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羊子被妻子说的话深深感动,于是又去完成学业,一连7年没有回过家。后来终于修成学业,建立功名。
知本思义
“半途而废”之语始出自《礼记·中庸》:“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难已矣。”上面的故事则是来自于南朝宋范晔所著的《后汉书·列女传》,这句成语意指做事不能坚持到底,中途停顿,有始无终。
曹操贼喊捉贼坑袁绍
在东汉末年的时局中翻云覆雨的曹操从小就十分狡诈,他年少的时候和袁绍是好朋友,因都是世家子弟,整天吃饱了没事干,所以他们都喜欢效仿一些侠客的作为,但他们却不是以正义和义气为原则,恰恰相反,他们不过也就是做些偷鸡摸狗、欺男霸女的事。
有一次,他们两个在街上玩,看到别人家在娶媳妇,哥俩就跟着娶亲的队伍进了这户人家吃喝起来,吃饱喝足,两人偶然间发现新娘子长得还挺漂亮,色心顿起,但大白天不好行动,两人就在天快黑时悄悄地潜入这户人家的园子里,准备半夜把新娘子抢走玩玩。
到了半夜时分,曹操和袁绍两个跳到院里高喊“小偷来了!小偷来了!”然后赶紧藏起来,等到这娶媳妇的家里人都跑出来观看了,曹操和袁绍便跑到里屋,曹操抽出剑来将新娘子劫持住,不许她声张,之后两人就偷偷往外走。
但是半夜三更黑灯瞎火的两人找不着路,一不小心掉进了荆棘丛中,袁绍走在前面,被卡在了里面,痛得直叫,曹操倒是出来了,但这户人家的人和亲人邻居也追了上来,曹操眼看难以走脱,不由急中生智,指着袁绍对赶来的人大叫说:“小偷在这里,快来抓住他啊!”袁绍一听吓坏了,唯恐被人捉住打个半死,于是急忙抽出剑来砍断荆棘跳了出来逃跑了,而曹操趁人们都追袁绍的时候也跑掉了,二人才最终没被抓住。后人根据他们俩的这个故事,引申出“贼喊捉贼”这一成语。
知本思义
上面的故事详细记载于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假谲》之中,“贼喊捉贼”的意思很明显,就是本来就是贼的人却喊起了捉贼。比喻坏人为了自己逃脱,故意制造混乱,转移目标,把别人说成是坏人。
曹操割发代首采军纪
东汉末年,
“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统一了北方以后,看到中原一带由于多年战乱,人民四处流散,田地荒芜,就采纳部将的建议,下令让军队的士兵和老百姓实行屯田。很快,荒芜的土地种上了庄稼,收获了大批的粮食。有了粮食,老百姓安居乐业了,军队也有了充足的军粮,为进一步统一全国打下了物质基础。看到这一切,大家都很高兴。可是,有些士兵不懂得爱护庄稼,常有人在庄稼地里乱跑,踩坏庄稼。曹操知道后很生气,他下了一道极其严厉的命令:全军将士,一律不得践踏庄稼,违令者斩!从此,部队行军训练十分谨慎,遇有麦场,骑兵下马而行。百姓见状均交口称赞。
将士们都知道曹操一向军令如山,令出必行,令禁必止,决不姑息宽容。所以此令一下,将士们小心谨慎,唯恐犯了军纪。将士们操练、行军经过庄稼地旁边的时候,总是小心翼翼地通过。有时,将士们看到路旁有倒伏的庄稼,还会过去把它扶起来。
有一次,曹操率领士兵们去打仗。那时候正好是小麦快成熟的季节。曹操骑在马上,望着一望无际的金黄色的麦浪,心里十分高兴。
正当曹操骑在马上边走边想问题的时候,突然“扑剌刺”的一声,从路旁的草丛里窜出几只野鸡,从曹操的马头上飞过。曹操的马没有防备,被这突如其来的情况吓惊了,马嘶叫着狂奔起来,跑进了附近的麦子地。等到曹操使劲勒住了惊马,地里的麦子已经被踩倒了一大片。看到眼前的情景,曹操把执法官叫了来,十分认真地对他说:“今天,我的马踩坏了麦田,违犯了军纪,请你按照军法给我治罪吧!”
听了曹操的话,执法官犯了难。按照曹操制定的军纪,踩坏了庄稼,是要治死罪的。可是,曹操是主帅,军纪也是他制定的,怎么能治他的罪呢?想到这,执法官对曹操说:“丞相,按照古制‘刑不上大夫’,您是不必领罪的。”
“不行!”曹操说,“如果大夫以上的高官都可以不受法令的约束,那法令还有什么用处?何况这糟蹋了庄稼要治死罪的军令是我下的,如果我自己不执行,怎么能让将士们去执行呢?”“这……”执法官迟疑了一下,又说:“丞相,您的马是受到惊吓才冲入麦田的,并不是您有意违犯军纪,踩坏庄稼的,这处罚还是免了吧!”
“不!这绝对不行!军令就是军令,不能分什么有意无意,如果大家违犯了军纪,都去找一些理由来免于处罚,那军令不就成了一纸空文了吗?军纪人人都得遵守,我怎么能例外呢?”
执法官头上冒出了汗,他想了想又说:“丞相,您是全军的主帅,如果按军令从事,那谁来指挥打仗呢?再说,朝廷不能没有丞相,老百姓也不能没有您呐!”众将官见执法官这样说,也纷纷上前哀求,请曹操不要处罚自己。
曹操见大家求情,沉思了一会说:“那好吧,我想了想,因为我是主帅,治死罪也不恰当。不过,死罪没有,活罪却不能免,我想就用我的头发来代替我的首级吧!”说完他拔出了宝剑,割下了自己的一把头发,掷在地上,以代斩首,接着又下令传谕三军:统帅战马践踏麦苗,本当斩首,众将不允,遂割发代首,务望全军将士严守军法。
接着,曹操手下的将士们都得知了这件事,他们都十分佩服曹操这招玩得高明,但自己不是统帅,不能像曹操一样割发代首,还是自觉遵守纪律,别践踏麦田了。不久,曹操统率这支严格训练,严明军纪的两万精兵,一举击败袁绍1O万大军,取得了官渡决战的胜利。
知本思义
这个故事在裴松之注引陈寿的《三国志·曹瞒传》中有详细记载,而《三国演义》交待得更为详细。“割发”其实也是古代的一种刑罚,叫作:“髡刑”。古代人都是长发,用簪子固定住。古人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所以一定要保护好的。割发这种刑罚对人身不算伤害,但却是心灵上的很大处罚,尤其在古代,阶层分工明显,这种刑罚施予到士人身上,更甚于杀掉他!所以曹操割发后“众军皆惊”,再没有一个敢违背曹操命令的。现在多用来比喻法令严明,领导者能以身作则。
孙策调虎离山败刘勋
东汉末年时,会稽太守孙策和庐江太守刘勋是盘踞在长江和淮河地区的两个军阀。孙策是孙坚之子,当时年仅17岁,他继承父志年少有为,势力逐渐强大。公元199年,他欲向北推进,而向北推进首当其冲的就是庐江太守刘勋的地盘,于是孙策就准备夺取江北卢江郡。但卢江郡南有长江之险,北有淮水阻隔,易守难攻。刘勋又是一方霸主,实力雄厚,并不弱于孙策。
此时刘勋由于势力强大,地理环境优越,因而也企图吞并邻地,对会稽地区虎视眈眈。面对威胁,孙策召集将士共谋良策。与他很要好的周瑜认为:要消灭刘勋这只“虎”,如果硬攻,取胜的机会很小,而且就算取胜也会损兵折将,元气大伤。最好的办法是用“调虎离山”之计。
孙策决定采纳他的意见。他深知刘勋志大才疏,嗜财如命,于是派人给刘勋送去一份厚礼,并在信中把刘勋大肆吹捧一番。信中说刘勋功名远播令人仰慕,并表示要与刘勋交好。孙策还以弱者的身份向刘勋求救,说上缭地区的守将经常派兵侵扰我们,我们力弱不能远征,请求将军发兵降服上缭,我们感激不尽。
果然不出所料,刘勋见孙策极力讨好他,万分得意。上缭地区向来以殷实富裕著称,刘勋觊觎已久,苦于无从下手,如今见孙策主动送礼求援,于是满口应承。他手下的一位谋士提醒他要防备孙策的调虎离山计,刘勋一心扩充势力,哪里听得进忠告。他已经被孙策的厚礼和甜言蜜语迷惑住了。
孙策时刻监视刘勋的行动,见刘勋亲自率领几万兵马去攻上缭,城内空虚,心中大喜,说:“老虎已被我调出山了,我们赶快去占据它的老窝吧!”于是水陆并进,如狂飙般杀向庐江城。庐江守军精锐都被刘勋带走了,主将又不在,剩下的老弱之兵,无能之将不堪一击,没作多少抵抗便投降了。
于是,孙策十分顺利地控制了庐江,并马不停蹄指挥大军杀向已被调离老窝的刘勋。这时,刘勋正猛攻上缭,一直不能取胜,又一连几天吃了败仗,士兵们个个垂头丧气,又突然得报孙策已取庐江,不禁大吃一惊,方知中了孙策之计。眼见庐江城丢失,上缭也攻不下,刘勋也无心恋战,走投无路之下,只得去归降曹操。
从此,孙策称霸江东,为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
知本思义
作为调动敌人的常用军事谋略,“调虎离山”在历史上曾被多次运用,上面的故事来自于《后汉书》,文中孙策的“调虎离山”之计运用得十分精彩,也很成功。这一计策的核心在一个“调”字。“虎”则指强大的敌方,“山”指对敌方有利的阵地条件。战场上若遇强敌要善用谋,用假象使敌人离开驻地,因势利导地牵住敌人,瞅机会再进攻,便可得全胜。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东汉末年的文学家孔融,字文举,孔子的20世孙,因家学渊源,学问非常广博,名列“建安七子”之首。孔融从小就很聪明,尤其长于辞令,小小年纪已是在社会上享有盛名。
10岁时,孔融跟他父亲到洛阳居住,当时在洛阳的河南太守是很有学问且很负盛名的李元礼,由于李氏的才名很重,因此除了他的亲戚之外,在太守府中往来的人多是当时有才名的人。如果不是名人去访,守门的人照例是不通报的。
年仅10岁的孔融,却大胆地去访问这位太守。他到府门前,对守门人说:“我是李太守的亲戚,给我通报一下。”
守门人通报后,李太守接见了他。李元礼问他说:“请问你和我有什么亲戚关系呢?”孔融回答道:“从前我的祖先仲尼(即孔子)和你家的祖先伯阳(指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有师资之尊(孔子曾向老子请教过关于礼节的问题),因此,我和你也是世交呀!”当时有很多宾客在座,李氏和他的宾客对孔融的这一番话都很惊奇。
有一个叫陈韪的大夫比孔融后到,在座的宾客将孔融的话告诉他后,他有些不以为然,随口说道:“小时了了,大未必佳。”聪明的孔融立即反驳地道:“我想陈大夫小的时候,一定是很聪明的。”陈韪给孔融一句话难住了,半天说不出话来。
知本思义
此语出自南朝宋刘义庆所著的《世说新语》:“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后来的人便引用这段故事中的两句话,将“小时了了”引成成语,来说明小孩子从小便生性聪明,懂得的事情很多。但因为下文有“大未必佳”一语,故这句成语便变成了小时虽然很聪明,一到长大了却未必能够成材的意思。
曹操“望侮止渴”骗士兵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有势力的诸侯都开始拼命扩张地盘,曹操为人足智多谋,也很有军事才能,所以他的“望梅止渴”情景图军事实力也越来越大。
这一年夏天,曹操率领部队去讨伐张绣,这一天骄阳似火,天气热得出奇,让人透不过气来,部队在弯弯曲曲的山道上行走,四面都是被阳光晒得滚烫的山石,一点水也没有。到了中午时分,士兵的衣服都被汗湿透了,嗓子更是干得要命,行军的速度也慢下来,有几个体弱的士兵竞晕倒在路边。
曹操看行军的速度越来越慢,担心贻误战机,心里很是着急。可是眼下几万人马连水都喝不上,又怎么能加快速度呢?他立刻叫来向导,悄悄问他:“这附近可有水源?”
向导摇摇头说:“泉水在山谷的那一边,要绕道过去还有很远的路程。”
曹操想了一下说:“不行,时间来不及。”他看了看前边的树林,沉思了一会儿,对向导说:“你什么也别说,我来想办法。”
曹操知道此刻即使下命令要求部队加快速度也无济于事,他脑筋一转,办法来了,只见他一夹马肚子,快速赶到队伍前面,用马鞭指着前方说:“士兵们,我知道前面有一大片梅林,那里的梅子又大又好吃,我们快点赶路,绕过这个山丘就到梅林了,大家快点去吃啊!”
士兵们一听有梅子可吃,顿时口中生津,精神大振,步伐不由得加快了许多。于是曹操带领军队迅速赶到目的地,大家也在目的地喝上了水。
知本思义
这个故事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这个成语的原意是梅子很酸,人想到可以吃梅子就会生出口水,因而解渴。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便用空想来安慰自己或他人。
曹操唯才是举得人助
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军蜂起,天下大乱,朝廷被宦官和外戚把持,董卓趁机率兵进入洛阳,控制朝廷,为害天下。
曹操的袁绍见天下纷乱,便号令天下讨伐董卓,立即汇集关东17路人马。这17路人马即是17路诸侯,在讨伐董卓失败后,群雄拥兵自立,纷纷逐鹿天下,到了最后,只剩了曹操、刘备、孙权三个人的势力最终胜出。
为什么到了最后只剩下曹操、刘备和孙权三大政治集团鼎足而立呢?可以说:“三分鼎立决于人才。”这三个集团的首领对人才都极其重视,礼遇人才,注意招募、选拔使用人才,因此各自有一大批优秀人才:先看刘备,他整日劳碌奔波,势力日趋壮大,最后不但有了“五虎将”,而且三顾茅庐,得到了三国时期的顶尖人才——诸葛亮,自然成就了一番事业。
东吴孙权承父兄之业,据长江之险固然不可否认,但他的江山之所以能延续几十年,不能不说得力于周瑜、鲁肃、吕蒙、陆逊这一干栋梁雄才。
曹操集团中,曹操本人就是一个人才,更难得的是他奉行“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的政策,大量搜集、网罗人才,因此三国时期,曹操集团的人才最为整齐,阵容最为庞大。这里重点说说曹操的取才用才之道。
他在起事之初,本身已有一批人才,后来招募了一批,每打败一个对手,又大胆接纳一批,从而为他称雄图霸奠定了可靠的基础。他在与袁绍的一次对话中也说:“吾任天下之智力,何向而不济?”这句话就很好地反应了用才重才的成功策略。
为什么曹操能够罗致到如此多的人才?为什么许多人才又投奔曹操的麾下?应该说,他本人深谙“得人才者得天下”的道理,从而坚决奉行“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的策略,这是他能战胜对手的决定性的原因。
历史上的曹操,曾经多次下令公开向天下求贤。他针对东汉选官的积弊,以大无畏的胆略把“德行”“名节”“门第”等迂腐无用的选才标准一扫而光,提出一条挑战性的选人标准——“唯才是举”,不拘一格。他要求各级官吏要不拘微贱、不拘品行、勿废偏短,把那些具有真才实学的人统统推荐上来。在建安十五年(210)春天发布的“求贤令”中,他鲜明地指出:“现在天下未定,急需要贤才。如果只有廉洁的人才能当官,齐桓公怎能称霸?难道现在就没有胸怀谋略但身穿粗布衣的平民,像姜太公当年在?胃水之滨垂钓的吗?只要有才能的人,就应该得到推举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