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千古中医传奇
4302200000013

第13章 本草典故(5)

巴豆入药首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下品,释名巴菽。《本草纲目》载:“此物出巴蜀(四川),而形如菽豆,故以名之。”其味辛,性热,有大毒,仅适量外用蚀疮,用于恶疮疥癣、疣痣,研末涂患处,或捣烂以纱布包擦患处。

《古今医鉴》载有巴豆外用导水秘方,即导水饼:去油巴豆12克,水银粉6克,生硫黄3克,同研成饼。先用新棉一片,布脐上,次以饼掩之,外加纱布固定,如人行三五里许,自然泻下恶水,待三五次后,去药,以粥补之。

为了减轻毒性,常制成巴豆霜使用,或将巴豆仁炒黑焦后用。巴豆霜功能峻下积滞、逐水退肿、豁痰利咽,可用于寒积便秘、下腹水肿、二便不通、喉风、喉痹等症。

巴豆辛热,能峻下寒积,开通肠道闭塞之症,张元素喻其有“斩关夺门之功”。《本草通玄》中说:“巴豆、大黄,同为攻下之剂,但大黄性冷,腑病多热者宜之;巴豆性热,脏病多寒者宜之。故仲景治伤寒传里恶热者,多用大黄;东垣治五积属脏者,多用巴豆。”

世人皆知巴豆为峻下剂,古代医家也有反其道而行之者,将巴豆称作治泻痢良药。如元代王好古《汤液本草》云:“巴豆,可以通肠,可以止泻,世所不知也。”

李时珍曾治一妇,年六十余,病溏泄已五年,肉食、油物、生冷犯之即作痛。服调脾、升提、止涩诸药,入腹则泻反甚。延时珍诊之,脉沉而滑,乃脾胃久伤、冷积凝滞所致。

王太仆谓:“大寒凝内,久痢溏泄,愈而复发,绵历岁年者,法当以热下之,则寒去利止。”李时珍遂用蜡匮巴豆丸药五十丸与服,二日大便不通亦不利,其泻遂愈。

另据毛祥麟《墨余录》中记载,明代著名医家王肯堂,80高龄患泄泻病,自治不愈,邑中诸医也遍治未效,迁延数月,病情日重,于是写信请李中梓为其诊治。

李中梓日夜兼程,来到肯堂病榻前,经过凭脉审证,仔细诊视,认为是屡用补剂所致,愈补则愈滞,治疗唯有采取“通因通用”之法。由于王肯堂比李中梓年长,名气也高,李中梓颇有为难之处。于是,他便对王肯堂说:“公体胖而多痰,应该迅利荡涤,不可不慎重啊!”

王肯堂说:“你与我皆为当世名医,你定方,我服药,不用多虑。”李中梓遂用“巴豆霜一味,下痰涎数升,其疾顿愈”。两位名医相互敬重,彼此信任,一直被医林传为佳话。

半夏趣谈

半夏入药,首见于《内经·灵枢邪客篇》中的半夏汤,《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下品。《礼记·月令》云:“五月半夏生,盖当夏之半,故名。”

半夏性味辛温,有毒,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之功效。张元素《医学启源》中说:“生姜,制半夏、厚朴毒。”关于生姜制半夏,还流传有一则苏东坡的佳话。

有一次,苏东坡与好友姜至之等饮酒,席间要求用中药名行酒令,姜至之指着苏轼说:“你就是药名,子苏子。”

苏东坡接着说:“你也是一味药,不是半夏,就是厚朴。”

姜至之问:“为什么?”

苏东坡回答说:“如果不是半夏、厚朴,何必要姜制(至字谐音)之。”

半夏是常用的化痰药和止吐药。《本经逢原》中说:“半夏同苍术、茯苓治湿痰,同栝楼、黄芩治热痰,同南星、前胡治风痰,同白芥子、姜汁治寒痰。”

清朝末年,一位英国医生患呕吐证,“屡屡吐,绝食者久矣”,邀请了日本医生和美国医生共同为之治疗,皆不见效,遂求盐山名医张锡纯治之。

经过详细诊视之后,张锡纯说:“余有一策,姑试行之。”即用自制的半夏加茯苓生姜,一二服后奇效忽显,数日竟回复原有之康健,使那些洋大夫们赞叹不已,敬佩至极。

张锡纯爱用自制半夏,他说:“愚因药房半夏制皆失宜,每于仲春季秋之时,用生半夏数斤,浸以热汤,日换一次,至旬日,将半夏剖为两瓣,再入锅中,多添凉水煮一沸,速连汤取出,盛盆中,候水凉,晒干备用。无论呕吐如何之剧,未有不止者,是降胃安冲之主药。”

蒲黄擦舌治怪病

相传,南宋年间,宋度宗到御花园游春赏花。当天晚上,宋度宗突然舌肿满口,既不能言语,又不能进食。满朝文武百官焦急万分,急召集宫廷御医前来诊治。其中有位姓蔡的御医说:“用蒲黄和干姜各半,研成细末,蘸之干擦舌头可愈。”度宗按此方法治之,果见奇效。

宋代许叔微《类证普济本事方》中记载,有一士人之妻,夜间忽然舌肿满口,不能出声。其丈夫急忙外出请来一位名医,用蒲黄频频掺入舌上,至天亮时竟痊愈。

蒲黄味甘,性平,具有止血、化淤、通淋之功效,可用于吐血、衄血、咯血、崩漏、脘腹刺痛、跌仆肿痛、血淋涩痛等症。因蒲黄具有化淤活血之功,而舌肿失音是由于血淤于舌所致,故用蒲黄搽舌可疗此怪症。

舌诊是中医最具特色的诊法之一。中医学把舌面分为四个区域和五脏六腑相应,即舌尖区属心、肺,舌中部属脾、胃,舌根区属肾,舌的两边属肝胆。

舌就像一面反映五脏六腑的镜子。中医舌诊,包含着“舌”和“苔”两个方面,舌是指舌质,苔是指舌上的一层苔垢。在反映病情的具体情况中,两者各有重点却又互相印证。

望舌质主要观察舌色、舌形、舌态等内容,以反映脏腑、气血、虚实的变化。舌苔的变化主要包括苔色和苔质的改变两种情况。苔色即舌苔之颜色,苔质指舌苔的形质,包括舌苔的厚薄、润燥、腐腻、剥落、有根无根等变化。

苔色一般分为白、黄、灰、黑四类及兼色变化,苔色与病邪性质有关,观察苔色可以了解疾病的性质。望舌苔除注重其色外,舌苔之干、润,对判定虚实寒热也非常重要。

安神良药酸枣仁

相传,唐代永淳年间,相国寺有位和尚名允惠,患了癫狂证,虽经许多名医医治,均不见好转。允惠的哥哥潘某,与名医孙思邈是至交,潘恳请孙思邈设法治疗。

孙思邈详询病情,细察苔脉,然后说道:“令弟今夜睡着,明日醒来便愈。”潘某听罢,大喜过望。孙思邈吩咐:“先取些咸食给小师父吃,待其口渴时再来叫我。”

到了傍晚时分,允惠口渴欲饮,家人赶紧报告孙思邈。孙思邈取出一包药粉,调入约半斤白酒中,让允惠服下,并让潘某安排允惠住一间僻静的房间。

不多时,允惠便昏昏入睡,孙思邈再三嘱咐不要吵醒病人,待其自己醒来。直到次日半夜,允惠醒后,神志已完全清楚,癫狂痊愈,潘家重谢孙思邈,并问这是何故。

孙思邈说:“用辰砂一两,酸枣仁及乳香各半两,研末,调酒服下,以微醉为度,服毕令卧睡,病轻者,半日至一日便醒,病重者二三日方觉,须其自醒,病必能愈,若受惊而醒,则不可能再治。昔日吴正肃,也曾患此疾,服此一剂,竟睡五日才醒,醒后病亦愈。”

酸枣仁,味甘酸,性平,具有养心益肝、安神、敛汗之功效,多用以治疗虚烦不眠、惊悸怔忡、自汗盗汗之证。《本草纲目》中说:“其仁甘而润,故熟用疗胆虚不得眠、烦渴虚汗之症;生用疗胆热好眠,皆足厥阴、少阳药也”。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有一“宁志膏”,治丧心病狂,其方药及方义与孙思邈的方法相似:酸枣仁微炒去皮,人参各一两,辰砂研细水飞半两,乳香一分。四药研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每服一粒,温酒化下,也可用酸枣仁煎汤,空腹临睡前服。

青娥丸与大唐相国

青娥丸为古今补肾良方,首载于宋代的《和剂局方》中。青娥者,古代指少女美貌,也指耳前鬓发。方名取青娥,表明该方有“乌鬓发、益颜色”之功效。

青娥丸之来历,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相传,唐元和七年,郑因年五旬时,奉朝廷之命,出任岭南节度使。郑因年高体弱,加之南方多湿,任职不久即引发多种疾病,身体阳气也渐衰竭。经服补剂无数,但都无济于事。

这时,一位来自诃陵国(今印尼爪哇或苏门答腊)的船主,名李摩诃,获知郑的病况后,前来探望,并向郑献上一方并附有已配好的药,嘱病者服之。

郑初时未敢服,摩诃三登郑府,经再三苦劝,始服下。不料药后七八日,郑觉得有些应验,病情开始减轻,继续服用后效果更加明显,最后竟痊愈了,身体也强壮了许多。

三年后,郑罢郡归京,将此方录下传之他人,经多人服用后,发现该方对腰痛等有良效,经常服该药还能“壮筋骨、活血脉、乌鬓须、益颜色”。

此方如此功效卓著,对此后人有诗赞曰:“三年持节向南隅,人信方知药力殊,夺得春光来在手,青娥休笑白髭须。”青娥丸之名大概就缘由于此。

青娥丸中之主药为补骨脂和胡桃肉。此方制法和服法是:将补骨脂洗净研为细末,胡桃肉去内皮捣如泥,用蜜和糖和匀,贮于瓷器中。每日晨,以暖酒二合,调药一匙服之,后以饭压,或以开水调服亦可。后来的青娥丸中又加入杜仲炭或蒜,制丸服用。

肾主骨生髓,肾气旺盛,则骨健壮,动作有力;反之,则出现肢体痿弱无力,腰脊酸痛等。齿为骨之余,小儿牙齿生长迟缓或成人牙齿松动早脱,多由于肾的精气不足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