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感恩时,别羞于开口
没有谁对我们的帮助是理所当然的,感恩是认定别人帮助的价值,从而达到彼此感情交流的一种有效手段。
感恩图报是一种良好的心态,更是一种奉献精神。当你抱有一种感恩的心态生活和工作时,你会生活得更愉快,与人交往更和谐,工作也会更加出色。
在一个家庭里,丈夫对妻子,或孩子对双亲的付出往往习以为常,熟视无睹,彼此很少说出自己心中的感谢。
在工作中,很多人虽得到了上司、同事的很多帮助,并且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也没有表示对上司和同事的感谢。
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很多人的脑子被某种错误的意识占据了。他们把别人的辛苦、帮助和付出视为是理所当然的,认为没有必要表示感谢或肯定。
感恩的心态有助于人际关系的建立,加强沟通、增进感情的积累,不知道感恩的人往往难以赢得别人尊重、好感和支持。如果认为他人的帮助是理所当然的,不用感恩,那么在无意间就会带来副作用。
有这样一件小事。有个妇女抱着一个小孩坐公交车,当时没有人让座。这时,售票员说:"小朋友这边来,这边的叔叔想给你让座。"
那个青年听了这话,马上站起来让了座,没想到那位妇女径直走过去一屁股坐下,对这个青年看都没看一眼。这个青年的脸上立时就挂不住了,心想,好心让个座,连句感谢的话都没有,心里很是不快。这时售票员逗小孩说:"小朋友,刚才叔叔给你让座,快感谢叔叔。"小孩马上说:"谢谢叔叔。"那妇女也明白过来,忙不迭地说"谢谢"。
青年人听到"谢谢",心里很高兴,还不时逗小孩开心。
感恩既是一种良好的心态,又是一种奉献精神。如果你对别人的帮助表示一下谢意,那么彼此的关系就会因此发生变化,彼此之间的距离也缩短了,感情就有了呼应和共鸣。对方在兴奋欢悦之余会给予更多的关照,更好的回报,这样,交际气氛就会更加友好和谐。
小李是一家电脑公司的编程员,一次在工作中遇到一个难题,他的同事主动过来帮助他。同事一句提醒的话使他茅塞顿开,很快就完成了工作。小李对同事表示了他的感谢,并请这位同事喝酒,他说:"我非常感谢你在编那个计算机程序上给我的帮助......"
从此,他们的关系变得更近了,小李也因此在工作上获得了很大的成绩。
小李很有感触地说:"是一种感恩的心态改变了我的人生。我对周围人的点滴关怀和帮助都怀抱强烈的感恩之情,我竭力要回报他们。结果,我不仅工作得更加愉快,所获帮助也更多,工作也更出色,我很快获得了公司加薪升职的机会。"
心理学家认为,人与人之间存在"互酬互动效应",即你如何对别人,别人也以同样的方式给予回报。道声"谢谢",看似平常,可它却能引起人际关系的良性互动,成为交际成功的促进剂。
向别人表示你的感谢是一个积极有意义的举动。从你那里得到过感谢的人,会希望将来再次受到你的感谢和肯定,因为他看到自己对你的帮助能够被你认识和赞赏。你的衷心感谢也会换来真心相报,日后,对方还会乐意帮助你的。
感恩是认定别人帮助的价值,从而达到彼此感情交流的一种有效手段。当别人为你做了某些事情后,你应该表示感谢;当别人给予你关心、安慰、祝贺、指导以及馈赠时,你应该表示感谢;别人为你做事而未成功,但那份情意也值得你感谢。
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多一些感谢,就多一份爱心,多一份温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会在相互的感激中更加亲密。千万不要忘了你身边的人,你的朋友,你的老板,你的同事,你的家人,他们是了解你、支持你的,说出你对他们的谢意,并用良好的心态回报他们,这样就能得到他们更多的信任、支持和帮助,这是对你大有益处的事,何乐而不为呢?所以生活中,你要常说"谢谢"。
把话说得太满,就没有退路
说话不留余地等于不留退路。因此,我们说话时,要留点容纳"意外"的空间,给自己留下转身的余地。
某项工作的难度很大,老板将此事交给了一位下属,问他:"有没有问题?"下属拍着胸脯回答说:"没问题,放心吧"过了3天,没有任何动静。老板问他进度如何,他才老实说:"不如想象中那么简单"
虽然老板同意他继续努力,但对他的拍胸脯已有些反感。
这是把话说得太满而给自己造成窘迫的例子。把话说得太满就像把杯子倒满了水,再滴就溢出来了;也像把气球灌饱了气,再灌就要爆炸了。当然,也有人话说得很满,而且也做得到。不过凡事总有意外,使得事情产生变化,而这些意外并不是人能预料的,话不要说得太满,就是为了容纳这个"意外"!杯子留有空间,就不会因加进其他液体而溢出来;气球留有空间,便不会因再灌一些空气而爆炸;人说话留有空间,便不会因为"意外"
出现而下不了台,因而可以从容转身。所以,很多人在面对记者的询问时,都偏爱用这些字眼,诸如:可能、尽量、或许、研究、考虑、评估、征询各方意见......这些都不是肯定的字眼。他们之所以如此,就是为了留一点儿空间好容纳"意外";否则一下子把话说死了,结果事与愿违,那不是很难堪吗?
以下的状况是我们应该注意的。
--在做事方面:对别人的请托可以答应接受,但不要"保证",应代以"我尽量,我试试看"的字眼。
上级交办的事当然接受,但不要说"保证没问题",应代以"应该没问题,我全力以赴"之类的字眼。这是为了万一自己做不到所留的后路,而这样说事实上也无损你的诚意,反而更显出你的谨慎,别人会因此更信赖你,即便事没做好,也不会责怪你!--在做人方面:与人交恶,不要口出恶言,更不要说出"势不两立"之类的话,不管谁对谁错,最好是闭口不言,以便他日需要携手合作时还有"面子"!对人不要太早下评断,像"这个人完蛋了"、"这个人一辈子没出息"之类属于盖棺定论的话最好不要说,人一辈子很长,变化很多呢!说话不留余地等于不留退路。为此付出的代价有时是你无法承受的,与其与自己较劲儿,不如多用"是......不过......如果......"之类的话语方式。
用不确定的词句一般都可以降低人们的期望值,你若不能顺利地完成任务,人们因对你期望不高而能用谅解来代替不满,有时他们还会因此而看到你的努力,不会全部抹杀你的成绩;你若能出色地完成任务,他们往往喜出望外,这种增值的喜悦会给你带来很多好处。
一句话搔到对方的痒处
求人办事时,要先激发起他的自豪感和同情心,别忽视了这种铺垫,最终你必会从中获益。
赞美的方式虽然多种多样,但并不是每种方式的赞美都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只有将自己的需求与对方对应的能力相结合,这样的赞美才能使对方最大限度地满足你的需求。
某研究所的高级工程师鲁利,今年三十多岁了,和妻子两地分居十多年了,钱花了很多,礼也送了不少,不知什么原因,妻子就是调不过来,这件事搞得鲁利筋疲力尽,但也无可奈何。在他妻子调动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某局又换局长了,新上任的是从外地来的关局长,他听说这位关局长能急人之急,为群众办实事,他先了解了几个受关局长帮助的例子,然后登门拜访。他一开始没谈自己此行的目的,先是对关局长进行恭维,赞扬他比较突出的政绩,是真正为人民做实事的公仆。关局长也很谦虚:"哪里,哪里,的确他们有困难,有的已经分居好几年了,就是调不到一起,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事情。"到了这个关口,鲁利就提出了自己的问题:"关局长,我也有点小事需要麻烦您,我和妻子已两地分居十多年了,一直没有解决,本来不打算找了,听大家都说您政绩斐然,心中仰慕,来请您帮帮忙。"接着鲁工程师介绍了一下自己的情况,关局长让他回去静候佳音。果然没过几天,一纸调令到手,鲁利全家团聚。
在这个事例中,鲁利是有求于人的,他所求的正是这位局长的分内之事,并且这位局长也因之名声远扬。鲁利首先对局长进行赞美,使局长在兴头上轻松地解决了长期悬而未决的问题。如果像有些人,只知道自己诉苦,去让别人帮忙,只激发别人的同情心还是不够的。在问题提出之前,先行赞美是很好的铺垫。
印刷厂的职工吕光下岗了,他参加的招聘会不少,但因他文化水平有限,都未能成功。这天他又看到一个企业招聘工人,决心去试一下。
吕光从侧面了解到,这家企业的总裁最初也当过印刷工人,他是凭借手中的几百元起家的。吕光直接面见总裁:"您好!我是一名印刷厂下岗工人。我知道您以前也是一名印刷工人,我也希望能做得像您一样好,但没有机会,不知您能否提供?"这位总裁欣然聘用了吕光。
在这则事例中,吕光并没有用太多的语言,只是一句"我也希望能做得像您一样好"。潜台词是,您做得真是棒极了,我很羡慕您,并且随之提出了要求,不知您能否提供机会?这样一来,总裁又想到了自己创业时的艰难,求职时的艰辛。于是,吕光用短短几句话就使总裁需要赞美的心理得到满足,又激发了其同情心,最后,吕光如愿以偿地获得了这份工作。
说话时,用"我们"代替"我"
常被评为"独断"、"自我意识"太强的人,如果在言谈中尝试用"我们"取代"我"字,就会给人以亲切友好的印象,促进彼此之间的感情交流。
小孩在做游戏时,常会说"我的"、"我要"等语,这是自我意识强烈的表现,在小孩子的世界里或许无关紧要,但有些成人也是如此,他们说话时,仍然强调"我、我的",这就会给人自我意识太强的坏印象,人际关系也会因此受到影响。
有位心理专家曾做过一项有趣的实验。他让同一个人分别扮演专制型和民主型两个不同角色的领导者,然后调查人们对这两类领导者的观感。结果发现,采用民主型方式的领导者,他们的团结意识最为强烈。
而研究结果又指出,这些人当中使用"我们"这个名词的次数也最多。
而专制型方式的领导者,是使用"我"字频率最高的人,也是不受欢迎的人。
事实上,我们在听别人说话时,对方说"我、我认为......"带给我们的感受,将远不如他采用"我们......"的说法,因为采用"我们"这种说法,可以让人产生团结意识。
有这样一个故事:甲、乙两个好朋友一起出去散步,在路上,他们不约而同地看到路中央的一锭金子。
甲赶紧跑过去,捡起那锭金子,对乙说:"你看,我的运气真好,我捡了一锭金子。"说着准备把金子独自放进自己的口袋。
这时,失主找来了,他不仅要回了金子,还诬告说甲偷了他的金子,要拉他去警察局。
甲有口难辩,很无辜地对乙说:"这回我们可麻烦了。"
乙听后立即纠正他说:"不是"我们",你应该说"这回我可麻烦了"才对!"
人的心理是很奇妙的,说话时,往往说"我"和"我们",给人的感觉却完全不同。在开口说话时,我们要注意这样的细节,多说"我们",用"我们"来作主语,因为善用"我们"来制造彼此间的共同意识,对促进我们的人际关系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我"在英文里是最小的字母,千万别把它变成你语汇中最大的字。
一次聚会,有位先生在讲话的前3分钟内,一共用了36个"我",他不是说"我",就是说"我的",如"我的公司"、"我的花园"等随后一位熟人走上前去对他说:"真遗憾,你失去了你的所有员工。"
那个人怔了怔说:"我失去了所有员工?没有呀?他们都好好地在公司上班呢!"
"哦,难道你的这些员工与公司没有任何关系吗?"
亨利.福特二世描述令人厌烦的行为时说:"一个满嘴"我"的人,一个独占"我"字、随时随地说"我"的人,是一个不受欢迎的人。"
在人际交往中,"我"字讲得太多并过分强调,会给人突出自我、标榜自我的印象,这会在对方与你之间筑起一道防线,形成障碍,影响别人对你的认同。
因此,会说话的人,在语言传播中,总会避开"我"字,而用"我们"开头。下面的几点建议可供借鉴。
1.尽量用"我们"代替"我"
例如:"我建议,今天下午......"可以改成:"今天下午,我们......好吗?"
2.这样说话时应用"我们"开头
在员工大会上,你想说:"我最近做过一项调查,我发现40%的员工对公司有不满的情绪,我认为这些不满情绪......"
如果你将上面这段话的三个"我"字转化成"我们"效果就会大不一样。说"我"有时只能代表你一个人,而说"我们"代表的是公司,代表的是大家,员工们自然容易接受。
3.非得用"我"字时,以平缓的语调淡化
不可避免地要讲到"我"时,你要做到语气平淡,既不把"我"
读成重音,也不把语音拖长。同时,目光不要逼人,表情不要眉飞色舞,神态不要得意洋洋,你要把表述的重点放在事件的客观叙述上,不要突出做事的"我",以免使听的人觉得你自认为高人一等,觉得你在吹嘘自己。
说话多斟酌,谨防误解
言谈的第一要义应是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而"言者无心,听者有意",一句多解的,不适于相异的语言环境的话,都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不要等到差错既出,补救不及。
对于说话,有人认为只要用正确的言语表达自己的意思就行了。其实所谓正确与否,并非说话者单方面就能决定的。如果我们在说话之前忽视了听话者的心理和反应,说话的人即使是按照词典上的定义正确使用每一个词句,也很难将自己的本意正确地传给听话人。无论如何慎重地斟酌词句,依旧会产生料想不到的差错和误解。
一般人都有注重词句,依靠词句决定说话的倾向,但为人所依靠的词句本身其实并不可靠,因为语言的涵义不断在变,因时因地而有不同解释,"言者无心,听者有意",出自说话者口中一句很平常的话,在听者心里可能会引起轩然大波。
这里以《刘大请客》的笑话为例:
刘大60岁大寿,请了张三、李四、王五,赵六。
饭菜都摆好了,可是只到了张三、李四、王五,赵六迟迟不来。
刘大感叹道:"该来的还不来。"
张三一听这话,便道:"这么说,我不是该来的。"于是,站起身走了。
刘大焦急地说:"不该走的又走了。"
李四一听这话,便道:"这么说,我是该走的了。"于是,他也走了。
刘大傻了眼,对王五辩解道:"我又不是在说他。"
王五说:"那一定是说我喽。"于是,也走了。
在这个故事中,刘大说的话是可以从多角度理解的。张三、李四、五王,各自从主人不欢迎自己的角度来理解刘大的话,于是一个接一个气呼呼地走了。如果刘大说话考虑到"同语异义"的现象,使用不至于产生令人误解的语义单一的言辞来"感叹",那么,就不会将这次交际活动搞得不欢而散。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A国军队经常空袭B国某市,所以B国空军总是保持着高度的警觉。一个浓雾的日子,B国某市上空出现了一架来历不明的飞机。B国歼击机立即腾空迎战,飞临对方时,才发现这是一架中立国的民航机。歼击机驾驶员向地面指挥部报告了这一目击情况。地面指挥部听到报告后,回答:"别管它。"于是,歼击机驾驶员发出一连串火炮,把那架民航机击落了。事后,该中立国向B国提出抗议,B国为此支付了巨额赔款方才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