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曾称杏仁为“杏金丹”,又有“草金丹”之雅号。《左慈秘诀》中说:“杏金丹亦名草金丹,皇子服之长年不死,夏姬食之寿年七百乃仙去。”宋代名医唐慎微对此曾指责说:“久服寿至千百,其说妄诞可鄙,读者勿信其诳也。”
杏仁是中医最常用的止咳化痰药,两千多年来久用不衰,正如清代医家黄宫绣所说:“杏仁既有发散风寒之能,复有下气除喘之力,凡肺经感受风寒,无不可以调治。”
杏仁还有一种特殊功效,即润肤驻颜。《太平圣惠方》中的“变白方”,药仅三味,其中就有杏仁,制成面脂,临睡前涂面,能消除面部斑点瘢痕,使面部光净润滑。
明代《鲁府禁方》载有“杨太真红玉膏”一方,据说是杨贵妃所用驻颜秘方,此方是以杏仁为主药,配滑石、轻粉,经调制,敷之能“令面红润悦泽,旬日后色如红玉”。
相传贵妃年幼时,脸色黝黑,皮肤粗糙,长相也不漂亮。她家院子里有棵杏树,每逢杏子黄熟时,贵妃百食不厌。到了及笄之年,贵妃竟出落得冰肌玉骨,貌美如花,因而被选入皇宫。后来,人们便把这种杏叫做“贵妃杏”。
古人还常用杏仁来治疗手足皱裂,以杏仁与瓜蒌瓤同研,用蜜糖调和,配制成擦手的药膏,坚持擦手,能“令手光润,冬不粗皱”。
降气定喘莱菔子
萝卜古称莱菔,可消食。《本草纲目》中记载,昔有婆罗门僧东来,见食麦面者,惊云:“此大热,何以食之?”又见食中有莱菔,乃云:“赖有此以解其性。”自此相传,食面必食莱菔。
莱菔入药首载于唐代苏敬等编著的《新修本草》,萝卜子之名首出于宋代《日华子本草》,莱菔子之名出自元代朱震亨编撰的《本草衍义补遗》。莱菔子味辛、甘,性平,功能消食除胀、降气化痰,可用于饮食停滞、脘腹胀痛、大便秘结、积滞泻痢、痰壅喘咳等症。
南宋张呆《医说》中说:“铙民李七病鼻衄甚危,医以萝卜自然汁和无灰酒饮之即止。盖血随气运,气滞故血妄行,萝卜下气而酒导之故也。”
古称莱菔子治痰有“推墙倒壁之功”。名医张锡纯对它颇多赞誉,认为“无论生或熟,皆能顺气,开郁消胀除满,此乃化气之品,非破气之品”。
相传,光绪皇帝患有痰涎壅盛、脘腹胀痛之病症,让太医开补药吃。太医遵旨开了补药处方,光绪服后,症情反而加剧。后来,太医院的医生在煎药时,偷偷在药中加些莱菔子,由于莱菔子能行气健胃、消食化痰,所以皇帝服药后,一剂病减,二剂身轻,三剂病愈。
清代名医陆以湘《冷庐医话》中记载,苏州某官之母偶伤于食,又感风邪,身热不食,医者认为其年高体虚,就在发散药中加参术进补,结果药后病情反而加重。其内侄也懂医,闻讯前来探视,诊脉后认为是伤食后误服补药所致,应当用峻下的药物泻下积滞。就用莱菔子、大黄、槟榔、厚朴等,果然服三剂药后病告痊愈。
《续名医类案》载有一则用莱菔子通小便的医案。有一官家女仆,患小便不通之证。医家治以利水之剂而不效,直至腹部胀满而小便始终不通,几乎近于死境。有草泽医将莱菔子炒香,白水吞下数钱,小便立通。
胃:人体的气血津液等为食物中营养物质所化生,但却首先依靠胃的受纳和消化作用。胃气以通降为顺,故胃气的强弱,对人体的健康和疾病的预后有重要关系。
胆:主要是贮藏和排泄胆汁。此外,胆还具有某些调节精神心志功能,如胆怯、善恐、易惊、睡卧不宁等,从胆治疗,多可见效。胆还为奇恒之府。
大肠:主要是传导作用,即将小肠移送过来的糟粕(食物残渣),吸收其部分水分,变化而形成粪便,最后经肛门排出体外。
小肠:主要功能是分清泌浊,即承受胃中初步消化的食物,继续消化,吸取其精华后,将糟粕下移大肠,并将水液下渗膀胱。
膀胱:主要功能是贮存和排泄小便。
三焦:它统管着人体的气化作用,又是饮食和水液运行的通路。上焦主宣发敷布,输送营养精华至全身;中焦主消化饮食,调节津液,使营养物通过肺脉的传输以化生营气;下焦主要是分别精华与糟粕,排泄废物。
妙用生姜
相传,神农尝药草中毒后,因偶食生姜而得救,故而发现了生姜。因神农姓姜,就把它取名为生姜,意思是它使神农起死回生,作用神奇。
生姜入药,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生姜味辛,性温,功能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可用于风寒感冒,胃寒呕吐,寒痰咳嗽。
生姜是治疗感冒风寒的常用之品。生姜的发汗作用较弱,治风寒感冒时,生姜一般作为辛温发汗方中的辅助药,用以增强全方的发汗作用。
生姜具有很好的解毒作用,宋代洪迈《夷坚志》有一则用生姜治愈喉痈的故事:广州府通判杨立之咽喉生疮红肿,溃破而流脓血,寝食俱废,所有医生都束手无策。
遇名医杨吉老,杨吉老仔细观察后说:“这病很特殊,必须吃生姜一斤。”杨吉老走后,杨立之的儿子却说:“咽喉溃破流脓疼痛难忍,怎么能再吃生姜呢?”
杨立之深信名医的医术,于是先吃了一二片生姜,感觉姜的味道甘甜而香,再吃更觉香甜。吃了半斤时,咽喉疼痛渐渐消失;吃完一斤,才开始感到姜味辛辣。
此时,咽喉之中已无脓血,饮用米粥也通畅无碍。再请来杨吉老,询问是何原因。杨吉老说:“你在南方做官,必然多吃鹧鸪,鹧鸪好吃半夏,时间长了必定中毒,毒侵咽喉故发此病。生姜专解半夏之毒,只能用生姜治疗才能对症,不用再吃别的药了。”
清代名医吴鞠通常将一块老干姜用小绢袋盛装佩带身上,称佩姜,以避瘟疫邪气。一天,他在郊外遇见一村妇面白昏倒,守候一旁的丈夫顿足捶胸。
吴鞠通问其原因,得知妇人连日泄泻,再诊其脉舌后,便取佩姜嘱其夫速煎送来,即于树荫处为之点穴揉按。当村妇服下姜汤后,四肢渐转温暖,目睁神复。
多子多福话石榴
据史载,约在公元前2世纪,石榴产在当时隶属中国王朝的西域之地。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时,才将其引入内地,从此中原大地才有了石榴树。
古人称石榴“千房同膜,千子如一”。因此,石榴被视为吉祥物,以为它是多子多福的象征。民间婚嫁之时,常于新房案头或他处置放切开果皮、露出浆果的石榴,亦有以石榴相赠祝吉者。
石榴,性味甘、酸涩、温,具有杀虫、收敛、涩肠、止痢等功效。相传,有年夏天,元代名医朱震亨(浙江婺州义乌人,居义乌丹溪,学者尊之曰“丹溪翁”)的一位书友腹部疼痛,腹泻,朱震亨给他开了一帖中药,服了不见好转,又开三帖,服后还是无效,弄得朱震亨没了主意。于是,把药量加重一点,却仍旧是老样子。
那位书友无奈,即到朱震亨的学生戴思恭家中求医。戴思恭,字原礼,婺州浦江县人,从朱震亨学医。朱震亨见其颖悟倍常,倾心教他,思恭从此遂以医名著东西浙。
戴思恭知道他是老师的好友,热情接待了他。寒暄以后,书友求他治病,戴思恭感到奇怪,问道:“你的病先生看过了吗?”
书友说:“看过了。”
戴思恭切脉后,经过详细询问和审视,说道:“先生开的药方没有错,晚生给你加上石榴皮三钱,试试看。”书友回到义乌,服药三帖,腹泻霍然而愈。
有一天,书友去见朱震亨,满面红光,精神颇佳。朱震亨很奇怪,问明情况后,不觉高兴得喊了起来:“对呀!石榴皮止泻痢,治腹痛,缺它不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啊!”
酸石榴还是“治气虚不摄肺劳喘嗽之要药”。这是近代盐山名医张锡纯偶然发现的:他邻村张氏妇,年过四旬,素患肺劳喘嗽,夜不安枕已数年,服药皆无效。一晚偶食酸石榴,觉夜间喘嗽稍轻,从此每晚服之,其喘嗽日减,连眼过三月,竟脱然无累矣。
《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温者清之,清者温之,散者收之,抑者散之,燥者润之,急者缓之,坚者软之,脆者坚之,衰者补之,强者泻之。”这些针对病情采取的针锋相对的治疗方法,称为正治之法,属于治疗中的常法。
正治是在疾病的临床表现与其本质相一致的情况下使用的治法,采用的方法和药物与疾病的证象是相反的,又称为“逆治”。
《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说:“逆者正治,从者反治。”有时某些疾病的临床表现与其本质不一致,出现了假象,此时采用的治疗方法和药物与疾病的证象是相顺从的,即反治,又称为“从治”。反治法一般多用于病情发展比较复杂,病势危重,出现假象的情况。
冰片治怪病
《夷坚志》中记载,临安有一人患怪病,舌头伸出口外不能缩回,只能喝稀粥、米汤,痛苦异常。四处求医,却无人能治。后来,他每天坐在门口,希望能遇上可治此病的人。恰好有位道士路过此地,看到这种状况后,道士说:“这病我能治,只不过药材难得呀!”
病家看到了一丝希望,立即请求道士为其医治。道士认为获此药几乎不可能,正准备离去,恰好一官员途经此地,便不断追问此药名称,道士方说此药是“龙脑冰片”。
官员笑着说:“这倒不难,我家中就有此物。”随后让仆人回去取药。道士拿到药后,将冰片研为细末,撒在病人舌头上,伸在口腔外的舌头不久即缩回去了。
冰片味辛、苦,性微寒,功能开窍醒神、清热止痛、明目去翳,可用于热病神昏、痉厥、中风痰厥、气郁暴厥、中恶昏迷、目赤、口疮、咽喉肿痛等症。
冰片入药首载于《名医别录》,称之为龙脑,后被《唐本草》等书收录,并称之为龙脑香。冰片之名始见于《本草纲目》,李时珍曰:“龙脑者,因其状加贵重之称也,以白莹如冰,及作梅花片者良,故俗呼为冰片脑,或云梅花脑。”
藜芦的故事
金元时期名医张子和在《儒门事亲》中记载,有一妇女自幼得了风痫病,并日渐加重。严重时每天要犯十几次。有一年遇上了荒年,只好到地里挖野草充饥。
一天,她在田野中见有一种好像大葱的草,就采回蒸熟饱吃了一顿。到后半夜,她忽然感觉腹中难受不安,吐出许多黏稠如胶样的痰涎,接连几天,吐出的东西大约有一二斗。同时浑身出汗如水洗,非常困倦,自认为难以活命了。
谁知三天后,不仅身体渐觉轻健,多年所患之病也好了。她拿所吃的“葱”去问别人,别人告诉她说这叫“憨葱”,就是药书上的“藜芦”。
藜芦有“吐风痰,疗中风癫痫,杀诸虫”的作用。李时珍说:“吐药不一,常山吐疟痰,瓜蒂吐热痰,乌附尖吐湿痰,莱菔子吐气痰,藜芦吐风痰。”
《本草纲目》中记载,明朝荆和王妃刘氏,七十岁时病中风,不省人事,牙关紧闭,群医束手无策。经太医吏目月池翁诊视,药不能入,后来打去一齿,浓煎藜芦汤灌之。少顷,噫气一声,遂吐痰而苏,调理而安。
藜芦,因黑色曰黎,其芦有黑皮裹之,故名。《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下品。藜芦根有强烈辛味,若吸入此粉末,立即引发剧烈的喷嚏;误服少许,则会引起呕吐,混于饭中,蝇食之即死,故又名“蝇毒”。清代黄宫绣认为:“藜芦宜作散剂以投,切勿汤药以服”。
中医的治疗方法很多,但是归纳起来大体可分为汗、吐、下、和、温、清、补、消八法。
汗法是运用各种发汗药物组成方剂,来开泄腠理,逐邪外出的一种方法。
吐法是利用催吐药引导病邪或有害物质从口涌吐而出的一种方法,大都用于病情严重急迫,必须迅速吐出的积结实证。
下法是运用泻下药物攻逐体内结滞(如宿食、水饮、淤血等)的一种方法,可以排除蓄积,起到推陈出新的作用。
和法是通过调整人体机能,达到祛病除邪目的的一种方法。病邪既不在里,又不在表,或者气血营卫不和,或者脏腑关系失调,采用汗、吐、下、温、清、补、消都不适宜的,就可以采用和解的方法。
温法是用温性或热性药物补益阳气、驱除寒邪的一种治法。
清法是用寒凉药物以达到清热作用的一种治疗方法。
补法是运用补药补益人体气血,增强体质,达到扶正祛邪作用的一种治法。补法有补气、补血、补阴、补阳的种种区别。
消法是采用消食、化淤、软坚、化痰、化湿、利水等药物,对慢性积聚胀满进行渐消缓散而不伤正气的一种治疗方法。
中医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对于上述八法的运用是相当灵活的。由于有不少病的情况相当复杂,往往不是单独使用某法,而是把许多治疗方法配合起来使用,如汗下并用、温清并用、攻补并用、消补并用等。
朱砂治癫狂
相传,很久以前癫狂病医生没法治,但方士却治一个好一个。有位秀才懂医术,他想弄清其中的原因,于是跟妻子商量了一个办法,以探出方士的秘密。
秀才的妻子去找方士,谎称自己的丈夫得了癫狂病。方士急忙来到秀才家,装模作样地作起法术。方士先端一碗净水放在桌上,又拿起一张画好的符,嘴里还念念有词。正当方士就要点火烧符时,不料秀才一把抢过符纸,并将方士推出门外,然后将门关紧。
在屋里,秀才先尝了尝那碗水,发觉确实是碗净水;再看看符纸,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最后,他盯住画符用的朱砂,心想:“莫非这能治病?”
后来,秀才遇到一位得癫狂的人,便试着将少量朱砂放在水里让他服用,竟治好了此人的癫狂病。就这样,朱砂便成了一味中药。
其实,早在秦汉时代,方士们就用金石朱砂等炼丹,以求制成长生不老之药。三国时期著名道家葛玄,道教尊为葛仙翁,又称太极仙翁,及其重孙葛洪均擅长炼丹术。
葛洪曾闻交趾(古地名,泛指五岭以南)出丹砂,于是携其家眷来到罗浮山炼丹,他著有《抱朴子》一本,其中详细记载了运用朱砂炼丹服食,养生成仙之法。
《抱朴子》中载:临沅县廖氏家,世世寿考,后徙去,子孙多夭折。他人居其故宅,复多寿考,疑其井水赤,乃掘之,得古人埋丹砂数十斛也。饮此水而得寿,况炼服者乎。
朱砂虽不能使人长寿,但能治病,它能清心火,《珍珠囊》中云:“心热非此不能除。”清代黄宫绣《本草求真》谓:“朱砂同滑石、甘草则清暑,同远志、龙骨则养心气,同丹参则养心血,同地黄、枸杞则养肾,同厚朴、川椒则养脾,同南星、川乌之类则祛风。”
朱砂还能安魂魄,光绪皇帝就曾服用“朱砂莲心散”和“归神丹”,以安神定志,其主要成分即是朱砂。但朱砂不宜久服多服,古人云:“独用多用,令人呆闷。”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心“在志为喜”,肝“在志为怒”,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
其中,中医特别重视肝与情绪的关系。王孟英说:“七情之病,皆从肝起。”肝主疏泄,当肝气不亢不抑时,疏泄功能正常,心情舒畅,精神饱满;当肝气反常时,则情态活动亦随之变化,如肝气不足时,常易出现惊恐怕事、情绪消沉、精神恍惚等表现。
忧思或悲哀太过,致肝气抑郁,出现胸闷、胁痛、烦躁、情绪忧郁、月经不调等“肝气郁结”的症状。发怒时,肝气亢进,出现头昏头痛、血压升高等“肝阳上亢”的症状。
巴豆建奇功
《稽神录》中记载,鲁地有位叫赵瑜的穷书生,总想金榜题名,以便求得一官半职。他虽年年应试,但次次名落孙山,为此悲伤不已,渐有轻生之念。
一日,他到泰山东岳庙烧香礼拜后,走到山中树林中上吊自尽,不料被一老者救下。老者问赵瑜为何轻生,赵瑜说自己屡次不第,家境贫寒,无耕食之资,不如一死。
老人开导他说:“除了高官厚禄,谋生之路还有很多。你既与高官厚禄无缘,我有一秘方传于你,既可为百姓治病,也可解你生活之困,可保衣食来源。”
老人所传之方为巴豆丸,主治冷积、腹满、血瘕、痰癖、水肿、疥疮、顽癣、喉风喉痹。后来,赵瑜专售巴豆丸,疗效显著,求诊者络绎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