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玩到5岁,学啥都不晚
4185100000041

第41章 5岁前的教养——家长的这些做法不科学(1)

认为孩子“多动症”

王女士的儿子小凯今年5岁了,孩子聪明过人,却也十分淘气,这让夫妇俩在欣慰之余更多了几分担忧。小凯在家总是不停地玩,在幼儿园看哪个同学不顺眼,就要想办法捉弄一番,有时把这个同学铅笔盒里的东西,放到另一个同学的铅笔盒里,常常令受捉弄的同学摸不着头脑;对幼儿园老师,小凯也不畏惧,有一次把老师的粉笔掰成几段,让老师无法上课……

老师和邻居都说这个孩子是个多动症,于是,王女士来向东子求助。

通过和孩子的接触,东子认为小凯只是好动而已。

类似小凯这样的孩子有很多,遗憾的是都被那些以治疗“多动症”为生的人划过为“病人”,他们甚至言称患有“多动症”的孩子有占有儿童的几十分之一。而据东子的调查和了解,真正患有“多动症”的孩子只有几千分之一。东子接触的孩子数以万计,只见过一个孩子是“多动症”,那是在长沙的一次讲座后,家长领来的一个6岁男孩,谈话间不停地手刨脚踢。

孩子调皮、好动,很多家长就认为他患有多动症。其实不然,家长不要轻易将“多动”和“好动”混淆,因为前者是一个病症,需要药物治疗,而“好动”可以通过良好的教育方式和科学的训练加以改善。

儿童多动症是儿童时期的一种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心理学家称之为“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目前,很多幼儿园、小学教师和儿童家长,往往把多动或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统统叫做“多动症”,东子认为这其中大部分是误解。多动症的“多动”是一些不适当的、无目标的动作,不能自我控制,而且多动行为往往显得任性、冲动、冒失,事先缺乏考虑,事后又不顾后果,有时还带有破坏性和“恶作剧”性。

相对于“好动”而言,“多动”的孩子对感兴趣的事物也不能专注,做事没有目的性,行动强于思维。另外,多动症孩子较冲动,无自控力,完全不能安静下来,喜欢打断别人讲话,自己说着毫不相干的话题。注意力不集中是多动症最基本的特征之一,多动症孩子的注意力容易被周围其他事情吸引过去,也就是说,他们的被动注意胜过主动注意。

孩子年龄小,活泼好动是他们的本性,是再正常不过的事。这是孩子和大人的一个最明显的外在区别。反之,小小孩童像个大人似的沉稳不动,倒真是个令人担忧的事了;况且,人的气质有不同的类型,有一种类型叫做多血质。多血质的孩子的明显特点就是活泼好动,情绪不稳,注意和兴趣容易转移,做事常常不够专心。年龄越小,气质类型的特征就越明显。这也是很正常的事。

东子给见长的建议——

方法一:懂得区别孩子的“好动”与“多动”

儿童的“好动”和儿童的“多动”其实是不难区别的。

一是有无目的性。好动儿童的活动是有目的的、有序的;多动症儿童的活动是无目的的、杂乱的。二是有无离奇性。好动儿童即使特别淘气,他的好动并不离奇,能为人们所理解;多动症儿童的多动,则离奇得让人难于理解。三是有无选择性。这一条最关键。

儿童的“好动”常常在活动内容和场合上具有选择性,比如在学习活动上表现为“好动”,而在看电视或做游戏等孩子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上,则能专心致志;多动症儿童的“多动”在活动内容和场合上是没有选择性的,不论什么场合、什么活动、都不能使其安静下来全神贯注,都会表现出多动、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

“多动”的很多行为表现与“好动”行为十分相似。比如,两者都可能出现上课不专心听讲、搞小动作、影响和妨碍别人的学习以及破坏课堂纪律等行为,家长也常常误认为“多动”的儿童只是“好动”而已,或者将“好动”归为“多动”。

其实,两者存在本质不同。“好动”只是行为问题,由外在环境造成,与儿童性格有关;而“多动”则是内在神经失调,是非环境的,其行为表现存在跨时间、跨场合的一致性。

那么,家长应该如何对二者进行区分呢?首先,“好动”行为可能是因为与家长、老师关系不良所导致的。比如,有的孩子不喜欢数学老师,于是每当上数学课时,便故意扰乱课堂秩序。而“多动”儿童无论与老师关系如何,都会出现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现象。

其次,“好动”儿童扰乱课堂纪律的行为,可能是为了吸引别人的注意,他们只有在得到别人的关注时才有满足感。而“多动”儿童的行为则是毫无目的和不可控的。

最后,“多动”儿童的行为存在跨时间、跨场合的一致性,而“好动”行为只是在特定场合才表现出来。比如,“多动”儿童的不听讲行为,无论是在什么课上都会出现,只是程度不同而已,而“好动”儿童可能只是在某一门课上才出现不听讲行为。“多动”儿童无论是在自己家、在学校,还是在陌生人家里,都难以控制自己的行为,而“好动”儿童则有可能只是在某一特定场合,比如在家时才出现。

因此,只要家长把握好以上标准,就很容易辨别孩子到底是“多动”还是“好动”了。

方法二:不要轻易给孩子贴标签

很多家长常常抱怨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认为孩子有多动症。那是不是孩子只要做事情注意力不集中,就一定是多动症呢?其实,我们应该更多地了解造成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而不是不分青红皂白地给孩子贴标签。

按说,“好动”与“多动”都是不难区分和理解的。可是,为什么有些家长朋友却没有发现和理解,而是简单的把“好动”和“多动症”划了等号?除了有些广告宣传的误导外,关键是家庭教育上存在的较为普遍的高期望值心理。由于家长对孩子盲目的高期望心理,常常感到孩子的学业不如人意;一旦孩子的学业不如人意,自然要找原因;大家都知道真正智力有问题的是极少数人,那么原因在哪里呢?找来找去就有了“重大发现”:孩子学习不专心,好动。于是,想起了多动症,这样孩子从此有了一个标签贴在了身上。

方法三:不要让“好动”的孩子蒙冤。

家长教育孩子要有平常心,对孩子多一些理解,少一些盲目,不轻率地给孩子贴上消极的标签。

在家教咨询中,我们经常发现这样的现象:孩子身上的问题,是父母轻率地贴上的标签给贴出来的,是标签效应的结果。只要您把“孩子学习不专心”挂在嘴边,孩子准能成为学习不专心的孩子。另一方面,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如果孩子好动是年龄特征或是气质特征的表现,那您完全可以忽略不计,适当引导就行了。

好动并不是什么缺点,安静也不见得是什么优点。孩子的天性本来就是天真、好动的,而且这种天性恰恰能够帮助孩子产生丰富的想象力,因此,年轻的父母们不要轻易将孩子好动的天性和多动症划上等号,从而盲目地扼杀孩子的创造力。

不让孩子自己做选择

孩子想学游泳,父母却非要孩子学下棋;孩子擅长画画,高考想报考艺术类,父母却以“学医才是一门真正的手艺,将来才能赚大钱”为借口,强迫孩子报考医科大学……

我们的很多父母习惯了替孩子进行选择,因为他们认为成人对事情的看法更全面、更清晰,能让孩子少受挫折、少走弯路。尤其是那些自身走过很多弯路的父母,更容易替孩子选择人生道路。他们往往总是在想:孩子呀,爸爸妈妈走了很多弯路,多吃了很多苦,你可千万别选择错了,听爸爸妈妈的没错。

是的,成年人要做一个成熟决定都会斟酌再三,更何况是孩子,尤其是不到5岁的孩子。他们没有生活经验,注意力短暂,又喜欢新鲜的事,因此,他们作出的选择和决定,难免不恰当或者错误,让他们自己作决定,父母总会有点害怕、担心。

但无论怎样困难,也应该让孩子自己学着做选择,因为这样对孩子的成长很有帮助,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总是由父母作决定的孩子,长大后常常缺乏判断力和选择的能力,而且缺乏责任感,甚至不知道如何对自己负责。长大以后离家时,无论与朋友相处,或是在大学里,都会面临选择的困难。他们的决定能力很差,常常需要别人帮着出主意,因为他们从小没有学会自己作主。

一个人不能选择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是痛苦的,为人父母应该很明白这一点。孩子也是人,也有自己的喜好,强迫他们去做不愿做的事情,孩子肯定不开心。如果经常强迫孩子按父母的意图去行事,就可能引起孩子的敌对情绪和反抗。

当然,父母会说这样做是为了孩子好,但父母的善意往往带来不良的后果。这等于抑制了孩子的长处,而放大了孩子的短处,最终,可能会弄得孩子对自己的长处与短处都没了兴趣,结果得不偿失。

东子给家长的建议——

方法一:懂得选择是孩子走向成熟的第一步

生活是由无数选择和取舍而组成,孩子的世界同大人一样,也同样经常面临着选择,也常常会因为不知道怎么选择而困惑:一元钱,是买小钥匙链呢,还是买糖果;是买这这种冰淇淋呢,还是买那种;星期六,是先玩以后再做作业呢,还是先写完作业以后再玩;是看这本书呢,还是看另一本……

尽管每个孩子最终会选择、取舍,但常常因为不可兼得,选择前的犹豫和选择后的后悔是常有的,多半会因此而影响心情,使自己陷入莫名其妙的坏情绪中。

选择,还是放弃?希望父母经常这样问问孩子。这是孩子由感性走向理性,由幼稚走向成熟的重要一步。一旦他养成了习惯,他就可以在许多事情上不再处于混沌、蒙昧的犹豫中;一旦他做出选择,他也会懂得选择的真正含义。

方法二:放手让孩子自己做决定

生命的价值在于选择,但做父母的常常忘记这一点,他们不让孩子去做选择,他们总是忍不住要替孩子做选择。如果父母什么都替孩子做主,就无异于在扼杀孩子的生命。

这并不是哲学说教,是孩子们的切身感受。一个经常为自己的人生做决定的孩子,尽管时常会遇到一些挫折,但那些挫折最终会和成就一起,让他感觉到自己的生命是丰富多彩的,更重要的是,这是“自己的。”

相反,假如孩子只能按照父母的决定去做。那么,这些决定越正确,其窒息感就可能越强。因为,一方面,孩子获得的资源越来越多,能力也越来越强,但另一方面,他的生命激情却会越来越低。感受到了这一点,于是孩子往往想对父母说“不”,但他们又一直被教育听话,所以连“不”也不能说了。

有些控制欲望很强的父母,会经常发现:孩子的确听话,孩子的确努力,但好的结果就是不会产生。这是因为,孩子们在呐喊:“我讨厌你们替我选择安排,我要过属于我自己的人生”。

要改善这一点,最好的方式就是“适当放手”,即父母给孩子制定一个基本的底线——认真生活不做坏事,然后放手孩子去决定自己的人生,只是在非常有必要的时候才去帮孩子。

如果孩子自己不会做主,就么他永远也不能长大。

方法三:告诉孩子,必须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要从小就给孩子选择的权利和自由,让孩子在选择中建立对自我的评判,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喜欢什么、擅长什么。

萍萍很喜欢洗碗,但只是把洗碗当作游戏一样好玩儿的事情,想洗的时候就洗,不想洗的时候就不洗。大约在她6岁左右的时候,父母和她进行了一次严肃的对话:

“现在我们给你一个选择,如果你想继续洗碗,那么你就必须天天晚上,都负责洗碗的事情,如果你不想负责,那么以后就别心血来潮地洗着碗玩儿。”

“好吧,我愿意负责每天晚饭后的洗碗。”

“那好,说到做到,否则你以后说什么爸爸妈妈都不会相信了。”

就这样,一直到高中毕业后离家上大学,萍萍除了特别特殊的情况外,一直都负责家里晚餐后的碗筷清洗工作。在成长的过程中,她对自己说的话、自己做的事,基本上都能做到言而必行、行而必果,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几乎所有的一切都是她自己选择的,父母只是给与她一些必要的信息、建议和意见,因此,她必须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家长要给予孩子选择的权利,孩子收获的将是自己对自己的言行负责、自己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小事上如此,大事上更是如此。

要告诉孩子,选择,也意味着放弃,只有放弃别的,才是尊重自己的选择。在成人的经验中,我们都明白,一个人以后的生活幸福与否,成就大小,不是取决于他是不是聪明、幸运,而是取决于他是否懂得选择,并为之付出努力。我们不能因为孩子小,而不告诉他们这个道理,其实对他们而言,生活早已开始。

急着告诉孩子答案

年轻的爸爸妈妈都“望子成龙”,宁肯自己省吃俭用,也愿给孩子“智力投资”,却偏偏忽视了既省钱又很重要的一个方法——让孩子多思考。

日常生活中,孩子遇上难题,一般都会向父母求助。有些家长经常是没等启发孩子思考,就直接告诉孩子答案,这是非常不好的教育方式,这样做,孩子不但学不到知识,慢慢地还会养成投机取巧的毛病。当孩子再遇上自己不懂的题目时,就不愿意思考了,而是指望父母或他人直接给出正确的答案。

有时候孩子还在自己思考的过程中,家长就迫不及待地把答案告诉孩子了,这样虽然当时解决了问题,但从长远来说,对发展孩子智力没有好处。因为家长经常这样做,孩子必然依赖家长的答案,而不会自己去寻找答案,最终不可能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当孩子提问题的时候,帮助他学会自己思考,对孩子非常有益。每一个“为什么”都是孩子对事物的缘由或目的想象,每一个“怎么样”都是孩子对事物发展过程与机理的思考。孩子问“是什么”时,父母往往可以随口解答,但当孩子进一步探求事物之间的关系而提出“为什么”时,就需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知识经验、深入浅出地给予解释,甚至有些问题可以暂时不要回答,而是提出建议,让孩子去观察和动手验证。

一般情况,家长应引导孩子并与孩子一起共同讨论、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并付诸实施。这个过程中,需要分析、归纳,需要推理,需要设想,需要设想解决的方法与程序。这对于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有好处;家长面对孩子的问题,应该告诉孩子寻找答案的方法,也就是启发孩子,一个问题应该怎样去想、去分析,怎样运用自己学过的知识和经验去判断,怎样看书,怎样查参考资料等。这样当孩子自己得出答案时,他会充满成就感,思维能力提高而且产生新的动力。

东子给家长的建议——

方法一:给孩子一个独立思考的机会

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这句话说明了学习与思考的关系,它强调了思考的重要性。翻开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几乎所有的科学人才都有超出常人的强烈好奇心,如居里夫人、爱迪生、达尔文等,他们都是从幼年时期即有相当强烈的好奇心。当孩子头脑中有疑问时,他们便开始一连串地问:“为什么?”父母如果正确引导,不压抑他的好奇心,孩子的求知欲必定会越来越旺,因为孩子的好奇正是探究新奇事物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