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年,有这样一个论调,说学理工的人是牛,是干活的,而学管理的人是官,是拿鞭子的。在今天讲求复合型人才,此中的分化已不那么明显,但有个问题依然要引起我们的注意,是自甘淡泊当一辈子控"牛"呢?还是除了某些优长之外,强化自己管理手腕与协调能力,寻求最大限度地发展?老肖的失误,在于以一个"怠"字做消极的对抗。
如果他能在自己的"笔杆子"的才能之外,积极与领导沟通,让领导了解他另一面的能力与愿望,相信事情就会有一种完全不同的局面。
职场闲话,别踩了这几颗雷
旧时茶馆里,喜欢贴一张"休谈国事,莫论人非"的字条。现代是自由民主的时代,你谈谈时局国事倒还真不妨事,但另有些上班族敏感区域却要记得避忌。
很多公司不喜欢职员之间打听薪水,因为同事之间工资往往有不小差别,所以发薪时老板有意单线联系,不公开数额,并叮嘱不让他人知道。同工不同酬是老板常用的手法,用好了,是奖优罚劣的一大法宝,但它是把双刃剑,用不好,就容易促发员工之间的矛盾,而且最终会掉转刀口朝上,矛头直指老板,这当然是他所不想见的,所以对"包打听"之类的人总是格外防备。
有的人打探别人时喜欢先亮出自己--其实这样的人亮出来的价值也不大,主动亮牌的往往没好牌,比如先说"我这月工资......奖金......,你呢?"如果他比你钱多,会假装同情,心里却暗自得意。如果他没你多,就会心里不平衡了,表面上可能是一脸羡慕,私底下往往不服,这时候你就该小心了。背后做小动作的人通常是你开始不设防的人。
如果你碰上有这样的同事,最好早做打算,当他把话题往工资上引时,你要尽早打断她,说公司有纪律不谈薪水;如果不幸他语速很快,没等你拦住就把话都说了,也不要紧,用外交辞令虚挡一下就可以了。
比如,"换个有意思的话题"之类。
如果你转过行,就别拿现单位和原单位比。无论比出个什么样的高下,老板都不爱听。如果你说"我原来的公司是大牌,那里的管理水平高,工作环境比现在好,效率也要比这里高......"老板肯定会立即拉下脸,扔下一句"那么好,你就回去吧。"即使老板不在场,同事其实也不爱听你回忆昔日荣光,每个员工对自己供职的公司多少会有心理归属感,贬损公司,员工很容易以为你也在看低他。
就算你说的都是事实,原来公司确实不错,毕竟你现在端的是新家的饭碗,这么不忘旧好总是不近人情。但也别以为喜新厌旧就好,如果你在现老板面前大谈原先老板的不是,情况只会更糟。他觉得你今天能这么议论原先单位,下次就会这么说现在的单位。
另外,在办公室里大谈人生理想显然滑稽,打工就安心打工,雄心壮志回去和家人、朋友说。在公司里,要是你没事整天念叨"我要当老板,自己置办产业",很容易被老板当成敌人,或被同事看做异己。
如果你说"在公司我的水平至少够副总"或者"35岁时我必须干到部门经理",那你很容易把自己放在同事的对立面上。
因为野心人人都有,但是位子有限。你公开自己的进取心,就等于公开向公司里的同僚挑战。僧多粥少,树大招风,何苦被人处处提防,被同事或上司看成威胁。做人要低姿态一点,是自我保护的好方法。你的价值体现在做多少事上,在该表现时表现,不该表现时就算韬晦一点也没什么不好,能人能在做大事上,而不在说大话上。
办公室是闲话的滋生地,工作间歇,大家很愿意找些话题来放松一会儿,为了不让闲聊入侵私域,最好有意围绕新闻、热点、影视作品谈天,避开个人问题,放得开而且无害。
别计较一池一地的得失
得失可分为有形的、无形的,如果患得患失,斤斤计较,就可能会因局部而毁了大局。若再因小小的得失惹了些不必要的闲气,失去的岂不更多了?
《老子》中说:"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失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是讲人的一生之中,名誉、名声和生命到底哪个更重要呢?自身与财物相比,何者是第一位的呢?得到名利地位与丧失生命相衡量起来,哪一个是真正的得到,哪一个又是真正的丧失呢?所以说过分追求名利地位就会付出很大的代价,你有庞大的储藏,一旦有变则必然是巨大的损失。对于追求名利地位这些东西,要适可而止,否则就会受到屈辱,丧失你一生中最为宝贵的东西。
老子的话极具辩证法思想,告诉我们应该站在一个什么样的立场上看得失的问题。也许一个人可以做到虚怀若谷,大智若愚,但是事事吃亏,总觉得自己在遭受损失,渐渐地就会心理不平衡,于是就会计较自己的得失,再也不肯忍气吞声地吃亏,一定要分辩个明明白白,结果朋友之间,同事之间是非不断,自己也惹得一身闲气,而所想到的也照样没有得到,这是失的多还是得的多呢?
春秋战国时期的宓子贱,是孔子的弟子,鲁国人。有一次齐国进攻鲁国,战火迅速向鲁国单父地区推进,而此时宓子贱正在做单父宰。当时也正值麦收季节,大片的麦子已经成熟了,不久就能够收割入库了,可是战争一来,这眼看到手的粮食就会让齐国抢走。当地一些父老向宓子贱提出建议,说:"麦子马上就熟了,应该赶在齐国军队到来之前,让咱们这里的老百姓去抢收,不管是谁种的,谁抢收了就归谁所有,肥水不流外人田。"另一个也认为:"是啊,这样把粮食打下来,可以增加我们鲁国的粮食,而齐国的军队也抢不走麦子作军粮,他们没有粮食,自然也坚持不了多久。"尽管乡中父老再三请求,宓子贱坚决不同意这种做法,过了一些日子,齐军一来,把单父地区的小麦一抢而空。
为了这件事,许多父老埋怨宓子贱,鲁国的大贵族季孙氏也非常愤怒,派使臣向宓子贱兴师问罪。宓子贱说:"今天没有麦子,明年我们可以再种。如果官府这次发布告令,让人们去抢收麦子,那些不种麦子的人则可能不劳而获,得到不少好处,单父的百姓也许能抢回来一些麦子,但是那些趁火打劫的人以后便会年年期盼敌国的入侵,民风也会变得越来越坏,不是吗?其实单父一年的小麦产量,对于鲁国的强弱的影响微乎其微,鲁国不因为得到单父的麦子就强大起来,也不会因为失去单父这一年的小麦而衰弱下去。但是如果让单父的老百姓,以至于鲁国的老百姓都存了这种借敌国入侵能获取意外财物的心理,这是危害我们鲁国的大敌,这种侥幸获利的心理难以整治,那才是我们几代人的大损失呀!"
宓子贱自有他的得失观,他之所以拒绝父老的劝谏,让入侵鲁国的齐军抢走了麦子,是认为失掉的是有形的、有限的那一点点粮食,而让民众存有侥幸得财得利的心理才是无形的、无限的、长久的损失。得与失应该如何舍取,宓子贱做出了正确的选择。要忍一时的失,才能有长久的得,要能忍小失,才能有大的收获。
中国历史上很多先哲都明白得失之间的关系。他们看重的是自身的修养,而非一时一事的得与失。春秋战国时期的子文,担任楚国的令尹。这个人三次做官,任令尹之职,却从不喜形于色,三次被免职,也怒不形于色。这是因为他心里平静,认为得失和他没有关系了。子文心胸宽广,明白争一时得失毫无用处。该失的,争也不一定能够得到,越得不到,心理越不平衡,对自己毫无益处,不如不去计较这一点点损失。
患得患失的人是把个人的得失看得过重。过于注重个人的得失,使一个人变得心胸狭隘,斤斤计较,目光短浅。而一旦将个人利益的得失置于脑后,便能够轻松对待身边所发生的事,遇事从大局着眼,从长远利益考虑问题。例如:南朝梁人张率,12岁时就能做文章。天监年间担任司徒的职务,他喜欢喝酒。在新安的时候,他曾派家中的仆人运3000石米回家,等运到家里,米已经耗去大半。张率问其原因,仆人们回答说:"米被老鼠和鸟雀损耗掉了。"张率笑着说:"好大的鼠雀!"后来始终不再追究。张率不把财产的损失放在心上,是他的为人有气度,同时也看出来他的作风。粮食不可能被鼠雀吞掉那么多,只能是仆人所为,但追究起来,主仆之间关系僵化,粮食还能收得回来吗?
粮食已难收回,又造成主仆关系的恶化,这不是失的更多、更大吗?
正确地看待个人的得失,不患得患失,才能真正有所得。人不应该为表面的得到而沾沾自喜,认识人,认识事物,都应该是认识他的根本。得也应得到真的东西,不要为虚假的东西所迷惑。
遇事"多请示",借风行船
怎样才可以最大限度地让领导认可你的工作?即便你是最优秀的专业人才,方案出来也要先向上司请示,以谦恭的态度求得额外的关照。
孔子教导我们要"不耻下问",这早已被广为传诵。而单单不耻下问是满足不了那颗求知欲极强的心的,所以"下问"的同时更要敢于乐于"上问",上问是向领导请教。也许领导学历不如你,也许某些方面的能力不见得很强,但是他之所以成为领导,自然有他的长处,多向他请教不但能增长自己的能力,有助于完成好工作,也能给领导留下良好的印象。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陆和李是同一名牌大学的毕业生,他们的成绩都很优秀。两人分配到同一家单位。一年以后,陆提升为部门主管,李则调到公司下属的一家机构,地位明升实降,因为没有任何实权。为什么?
他们分配到该单位后,领导各交给他们一件工作。陆在分析调查之后,提出了若干方案给领导看,又向领导逐条分析利弊,最后向领导请教,用哪个方案。这时,领导对他的分析已经很信服,当然采取了他所推荐的那个方案。然后,他又问领导如何具体实施。领导说:你自己放手干吧,年轻人,比我们有干劲。陆连忙说,自己刚来,一切都不熟悉,还得多听领导的意见。因为陆的态度谦恭,意见又到位,领导很满意,当即向几个部门的头头打电话,让他们大力协助小陆的工作。因为有了领导的交代,小陆在实施自己的方案时又时时注意与各部门人员协调,他的工作完成得又快又好。
小李呢?他也做了精心的准备,方案也设计得十分到位。但他一心沉浸在工作的热情中,全然不记得要向领导请示一下。领导是开明的,既然说过让他全权处理,自然也不干涉,但也没有和下面人交代什么。
等到小李把自己的计划付之于实践,各部门人员见他是新来的,免不了有些怠慢,小李心直口快,与某人顶了起来,这可惹了麻烦,因为这人正是公司总经理的亲信。后果可想而知,他的工作处处受阻,最后计划中途流产。
有人因为害羞不敢向领导请教,有人因为自傲不愿向领导请教,有人害怕向领导请教会显出自己没水平。其实这些顾虑大可不必,多思勤问的人总是会得到领导的重视,一则,你的提问显出你对工作的热情和思考;二则,你的提问显出你的谦虚和诚恳。如此做事谁会不喜欢呢?
把槽跳得更完美一些
跳槽应聘的职员,最容易给人这样两种印象:这个人朝三暮四,在原公司就混得不好;或者,他是一匹千里马,还有很大的潜力没有发挥出来。为什么会有如此的差别呢?这就需要提醒你关于对原单位人事待遇的应对技巧。
"你能说一说离开原单位的原因吗?"这类问题在面试时经常会被问及,面试考官能从中获得很多有关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