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现代社会的处世哲学
4126600000002

第2章 对手越少,做事就越少摩擦力(2)

著名的科学家波尔是一位极其尊重他人但又非常坚持真理的人。当他对别人的观点提出不同意见时,他常常预先声明:"这不是为了批评,而是为了学习。"这句话后来成为一句名言被人印在一期物理杂志的封面上,作为献给波尔的生日礼物。

一次,有人发表学术演讲,效果非常糟糕,波尔也认为这个演讲"完全是瞎扯",但他仍然热情地对演讲者说:"我们同意你的观点的程度,也许比你所想象得还要大!"波尔同爱因斯坦展开过一场为期近30年的学术大争论,两人的观点完全相对立。

但爱因斯坦认为,在反对他的观点的阵营中,波尔是最接近于公正地处理他所代表的学术观点的人。波尔的这种态度及他在为人方面的其他杰出表现,不但使他取得了巨大的学术与教育成就,而且使他深受人们爱戴。

聪明的人绝对不会这样说:"好!我这就证明给你看!这话大错特错!"这等于是说:"我比你更聪明。我要告诉你一些道理,使你改变看法。"这样说话,只会引起争端,使对方远在你开始之前,就准备迎战了。

即使在最融洽的情况下,改变别人的主意也不是一件易事,如果你要证明什么,就要讲究方法技巧,要别人对你的证明感兴趣,使对方在无意中接受你的证明。也就是说:必须用若无实有的方式改变别人,提醒他不知道的好像是他忘记的,而不是他不懂。

正如英国19世纪政治家查士德斐尔爵士对他的儿子所说的:要比别人聪明--如果可能的话,却不要告诉人家你比他聪明。

如果有人说了一句你认为错误的话你想指出这种错误,这样说效果会更好:"噢,这样的!我倒有另一种想法,但也许不对。我常常会弄错。如果我弄错了,我很愿意被纠正过来。我们来看看问题的所在吧。"

用"我也许不对"、"我常常会弄错"、"我们来看看问题的所在"

这一类句子,确实会收到神奇的效果。

你承认自己也许会弄错,就绝不会惹上麻烦。因为这样的话,不但会避免争执,而且还可以使对方跟你一样宽容大度;并且,他也会承认自己可能弄错。

所以,不管遇到何事,都不要跟别人争辩,别老是指责别人错了,而要有一点方法技巧,采取必要的让步,才能改变别人的意见。

失意人面前不谈得意事

失意的人总是最敏感,所以我们说话时,不管是什么内容,都要注意别让他人产生自己被比下去的感觉。

智者曾说:"不要在一个不打高尔夫球的人面前,谈论有关高尔夫球的话题。"因为与人交谈时,彼此话不投机,往往会使人觉得非常尴尬,不知下一句该如何应付。

从另一方面来说,交谈的话题,对方不曾接触,也不曾感受过,不免会使对方认为你是在自我夸耀,无视他的存在或鄙视他的无知,如此一来,岂不是又疏远了彼此的距离吗?

有些人总喜欢夸耀自己,往往认为自己的学识、兴趣高人一等。每遇亲朋好友,就迫不及待地大肆吹嘘自己的心得经验,却不知这样做常令一旁的好友不知所措。

一次,有人约了几个朋友来家里吃饭,这些朋友彼此都是熟识的。

主人把他们聚拢来主要是想借着热闹的气氛,让一位目前正陷入低潮的朋友心情好一些。

这位朋友不久前因经营不善,关闭了一家公司,妻子也因为不堪生活的压力,正与他谈离婚的事,内外交困,他实在痛苦极了。

来吃饭的朋友都知道这位朋友目前的遭遇,大家都避免去谈与事业有关的事,可是其中一位朋友因为目前赚了很多钱,酒一下肚,忍不住就开始谈他的赚钱本领和花钱功夫,那种得意的神情,连主人看了都有些不舒服。那位失意的朋友低头不语,脸色非常难看,一会儿去上厕所,一会儿去洗脸,后来他提早离开了。主人送他出去,在巷口,他愤愤地说:"老吴会赚钱也不必在我面前说得那么神气。"

主人了解他的心情,因为在多年前他也遇到过低潮,正风光的亲戚在他面前炫耀他的薪水、年终奖金,那种感受,就如同把针一支支插在心上那般,要有多难过就有多难过。

因此要提醒你,与人相处,切记--不要在失意者面前谈论你的得意。

如果你正得意,要你不谈论不太容易,哪一个意气风发的人不是如此?所以这种人也没什么好责怪的。但是要谈论你的得意时要看场合和对象,特别注意不要对失意的人谈,因为失意的人最脆弱,也最多心。

你的谈论在他听来都充满了讽刺与嘲讽的味道,让失意的人感受到你"看不起"他。当然有些人不在乎,你说你的,他听他的,但这么豪放的人不太多。因此你所谈论的得意,对大部分失意的人是一种伤害,这种滋味也只有尝过的人才知道。

一般来说,失意的人较少攻击性,郁郁寡欢是最普通的心态,但别以为他们只是如此。听你谈论了你的得意后,他们普遍会有一种心理怀恨。你说得口沫横飞,不知不觉已在失意者心中埋下一颗炸弹,多划不来。

失意者对你的怀恨不会立即显现出来,因为他无力显现,但他会透过各种方式来泄恨,例如说你坏话、扯你后腿、故意与你为敌,主要目的则是--看你能得意到几时,而最明显的则是疏远你,避免和你碰面,以免再见到你,于是你不知不觉就失去了一个朋友。

找准每个人的兴奋点

所谓志同道合,一般表现在拥有共同的兴趣和爱好。寻找对方的兴奋点,就是尽量找出他们最感兴趣的事,然后再从这方面去接近他。

在建立良好关系的过程中,实现双方兴趣上的一致是很重要的。只要双方喜欢同样的事情,彼此的感情就容易融洽,这是合乎逻辑的,推而广之,对其他许多事情,彼此也就愿意合作了。

每个人都有某个方面的兴趣。兴趣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对有关系的事物的兴趣;一种是对无关系的事物的兴趣。所谓有关系的事物,是指与你和别人共同发生兴趣的事物。利用这种兴趣,常常可以在彼此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可是有许多人对他们业务以外某种事情更有兴趣。通常一个人所做的工作,不是出于自愿,而是为了谋生。但在业余时间他所关心的事情,则是他自己所选择的。换句话说,他最感兴趣的事情是办公室之外的事情。因此,从业务之外的事物上与某人接近,比在业务上与他联系更容易,更有效果。

一般人都希望与自己相处的人,有许多不同的兴趣,有的他特别喜欢,有的会比较淡泊。如果可能的话,你应尽量找出他们最感兴趣的事,然后再从这方面去接近他。倘若没有机会,或者这种机会不容易得到,那么也该尽可能地去选择他最大的兴趣供你利用,主要的目的是要使他对你发生兴趣。

欲与别人的特殊兴趣建立一种特殊关系,必须把你的真实的兴趣表现出来。单单说一句很感兴趣的话是不够的,在对方的询问下,你不能掩饰你真正的兴趣,免得弄巧成拙。

问题在于你怎么能使他人了解你对某件事情的确和他有同样的兴趣。因此,你必须对这题目具有相当的知识,足以证明你是有过相当研究的。越是值得接近的人,你就越应该努力对他所感兴趣的事情,作进一步的了解,使你能够应付他,使他乐意提供你所想知道的事情。

就像幼儿园的教师,有许多办法去哄小朋友,把一群哭哭闹闹的小孩训练得高高兴兴。这当然有她们成功的门道,其原因是由于她们能放弃自己的个性却迎合小朋友的兴趣和思想。

这种做法纯粹是出于热诚,而热诚却永远是应酬成功的因素,当你的内心充满热诚时,你向别人提出的,将不是一个令人难堪的问题,而是别人乐于回答或者是他所熟悉的问题。

你知道某人去过美国,如果你向他问及美国的事情,他一定会非常高兴地滔滔不绝地讲到美国的许多事情,即使你的目的只不过想问问有关美国入境的手续,而他会连带告诉你纽约帝国大厦的电梯快到什么程度。

专家们给出实现和他人兴趣一致的三个步骤:

找出别人感兴趣的事物。

对他感兴趣的题目应该先获得若干知识。

对他表示出你对那些事物确实感兴趣。

风凉话少说为佳

有句俗话叫做"站着说话不腰疼",点明了人们最普遍的思想盲点,隔岸观火的话谁都会说,如果能设身处地为对方考虑,你将会赢得更多的朋友。

一只小猪、一只绵羊和一头乳牛,被关在同一个畜栏里。有一次,牧人捉住小猪,它大声号叫,猛烈地抗拒。绵羊和乳牛讨厌它的号叫,便说:"他常常捉我们,我们并不大呼小叫。"小猪听了回答道:"捉你们和捉我完全是两回事,他捉你们,只是要你们的毛和乳汁,但是捉住我,却是要我的命呢!"

宗教家康庇斯曾经写过这么一段话:"很少人会以衡量自己的天平,来衡量别人。"我们自己的过失和别人的过失相比,似乎算不了什么。当我们做了一件令自己觉得羞愧的事,使自我形象缩小到一文不值时,我们总会找到一个替罪羔羊--我们责备自己的良心。我们会说:"我的良心在折磨我。"然后我们很快就宽恕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