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畅对外孙的学习抓得很紧。由于白天忙于工作,所以常常在夜晚辅导外孙的功课,有时还检查他的日记。她从不娇惯他,从小学起就让他锻炼洗脏袜子,洗衣服,工作人员不得帮助。房子脏了,她督促外孙自己扫除尘土,袜子破了,她告诉他如何拿针线缝补。
仲夏时节,蔡畅和李富春要到北戴河去工作和避暑,这时,正逢小外孙放暑假。李勇能不能被外婆外公带上一起去北戴河避暑呢?对此,蔡畅和李富春早就商量好了,他们要他利用暑假,下连队当战士站岗放哨,学习军容风纪,体验有意义的生活。遵照外婆外公的嘱咐,年仅15岁的小李勇,身着一身旧军装,背着长枪,挺着身架,在中南海西门口站岗放哨,即使烈日当空,他也一动不动。不久,蔡畅和李富春在北戴河接到了小外孙的来信,信中,李勇向外婆外公汇报说,他暑期生活过得很快乐,功课也复习得不错,站岗下连队的任务也完成得好,而且考取了高中,三年毕业之后,立志考大学?
李勇很快就收到了外婆的复信。想到这次肯定是表扬自己的信时,他显得很兴奋。可是,他却边看边皱眉,惭愧之情浮现在脸上。原来,外婆在信中批评他自满了,指出他的“立志”不应是考取大学当专家,而是要站得更高,看得更远,要在政治思想上为共产主义事业立下宏大的志愿,否则大学毕了业也容易迷失方向的。
蔡畅就是这样教育自己的儿孙的,想得细致,看得深远。
“大毛”和三毛
蔡畅对周围同志的孩子,也十分关心、爱护。
1953年,她的秘书秦毅敏生了一个女儿,她得知后,高兴极了。出院那天,她让司机用汽车把秦毅敏母女从医院接回来,并亲自给这个小女孩取了名字。她对秦毅敏说:“我是大毛(蔡畅的乳名毛妹子),安德列是二毛(蔡畅的外孙子李勇,出生于苏联,苏联名字叫安德烈,中国乳名叫毛毛),你的小女儿就叫三毛吧!”三毛断奶后,不好好吃饭,又哭又闹。对此,秦毅敏很焦急,蔡畅就耐心地教秦毅敏纠正孩子偏食的方法。她说,我们大人一定要注意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
当她听见秦毅敏有时喊小女儿“宝贝”时,马上就给秦毅敏指出:“要喊孩子乖乖,不要喊她‘好宝宝’、‘小宝贝’,要让孩子懂得她应当乖,而不要使孩子觉得自己是‘宝贝’,大家都得依着她,而她就可以为所欲为。”蔡畅对三毛和二毛一样的疼爱,对三毛的成长极为关注。当她发现小三毛的头睡得有些偏时,就赶紧帮着想办法进行矫正。
秦毅敏第一次做妈妈,从蔡畅那里学到了不少抚养教育子女的方法。后来,小三毛随父母离开北京后,一直都十分想念她的“蔡妈妈”。
芳香满中华
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年得到过“蔡妈妈”爱抚的孩子,都陆续长大成人。有的在军队,有的在政府机关,有的搞科研。他们在工业、农业、文化、卫生、军事各条战线上,勤奋地为祖国建设做着不同的贡献。
“蔡妈妈”爱孩子,孩子们也想念“蔡妈妈。”
住在北京的,一有时间就去看望他们的“蔡妈妈”,有时还和“蔡妈妈”一起出去游览观光,而“蔡妈妈”总是鼓励他们发奋图强,做好工作,接好革命班。家住外地的,也总是经常不断地写信问候他们的“蔡妈妈”。刘伯坚烈士的儿子刘虎生已经是国家干部了,在他寄给“蔡妈妈”的夫妇合影照的背面,特意签上他的乳名“豹子”;郭亮烈士的儿子郭志诚把他和妻子、儿子合影的“全家福”寄给蔡畅,并在信中告诉蔡畅已由“蔡妈妈”升为“蔡奶奶”了。看着照片上郭亮烈士的第三代传人,蔡畅在心里为长眠已久的战友感到欣慰。
1978年1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当年的孩子有的逐渐成长为国家建设的栋梁之材。
蔡畅抱过的小聂力,1988年当选为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的执委、副主席,名副其实地接了“蔡妈妈”的班;延安时期,蔡畅“袒护”过的李鹏,1988年开始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为振兴中华民族奉献着自己的智慧与才能。1985年,在蔡畅诞辰85周年之际,李鹏代表党中央、国务院给蔡畅送来鲜花祝寿。当时,蔡畅的眼睛已基本失明,当她的秘书蔡阿松告诉她,李鹏副总理代表党中央、国务院给她祝寿时,她一时反应不过来。李鹏亲热地拉起蔡畅的手说:“蔡妈妈,我是李鹏啊!我来看望您来了。”当她听清是李鹏来看她时,十分激动地紧紧握着李鹏的手说:“啊!李鹏,是你啊!”
一笔特别党费
狭隘的私有观念,和蔡畅是无缘的。她把自己的一切,都看作是党和人民的。解放以后,条件变了,可她的生活却依然十分简朴。李富春常穿一套旧军装,夏天穿一身灰布衣服,出门时戴上一顶军帽或草帽,完全是普通老百姓的着装。
蔡畅因外事活动做过几套西服,但那只是工作服,在平日也总是穿一身布衣。蔡畅生前用的几条棉毛裤,裤腰裤裆都打了好几次补钉;她的袜子、睡衣也是破了补,补了破,她的不少衣服只能用肥皂水揉洗,不能搓、不能拧,一搓一拧就得破。
她外孙一条蓝斜纹布裤子,褪了色还在穿,后来实在短了,蔡畅让身边的工作人员接长了几寸,新旧两种颜色,外孙不愿穿了,蔡畅拿来自己穿了好几年。饮食上,她从无特殊要求,进城这些年来,她每顿饭都只有一荤一素两盘菜。李富春在世时,回家吃饭,才中午加一碟,炊事员做什么,她就吃什么,从不挑三拣四。
蔡畅自己生活得异常节俭,对同志却甚为慷慨大方,一旦发现谁生活有些拮据,便立刻解囊相助。有位工作人员,由于家中人口多,生活十分艰难,她就经常汇款寄衣物资助他。另有一位服务员,家在农村,生活不宽裕,她就经常给钱资助他,每次都是几十元。这位同志调回家乡后,她还嘱咐秘书给他寄过钱。她对任何人,都像自己的亲人一样。卖一串葡萄,开一个西瓜,她都一定要叫身边的同志来尝一尝。厨师张洪伦因病住院,她特地叫人炖了一只大母鸡,再加上许多水果,给他送到医院。张洪伦出院后,蔡畅又叫人买了几十斤鸡蛋,送到他家里,让他补养身体。
蔡畅简直像团火温暖着周围同志的心,深得大家爱戴。
蔡畅和李富春平素勤俭过日子,每月节省下来的工资,除了有时资助周围有困难的同志外,其余都存入银行。老两口准备日后把这笔存款全部交给党。
1974年春天,医生发现李富春得了肺癌,同时诊断心脏肿大,他住进了医院。1975年1月9日凌晨,当蔡畅奔到病房时,见李富春已停止了呼吸。她抚摸着李富春的遗体,沉痛地呼唤着:“富春啊!我来晚了!”
李富春病逝后不久的一天,蔡畅把秘书蔡阿松叫到跟前,郑重地说:“我和富春生前早就商量好,日后要把我们在银行的存款全部交给党,这是富春的遗愿,我决定尽快了却他的心愿。你看看存款一共能交多少?”
10万元人民币存款,作为李富春和蔡畅的特别党费全部交给了党。蔡畅交给党的不仅仅是钱,而是他们两颗赤诚的心。后来,蔡畅又要把3万多元存款连同利息再次全部作为特别党费上交时,她身边的工作人员提醒她,是否给她独生女儿的儿子留下一点,蔡畅斩钉截铁地说:“钱是党和人民给的,用不了就应该交给党,这也是党的传统。”她还严肃地说:“子孙长大了应当自食其力,自力更生。钱留给他们没有好处。我们共产党人留给子孙后代的,应该是革命的好思想、好传统。”
蔡畅还多次满怀深情地向身边的工作人员讲: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党的经费没有来源,是靠党员挣钱来养党。党员只要有了职业,有了工资收入,每月除了留下必须的生活费用,都自觉地把省下来的钱交给党,充作党的活动经费,这是党员应尽的义务。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共产党员连生命都舍得牺牲,更何况一点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