矛盾,应以扶正为主兼祛邪。若以邪实为主要矛盾,应当以祛邪为主兼扶正。

因此,运用扶正祛邪的治则时,要仔细分析正邪力量的对比情况,分清主次,决定扶正或祛邪,或决定扶正祛邪的先后。总之,应以“扶正不致留邪,祛邪不致伤正”为度。

断案如神的法医宋慈

宋慈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法医,在中国法医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宋慈(公元1185~1249年),字惠父,南宋建阳(今福建建阳)人。历任长汀县令、邵武军通判、南剑州通判,广东经略安抚使,其间四次出任提刑官。

宋慈为官数十年,以雪冤禁暴为己任,对于判刑断案一向十分重视。他一生谨慎,断案如神。有一次,接到报案说有一处民居失火,烧死了一个人。他来到现场时,死者的妻子正对着烧焦的尸体哭得很伤心,看见宋慈来了,就跟宋慈说,她丈夫因为身体不适在家中休息,她出去劳动,回来的时候房子已经被烧毁,丈夫也被烧死了。

宋慈仔细检查尸体,发现尸体没有挣扎的迹象,背部贴着地面的地方烧伤痕迹较轻,而且死者的口中没有灰尘。宋慈由此敏锐地发现其中有蹊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