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告别的话,由风转达
4018100000018

第18章 晚来雪(4)

紫湘要感谢他这一点,因为如此,他们才有了相识相知的机会。可她也栽在了这一点上,让她日后无数个夜晚都只能在香畹楼的帘栊畔举目眺望高高的悬月等他回家。算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不过,即使没有那些迎风飘摆的野花,他也绝不可能让她一人独占。皇族有权,于是后宫三千佳丽。世家有钱,于是侯门妻妾成群。一生一世一双人这种既细微又宏伟的蓝图,大概只会落在三白与芸娘,或者蔼卿与秋芙这样一粥一饭细水长流的寻常人家吧。

宦游人

关于陈裴之在外头为公职奔波的事可是一波三折。

其中又有好几件事可以看出来,他不是个适合在官场上打拼的人。

比如有一位彭城都转,看中了他的才干,想把真州治水过程中的出纳一职交给他,还特意拨了三十七万两银子的公款出来。他一看,慌了手脚,赶紧推辞,把人家都转给惹恼了,说你什么意思,我是欣赏你管理策划的能力,你这么躲躲闪闪的是想耍什么滑头吗。

陈裴之这才解释,说我不干这一行吧,确实是觉得肩上的压力太重,怕担不起这个责任。我要是干这一行呢,又觉得会染上不肖的骂名。人做事,先要保证自己清洁,然后再考虑给国家出力。我知道我这么想实在是太拘谨迂腐了,但是没办法,我是实话实说,也是为了报答您的恩情啊。

说实话,我不太懂做出纳和不肖有什么关系。就算陈文述在任时是个清廉的官,他作为儿子,担任的职位与财务相关,但只要不贪污不徇私,又怎么会丢老子的脸呢。

再退一步,假使做这个工作就等于淌浑水,你不想干,不能把话说好听点么。写诗就会镂金帖翠,说话怎么不讲讲技巧呢。从文中看来,都转对他有知遇之恩,算是故交加领导加老师的身份,在这种情况下,他回绝别人还那么赤裸裸地拉下脸,实在是不知好歹。在社交场合,尤其是官场,大多数情况下,直肠子等于一根筋。

这点愚钝,遗传了他父亲也说不定。《香畹楼忆语》开篇就是陈文述落马的场景——丁丑冬朔,家大人自崇疆受代归,筹海积劳,抱恙甚剧。

“受代”是什么意思,就是官职被别人替代了。说得阴险点,极有可能是背后让人捅了一刀。可怜老爷子混了半辈子最后还是不明事理,落得鸠占鹊巢的下场,又弄得一身是病,真是可怜。

这方面,似乎女人都比他们有经验。

他回绝了都转回到家之后,恰巧汪端和紫湘正在香畹楼上赏月,听他絮絮叨叨说了前因后果,汪端笑道:“有油水捞你都不干,这么忠诚,足以报答他咯。”

紫湘说得客气点,说:“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这么做自然会免除一些险要隐患,不过众人皆醉我独醒,众人皆浊我独清,也会有招人妒忌的时候哦。”

可不是,文章中写到了这么一件事——时一大僚震余名,遇事颇为所厄。

就是有个高官,听说了他这茅坑石头一样又臭又硬的品性,很震怒,后来陈裴之大概又有事情栽到了人家手里,人家自然少不了要给他一些苦头吃。

鹰飞好杀,龙性难驯,胆大心细,愿味斯言。

上面这句话,是紫湘教给他的一个道理。缘起陈裴之的交友态度。

他说他从小喜欢看兵书,大约是里面刀光剑影非常有江湖气息,因此他后来就喜欢结交豪杰之士。有段时间他任职的地方不太平,陈裴之就向上司进言,说最好培养点有武功的人,这样能预防后患。领导觉得他说得对,还强化了他的概念,说飞禽中枭鸟最厉害,我们兵法也要如此,要训练出枭鸟那样的人才好以毒攻毒。

陈裴之洋洋得意于献了良策之际,紫湘对他说了上面的话。意思是,你如果坚持这么大胆去做的话,心就要放细致一点,不能养虎为患。她这么叮嘱,是因为她很清楚他不是一个好的部门领导——驭下少严,渊鱼廪鼠,察诘不详。对待下属不够严格,池里有多少鱼,洞里有多少老鼠都算不清,不知深浅。

陈裴之听了不禁感慨她真是里里外外一把抓的贤内助——怡词巽语,时得韦弦之助云。

除了和汪端在楼上赏月以外,他在外头的那些日子里,紫湘能做的,就是等待了。

一年年末,秦淮河以南的商业区因为浚河的缘故停止了运营,陈裴之一直在跟随部队思考疏通河道的办法,后来出了妙计,很快事情就得到了解决。回家时已经是临近新年了,他风尘劳碌,为公事差点耽误了过年,心情不好。紫湘等了那么久等来了他的愁眉苦脸,还要安慰他,说你为国效力,解决了这么大的事,纵然我一个人守着空罗帷,也没什么好遗憾的。

其实龚夫人也常让她安下心,等他回家。像是觉得等待对女人来说是个必修课。

堂上于奇寒深夜命姬假寐俟余,姬仍翦灯温茗,围炉端坐以待。诘晨复辨色理妆,次第诣长者起居。夙兴夜寐,历数年如一日焉。

冰天雪地,北风呼啸的长夜,龚夫人让她假睡等他回来,果然他们再疼媳妇也赶不上疼儿子。紫湘只好烧一壶茶,围着炉火等他回来。然后一大早,又梳妆去问候各位长辈,道早安。就这样早起晚睡,十年如一日。

规行矩步在大户人家原没什么,可后来她身上的病便一天一天重下去,想来和这些繁文缛节也不无关系。即使那样,她也还是拖着愁病之躯日日倚窗盼望,等他归来。或者,等待已经成了她的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像喝茶,像绣花一样,日影飞去之间,也就过了。

细看之下,她在嫁给他之前已经习惯了这种等待。

出嫁前,紫湘和姊妹们在水阁里讨论蒋世铨的戏曲,有人喜欢《香祖楼》,有人喜欢《四弦秋》,唯有她,偏偏钟情于《雪中人》里的句子,把那一段“可人夫婿是秦嘉,风也怜他,月也怜他”反反复复地拿来吟唱。旁人笑她,说你呀,心里想的可不是和戏中人一样么。

她笑而不语。

那一年,他在彭城做事,曾经在写给她的词里说——蹋冰瘦马投荒驿,负了卿怜惜。累卿风雪忆天涯,休说可人夫婿是秦嘉。

后来,他在雪天行路的途中又给她写了一首词,读来,倒不似以往的脂粉之气,颇有几分契阔苍凉。

霜月当头圆复缺,跃马弯弓,那怪常离别。约了归期今又不,关山只认无啼诀。

何事沾膺双泪热,帐下悲歌,竟未生同穴。忍与归时灯畔说,五更一骑冲风雪。

她就把这首词捧在手里念,念着念着已泪流满面,念着念着就到了出嫁的佳期,念着念着她成为他的新娘,念着念着她在日复一日的等待中又变回秦淮河上那个最初盼着情郎来迎娶的花港女子。

念到最后,她一生的芳华就在随词句迎面飘来的白雪里缓缓耗尽,如同一片缓缓沉落到湖底的花瓣。

他呀,只能听到她留在衾枕上的余声细语如丝,那凄咽之音,像是微风吹起柳浪,像是绵绵的青草在暮春的微雨里生长。

这便是她留给他最后的念想了。

夕颜

暮落朝开大抵真的是她们这类女子的宿命。抱朴子虽云“我命在我不在天”,又岂是人人都有这个力量能撼动人生巨轮。

她的死,最初,是和他即将远行有些关系。

组织要派他到远方任职,他一片孝心,向上面请求,说我家中祖父母尚在,父母年迈,妻子多病,儿子又还小,走不开。组织上考虑再三同意了他的请求,仍然让他留在江南,到金陵做事。紫湘很高兴,因为金陵是她的故里,生母的坟茔就在那里。他去金陵,龚夫人批准她随行服侍,她可以借着这个机会回去给母亲扫墓了。

原以为躲过一劫,谁知还是生了变故,必须要走。

家眷随行这个事古今都不是太好办的,除非真的够资格,离了他不行,那国家才有可能着人打点他的私事,好让他一心放在工作上。显然,陈裴之没这个能耐。

何况,老头老太年纪大了,舟车劳顿,根本没办法同他一起走,而且在江南生活久了的人到了别处也适应不了。所以,大家都决定还是留在家里。

这样一来,紫湘也走不了了。此时,家中太老爷也去世了。紫湘“既痛奉政公之见背,又复感念生母,人前强为欢笑,夜分辄呜咽不已”。

余自吏议不得留江后,姬曰:“君此后江湖载酒,宜豫留心一契合之人。”余诘其故,曰:“君为尊亲所屈,奉檄色喜,自断不忍远离膝下,但今既有此中沮,或者改官远省,太夫人既惮长途,不能就养,夫人又以多病不去,我何忍侍君独行?且寒暑抑搔,晨昏侍奉,留我替君之职,即以摅君之忧。至君之起居寒暖,必得一解事者悉心护君,虽千山万水,吾心慰矣。”此姬自上年十月以来,屡屡为余言之者。孰知黄花续命之言,即为紫玉成烟之谶哉!

提取关键内容就是,我不能陪你,我要留在家里服侍老人,所以,你到了那边再物色一个人服侍你吧。

她说了这个话,也就是说,陈裴之动过带她一起走的念头,而且可能还不是假惺惺做做样子,他还“诘其故”——反问她为什么,而她“屡屡为余言”——反复让他到了那头重新找人服侍。

紫湘是真的能狠下心来让他独自到他乡异地做事么。我持保留意见。

他们初见时,她就口若悬河地倾吐出了所有自己掌握到的关于他的讯息,表示对他纳妾的要求了如指掌。她说,你想找个贤惠的,能回家侍奉公婆的是么。他说是。

这回,他在接到远派的要求时,向上面申请通融又是以“乌鸟之私”作为理由。

一路走来他的首要概念都是孝道,成功地和他偶像冒襄如出一辙了,至于是人为炮制还是自然形成,这里先按下不表,反正紫湘一直相信他也够了。

她更清楚的是,他们把他迎回去是相信她和他有同样的孝心,而绝非她的美,绝非她的才。要论美和才,喝着秦淮河水长大的女儿们多的是才貌双全者,且别人没见过倒也罢了,陈府一门风月,上百佳丽,什么样的女人没见过。

所以,她要做好他们一开始就交给她的本职工作——替他行孝。

不过她婉拒他带她走,这和“留下一个行孝的人”之间真的有冲突吗。为什么不可以在故乡找一个人侍奉老人,她则随行照顾他呢。家乡的人知根知底出不了什么差错,最起码比他在那山遥水远的地方一边工作一边找个陌生人打理起居要容易得多吧。

实际上,真要他谁都不带只带她一人,外人就会有话说了。堂上双亲竟不如一青楼女子?

她拒绝,不过是为了塞住众人的悠悠之口。

身处爱情中的女人有很多地方存在共同点,像是对方问一声你爱我吗,很多人会果断地说不爱,问一声你想我吗,也少不了有人会坚定地说不想,若是对方要亲吻,会推开他说不要啦。也不是不好意思,反正就是一种女人的小别扭。

对方若是觉得失望,讪讪地说“好吧,那我走咯”,心里又会觉得失落,怪他,也怪自己,为什么拒绝温暖的怀抱,留下一个人独自别扭。这别扭也不是不好,碰上懂得行情的男人,会理解这种半推半就的情趣。碰上个和自己半斤八两的风流道学先生,恐怕就负负得正,能量全部抵消了。

她,就碰上了这么个陈裴之。

她为什么要屡次说我不能去,请你再找个人伺候。

真不想去,一句话斩钉截铁完事。这样一次次地宣之于口的目的难道不是想看看他到底有没有这个气魄能力排众议带她走吗。

事实当然是,没有。她心里的纠结可想而知。

算了,不带就不带吧,这样的话,她顶多就是延续以前的等待。从一月两月见一面变成半年一年见一面,差别也不大。所以对紫湘造成致命打击的,不是他走,而是他们要她走。

还记得六木这个玩意儿吗,在《影梅庵忆语》里出现过五木,大同小异。它可以当骰子一样用来玩游戏,也可以当签筒一样用来占卜命运。

那一次董小宛就是用它在大江的一叶扁舟上掷出了一个“全六”,之后迎风破浪,开辟出了一条康庄大道,直通婚姻殿堂。

这一次,紫湘没有她那么好运。

陈裴之临行前请一个江湖术士用六木给他算了一卦。卦上说,你啊,别的事情都还算顺当,就是可能会有破镜之灾。

破镜,自然是比喻夫妻之间出现危机。要么就是感情崩裂,要么就是丧妻之痛。

这里面本来没紫湘什么事的,她只是个妾室而已。可这时术士有发话了,说想要化解嘛,也有办法。教你一招,叫“小星替月”。意思是,妾室可以替代正室。他愣住了,半晌又向人家请教,还有没有别的办法。

“你多娶几个小老婆不就行了?”术士这么说。

术士挺灵的。

说夫妻感情会破裂不是信口雌黄,汪端和他早已没什么恩情了。他轻浮,她世故,走到最后发现对方其实压根不是一路人,已至同床异梦。说会有丧妻之痛也是可能的。汪端此前就生了一场大病,几乎奄奄一息。而每天一听到鸡叫就赶紧起床,不顾洗漱就跑到她居住的楼阁中探视,喂她喝药吃饭的人不是别人,正是紫湘。紫湘还逢人就说,姐姐真是好啊,夫人喜欢她,公子也喜欢她,她要有个好歹,这一家老小会伤心一片呢。所以啊,上天要是真的想施加不幸给她,不如让我来代替她受过吧。

服侍汪端的过程中,积劳成疾,紫湘自己已经患上了咯血症,只是讳病忌医,又担心下人说她小题大做,一直没有向人提起。那时,沉默的她一定不知道,在不久以后,这随口说出的一句话,即将成为她这一朵晚风里颤颤巍巍的夕颜花要踏上的飘零路途。

劳燕

现在,我们要看到的是一场高层会议。会议的主题就是,破镜之灾怎么化解,小星替月怎么实现。参会人员有陈裴之,汪端,夫人龚玉晨。

会议正式开始之前,陈裴之通报了除去六木术士以外另两位朋友掐算的结果,大致都差不多。也就是说,这次家庭革命是志在必行的。

汪端就请求龚夫人,说赶紧四处找人回来吧,多纳几个妾室好消灾免祸。

陈裴之一听,赶紧喋喋不休一大堆加以阻止。

新人苟可移情,辄使桃僵李代,拊心自问,已觉不情。设令胶先续断,香不返魂,长留薄幸之名,莫雪向隅之恨,更非我之所愿,又岂卿之所安哉?

一张嘴就是——娶了新人回来要是我也爱上了她,那怎么办。这样的话,让她替紫湘去死,我实在就不忍心了。假如紫湘的病再治不好,还是在她之前死呢?那我更要留下薄幸的骂名,懊恨终生了。

汪端急了,问:“那你说怎么办吧。”

陈裴之就说,她一直都想家,想她父母。她生病的时候,娘家人总是很费事地来看她,现在不如就送她回家吧。就当是一剂治病的药方。

俗语说——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天知道陈裴之用哪个脚趾头想出了这么个好主意。她紫湘一介青楼女子,毕生所愿便是脱籍从良,离开风尘。那所谓的母亲不过是昔日摇钱树下吃现成饭的人,她在这安静的深宅大院里都调养不好,回到那纷哗的世界,有如何能安心养病呢。这一招,等于让她送死。

龚夫人说:“要是这个办法能治好她的病,让她躲过一劫就最好不过了。不过还是要问问神灵,占卜一下这一路是否顺利。”

陈裴之照做了,求得了这样一首诗。

贵人相遇水云乡,冷淡交情滋味长。黄阁开时延故客,骅骝应得骋康庄。

骅骝康庄,看起来是不错的词。这就把紫湘送走了。

由前到尾,没有紫湘的一句话。我想,即便是个批斗会,也得让主角上台亮个相吧。但是没有,她从始至终都不在场,他们就这样决定了她的方向。这非常可怕,让人忍不住心生一些不好的联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