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重生之问鼎三国
4289400000102

第102章 袁术来袭

灼热的阳光穿过摆柳丛密的枝条,在地上投出一片斑驳的影子。淮河水在坡下缓缓的流淌,映射着刺目的白光。夏蝉懒洋洋的爬在树上,有气无力的嘶鸣,三长两短,搅的人心烦意乱。

黄老大躺在树阴下的一张藤椅上,拼命摇着扇子,嘴里咒骂着没有一丝风的鬼天气。他朝坡下那似乎都流不动的水流扫了一眼,恨不得能下去游个痛快。

“嘿,老啦——想当年……”这是他的口头禅了,眼下是在对这河水发着感慨,回忆自己年轻时候搏浪戏水的英姿。

“哟,黄头儿,想当年又怎么的?”一个小伙子也摇着扇子出来了。毕竟是年轻人,不像黄老大还穿了个小褂,他赤着上身,汗珠顺着身子直淌。

黄老大扫了他一眼,鼻子里哼了一声。“你小子倒是凉快,要是来了传驿的,你就光着膀子接人家?”

“喝,黄头儿又吓唬我呢。”那青年嘿嘿一笑,道:“看看这日头!谁在这时候来?”

“也不一定,想当年……”黄老大眯起了眼睛,回忆着长乐驿的风光。

“哈……”那青年正要笑他什么,突然看见官道上远远的腾起了烟尘,不由得瞪眼看着,下面的话一时没有了。

“唔?”黄老大蹭的站了起来,望着烟尘惊道:“有传驿来了!怎么这样的快法?”

黄老大在长乐驿作驿长,一呆就是二十年。每天就是看着传驿之人来来去去,一对招子早就练得毒了,光看马后腾起的尘土就知道来了几人几骑,跑得快慢,这份本事足以和拦路的响马有的一比。如今这匹在尘烟中渐渐出现的快马实在超出了一般的速度,不由得令他心头一颤。

“别备饭菜了,准备马,再舀一碗水来,怕是人家来了就走!”

年轻人答应着去办了,心里却十分疑惑,在他印象里,哪个传驿的不是吃喝一顿才离开?况且这日头毒的能死人,会有什么事情这样急的?

一声长嘶,骑士已经在长乐坡上勒住了马,浑黄的尘土扑了黄老大一身,带来了一阵火辣辣的燥热。

黄老大毫不在意,掸掸身上的土,递过一碗白水问道:“怎么着?三百里驰驿?”

那人三十来岁,精壮骠悍。一身戎服被汗水打透,沾满了黄土,已然看不出原来的颜色。他接过水,很有经验的调匀了气息,用水抿了抿干裂的嘴唇,并没有立刻喝下去。

“五百里飞驿!”那人歇了片刻,才说出这句话来,碗中的水也一饮而尽。

黄老大身子一颤,试探的问道:“加急军务?”

那人扔下了碗,扯过青年牵来的马,翻身跃了上去。“袁术打过来了!正在紧攻汝南!”话音仍在,骑士已然化作一阵滚滚的烟尘,驰向七里之外的通化门。

“要打仗了……”黄老大突然觉得一阵寒冷,炎热日头似乎也失去了威力,不由得缩了缩身子。

“袁术吗?”青年重复着。

刘基占领汝南,击怒了宛城的袁术。八月,二万袁术大军从宛城出兵,进逼汝南,袁术扬言,“寡当重取汝南。”

汝南守军幸好早有准备,倚地势死守,一时僵持不下。

刘基勃然大怒,当即命第四军、第六军守寿春,带第三军、第七军、近卫军出兵汝南。

为了保证汝南的安全,刘基带第七军精骑先先,以魏延为主将,率第三军、近卫军随后跟进。

烽火从汝南的边境袅袅升起,在广阔的疆域上划出一道白线,直入表面祥和的寿春城。

阳光毫无遮避的照射着白鹿原,广阔的原野上,野草反射着油绿的光。微风缓缓的拂过大地,小草低下了头,如同水面的涟漪般迅速在广阔的原野上传递着。不知名的野花无视风中携带的燥热,舒缓的摆动腰枝,随风舞蹈。

这是一片寂静的原野风光。然而片刻后,大地有节奏的震颤起来,一阵阵滚雷般的声音响起,随着地面震动的频率愈加清晰。远远的,苍兰的地平线上映着雪亮的闪光,起初是星星点点,渐渐在天边连成了一条线,进而铺天盖地,似乎将葱翠的白鹿原完全遮掩住了。

第七军五千精骑自寿春出发,如同闪电般刺向了汝南。

马上的刘基极目四顾,突然纵声长笑道:“原来五千铁骑铺开了竟是如此的多法!不知那袁术的二万大军又是何等景象?”

张辽在一旁跟随,闻言笑道:“那帮乌合之众有什么可瞧得?不过是乌龟熊样!”此言一出,他突然怔了一下,赧然的搔搔头道:“主公,我不是说您……千万别往心里去,我就是大老粗一个……”

刘基哈哈一笑,道:“这有什么,军中有哪个不是大老粗!再说我也想看看那二万乌龟的熊样!”

陈宫沉声道:“咱们也不能看了袁术!二万之众,毕竟不是个小数目,咱们在汝南虽有两万,但要防备曹操趁火打劫,在汝南城中最多两个师五千人马,那袁术虽然不堪,但也是一代雄主,切不可等闲视之,这胜负还在两可之间。”

刘基点点头道:“不错,正是这个道理。

张辽听他长别人志气,心中不以为然,却一时嘴拙,找不出什么可以和这个年轻书生辩驳的说词,当下默不作声。

却听旁边一员小将道:“临战切忌气浮,先生的道理自然是对的,但若说胜负两可之间,末将却是不大赞同。”

刘基怪有趣的看了那人一眼,此人二十四五的年纪,四方脸,面色白皙,虽身着披挂,却总有一股文弱之气,比陈宫更像个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