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千古中医传奇
4302200000022

第22章 医家轶事(2)

这样,华佗就被逮捕,关押到许昌大牢。当时跟随曹操的谋士荀为华佗求情说:“华佗的医术实在高明,他是人们生命所依靠的人,应当宽容他的罪过。”

曹操说:“不必忧虑,你以为天下就没有他这样的人了吗?”

后来,华佗被判处死刑。临死之前,华佗将自己平生心得著成的医书授于狱吏,想让自己的医术能流传下去,狱吏却担心受到牵连不敢接受,投到火中,付之一炬。

华佗死后,曹操说:“华佗是故意不给我治好病,就是我不杀他,他也不会为我除此病根”。后来,他心爱的儿子仓舒病危时,曹操才后悔杀了华佗,导致其子不治而亡。

风本是春季的常气,但当其太过、不及或至非其时时,四季中均可使人患病。《素问·骨空论》中说:“风者,百病之始也。”寒、湿、燥、暑、热等外邪,多依附于风而入侵人体。

风为阳邪,具有升发、向上、向外的特点,易侵犯人体的上部和肌表,出现自汗、恶风等症状,故《素问·太阴阳明论》中说:“伤于风者,上先受之。”

风邪致病,发病迅速,变化快,病位游走不定。如风痹的关节疼痛,多在周身几个关节走窜,部位不定,故《素问·风论》说:“风者,善行而数变。”

此外,还有一种内风,其证有虚实之分。实证指“热极生风”,多系肝火亢盛致肝风内动;虚证指“血虚生风”,是病后血虚所致。当肝风妄动时,可出现眩晕、痉挛、颤动、抽搐等特征。因此,《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风胜则动。”某些风证,甚至可出现颈项强直、角弓反张等,故《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暴强直,皆属于风。”

郭玉诊脉惊皇上

郭玉的师祖是一位隐士,是四川涪水附近以钓鱼为生的老翁,世人不知其姓名,所以称为“涪翁”。据有关史料记载,涪翁避王莽乱隐居于涪,以渔钓老,工医,亡姓氏。有位叫程高的,听说涪翁的医术高明,便到涪水附近来寻访他,想拜他为师。涪翁没有立即收他为徒,而是经过了好几年的观察考验,才把医术传授给他。程高学成之后,也隐居于民间。

郭玉是广汉雒县(今四川省广汉县)的人,年轻时拜程高为师,学习医术。东汉和帝时,郭玉任太医丞,辅佐太医令掌管全国的医药行政,他在脉学和针术方面都有独到之处。

据《郭玉传》中记载,郭玉医术高明,为人谦和,具有仁爱之心,对待贫苦百姓和受役使的卑贱奴仆,从不鄙视,也一定尽心尽力予以治疗,病愈神速。

但是,郭玉治疗那些达官贵人的疾病,却往往不能获取速效。汉和帝感到很奇怪,就让一位患病的贵人装扮成老百姓模样去郭玉那里看病,结果一针灸之,立即见效。

和帝召见郭玉,追问这是什么原因。郭玉回答说:“贵人治病,有四个难处:他们自作主张,却不听从我的治疗,这是第一个难处;保养身体不小心谨慎,这是第二个难处;筋骨脆弱,不能接受药物治疗,这是第三个难处;贪图安逸,厌恶劳动,这是第四个难处。”

郭玉接着说:“‘医’这个字就是‘意’的意思,病人的气血情况,掌握在医生的心和手之中,医生可以用心来领悟,但是无法用语言来说明。那些贵人处在尊贵的地位,从上面监视着我,我怀着惶恐畏惧的心情奉承他们。况且,针刺的深浅有一定的限度,针刺的时辰也常常会错过,再加上在贵人面前惶恐畏惧的心情和处理问题的小心谨慎,我的治疗措施不能全面实施,这就是贵人的病难以治愈的原因。”

和帝听了他的回答,认为很有道理。由于郭玉的医术确实很神奇,因此和帝就想试试郭玉的诊脉医术。古时,男医生是不能直接给权贵的女子对面诊脉的,而是让其在帐内伸出手腕来,医生在帐外坐诊把脉,不见其面。所以,和帝就让手腕长得很美的后宫宠臣和宫中女子混杂在帷幕里,让郭玉分别诊断宠臣和宫女各一只手的脉象,问他患者哪里感到病痛。

郭玉回答说:“从脉象看,是有男有女的,脉的形状好像是性别不同的人,我怀疑其中必有缘故。”和帝听了后,感到非常惊讶,连连称赞,并以实告之,服其脉诊之神奇。

诊脉的方法有遍诊法、三部法和独取寸口法三种,其部位方法各不相同。独取寸口法出自《难经》,其操作方便,脉象明显,所以广为流传,沿用至今。

寸口又称气口或脉口,其位置在腕后桡动脉所在部位。经络学说认为,“寸口脉”是“脉之大会”,是“五脏六腑之所始终”,隶属于手太阴经。手太阴经朝百脉,十二经乃至全身的气血皆流注手太阴经而见于“寸口”。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任何疾病都可导致全身气血阴阳的变化,因此,应用“寸口”脉的变化可以诊断五脏六腑乃至全身的疾病。

《素问·脉要精微论》中指出了寸关尺具体分候的脏腑:左寸外以候心,内以候膻中;右寸外以候肺,内以候胸中;左关外以候肝,内以候膈;右关外以候胃,内以候脾;左尺外以候肾,内以候腹中;右尺外以候肾,内以候腹中。

皇甫谧浪子回头

皇甫谧,幼名静,字士安,自号玄晏先生。安定朝那(今甘肃灵台县朝那镇)人。生于东汉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卒于西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

皇甫谧小时候,过继给叔父,迁居新安(今河南渑池县)。叔父一家,尤其是叔母,很疼爱他。而皇甫谧自幼贪玩,无心向学,人们笑他是傻子。

到了十七岁,人高马大,竟未通书史,整天东游西荡,像脱缰的马,叔母对皇甫谧如此调皮捣蛋非常气愤,恨铁不成钢,常常为他的前途而忧虑。

一天,她把贪玩的皇甫谧赶出家门,想要教训他。谁知他到了外边弄来了香瓜、甜果之类,洋洋自得地呈献给叔母,以为如此“孝顺”一番,便可平息叔母的盛怒。谁知叔母更加气愤,接过瓜果狠狠地摔在地上,流着泪说:“你都快二十岁了,还是‘志不存教,心不入道’,你要真心孝顺父母,就得修身笃学。”

他很受感动,发誓要悔过自新,改弦更张,矢志苦学。从此以后,他刻苦攻读,虚心求教,一天也不懈怠,并下定决心要编著一部针灸学书籍。

但晋代以前涉及针灸内容的医书,“文多重复,错互非一”。皇甫谧经穷搜博采,获得了大量的资料,加以综合比较,删其浮辞,除其重复,论其精要,并结合自己的临证经验,终于写出了一部为后世针灸学树立了规范的巨著,即《针灸甲乙经》,简称《甲乙经》。

此书问世后,唐代医署就开始设立针灸科,并把它作为医生必修的教材。晋以后的许多针灸学专著,大都是在参考此书的基础上加以发挥而写出来的,也都没有超出它的范围。

直至现在,我国的针灸疗法,虽然在穴名上略有变动,而在原则上均本于它。1600多年来,它为针灸医生提供了临床治疗的具体指导和理论根据。

《素问·异法方宜论》中说:“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针灸治病,应依据中医基础理论,在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原则的指导下,结合具体的病情及脏腑经络腧穴的功能、特性,进行穴位配伍,与用药同理,也有先后主次、君臣佐使,以便更好地发挥其疗效。

君穴,是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腧穴,是针灸处方中不可缺少的;臣穴,是辅助君穴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的腧穴,或针对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腧穴。

佐穴,是配合君、臣穴以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症状的腧穴;使穴,即引经穴,依据子午流注理论,选择何时何经开何穴,并以此引导方中诸穴气至病所的腧穴。

例如治疗周围性面瘫时,取颊车、水沟、列缺、太渊、合谷、二间、地仓、丝竹空。其中足阳明经穴颊车、水沟、地仓和手少阳经穴丝竹空为君穴,即近部取穴,以手阳明经穴合谷、二间为臣穴,即循经远端取穴,以上同为主穴;配以手太阴经穴太渊为佐使,激发脉气,共达疏风散寒、通经活络、理气行血之效。

炼丹济世话葛洪

葛洪,字稚川,丹阳句容人,祖父是东吴大鸿胪,因父早丧,家道中落,少时常靠砍柴换取纸笔来习字读书。虽所学甚广,但志趣乃在于神仙导养之法,尤好炼丹。

据《晋书》载,葛洪曾先后拜郑隐、鲍元为师,学习炼丹秘术。后来,葛洪与鲍玄的女儿结婚。夫妻二人志同道合,一同修道炼丹。

葛洪一生虽曾数度出仕为官,也曾率兵平乱而有军功,但最与他心性相近的还是隐归山林的生活。这生活可以让他著述、炼丹、行医,这三项确也让他倾注了一生的心血。

葛洪曾在风景秀丽的杭州西子湖畔建抱朴道院,潜心研究医学和炼丹术,取得很高的成就,成为著名的医学家和炼丹家。后人为了纪念他,把他居住的地方称之为“葛岭”。

葛岭智果寺西南为初阳台,葛洪修炼于此。初阳台下有投丹井,相传葛洪曾投丹于井中。此井后归马姓人家,马家在井底发现石匣、石瓶。石匣牢固不可开启,石瓶中有丸药,拿来一尝,淡而无味,便丢掉了。一个姓施的渔翁拾来吃了一枚,后来活了一百零六岁。取出石匣、石瓶后,井水腐败不可食,当重新把石匣投入井中,井水又变得清冽如故。

葛洪对医学中的实际问题常亲自实验,提出以白纸蘸尿染黄如蘖者即为黄疸,以及首次发现并描述天花之病状等。总结出较多治疗急症的有效方剂和方法,如以狂犬脑髓敷伤口治狂犬病,以青蒿莆绞汁治疟疾,以小夹板疗骨折复位等。这些都是医学史上的刨举。他还重视灸法治病,并首次记述食道异物急救、放腹水等治疗技术。

晚年,他举家迁至广东罗浮山中,一心炼他的丹药。长生不老的仙丹虽未炼成,却从不断的摸索中认识了不少化学规律,他是我国乃至世界的实验化学的先驱。

因为炼丹,葛洪还获得不少化学物质,并将它们用来治病。如用水银、雄黄、猪油配制的软膏,是世界医学史上最早的颇有疗效的化学药物,可治疥癣之类皮肤病。

有一天,他写信给自己的好友邓岳,说自己即将远行。邓岳前去饯别,却见他坐在日光下,兀然若睡地已经仙逝。卒时八十一岁,颜色如生,身柔体软。据说在举尸入殓时,轻如空衣,世人以为他已尸解得仙,人们尊称他为“葛仙翁”。

山中宰相陶弘景

陶弘景,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据说,其母亲郝氏因夜梦两天人手执香炉来到家中,才怀上身孕生下他来,他自幼也便与一般孩子不同,四五岁就常用荻秆在灰土上学书写字。十岁时,觅得道家名人葛洪的《神仙传》,昼夜研读而初有养生之志。

陶弘景学识渊博,又善琴棋而工草隶,南齐高帝任以奉朝请之职。他虽身在朱门,却并不以外物为念,仍日日勤读。齐武帝永明十年,最终还是上表辞官,脱下了朝服。

辞官后,陶弘景来到句容,隐居于句曲山。汉代咸阳的三茅君曾体道于句曲山,此山因而也称茅山,是道教之洞天福地。陶弘景字通明,到山中后又自号华阳隐居。

陶弘景在山中建了上下三层的楼宇,自居最上,弟子居中间,若有宾客前来则引至其下;名副其实地与物相绝,唯有一家僮可到他的房中。

他极爱听松风传响,在所住庭院周围遍植松树,每闻风过松间,欣然而乐。有时,他也独游泉石,那飘然之态,人若见了都以为仙家。

梁武帝早年与陶弘景交游,当他禅得帝位后,书问不绝,恩礼愈笃。后又屡加礼聘,陶弘景始终不肯出仕,唯画两牛以明其志。所画两牛,一牛散放水草之间;一牛着金笼头,被人牵着用杖驱赶。那意思是只愿闲处山林,不欲为俗务所拘。

陶弘景不肯出仕,梁武帝也不勉强。不过,每遇国家有吉凶征讨之类大事,梁武帝都要咨询于他,无事也月致数信,时人因而谓之“山中宰相”。

这位山中宰相养生有术,善于辟谷引导,隐居山林四十多年。他精力充裕,性好著述,尤惜光阴,不仅对阴阳五行、山川地理、医术本草等无不领略,且将平生所学述诸笔端。

据《南史》所载,在茅山数十年间,他先后著成《论语集注》、《帝代年历》、《本草集注》、《效验方》、《肘后百一方》、《古今州郡记》、《玉匮记》、《合丹法式》等十余部著作。其中医药方面的著述,对祖国传统医药学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陶弘景卒于梁武帝大同二年,时年八十一岁,“颜色不变,屈申如常,香气累日,氛氲满山”,可谓神奇得很。卒后,诏赠太中大夫,谥贞白先生。

药王孙思邈

孙思邈,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他少年时遍习经史百家,博学多才,在隋唐时期可谓名播朝野,隋文帝、唐太宗、唐高宗曾先后征他为官。他从不动心,一概谢绝。

成年后,阅读研究了大量方药针灸的理论典籍,又深入民间,广搜博采,将迄至隋唐的各家临床经验,各派医药理论加以总结,在唐高宗永徽三年写成了《备急千金要方》。

相传,有一次孙思邈外出行医,碰见一个牧童砍伤了一条小蛇。他很是同情,就用衣服包好带回家来,用外伤药敷好,包扎好伤口,放回了草丛中。

不久,孙思邈在外出行医的路上遇到一位穿白衣的少年。该少年下马向孙思邈跪拜说:“感谢你救了我的弟弟。”孙思邈还未明白过来,少年又邀他到家中一坐。

那少年把马让给孙思邈,自己跟在后边走。很快来到一个城郭,有位王者打扮的人,带着很多侍从,起身迎接他,说:“深蒙先生大恩,特意让我的孩子去请您。”

说着,指着一个穿青衣的小孩说:“前些天这孩子一个人外出,被一个牧童砍伤,多亏先生您脱衣相救。”又让穿青衣的小孩磕头拜谢。

孙思邈这才想起脱衣救青蛇的事,悄悄地问一位随从的人这是什么地方,那人说这是泾阳水府。王者设下酒席歌舞宴请孙思邈。在此地方住了三天后,孙思邈便要离去。

此时,王者搬出金银绸缎相赐,孙思邈坚辞不要。王者便将一本叫《龙宫奇方三十首》的书送给孙思邈,并说:“这里有些方子,可以帮您济世救人。”

然后,王者让人用车马将送孙思邈回了家。后来,孙思邈经常用这些方子给人治病,非常效验,于是就把它编进了他撰写的《备急千金要方》一书中。

该书编成时,孙思邈已是高龄,他却并不以此为满足,又将自己晚年的三十年临床心得作认真的整理,取羽翼成双之意,另外编成了《千金翼方》,作为《千金要方》的补充。

他有句名言:“人命至重,贵于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认为世间最宝贵的是生命,治病救人最为神圣。凡遇急危疑难,他从来不言放弃,有一分可能必下百分的努力。

有一次,孙思邈外出行医,见路旁停放着一口棺材,棺材底下不时流出点点鲜血,有个老太婆正在那里哭泣。孙思邈感到很诧异:“人都死了,怎会流出鲜血呢?”于是,他急切地走上前去询问,原来是这位老太婆的儿媳妇因难产而死,正准备下葬。

孙思邈立即对众人说:“棺材底下还在滴鲜血,这人没有死,也许还能救活。”

众人一看,棺材底下确实有鲜血往下滴。哭泣的老太婆听说儿媳还有救,立即让众人开棺。棺材中的产妇面如土色,孙思邈按了按脉,然后取出银针在产妇身上扎了下去,并慢慢地行针捻动着。片刻工夫,棺材里竟发出了婴儿的啼哭声,产妇也慢慢睁开了眼睛。

还有一次,孙思邈遇到一位尿闭症的病人,此人腹部隆起,呻吟不止。此时服药恐怕无效,正为难之际,他忽见病人邻居家的孩子拿着一根葱管吹着玩。孙思邈眼睛一亮,于是找来一根细葱管,切下尖头,小心翼翼地插入病人的尿道,并像那小孩一样,鼓足两腮,用劲一吹,病人的尿液从葱管里缓缓流了出来。待尿液放得差不多后,他将葱管拔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