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管理定律
4221200000008

第8章 目标管理是成功的保障(3)

慕容复的一生都沉醉在“复国”这一春秋大梦之中,虽然他也算是一代奇才,文武双全,但为了重登龙位,他一生做了无数的错事,即使沦为卑鄙下流之徒也在所不惜,最终只落得以疯癫收场,然而疯了的他,也念念不忘重掌天下,依旧活在自己的梦中,不能不说是个可怜之人。

有时候,管理者可能像拍卖会上的交易者一样,明明知道自己的出价已经高出了商品的价值,可就是不愿放弃,不甘心自己的失败,最终 却失去了更多,所以学会适当地放弃,在企业经营中也非常重要。

每个人都会犯错,企业也不例外。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由于市场环境的变化以及一些人为因素,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这样那样的失误,由此给企业带来一定的损失。犯错不可怕,怕的是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一意孤行,让损失越来越大。如果是这样,企业就难免陷入鳄鱼法则的陷阱。那么,怎么才能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呢?

第一点,及时认识自己的错误。

改正错误的第一步是发现错误。在错误最初发生时,总会有一些征兆,发现这些征兆,就能意识到错误即将出现。然而,很多管理者因为太过自信,或者碍于面子,常常不愿承认自己的错误。这种思想就将导致错误必然发生,而且即将发生的错误,不仅关乎管理者个人的发展前途,更关系到整个企业的生死存亡。

所以,如果有人直言相告,管理者一定要警醒,认真分析现状,重视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自己的错误。

第二,敢于“壮士断腕”。

当失误所造成的损失已不可避免时,为了防止损失的继续扩大,管理者一定要敢于“壮士断腕”,及时抽身,果断止损。有的管理者不甘心承认犯了错,不甘心自己的付出,于是冒险挺进,这样无谓的勇敢,不是真正的勇敢,只会让管理者掉进鳄鱼法则的陷阱。

延伸阅读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缔造了计算机行业的神话,然而为了这个神话的延续,他竟然在发展的过程中,“吃掉”过“自己的幼子”。

Windows系统在进入市场一段时间后,销售量出现下滑,这对微软来说,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因为市场上出现了很多强有力的竞争者,比如太阳微系统公司的爪哇语言,惠普只装Oracle系统软件的数据机,这些都成为导致Windows系统被消费者冷落的诱因。当时,微软的很多竞争者都兴奋地宣称,“Windows的春天结束了!”因为网络使得电脑越来越普及,微软依靠Windows独霸市场的时代即 将过去。

就在这个时候,号称“让每家每户拥有一台个人电脑”的微软,果断地改变了策略,在经过认真的分析之后,比尔·盖茨做出了令人震惊的选择,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那就是:“吃掉自己的幼子!”他果断转型,尽管之前在个人电脑方面投入了巨大的研发力量,然而比尔·盖茨却毫不犹豫地放弃了对个人电脑的进一步研发,而是提出了全新的战斗口号:“人们能够为所欲为,想去哪里就去哪里,不论是个人电脑还是光纤网络,方式不限。”

于是,比尔·盖茨从战略上转向了网络技术,并且鼓励每个研发人员可以自由开发一个与Windows系统无关的网络产品,这极大地鼓舞了微软工程师们的士气。最后,微软获得了胜利,重新取得了主宰电脑操作系统市场的霸主地位。

在计算机技术快速变化的时代,微软能不能继续称霸,能够维持多久的繁荣,谁也说不准,但微软敢于“吃掉自己的幼子”的勇气,却是它成功的底气。适当地放弃是值得人们钦佩的,放弃并不意味着否定自己,而是开拓一种全新的思维,使你的企业在不断创新中,萌发更为蓬勃的活力!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外部环境总是在不停地发生变化,当企业遭遇突如其来的困难时,不妨想想如何适时地放弃,也就是说要在必要的时候勇于壮士断腕,学会取舍,懂得进退。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突破自己,超越他人。

福克兰定律:不做无谓的决定

福克兰定律指的是,在没有必要做出决定时,就有必要不做决定。直白些就是说,当你不知该如何行动时,最好的行动就是不采取任何行动。福克兰定律是由法国管理学家D.L.福克兰提出的,因此被称为福克兰定律。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管理者面对大量的市场机会,需要做出这样那样的选择和决定。这些机会背后,隐藏的是成功还是陷阱,没有人知道。如果无法确定机会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管理者就应该保持现状,而不是贸然挺进。对于一个企业的决策者来说,如果事前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遇事又不能保持冷静,那么在这样貌似机会的情况下,很可能做出错误的抉择,从而将企业带入泥潭。

作为企业的管理者,一方面要带领企业不断发展,另一方面也要保证企业的稳定,控制经营中的风险。所以,管理者一定要认真对待每一个机会,从全局的角度去考虑,才能做出选择。

那么如何抉择呢?

首先,决策者要清楚自己的现状,对企业的内外环境进行充分的调查和了解,综合考察自身实力。如果实力足够,就可以对新的领域进行一些尝试;如果实力不够,那么最好还是不要贸然挺进。

其次,管理者要对面前的机会进行筛选,去掉风险过高或者过低的选择,将最合适自己企业的规模、企业的实力以及企业的发展方向的选择留下来。

阿里巴巴总裁马云曾经说过:“CEO的主要任务不是寻找机会而是对机会说NO。机会太多,只能抓一个,抓多了,什么都会丢掉。”所以企业管理者应该非常清楚企业的目标,围绕目标来排列事情的先后顺序,不重要的事情就没有必要去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

最后,一定要把握好适合企业发展的机会,坚定贯彻执行下去,并且在执行的过程中,要根据具体情况做相应的战术调整。市场环境每天都在变化,对管理者而言,如果认准了机会,就要时刻关注市场,随时调整自己的发展战略。

延伸阅读 金利来公司是世界着名的领带生产商。1973年,金利来公司刚刚成立3年,就赶上了世界经济局势整体下滑,香港的消费市场急剧萎缩。当时,各大百货公司纷纷减少进货,领带行情跌落。许多领带生产厂家为了回转资金,降价抛售领带,这使得本来就不景气的市场更加雪上加霜,最终导致了香港领带市场的价格雪崩。

在这种严峻的局势下,金利来只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像其他生产商一样,低价出售领带,迅速减少库存,以此来保住市场占有率,这种做法的确可以在短期内回笼部分资金,并且保住市场占有率,但是却会因为降价,降低产品的品牌地位。另一种选择就是以不变应万变,持续保持原有价格,等待市场回暖。虽然第二种选择在短期内必然会丢掉部分市场份额,但从长远的角度讲,金利来的绝不降价,却能够让“金利来”这个领带品牌,始终居于领带行业的高端。

在严峻的经济局势下,作为金利来的企业管理者,曾宪梓最终果断地采取了后一种选择,以不变应万变。当时,很少有企业能够抗住不断下滑的销量,维持产品原价,然而金利来却做到了。

事实证明,经济回暖后,购买力上升,这个时候,金利来就成了需求者心中唯一的品牌象征,金利来不仅在领带行业独占鳌头,而且身价倍增。

奥地利诗人里尔克在诗歌中曾经这样写道:“没有什么胜利可言,挺住就意味着一切。”其实,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过于“随机应变”,就像一个过于“势利”的年轻人一样,是很难获得历经市场变化的购买者们的倾心的,所以,更多的时候,不妨从容一些,利用好福克兰定律,不做无谓的决定。当然,不行动并不意味着不努力,不积极,而是从更长远的角度去权衡,去决策。

金利来公司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做出了以不变应万变的决策,更好地保护了产品品牌,避免了盲目决策,也为下一步积极发展做了有力的准备。后来,市场环境好转时,曾宪梓廉价租来各大百货公司的柜台,加大产品宣传力度。在其他竞争者因为减少生产而品种不全、缺乏创新的供货局面下,供应了很多不同花色不同品种的领带,并且确保领带质量,让广大消费者意识到,金利来货真价实、铁价不二,于是,随着市场环境的好转,金利来坐上了领带行业龙头老大的宝座。

不值得定律:只有喜欢,才有效率不值得定律指的是,认为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去做好。这个定律看似简单,却经常被人们忽视,它反映出一种大众心理,那就是,员工如果认为自己的工作并不值得自己去为之努力,为之奋斗,那么就往往会敷衍了事,工作效率 低下,并且他自身也不会从工作中收获多少成就感。因此,管理者要想让员工提高效率,开拓创新,就要给他一份恰当的工作,一份他真正喜欢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员工的最大潜力,也才能推动企业更快地向前发展。

世界着名指挥家伦纳德·伯恩斯坦最喜欢做的事情是作曲。可是纽约爱乐乐团指挥发现了他的指挥才能,推荐他为纽约爱乐乐团常任指挥。

然而,伯恩斯坦更热爱作曲,尽管他干指挥工作干得也不错。可是他并没有满足自己的成就感。“喜欢作曲,可是偏偏做指挥”,这个矛盾折磨了伯恩斯坦一生。他的内心充满了隐痛和遗憾。最后,他带着痛苦和遗憾离开了人世。有人说,在指挥这个位置上,他最多只发挥出了他自己一半的聪明才智。

美国着名经营学家马考尔说过:“管理之本在于用人。”根据不值得定律可知,要让员工努力工作,就要让他们喜欢这份工作,喜欢,是一切的前提。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

有人说,21世纪是“自主选择”的世纪。着名的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指出:

“信息时代取代了工业时代,这个世纪最重要的事情不是技术或网络的革新,而是人类生存状况的重大改变。这个时代,人们将拥有更多的选择,他们必须积极地管理自己。”所以,当下的员工,完全可以自己决定自己的行业、自己的老师、自己的老板、自己的公司,甚至还可以选择创业。这个时候,就需要管理者具备更强的识人用人的能力,让每一位员工都尽可能地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否则,就很难留住人。

那么,如何能够知人善任呢?

第一个要点,要用好人,就要知道这个人能干什么。一个人能干什么,不是由他自己说出来的,比如一个技术工人,说他熟练景泰蓝的制作工序,那么要弄清楚他到底是否会做,就要让他说一遍、做一遍,在说的过程中,关于制作工序中的各个细节,可能出现的问题,什么情况下最容易出裂痕、次品,如何规避这些问题,如果他都能够说得一清二楚,那么他至少是了解这个过程的。如果上手做,他真的能够做得很好,把各种可能出现的小问题很好地避免了,那么他就真的能干好这份工作。

第二个要点,就是要弄清楚这个人喜欢干什么。有很多人,一辈子都很勤奋,可一辈子都很无奈,因为终其一生,都在做自己不喜欢的工作,这就是为什么他们工作得不开心,想逃离工作的原因。所以,作为管理者,一定要弄清楚员工到底喜欢干什么工作。

第三个要点,就是要弄清楚这个人是否能够胜任自己所喜欢的工作。虽然不值得定律指导我们,只有喜欢,才有效率,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做好自己喜欢的事情,要喜欢,并且擅长,才能真正有效率。

延伸阅读 索尼公司创始人盛田昭夫经常和下属主管们共进晚餐,以便能够更多地了解企业潜在的问题和隐患。一次吃饭时,盛田昭夫发现一个小伙子闷闷不乐地独饮闷酒,便问他为什么郁郁寡欢。小伙子看看盛田昭夫,又喝了几杯,犹豫了半天,才开口说道:“加入公司之前,我一直认为索尼很了不起。可是现在我觉得,我所有的工作不过是在为自己的上司卖命,而不是为索尼公司效力。这也没什么,可偏偏我的上司很无能,我提的每个建议,最后能否采用都由他个人决定,而他的目光又是那样狭隘,所以我对自己在公司的前途感到茫然失望。”

小伙子的这番言语深深触动了盛田昭夫,他意识到,必须及时了解员工内心深处的困惑,并尽快给予解决,才能切实消除他们的烦恼,让他们更好地工作。

于是,盛田昭夫决定创办一份内部周刊,把下属各个单位、部门空缺的职位都刊登在上面。这样,无论谁对自己的工作不满,都可以寻求调动到公司内部的其他工作机会。并且,盛田昭夫还立下规矩,允许员工每两年调动一次工作岗位,鼓励大家都积极到自己更喜欢的,更适合的岗位去一展身手。盛田昭夫希望借助这些办法,给那些同那位小伙子一样想要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的员工们更多的机会,让他们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

就这样,通过员工的内部流动,盛田昭夫让大部分员工都走上了自己喜爱的工作岗位,这样,不仅大大提高了公司的人才利用率,也提高了公司的工作效率。

员工们都找到了自己喜爱的职位,更加投入地工作,索尼因此蒸蒸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