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以后,曹操又下了第二道“求贤令”,把所有的条条框框都说得很清楚。在公元214年12月发布的“敕有司取士毋废偏短令”中,他进一步强调:“夫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陈平岂笃行,苏秦岂守信耶?而陈平定汉业,苏秦济弱燕。由此言之,士有偏短,庸可废乎?”公元217年,曹操已63岁,行将就木,但求贤之心愈切,在“举贤勿拘品行令”中更明确指出:“韩信、陈平,负污辱之名,有见笑之耻,卒能成就王业,声著千载。吴起贪将,杀妻取信,散金求官,母死不归。然在魏,秦人不敢东向;在楚,则三晋不敢南谋。”他要求他的用人部门对那些“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的人,“各举所知,勿有所遗”。这充分显示了曹操对人才的重视和爱惜,简直可以说他把人无完人、慎无苛求的思想,把“才重一技、用其所长”的思想,把“只用人才、不用庸才”的思想,推到了空前的高度,充分地表现出他超凡的用人气魄和见识。
曹操不但如是说,而且努力付诸行动,在他南征北战的历程中,始终注意罗致人才。首先是荀或、苟攸叔侄前来相投,接着苟或推荐程昱,程昱又推荐郭嘉,郭嘉又推荐刘晔,刘晔再推荐满宠、吕虔,满宠又共荐毛玠。武将是于禁来投,夏侯悖引典韦进见……曹操对这些文武之才,个个以礼相待,并给予合适的职位。
除了这样大批地收罗之外,曹操一旦发现了什么奇才、勇士之流,也是绝不放过,总是想方设法弄到自己的手中。例如,他曾用最优厚的待遇,企图挽留关羽;在当阳长坂坡,不准放冷箭,极想生擒赵云而留用;以取母骗子的方法,挖走了刘备的谋士徐庶……比较魏、蜀、吴三家领袖人物,在收罗人才方面,曹操所花的代价可说是最大的。
由于曹操招聘选拔人才不计门第、不凭资历、不以名望为依据,只是唯才是举,所以在他选用的人才中猛将如云,谋士如林,文有屡进良策的郭嘉、程昱、荀或、荀攸等谋士,武有典韦、许褚、徐晃、张辽、曹仁等一批武将。同时,在曹操的人才班底中,有隐士,有狂士,有降士,有壮士,有屠夫,有商贩,有逃犯,有盗贼,有降将,真是各式人才济济一堂,不一而足,充分显示了其人才来源的多空间、多阶层、多渠道,阵容强大,使曹操实现“摧灭群盗,克定天下”的政治抱负有了足够的“本钱”,并最终得以统一北方。
知本思义
此成语出自三国魏曹操《求贤令》:“二三子其佐我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意思是只有有才能的人,大家就推举,我就任用他。这种用人方法忽视了人的品德,所以不少人都不认同这种方法。
陈琳“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这句话是“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说的。陈琳,字孔璋,广陵射阳(今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射阳湖镇)人,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汉灵帝末年时,陈琳任大将军何进主簿。何进为诛宦官而召四方边将人京城洛阳,陈琳曾谏阻,但何进不纳,终于事败被杀。后来董卓肆虐洛阳,陈琳避难至冀州,成为了袁绍的幕僚。
袁绍当时常与曹操交战,有次讨伐曹操时,袁绍命陈琳写了一篇《为袁绍檄豫州》的檄文,把曹操骂得狗血喷头,祖宗数代都骂上了,文中还宣布:凡献上曹操人头者,封五千户侯,赏钱五千万。曹操看到檄文时,正中风感冒,躺在床上,看到檄文后又气又怒,吓出了一身冷汗,把头疼病都吓好了。
后来曹操击败了袁绍,逮捕了陈琳,便问陈琳为什么骂他这么狠。陈琳说自己在人家手底下办事,吃着人家的俸禄,当然要为人尽力办事,这就好比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啊。
左右的人听了,认为陈琳在为自己推脱,劝曹操把他杀掉算了,曹操心中也着实恼恨陈琳曾骂过他,但他觉得陈琳说得有理,也很喜欢陈琳的文采,并且觉得就这件事而言,如果不杀陈琳,必会让天下人认为自己宽宏大度,再者陈琳也比较有文才,留着自己用也不错,于是赦免了陈琳,让他在帐下负责起草文件的工作。
于是陈琳深感曹操的宽宏大德,感激不尽,从此以后真心为曹操效力卖命了。
知本思义
上面的故事出自于《三国志·魏志》,本意为箭已搭在弦上,不得不射出去。在运用时常比喻为形势所迫,不得不采取某种行动。
鹬蚌相争,鱼人得利
东汉末年,曹操在官渡击败袁绍,之后袁绍病死,其子袁熙与袁尚两兄弟率数千人逃向辽东投奔辽东太守公孙康。当时曹操的部下都摩拳擦掌要去追赶,企图一举歼灭平定曹操在北方的大敌袁氏集团。
但是曹操当时的行动出乎众人之料,他在郭嘉的建议下,不但没有派兵去追赶兵败而亡的袁氏兄弟,反而退兵易州,按兵不动。大家都猜不透曹操的心思。大将夏侯悖问曹操道:“辽东太守公孙康久不臣服我们,现在二袁又去投靠,这样岂不是如虎添翼,如果现在不去征讨他们,等到他彻底地结成一伙来对抗我们,必为后患,因此还不如现在趁他们立足未稳之际就去征讨他们。”
曹操听了哈哈大笑,然后说道:“大家为国出力血战沙场,很是辛苦,这次就不用劳烦你们出征了,几天之后,公孙康一定会自动将二袁的脑袋送来。”众将依据公孙康以前对曹操的强硬态度都不相信公孙康会这么做,但是曹操的话又都不敢不听,只得按兵不动。
出乎意料的是,过了不久,公孙康果然派人将袁熙、袁尚二人的首级送到曹营。众将很是吃惊,都称赞曹操料事如神。曹操仰天大笑:“果然不出郭嘉所预料的啊。”
曹操这才给众将解释自己退守益州按兵不动的原因。原来谋士郭嘉在征乌桓的途中病倒,便留下治疗病症,后来去世,但他临终时曾给曹操留下一封信,其中针对公孙康、袁熙、袁尚处置授计道:“公孙康一直担心袁氏吞并,今袁熙和袁尚前去投奔,公孙康心中必然怀疑。如果我们派兵攻打他们,由于他们各自都不是我们的对手,因此他们势必并力迎击,急切中难以得手,反而可能会让我们损失惨重,如果我们暂缓出兵,公孙康与袁氏兄弟就会互相争斗。”
事情果然如郭嘉所说,公孙康听说袁熙、袁尚将要来投奔,当即与手下的人议定:若曹操前来征讨,便留下他们合力抗曹,否则,就将他们诱入城中杀掉,把他们的人头献给曹操。
曹操所以按兵不动,就是因为郭嘉的提醒让他也明白了其中的原因。早先袁绍曾有吞并辽东之心,辽东太守公孙康不仅一直对此事耿耿于怀,而且也担心袁氏兄弟来投靠是假,欲鸠占鹊巢,趁机吞并辽东,因为当时虽然二袁兵败,但是还是有一定的实力和号召力的,势单力薄的公孙康如果真正与他们交战起来,未必真正是二袁的对手,因此就想在二袁立足未稳时除掉他们。但是他又担心除掉二袁后曹操前来征伐,他们没有能力抵抗。因此公孙康决定,如果曹操前来征伐,他们就留下二袁联手抗曹,如果曹操按兵不动,不来征伐辽东,他们就设计除掉二袁以绝后患。
而袁氏兄弟也的确如公孙康所担心的那样,企图寻机杀掉公孙康,吞并辽东,并以辽东数万骑兵与曹操抗衡收复河北,重振袁氏家族在北方的雄风,从而在割据斗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所以,当情报人员通报曹操屯兵易州,并无下辽东之意时,公孙康立即设计除掉二袁,派人将首级送到易州。于是曹操不费一兵一卒除掉二袁,收复辽东,真是鹬蚌相争,渔人得利啊。
知本思义
“鹬蚌相争,渔人得利”一语出自《战国策·燕策》,其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战国时的赵国将要讨伐攻打燕国,苏代为燕国去游说赵惠王说:“今天我来这里,渡过易水时看到有个老蚌出来晒太阳,但有只鹬乌跑来啄食它的肉,蚌马上合上两片壳,刚好夹住了鹬鸟嘴巴,鹬乌说:“
快放开吧,如果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就会死掉。”蚌说道:“你嘴巴今天拔不出,明天拔不出,你也会死掉。”于是两者都不肯让步,这时刚好有个老渔翁走过看到了它们,就把它们俩都捉住了。现在赵国攻打燕国,燕赵两国长时间相持,对两者都没好处。我恐怕强大的秦国要当渔夫了。所以请大王再仔细考虑这件事。”赵惠王说:“好。”于是停止了攻打燕国的计划。
从上面两个故事就可以看出,“鹬蚌相争,渔人得利”很显然是比喻双方争执不下,两败俱伤,从而让第三者占了便宜。
夏侯渊审时度势败与超
东汉献帝建安十六年,西谅地区的马超等人起兵反对曹操,杀了凉州刺史韦康。建安十九年,韦康的旧部赵衢、尹奉、姜叙等人起兵征讨马超。当时姜叙在卤城,马超在冀城,赵衢等人诱使马超出城攻打姜叙,于是整个冀城一片空虚,赵衢等人乘机攻人冀城,将马超的家人杀死。马超久久攻不下卤城,又回不了冀城,于是他只好逃奔汉中。
姜叙等人顾忌马超勇武和兵多,也不敢贸然去追。于是姜叙就派人找夏侯渊求援,夏侯渊与手下诸将商议此事,诸将都说没有曹操的命令不便行动。夏侯渊却认为将在外应当审时度势,怎么有利就怎么干。他说:“曹操在邺城,从这里往返一趟就有4000里地,等命令来时,姜叙他们早就被马超打败了,当务之急非赶快去追击不可。”
于是夏侯渊命令部将张邰率5000步骑兵,沿陈仓一条小路去追击马超,他自己在后面押运粮草督阵。此时马超已如丧家之犬,张邰追上他时,战斗还没打响他就跑了,丢下的大批军用物资成了张邰的战利品。待夏侯渊赶到时,那些支持马超谋反的各县也都已献城投降。
和马超一起叛乱的韩遂此时正在不远处的显亲驻扎,夏侯渊便又想袭击显亲斩杀韩遂,韩遂得到消息后连夜逃走。夏侯渊与部将们商议下一步的行动计划,有的说应立即攻击韩遂,有的说应去攻打羌人占领的兴国城。夏侯渊认为韩遂有精兵强将,兴国的城池很牢固,攻击哪一个都不可能立即得手,不如采取调虎离山之计,先去攻打占领长离的诸羌子弟,其中有很多是在韩遂的部队中当兵。如果韩遂舍弃长离,羌人子弟就无家可归;如果韩遂去救长离,就把韩遂诱出了城,可以和他在野外作战,则韩遂必败。众将官认为主帅说得有理,遂按计划行动。
夏侯渊留下督将看守军需物资,亲率轻兵步骑去长离攻烧羌屯,斩杀和抓获了很多羌人。在韩遂军中的羌人将士纷纷奔回自己的部落,韩遂也率兵出城去救长离,便被夏侯渊拦在半路。夏侯渊手下的部将见韩遂的兵马很多,建议挖壕沟打持久战。
夏侯渊却说:“我们围战千里,现在挖沟扎营,士兵们会很疲惫的,不能坚持多久。韩遂兵马虽多,我看很容易打败他。”于是夏侯渊下令擂起战鼓,手下将兵士气大振,都高喊着冲向韩遂的阵地。此时韩遂的军心已散,将士毫无斗志,顿时乱了阵脚四散奔逃。于是夏侯渊得胜回图阳,稍事休整又兵围兴国城。兴国城的5000人马逃奔投马超而去,其余的人都投降了夏侯渊。夏侯渊又乘势扫荡了高平等地,缴获很多粮草和牛马。
夏侯渊审时度势,赶马超,追韩遂,破兴国,平高平,连战皆捷。仗都打完了,曹操所派的使者才拿着曹操下令追马超、平韩遂的命令赶来。
知本思义
“审时度势”一词首出自明代沈德符的《万历野获编》,意思是说人的主观能动性能分析利用条件达到活动的最佳效果。在与对方交锋之时,指挥者要明白一切都是瞬息万变的,无法预测的情况随时会出现,指挥者在处理事情的时候,一定要能审时度势、随机应变的头脑,将问题具体分析后,做出果敢的判断,这也是成功的一种保障。
刘备三顾茅庐请孔明
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军闹得天下大乱,董卓趁机占领洛阳控制朝廷,四方诸侯以讨伐董卓之名拥兵自立,后来董卓被杀,诸侯相互兼并,曹操渐渐统一北方,并“挟天子以令诸侯”,孙权占地利之势盘踞东吴,汉宗室豫州牧刘备带领少量军队,寄居于荆州刘表之地。
刘备是一个雄心勃勃的人,立志要兴复汉室,救民于水火,他在荆州住了几年,看看日子像流水般地过去,人都快老了,还干不了什么大事业,想起来就感到难过。
刘备在荆州对自己之前的行动做了反思,认为自己之所以不成功,是因为自己没有经营型人才,于是就想寻找个好助手。他打听到襄阳地方有个名士叫司马徽,就特地去拜访。司马徽很客气地接待他,对他说:“这一带有卧龙,还有凤雏,您能请到其中一位,就可以平定天下了。”
刘备急着问卧龙、凤雏是谁,司马徽告诉他:卧龙名叫诸葛亮,字孔明;凤雏名叫庞统,字士元。
刘备向司马徽道了谢,回到新野。正好有一个读书人来见他。刘备一看他举止大方,以为他不是卧龙,就是凤雏,热情地接待了他。
经过一番谈话,才知道这个人名叫徐庶,也是当地一位名士,因为听到刘备正在招请人才,特地来投奔他。刘备很高兴,就把徐庶留在部下当谋士。
原来徐庶和诸葛亮是朋友,他也向刘备推荐诸葛亮,刘备一听大喜。便想让徐庶将他请来,徐庶摇摇头说:“这可不行。像这样的人,一定得将军亲自去请他,才能表示您的诚意。”
刘备先后听到司马徽、徐庶这样推重诸葛亮,知道诸葛亮一定是个了不起的人才,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他居住的隆中(现今湖北襄阳县)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希望他能出来帮助自己复兴汉朝。
第一次去时,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转回去。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看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张飞本不愿意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刘备只得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意思。
又过了一些时候,刘备打听到诸葛亮正在家里,便沐浴熏衣,吃了三天素,之后再去请诸葛亮。关羽见刘备如此隆重地要去见诸葛亮,便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一个虚名,未必有真才实学,不用去了。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如他不来,就用绳子把他捆来。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又和他俩第三次探访诸葛亮。到卧龙岗时,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自己醒来,才进去与他谈话。
诸葛亮见到刘备有志替国家做事,而且诚恳地请他帮助,就出来全力帮助刘备,后来大家群策群力,三分天下有其一,建立了蜀汉政权。
知本思义
此典故最早见于诸葛亮的《出师表》,其中有“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之句。明代时罗贯中所写的《三国演义》中也把刘备三次亲自敦请诸葛亮的这件事情叫作“三顾茅庐”。比喻某人真心诚意,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世人多形容有人为请他所敬仰的人出来帮助自己做事,而一连几次亲自到那人的家里去的时候,就引用这句话来形容敦请人的渴望和诚恳的心情,即虚心求才的意思。
刘琦上屋抽梯问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