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濂学”、“象数学”教育思想与教育论著选读
3828300000009

第9章 周敦颐教育活动与理学教育思想(2)

载:孔子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雍也》载:孔子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优,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周敦颐在南安教授程颢程颐兄弟时,曾令二人“寻仲尼、颜子乐处,所乐何事?”启发了二程探讨这一问题的积极性。宋仁宗嘉佑元年,程颐在国子监读书时,国子监直讲胡瑗以《颜子所好何学论》试诸生,程颐发挥了周敦颐《太极图说》和《通书》中的理论精神,论述了颜子所好之学为“学以至圣人之道”。胡见程之论文“大惊,即延见,处以学职。”程颐的论文写得如此成功,是与十年前周敦颐在这方面的启发提问分不开的。

周敦颐主张人们在道德修养上要有高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如他曾说:“君子乾乾,不息于诚。”个人如有优良环境和教育条件,就很好接受教育,向善的学习。如果所遇的环境不尽如人意,就洁身自好,净化环境,养成如莲那样“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纯净性格。他在《爱莲说》中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莲,花之君子者也。”

(四)论教学

周敦颐于所到之处,兴学校,教授生徒,官学的教学内容是儒家《六经》和孔孟学说,在其私学中还讲授他自己的学术思想。孔延之在《邵州新迁州学记》中说:“周君好学博通,言行政政,皆本之《六经》,考之孔孟。”《易经》是周敦颐的《太极图说》和《通书》的理论渊源。作为教学课程,周敦颐给它以高度评价。他认为,《易经》对天地奥妙和义理作了高度的概括,是《五经》思想的源泉。他说:“《易》何止《五经》之源泉,其天地鬼神之奥乎!”《易》是最早讲论“性命”的典籍,“大哉《易》也,性命之源乎!”周敦颐很重视礼和乐的教育作用。他把当时君臣、父子、兄弟、夫妇的封建伦理道德说成是自然之理,把统治者关于社会制度、伦常、节仪的条文规定的《礼》视为“理”。他主张圣王治国首先要制定“礼法”,并进行礼法教育,使人们遵行它,以求社会秩序稳定,农业等各项生产顺利进行。然后作乐,以陶冶人们的情感,形成人们优美的品性,百姓和乐。他说:“礼,理也;乐,和也。阴阳理而后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万物各得其理,然后和。

故礼先而乐后。”“古者圣王制礼法,修教化,三纲正,九畴叙,百姓大和,万物咸若。乃作乐以宣八风之气,以平天下之情。”周敦颐擅长音律,何平仲在《赠周茂叔》诗中说他“智深太易知幽赜,乐本咸池得正声。”

周敦颐主张乐声要“淡”而“和”,并且“淡而不伤,和而不淫”。

听这样的音乐,可陶冶人心淡且和,达到私欲消退,心平气和。他说:“故乐声淡而不伤,和而不淫。入其耳,感其心,莫不淡且和焉。淡则欲心平,和则躁心释。”周敦颐反对“妖淫愁怨”的乐声。这种声乐“导欲增悲”,有诱惑人“贼君弃父,轻生败伦”的坏作用。

周敦颐认为,音乐与政治是密切相关的,“政善”与“心和”可互为影响而良性循环。音乐与“天地之气”是息息相通的,宣畅和心的音乐,可以感动天地万物,促进“天地和”、“万物顺”,鸟兽亦因而驯良。他说:“乐者,本乎政也。政善民安,则天下之心和。故圣人作乐,以宣畅其和心,达于天地,天地之气,感而太和焉。天地和,则万物顺,故神祗格,鸟兽驯。”周敦颐主张乐声和乐辞要妥善结合,既要乐声淡,又要乐辞善。

这样的音乐可以使人的情感和品德同时得到陶冶,从而起到移风易俗的良好作用。反之,如果让妖声艳辞的音乐泛滥,将会腐蚀人的情感和品格,而伤风败俗。他说:“乐声淡则听心平,乐辞善则歌者慕,故风移而俗易矣。妖声艳辞之化也,亦然。”周敦颐很重视《春秋》

的教育意义。他认为《春秋》是阐述正确推行王道,明君臣、父子之义的基本原则的。孔子为后世王者而修,笔诛乱臣贼子,以儆效尤,维护圣王地位。他说:“《春秋》,正王道,明大法也,孔子为后世王者而修也。乱臣贼子诛死者于前,所以惧生者于后也。”周敦颐的教育目的是着重培养致君为尧舜的伊尹式的贤臣的,所以《春秋》是其教学的重要课程。

周敦颐重视圣道之传授,亦不忽视文才的培养,他肯定“文以载道”说,而道是最根本的。仅有美好文辞,而不具有道德内容的文章,就如同装饰得很好而不载物的车子,没给人运来有用的东西,它是不必去写去读的。他认为,文辞是艺术形式,道德是实际内容,有了好的实际内容,由善于文辞的人把它写出来,文辞优美,人们爱看,于是传得远。所以也要学会善于文辞。因之,教学中文与道必须并重。周敦颐要求革除当时有些人不知在道德上下功夫,只以追求文辞华丽为能事的偏向。他说:“文所以载道也。轮辕饰而人弗庸,徒饰也;况虚车乎!文辞,艺也;道德,实也。笃其实,而艺者书之,美则爱,爱则传焉。

贤者得以学而至之,是为教。故曰:‘言之无文,行之不远。’不知务道德,而第以文辞为能者,艺焉而已。噫!弊也久矣!”在教学原则和方法方面,周敦颐重视启发学生思维。他认为,一般人都必须通过“思”才能了解事物精微之理。了解到各种事物的精微之理,才能融会贯通地体认出天地人之道,而达到圣人的水平。

圣人也是下学而上达,其智亦料是由思而来,最后达到无思而无不通,即有感于事物,稍思即通。所以“思”是为圣的基本功。他说:

“《洪范》曰:‘思曰睿,睿曰圣。’无思,本也;思通,用也。几动于彼,诚动于此。无思而无不通,为圣人。不思,则不能通微;不睿,则不能无不通。是则无不通,生于通微,通微,生于思。故思者,圣功之本。”他还引用了孔子的话,“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既是强调教学要启发学生的思维,同时也要求教学要适应学生的接受能力。他着重指出施教要及时。他说:“慎哉!其惟‘时中’乎!”

(五)论教师

周敦颐指出,教师的职责是教天下人为善的。社会上必须树立起尊重师道的风尚,“先觉觉后觉,暗者求于明。”师道树立起来,培养出来的贤德人才多,天下就大治。他说:“或问曰:‘曷为天下善?’

曰:‘师。’故先觉觉后觉,暗者求于明,而师道立矣。师道立,则善人多;善人多,则朝廷正,而天下治矣。”周敦颐非常重视教师在培养人方面的作用。他指出,天下最尊贵的是道德,最难得的是人才。人最难得的是道德有于身。使道德有于身,没有师友是得不到的。他说:“天地间,至尊者道,至贵者德而已矣。至难得者人,人而至难得者,道德有于身而已矣。求人至难得者有于身,非师友,则不可得也已!”人幼小的时候,蒙昧无知,如无师友的教导,长大就不免于“愚”,道义可从师友得来。所以师友的情义是深重的,跟师友在一起是快乐的。

他说:“道义者,身有之,则贵且尊。人生而蒙,长无师友则愚。是道义由师友有之。而得贵且尊,其义不亦重乎!其聚不亦乐乎!”周敦颐要求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感,要以正确的道理教育学生,使他坚持走正确的道路。他说:“‘童蒙求我’,我正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