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管理定律
4221200000016

第16章 自我管理提升管理能力(4)

市场经济条件下,员工和企业是利益共同体。企业善待员工,职工自然会对企业做出更大的回报。在澳柯玛,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非常高,自我管理能力也很强,尤其是对公司发展提出建议时的热情更高。员工王义照等人对展示柜产品进行了改造,使公司每年能节约成本280万元。员工赵定勇等人做出的技术改良,为公司增进经济效益80万元。据统计,近几年,员工提出的合理化建议高达3000多条,其中一半以上都被采纳,创造经济效益达6300万元。

“善待员工,厚爱企业”,这种企业关心员工、员工热爱企业的状态加速了企业发展。如今,澳柯玛每年销售额增幅都在20%左右,员工的工资水平逐年增长。

要实现员工自我管理,管理者就要从员工利益出发,为其解决实际问题,提供发展的平台,营造愉快的工作氛围。只有做到这些,员工才能和公司融为一体,达到所谓的自我控制。

互惠关系定律:双赢才是赢

互惠关系定律很容易理解,管理者如果希望员工为公司鞠躬尽瘁,那么就要从自身做起,真正地关心下属。只有真诚地帮助员工,员工才会用真心来回报你!

心理学上说的互惠关系定律内容是“给予就会被给予,剥夺就会被剥夺。信任就会被信任,怀疑就会被怀疑。爱就会被爱,恨就会被恨。”中国古语说得好,“士为知己者死”。在现代职场上,职员也是能够为认可自己存在价值的管理者鞠躬尽瘁的。管理者如果希望员工做出某种行为,就要对这种行为做出诱导性的行动——关心或者奖励员工的行为,才能得到所希望的效果。这就是所谓互惠关系定律。

一位优秀的管理者不应该是高高在上的指挥家,而应该处处为员工着想,最大限度地为员工提供服务。身为管理者,仅仅发号施令是不够的,关心下属也是管理者的必修课。一个高明的管理者,不仅要善于发挥下属的能力,更要善于通过为下属排忧解难,从而唤起他们的内在工作热情——主动性、创造性,使其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而不会由于奖励不公或者缺乏上司的关心而导致跳槽。

如果一个管理者不能真正关心下属,那么下属也就不会对企业产生真正的忠诚。要激励员工去做某件事,只有让他知道,做这件事对他对公司都有好处,他才会努力去做。管理者所讲的鼓励员工上进的话,介绍企业的远大目标等,也许会使员工在某一时段内发奋工作。但是,这些口头上的激励,必须以物质为基础,才能长久地发挥作用。如果一个企业有非常远大的目标,但却不能保障员工现在及今后的生活,那么无论精神激励多么振奋人心,效果也不会太长久。员工们在一阵发奋工作之后,心情会逐渐趋于平静,然后会向自己发问,这样为公司拼命工作,对我究竟有什么好处?所以,作为一个企业的管理者,要善于发现员工内心的真实想法,把他们的个人利益与企业的目标和需求结合起来,再通过评估与奖惩,把这种价值表现出来,才能真正长久地激励员工,努力去做领导者希望他们去做的事,成为忠于公司,为公司尽情效力的人。

延伸阅读 美国钢铁大王卡耐基是一位优秀的领导者,他管理公司的突出特点之一,就是他善于为员工解决各种问题。他在回忆录中记载着自己刚担任管理者时的一件事:

一天,公司一位年轻的员工得知妻儿因为家乡房屋拆迁而失去了住处后,十分焦急,去找他的上级卡耐基,想请假回家安排一下。因为当时业务繁忙,人手又少,所以卡耐基不想让他在这时请假,于是就对这位员工说了一通“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事,公司的事再小也是大事”之类的道理,想让他安心工作,不料这位年轻下属当场就被气哭了。他气愤地说:“在你们看来这是小事.可对我来说这是天大的事!我的妻子和孩子都没有地方住了,你还让我安心工作,请问,我怎么还能够安心工作呢?”卡耐基后来在日记中写道:“这位年轻人的一番大实话深深震动了我。”他对所谓“大事”和“小事”进行了一番辩证的思索后,立刻去找那位年轻的下属,向对方道歉并且准了他的假,后来还亲自到这位下属家中去探望,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这位后来的钢铁大王当时也才23岁。他在回忆录上写的最后一句话是:“这是别人给我在通向领导的道路上上的第一课,也是刻骨铭心的一课。”

关心体恤员工,就是要站在员工的角度,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这个道理是适用于任何组织的。管理者只有多为员工的切身利益考虑,员工的忠诚与积极性才会得到激发和提高。

波特定律:不要总盯着下属的错误

波特定律是英国着名的行为学家L.W.波特提出的。这则定律的意思是说管理者要有宽广的心胸,不要抓住下属的错误不放,要设身处地为员工着想。

英国行为学家L.W.波特提出了着名的波特定理:当遭受许多批评时,下级往往只记住开头的一些,其余就不听了,因为他们忙于思索论据来反驳开头的批评。这则定理告诫我们,总盯着下属的失误是领导者最大的错误。优秀的管理者在员工犯错误时,不会一味责怪,而是宽容、大度地面对他们的错误,把对员工的质问、责骂变成鼓励,把对员工的 责罚变成鼓舞他们的士气,让员工在接受责罚时怀着感激之情,进而达到激励其上进的目的。实际上,每个人都需要鼓励,有了鼓励才能产生动力。批评的同时给予适当的肯定,把批评转化为员工工作的动力,这样才能成为一名出色的管理者。

在管理事务中,管理者要学会宽容下属的错误,但宽容并不等于对错误置之不理,而是设身处地替下属着想,在批评的同时,不要忘记肯定部下的功绩,以激励其进取心,并且在批评过程中要避免伤害其自尊和自信。如果管理者过于关注员工的错误,尤其是一些非根本性的错误,一直抓住不放,就会大大挫伤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甚至会使员工产生对抗情绪,这样会产生很坏的结果。一个懂得如何顾全下属尊严和面子的管理者,不仅会使批评产生预期的效果,而且还会获得下属的大力拥戴。

通用电气公司总裁查理·里德在自传里说:“当人们犯错误时,他们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惩罚。”面对下属的过错,对其进行批评,令其改过肯定是有必要的,但是绝不能抓住下属的过错不放,而是要给他一个改过的机会,并且今后要更加尽职。

延伸阅读 在工作中宽容对待下属犯的错误这方面,日本索尼公司的创始人,被人们赞为“经营之圣”的盛田昭夫颇具经验。

盛田昭夫喜欢在下班后和员工们聚会闲聊。在一次闲聊时,下属一家公司的总经理抱怨说,员工在工作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差错,但又找不出具体该负责任的人。

盛田昭夫说,其实,找不出具体犯错误的人是好事。他的理由是:假如真找出是谁犯了错误,会影响其他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盛田说,每个人都会犯错误,但是有时这些错误对公司的长远发展来说无关宏旨,更不会动摇全局。而如果某个员工因犯了一次小错误被剥夺升迁机会,他可能从此一蹶不振,更不要说为公司做更大的贡献了。所以,只要把犯错误的原因找出来,公之于众,无论犯没犯 错误的人都会牢记在心,今后就会避免再犯这种错误。

盛田昭夫还说,如果找出了犯错误的人,后面的事会让你很棘手。倘若这个人是一位老员工,把他开除了,就还得再找一个熟悉这项业务的人来接替他。假如他是一位新员工呢,那犯点错误更不奇怪,你要像对待小孩犯错误一样,帮助他改正错误而不是放弃他。因此你要做的是,找出犯错误的原因,把这个问题公之于众,以免他或别人重犯。这样既不会损失员工,又能让人们从中吸取教训。

盛田昭夫的宽容大度,深深触动了这位总经理。为了追究下属的错误,导致又犯下一个错误,加起来就是两个错误了,其结果是得不偿失的。索尼公司总是洋溢着自由豁达的气氛,保持着不断追求“更新”“更有特色”的原则。这种独特的人事管理方式使公司充满活力,吸引了大批人才,为公司带来了巨大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