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菊花清
4256800000030

第30章 菊花清

槐花雨润新秋地,桐叶风翻欲夜天。

尽日后厅无一事,白头老监枕书眠。

——【唐】白居易《秘省后厅》

“人类真正的诞生地是当我们首次以智慧之眼反省自身的存在。我的心灵家园是我的书籍”,法国作家玛格丽特·尤瑟纳尔如此言道。她是法兰西学院成立三百五十多年来,首位当选的女院士。纵然相隔千百年光阴,只为因缘契合,一本与自己心性相投的旧书落入手中,从此可慢慢聆听作者的心声耳语,泠然秀润,细细抚慰人心,仿佛是回到内心深处的精神家园,静观天地宁旷悠远,全无疆界的禁锢。

“一夜雨后黎明时分的宫廷花园。/菊花上的露珠在晨曦中莹润闪动。/水滴延留在零落的蛛网之上,宛如轻轻缠绕于丝线上的粒粒珍珠……”千多年前,在日本京都平安王朝宫廷内院中,藤原定子皇后年青的宫廷女官清少纳言正跪伏在屏风后的矮几前,笔随意动,乘兴而书。长长柔顺的中分直发自清秀皎洁的脸庞两侧垂下,散落于几前肩后,洁净的榻榻米上。完全敞开的格子门外,朝阳明亮纯净,空气阴润清新。庭院一角,苍松青翠,偶尔飘过一丝淡淡隐约的松针清香。

这位千多年前的侍从女官,身世面目如今早已模糊不明,留在世间唯一确凿无误的真实存在便是这卷被誉为日本古代散文鼻祖的随笔《枕草子》,书内记录下着者轻盈明澈的率性感悟,诙谐玲珑的灵动思绪,以及全无修饰的直白心声。

据言,出生于公元966年左右的贵族女子清少纳言,乃日本第四十代天皇——天武天皇的第十代子孙,曾祖父清原深养父为知名歌人,父亲清原元辅也是吟坛着名歌人与学者。清少纳言自小深爱汉文汉诗,尤其偏好白居易的诗。16岁时,她嫁于橘则光,并生下一子。后离婚,与前夫兄妹相称。993年,27岁的清少纳言来到宫中,成为一条天皇的皇后藤原定子之贴身侍从女官。刚刚14岁的定子皇后,纤弱美丽,优雅从容,性情仁厚宽和,深为清少纳言所仰慕崇拜。

一日,皇后的哥哥内大臣依周献上一卷纸本。“皇上已有抄写《史记》的本子,我们该用这本子作何用呢?“皇后问道。“给我作枕头吧”,清少纳言脱口而出。定子同意了她的请求。从此,在寂静无人处,清少纳言便会取出枕下纸本,随时录下心中幽微变幻的瞬间感触。她以淡淡写意的笔触,绘出众生万相,平安王朝宫廷中近十年的岁月点滴,日光月影,虫草鸟鸣。观风中的樱花,自空中旋转飘落,清柔婉约,美丽依然,微微拨动心弦。在“往事眷恋”一则中,她信笔写道:“贺茂神社祭时留下的干枯蜀葵,夹在笔记本中的深深紫罗兰色或葡萄般淡紫布头。儿时所喜之玩偶……阴雨时节,无事可做,把玩旧日物件——一封多年前曾深深打动我心的情书。/去年的团扇。/月明之夜……”。

清少纳言并非刻意讨喜之人,《枕草子》原本就是写给自己看的隐秘私语,自然随意,坦率直白,乃心中真正所思所想,有时难免锐利尖刻。在《枕草子》最后一则中,清少纳言写道:“天已暗黑,几乎无法再写下去,笔也近于写秃。只是在停笔之前,还想写下几句……我确信当人们读到此书时,也许会说‘比我预料的还差些。无人知道她是何等样人……’毕竟我只随兴写下自己的所见所感,但却听说读者们言道我该感到自豪。真很吃惊呐;不过回思读者们喜欢这些文字该自有其道理吧。毕竟完全是自己独特的感受记载,个人的所恶所喜所与他人总有相异。不管外人如何反应,心中依然遗憾这卷私人记录竟进入公众视野”。

日本最着名小说《源氏物语》的作者紫式部在自己的日记中,曾不拘直言:“如此刻意的特立独行,难免为众人所不喜,她的未来恐不乐观。自然她是个才华卓着的女子。可是如果一个人即便是在最不恰当的场合,依然全无禁忌,决意率性而行,力图亲历每一件自觉有趣之事,外人自会归其为轻浮,这样的女子晚景如何能好?”紫式部与清少纳言身处同一时代,是恰如清少纳言一般的稀世才女,为运程正冉冉升起的第二位皇后藤原彰子的侍从女官,彰子皇后乃已有一女一子的定子皇后的堂妹。

1000年12月,定子皇后在宫外难产去世。之后不久,清少纳言便自贵族上流社会消隐而去,只留下无数戚戚传言,道其再结婚,离婚,出家为尼,独自寄居于乡野陋室,晚景困窘凄清,真假亦已难辩。

诞生于988年的《枕草子》抄书人能因法师,在书籍后记中曾描绘出多年后再见清少纳言的情景:“她野草为帽,干菜为肴,外出归来时,她说‘忆起从前的直衣打扮了……’”穿过岁月烟云,几乎可以看见她轻风明月般的淡定微笑,并无叹息自怜,自傲自许如她,至少不会示弱于人前。大约于1017年,清少纳言寂寂离世。

(原刊于三联书店《竞争力》杂志2010年7月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