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菊花清
4256800000010

第10章 禁忌

小时候,住在上海城市中央一处三层楼房的底楼,红色的木门外,有一竹篱笆围成的后院。父亲特地砌出一个小小花圃,里面种着三两支粉色黄色的月季花,两株红色鸡冠花,几丛粗长兰花,院中颇显出些田园野趣。尤其喜欢江南春雨季节,月季花开时,几不可知觉的蒙蒙雨丝凝聚于花瓣之间,渐渐串成雨珠,一滴一滴慢慢滑下,落入掌心之中,明净清凉。

那时,家中每年都养几只鸡,最后留下一两只生蛋勤快的母鸡。刚刚生完蛋的母鸡非常骄傲,一走出鸡窝便昂着头不停地“咯咯,咯咯”叫着。从鸡窝里拿掏出暖呼呼的鸡蛋,笑着对鸡说:“嗯,真能干”。这时便会从米缸里拿一把米,几叶青菜喂她。鸡儿便也当仁不让,毫不客气地吃起来。

养过的母鸡中属那只芦花鸡最漂亮能干,也最令人疼惜。从小养大的母鸡对人也有一番依恋。每次上学,鸡儿就会一路相跟,直到路尽头的拐弯处,然后眼巴巴地看着你离去。放学回家,只要一进她的视野,她便一路小跑前来迎接,与人相伴回家。

一日,放学回家,却未见她的踪影。四处寻找不果,急急跑去问母亲。正在做饭的母亲看了我一眼,无可奈何地说:“被街道里的人抓走了”。“为什么要抓我们的鸡呢?”“说是城市里不让养鸡,太龌龊,污染城市”。“我不管。她们把鸡抓到哪里去了?我得去找她。”“在街道办事处。你去也没用,她们不会还给你的。等你爸回来后再去问问。”母亲的话未完,我早已撒腿跑了。

街道办事处离家很近,跑到那儿发现门口已吵吵嚷嚷聚集着许多人,尤其是小孩子居多。那些办事人员态度恶劣地将我们轰出门。同班的一个小男孩看到我急眉赤眼疯狂跑来的样子,便悄悄告诉我:“她们还没杀它们,都关在笼子里。”他将我带到另一间房间的后窗,告诉我所有抓来的鸡都关在那里。窗户太高,我只能踩着墙壁上一线凸出的窄条,努力趴着窗台往里看。关在一只大铁笼里的芦花鸡抬眼看见我,便开始不停地“咯咯,咯咯”地叫,她的肚皮下有一只蛋黄四溢破碎的鸡蛋。凸条太窄,不能借力,撑不了多久只能跳下来休息一下。如此上下上下许多次,只听芦花鸡在里面不停地“咯咯,咯咯”地叫。每次上去看着她眼巴巴瞧着我的样子,真恨不得能砸开窗户将她救出,自己真是无用。无能为力,帮不到她,不能带她走,辜负了她,心中的痛总是难以平复。

母亲总说:“小孩子忘性大,慢慢就不记得了。”真希望自己能忘,但却不能。刚开始虽不能吃肉,但还能喝鸡汤;慢慢的鸡汤也喝不下;之后,所有鸡禽鹅鸭均不能入口。不能提,提起来心中就悲伤难抑。

多年后,前往美国密切根州读书,住在东兰辛城的密切根大学斯巴达村里,因缘巧合认识了几位来自台湾的虔诚佛教徒。每星期六及星期日他们都会聚在一起研读佛经教理。刚开始,自己只是外围成员。每日忙于读书打工,有时懒散,周末不愿早起,错过八点的早课,心中便会觉得内疚。急急起床,总能赶上研读《阿弥陀经要解讲义》,此书乃明朝蕅益大师所撰要解与清朝圆瑛法师讲义之合刊本。懵懵懂懂之间,在佛教殿堂里徘徊踌躇,心在不知不觉间,有了些许感悟与定觉。那些虔诚的同修们基本茹素,却从不勉强他人,可以尽随己愿。因为心理的原因,早已禁食鸡禽鸭鹅,其它诸种荤腥则基本俱食。

1992年的某日,忽然听说纽约东初禅寺的释圣严法师前来兰辛传法。师傅慈悲,愿意收纳一批俗世弟子。同修们鼓励我不要错过此番不可多得的殊胜缘分,我自也不愿放弃此等机缘。那日皈依在师傅门下的情景至今历历在目。手中捧着刚刚发下的那张随守“五戒”的三皈依卡,一个个列队依次从师傅手中接过一枚观音菩萨挂件。轮到我时,师傅微笑着问:“你叫什么名字?”仓促告知自己俗家之名。师傅又言:“好好研习修行,弘扬佛法”。“是,师傅”。过后,心中实在懊恼许久。真是愚顽,应该告知师傅自己法名是“果赞”,弘扬因果之赞嘛。

不久,转到位于兰辛之北的快乐山,就读于“中央密切根大学”。学业繁忙,与佛教同修慢慢疏离,佛书倒经常看。自己所守的“五戒”中,并无戒荤腥,所以并不茹素。只一日,心中忽觉万分不忍,无法再食所有众生肉,就此断了荤腥。

毕业后前往香港,得以与父母相亲近。食素两年,因为不太注意营养均衡,身体渐趋羸弱。不愿拂却亲人的好意坚持,再三犹疑,终于同意可食猪肉及海鲜。那日思虑定夺之后,与先生一起下山去附近集市闲逛购物。一路走过繁闹的街道,闲闲观赏香港的市井人声。走到一家粥店前,忽见一条活鱼正在一大块砧板上下翻跳,鱼的身上已被剐去两块肉,只是它还活着,鲜血淋漓,痛不可当。原来香港的生滚鱼片粥,为了保持绝对新鲜,便是如此做成。不由得惊出一身汗。告诉自己如果一定要食荤,至少不可食为己而活杀之物。此确乃苟且之举,只为心里好过些吧。

自密切根一别,从此再未见圣严师傅。远远听着师傅起大法愿,在台湾建立起一座世界佛教教学中心“法鼓山”。自己只能略尽绵薄之心意,却未曾亲身前往。总觉得未来时日尚多,师傅总会在那里弘扬佛教正法。

今年年初,师傅圆寂。心中留下的永远是师傅那张微笑清癯的脸。师傅的肉身虽灭,精魂常在。也许师傅的灵魄正在空中飞,微笑着俯瞰世间众生,为之祝祷。

(原刊于《世界日报》之“世界副刊”2010年1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