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伯爵家书:一位外交官写给儿子的80封信
4211700000063

第63章 第62封信尽早学会独立思考

你一定要尽早学会独立思考。我希望你在处理任何事情之前,都要保持一颗理性的头脑,然后经过思考、分析和检验,最终得出正确和成熟的判断。千万不要被“看上去应该是这样”迷住了眼睛,也不要让任何权威左右你的判断,误导你的行为。

亲爱的孩子:

你已经到了独立思考的年龄。虽然在你的同龄人中还没有几个人能做到,但我还是希望你能养成对是非、对事物都能深入探究的良好习惯。这样你才能学习到没被歪曲的真理和更加科学的系统知识。

不过,老实说(因为我愿意向你透露我的秘密),这对你确实近乎苛求,因为我也是在近几年才学会真正的思考,才达到我现在要求你去做的程度的。

早在十六七岁的时候,我根本不晓得什么叫独立思考,后来才略知一二,所以许多年以来,我并没有充分吸收和利用我所掌握的东西。我只是热衷于把所读书里的东西一个劲儿地往脑子里塞,或者一味地附和周围伙伴们的想法(不管是对是错)。我当时的想法是这样的:与其皓首穷经,探求真知,还不如随大溜来得省事。之所以采取如此草率的态度,一来当时少不更事,觉得对什么事都再三斟酌,太麻烦、太累;二来由于我当时过于迷恋玩乐,根本没有留下时间来思考,那时,年轻气盛的我对上流社会也没什么好感,甚至多少还有点儿逆反心理。

长此以往,自己的判断力已经被偏见大大扭曲了。尽管自己对此不以为然,但坏毛病已经形成,对真理的追求也被脑子里形形色色的错误念头所取代。不过,当我醒悟后,我就下定决心学会独立思考,尝试用自己的大脑判断事物。一段时间后,我发现我对世界的看法有了惊人的转变,看任何事物都感到有条不紊、井然有序了,再也不把他人的想法和观点当做现实。

回首当年,我的第一个偏见是对古典主义的盲目崇拜。我信奉了大量的古典书籍,并盲目接受了老师灌输的结果,以至于渐渐地形成了这种偏见。那时我固执地认为,自古希腊古罗马帝国灭亡以来近1500年间,所谓良知与正义在这个世界已不复存在。你可以想象我的这种看法是何等荒谬和极端。我甚至坚信,正因为荷马和维吉尔(古罗马奥古斯都时期最重要的诗人)是古代人,所以是正确的;而弥尔顿与塔索是现代人,所以是错误的。自然,现在我不会这样认为了。

今天,我只要稍加判断就可以发现,三千年以前的古人和现代人没有什么两样。要说变化,也只是随着光阴的流逝,时尚和习俗有所改变而已,至于人的本质,一直都没有改变。跟动物或植物一样,今天的动物或植物与1500年前、3000年前的同类相比,也看不出来有多少明显的改变。可见,认为1500年前或3000年前的古人比现代人更勇敢、更聪明、更诚实,是很荒唐的。

有些知识分子好以学者自居,往往信而好古,而空虚、无知的人则是沉迷眼前事物的现代狂。其实,这都是不可取的,因为古代的事物有其优点和缺点,古代的人也有其美德和恶习,就像现代人一样。尽管我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明白这个简单的道理有点儿晚,但总算没有一直如此。

我的第二个偏见是,伴随着对古典的崇拜,有段时间,我曾虔诚地相信,要是不信奉英国国教,那么芸芸众生真的是毫无希望了。当时我并不知道想要改变一个人固有的思维是非常困难的,所以,总想把自己的看法强加给别人。其实,每一个人对同一件事情都有自己的看法,并且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不是一致的,这是很自然的现象。只要彼此间都很真诚,没有恶意,那么就无可指责,应该多多包容。

我的第三个偏见源于对“上流社会”的态度。当时我愚昧地认为,要想在社交圈出人头地,就得装出一副“玩世不恭”的模样。因为我发现社交圈里的这类人确实很受欢迎,所以自然而然地我把他们当做效仿的对象。其实,我真实的动机还是担心不这样会被那些真正追风的人嘲笑。

可是现在,我再也不会害怕被人嘲笑了。我敢说,对那些以“玩世不恭”自居的当事者来说,无论他们自以为多么博学或是多么高尚,但这绝不是什么优点,更不会为一个人带来光彩,相反是十足的缺点。所以,如果你盲目地仿效他们的玩世不恭,不仅不会赢得别人的重视,反而会让人作出贬低你的评价。

孩子,你一定要尽早学会独立思考,千万不要像我年轻的时候那样。我希望你在处理任何事情之前都要保持一颗理性的头脑,然后经过思考、分析和检验,最终得出正确和成熟的判断。千万不要被“看上去应该是这样”迷住了眼睛,也不要让任何权威左右你的判断,误导你的行为。当然,我不是说,经过理性的思考后,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因为人类的理性有时也会出现问题。但是,这么做至少可以让自己的犯错误率大大降低。

读书或者和智者交流能够提高一个人独立思考的能力,但是书本中的观点也不是完全正确的,所以你要试着用理性来指导自己,进行选择性的吸收。另外,智者也会一时懈怠,偶尔走神,以至于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你千万不要嫌思考太过麻烦,而选择完全“抄袭”别人的想法和观点。

历史上这类例子有很多。比如,有种观点认为:“在专制的政治体制下,艺术和科学不可能得到繁荣发展,而被剥夺了自由的天才必将受到压制。”我觉得,这种观点很有商榷的余地。也许类似于农业那样的产业,处在专制的政治体制下,农民的权益得不到确实保障,要取得进步和发展或许的确很难。但是,至于专制政体对数学家、天文学家、诗人或是演说家等能不能起到压制作用,我看就不是那么回事了。最简单的原因就是,人的脑细胞不可能因为自由受到限制就停止工作而枯萎。

的确,专制政体可能会剥夺诗人或演说家表达某个特定主题的自由,然而,他们心中所要讴歌的对象,却是任何专制独裁都夺不走的,这已经留给了他们足够的主题去发挥天才。假如他确实是一位有才华的天才,就不必害怕因为丧失发表亵渎、污秽或煽动性作品的自由,而担心天赋受到遏制。要知道这些在开明的政体下,也是会受到遏制的。

可见,“在专制的政治体制下,艺术和科学不可能得到繁荣发展,而被剥夺了自由的天才必将受到压制”的观点,是不可信的,甚至可以说非常荒诞。不少法国作家的成就足以证明,譬如拉辛、莫里哀、拉·封丹等,他们都是在路易十六的专制统治下取得很高的文学成就的。而奥古斯都专制时代的那些优秀作家,也是在那个既残忍又一无是处的皇帝统治下创作出流传后世的佳作的。此外,书信也不是在自由、开明的政体下才风靡一时的,而是在手握绝对权力的教皇利奥十世时代,以及独裁的弗朗西斯一世统治时期才流行的。

在这里,请你不要误解了我的意思,以为我在袒护专制政体。其实,我最痛恨的就是专制独裁,它侵害了人类的基本权利。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