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伯爵家书:一位外交官写给儿子的80封信
4211700000064

第64章 第63封信持怀疑态度读历史书籍

对所有历史事件都采取怀疑的态度,并让这种态度成为习惯,这有利于你保持冷静、清醒的思维,也是你必须努力要达到的目标。

亲爱的孩子:

如今的你足迹遍及法国,对某些事情已经有了一针见血的洞察力。更让我高兴的是,你在读历史书时已能够用怀疑的眼光去看待书中的问题了。

在这个世界上,只看书却不经大脑判断,不管书中的内容对他有没有用,只是填鸭式地把它们一股脑儿统统塞进大脑,也不加以整理、归类就储藏起来的人实在是太多太多了。久而久之,他们的脑子就会变成一个垃圾场,各种杂物云集在此。

我认为,在了解有关历史性的知识时,除了作者的姓名,对书中的内容千万不要生吞活剥,尤其是对于书中所叙述的观点和所谓的正确结论更要当心。到底是对是错,对多少错多少,应该经过自己的大脑重新思考。特别是当牵涉到某个特定的历史事件时,最好能翻阅不同作者就同一个问题发表的不同见解,然后再加以综合评判分析、比较整理,最后形成自己的观点。

这是因为,我们无论如何是没有办法知道真正的历史面貌的,历史都是后人根据一定的个人或集体的价值判断写出来的,打上作者本身喜好的烙印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对同一历史事件,博采众家之言,绝对不是什么坏事。

就以古罗马恺撒大帝被杀这件著名的历史事件来说吧。翻开各种历史书籍,几乎所有的书对于这段历史都进行了描述,而且对这件事的前因后果都说得头头是道,入木三分,但我们却不能完全相信这些论断。

首先,在分析这一事件的真正原因时,我们必须把当时与该事件有关的人物的想法和利害关系等方面的问题考虑进去。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才可以判断作者的观点是否合理。在分析判断过程中,肯定会有新的发现,说不定还会发现更重大的历史动因。

在考虑同一历史条件下相关人物的动机时,不要盲目轻信历史学家给出的原因或动机,应特别细致,千万记住不要遗漏了任何值得引起注意的问题。这是因为,人类的本性复杂而矛盾,感情强烈而多变,意志起伏不定,人们的思想极易受到身体细小变化的影响,一天之中可能会以不同的形象出现。总之,人是每天甚至每时每刻都在变化的。最好的人可能会干出一些坏事,尽管并不是非常糟糕;而最坏的人也可能做点儿好事,有时甚至还相当出色。这就是人类的实际情况。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我们在追寻一个历史事件的动因时,总是从一些冠冕堂皇的动因切入,这样就不容易找到事情发生或发展的真正原因。就拿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来说吧,这件事发生的真正原因有可能是由路德的金钱欲望受挫引起的,但是那些满脑子政治概念的专家学者,却把当时所有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无论大小事,都套上了政治性的动机,好像历史事件除了政治动因就没有了任何其他动因。我对于这点就深感疑惑。

人简单地说就是个矛盾的混合体,所以人的行动不会只受到人性中较高尚的一面的影响。再聪明的人也难免做蠢事,傻人也可能做出聪明的事情来。拥有喜怒哀乐,变化莫定,这是人的本性。如果一个人当天的身体、精神状况不好,那么他的举止也会反常,这就是现实的人。即便消化系统良好,睡眠非常充足,行动极为果断的男人,也说不定哪天会消化不良、睡眠不足、情绪低落,甚至碰上小事也显得畏首畏尾、胆小如鼠。因此,我们切不可把所有动机都与人类的高尚联系起来,这样推断过于简单化,也不容易得出正确的结论。

当然在考究人在历史事件中的真正动因时,无论搜集多么完备的材料,也不管怎么努力深入地去探究,对于真正的原因,仍然很难脱离臆测的范围。

还以恺撒被杀为例。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是:一个23人的团伙暗算了恺撒。但据一些史料记载,这个阴谋集团的23名成员全都是由于爱好自由、热爱罗马才勇敢地杀死恺撒的。对这一说法,我是不能简单接受的。难道除了这个动因,就没有了其他的动因?难道这真是他们谋杀恺撒的主要原因吗?

如果我们一旦拨开历史迷雾,也许会大吃一惊,发现谋杀恺撒的主谋布鲁特斯,其实是基于个人的自尊、嫉妒、怨恨、失望或其他种种私人的动机而行动的。也许这样判断有些武断,但至少是基于这些个人动机中的一部分。

不管怎样,我始终坚信,读史可以有效地培养人正确的判断力和分析力,是培养人对事物持有怀疑态度的好“材料”。而事实也正是如此,自古以来,人们对历史事实与动机的怀疑从来没有间断过,至少人们对和某一事实有关的各种背景,几乎都是持怀疑态度的。

就是我们平常的所见所闻,对同一件事,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更不要说离现在几千年甚至几万年的历史史实了。所以,我们应该心知肚明,所谓的历史事实,其可信度是非常脆弱的。

我对你罗唆这么多,就是想让你明白,不要盲目轻信书本上的知识,对于历史学家所记述的历史事实,我们无法确定是否公正。很可能他是在借题发挥,哗众取宠,大做题外文章,或者是想及早结束那个章节。因此,我们在读历史类文章时,最好持有怀疑的目光,就算那篇文章是由某位著名的历史学者写的,也一样不要轻信,要独立思考,自作判断。

不管历史真相究竟如何,对于生活在复杂社会中的我们而言,历史远比任何科学都来得重要。对所有历史事件都采取怀疑的态度,并让这种态度成为习惯,这有利于你保持冷静、清醒的思维,也是你必须努力达到的目标。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