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伯爵家书:一位外交官写给儿子的80封信
4211700000062

第62章 第61封信避免落入“学识丰富”的圈套

优点与缺点、美德与恶习都是矛盾的综合体,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假如优点或美德跨越了某个临界点,就会沦为缺点或恶习,这就是所谓的过犹不及。所以,实践优点和美德也需要把握一个度,甚至要求人们比避免缺点和恶习具备更高的判断力。

亲爱的孩子:

优点与缺点、美德与恶习都是矛盾的综合体,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假如优点或美德跨越了某个临界点,就会沦为缺点或恶习,这就是所谓的过犹不及。比方说,过分的慷慨大方,人们会认为你是一个奢侈浪费的人,而过分的勤俭节约,人们又会认为你是一个吝啬的人;行事过于大胆,人们会认为你是一个行事轻率的人,而太过谨慎,人们又会认为你是一个怯懦的人。诸如此类,举不胜举。所以,实践优点和美德也需要把握一个度,甚至要求人们比避免缺点和恶习具备更高的判断力。

恶习的本性是丑陋的,如果没有人给它戴上美德的面具,人们一眼就能看穿它,正直的人绝不会被引诱。而美德的本性是绚丽多彩的,人们乐于接受它,并且随着认识的深入会对它越来越着迷。因此,具备更高的判断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它能将美德的积极一面呈献给人们。同样的道理,判断力对于优点也是一样的。因为一个人如果缺乏必要的判断力,优点也会转化为缺点,以至于引起可笑的行为和过失。比如,一个具有渊博知识的人,如果缺少判断力,就会步入傲慢和卖弄学问的险境。我希望你能有自己的判断力,千万不要让自己具有的优点和美德转化为缺点和恶习,成为人生道路上的绊脚石。在这方面我会给你一些忠告:

我希望你不要像那些以学识为傲的“饱学之士”那样,整天和人们谈论一些陈词滥调、全无新意的东西,时间久了会引起人们的不满,以为你就知道这些“陈芝麻烂谷子”。我要求你知道得越多,越要表现得谦虚(这能让一个人的虚荣心得到有效的遏制)。你可以对每件事情做到心中有数,但不能表现出太有把握;你可以把你的观点讲述出来,但不作出断言;说服他人后,要对他们的观点也表现得宽容、豁达。

我希望你不要像某些爱卖弄学问的人那样:总喜欢谈论古代的话题(他们以此为谈资),好像现代的东西没有古代的有用。他们喜欢随身携带一两本古代的名著,他们总是在阅读古人的作品,从来不会去读“没用”的现代作品,甚至他们还会天真地告诉你,人们在艺术和科学方面,自1700年以来,根本没有取得任何进展。我这样说,不是想告诉你,古代的知识可以完全不重视,只是希望你少吹嘘一点儿古代的事物,吹嘘古代事物是不能融入现代社会的表现。我要求你在和别人谈论现代社会时,不能显出鄙视;讲到古代时,也不要一味地盲目崇拜。你要具体事情具体对待,最好能够从它们的优缺点来判断。要是碰巧带出了一本古代经典名著,放在口袋里就行了,不要拿出来炫耀。

有些杰出的学者,他们总喜欢对古代作家的名言警句进行改编,然后形成自己的话讲给别人听,以显示自己有学问。其实,这样做是非常荒谬的。首先,他们完全不知道,自创世纪以来,两个非常相似的名言警句已经不存在了;其次,古代的名言警句产生的社会背景,根本没有人,就连最著名的历史学家也不是完全明白。所以,我们不能为了令人信服,就不考虑实例本身发生的具体细节。我们可以从几个相似的实例进行推论,但也是仅供参考,不能用来做教科书。

还有些学者,他们总喜欢通过聊天来炫耀自己的学问,即使是与女性聊天,他们也要引经据典,以显示自己博学多才。他们为了显示自己对古代的作家有多了解,常常在谈话中用绰号或特定的名字来称呼他们。比如,他们会用“老荷”来称呼荷马,用“狡猾的流氓”来称呼贺拉斯(公元前65年~公元前8年,古罗马诗人、批评家),用“马罗”来称呼维吉尔(公元前前70年~公元前19年,被誉为古罗马最伟大的诗人)。这种行为被现代的一些纨绔子弟效仿,这样的人实际上毫无真才实学可言。他们对古代作家的一些花边新闻了如指掌,然后在与人交往时,满怀自豪地讲述出来,希望别人把他看做一个有学问的人。我希望你不要这样做,这不是有学问的表现,而是愚蠢的行为。我要求你在不同的社交圈里,使用不同的特定语言,避免大量地引用其他话语。千万不要让与你交往的对象觉得你比他们聪明,这会使他们疏远你。

你拥有渊博的学识,不必拿出来在别人面前炫耀,只要让别人知道你是一个有学问的人就行了。要是别人向你请教某些问题,你就告诉他;要是没有人请教,你也不必在那里卖弄。

孩子,你要记住,对一个人来说,学识是一种必要的装饰品,缺少它不能算一个完美的人。但是,你也要尽力避免上面我给你讲到的错误行径。尽管我希望你是一个集现代和古代知识于一身的人,但是你要懂得,古代的知识只是一个参考,现代的知识才是你要详细了解的。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