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濂学”、“象数学”教育思想与教育论著选读
3828300000008

第8章 周敦颐教育活动与理学教育思想(1)

北宋初年经过儒家教育思想的复苏,特别是“宋初三先生”给北宋理学家们以重要的影响,“北宋五子”---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及其他们开创的学派开始了儒家学说哲学化的进程,并初步确立了各学派的理学教育思想体系,为理学教育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王安石的“荆公新学”在大刀阔斧的变法改革运动中形成,其教育思想与教育改革理论别开生面,给人以新鲜之感。所有这些,都是北宋时期丰富的教育思想方面的宝贵财富,给后世以重大的影响。以下将分节阐述“濂学”、“象数学”、“关学”、“洛学”以及“荆公新学”等学派的教育思想及其影响。

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原名敦实,避英宗讳,改名敦颐。

于宋真宗天禧元年生于道州营道县(今湖南道县)之营乐里濂溪保。

周敦颐长期仕事主簿、县令、参军、州通判、提点刑狱等工作,没有专门从事教育事业,但所到之处都兴建学校,个人亦收授生徒,讲论学术、培养人才,是一个官吏兼教育家。周敦颐一生着述颇丰,留存至今的有《太极图》、《太极图说》、《通书》以及少量的文、诗、赋、书集、题名等,皆收入于陈克明点校,中华书局1990年5月出版的《周敦颐集》中。

(一)论人性和教育作用

周敦颐是性善论者。他认为,人得阴阳五行而生,是万物中之最灵的,人生来具有“诚”的本性。“诚”从阳气得来,是纯粹至善的,是一切道德的根源,是圣人的根本。他说:“诚者,圣人之本。‘大哉乾元,万物资始,’诚之源也。‘乾道变化,各正性命,’诚斯立焉。纯粹至善者也。故曰‘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成之者性也。’”诚是能够成为圣贤的可能性,欲成为圣贤,具有圣人的品性,必须经过学习和修养,经过继续不断为善而形成善良品性。周敦颐特别强调指出“圣贤非性生”,也就是说,圣贤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形成的。人是通过“养心之善”而成为圣贤的。孟子提出“养心莫善于寡欲”之说。周敦颐认为,仅只寡欲是不够的,必须“无欲”。无欲才能“诚立、明通”。力求“明通”的诚心树立起来者就是“贤人”;达到“明通”的境界者就是“圣人”。他说:“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

予谓养心不止于寡焉而存耳,盖寡焉以至于无。无则诚立、明通。诚立,贤也;明通,圣也。是圣贤非性生,必养心而至之。养心善有大焉如此,存乎其人而已。”人禀阴阳之秀气以生。而具有可能促进万物化生之性。人如果能够养心之善,继续按照阴阳变化的法则,以仁义长养万物,对待万民,就可以养成善的德性和长养万物的才能,而成为圣贤。

周敦颐认为,人们如果能够体现“诚”的本性,其行为就自然而然合乎中正仁义的道德标准。但是只有圣人能够自觉地自然而然地达到这一境界。人的肉体形成以后,有了精神知觉,五性感于外物而活动,便有善恶的不同,恶念恶行是受自私的物欲策使造成的。所以圣人把中正仁义确定为做人的标准,让人遵行。他说:“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形既生矣,神发知矣,五性感动,而善恶分,万事出矣。

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焉。”人的意念和行为的善与恶分流于其微动之处。微动之处,周敦颐称之为“几”。他说:“诚,无为!几,善恶。”“动而未形,有无之间者,几也。”周敦颐把人性分为善、恶、中三品,或刚善、柔善、中、刚恶、柔恶五种。中是最高的。中就是中和、中节,至人能自觉地达到中,圣人于未发或已发都能处于这种境界,无论在静中或在视听言动上都能完全符合仁、义、礼、智的道德规范。圣人设置教育,就在于使人自改其恶而达到中和的境界。他说:“‘性者,刚柔、善恶、中而已矣。’‘不达’。曰:‘刚善:为义、为直,为断,为严毅、为干固;恶,为猛,为隘,为强梁。柔善,为慈,为顺,为巽;恶,为懦弱,为无断,为邪佞。’惟中也者,和也,中节也,天下之达道也,圣人之事也。故圣人立教,俾人自易其恶,自至其中而止矣。”人有赖师友的教导和辅助而使道义有于身。他说:“人生而蒙,长无师友则愚。是道义由师友有之。”这是周敦颐肯定教育在人的个性形成中的作用,人通过接受教育,勤奋学习和修养,可以使自己具有善良的品性。

周敦颐同样重视教育的社会作用,培养的善人多了,可以把天下治理好,天下太平。他说:“师道立,则善人多;善人多,则朝廷正,而天下治矣。”另外,周敦颐的《题浩然阁》诗是专意强调说明教育和学习的重要作用的。他说:“刘侯戴武弁,政则心吾儒。士茂先兴学,子贤勤读书。猷为莫不善,才力盖有余。西北方求帅,浩然宁久居。”

周敦颐继承和发挥孔孟思想,主张性善和重视教育的作用。圣人能够自觉修养保持完美的善性。众人可以通过接受教育、学习和修养,克服气禀之偏、物欲之蔽、习染之邪,回复善性。人可以学习成为贤人。贤人多,天下即可太平。

(二)论教育目的

周敦颐在《通书·志学》中提出“圣希天,贤希圣,士希贤。”他主张圣人在位,由圣人作全国的领导人。圣人的标准是“以仁育万物,以义正万民。”一国的领导人要修圣德,纯其心。心纯能得到贤才的辅佐,有贤才的辅佐就能天下太平,要特别重视纯心和用贤。周敦颐说:“天道行而万物顺,圣德修而万民化。”“仁、义、礼、智四者,动静、言貌、视听无违之谓纯。心纯则贤才辅,贤才辅则天下治。纯心要矣,用贤急焉。”他把孔子视为标准圣人。他说:“道德高厚,教化无穷,实与天地参而四时同,其惟孔子乎。”周敦颐指出的贤人标准是能够致君为尧舜,使万民得其所安;发圣人之蕴,明圣人之道,教万世无穷。伊尹和颜渊就是这样的贤人。

他说:“伊尹、颜渊大贤也。伊尹耻其君不为尧舜,一夫不得其所,若挞于市。颜渊‘不迁怒,不二过’,‘三月不违仁。”’“圣人(指孔子之蕴,微颜子殆不可见。发圣人之蕴,教万世无穷者,颜子也。圣同天,不亦深乎!”周敦颐要求学者“志伊尹之所志,学颜子之所学。”

能够做到的就是大贤,超过了的就是圣人,达不到的也不失为有“令名”的士。他说:“志伊尹之所志,学颜子之所学。过则圣,及则贤,不及则亦不失于令名。”可见周敦颐所主张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圣人、贤人和立志作贤人之士的。

(三)论道德教育

周敦颐极其重视道德教育,认为道德是天地间至尊至贵的。他说:“天地间,至尊者道,至贵者德而已矣。”“道义者,身有之,则贵且尊。”周敦颐强调要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要求人们树立以具有道为富贵的人生观。有了这样的人生观的人便会“铢视轩冕,尘视金玉”。他说:“君子以道充为贵,身安为富,故常泰无不足。而铢视轩冕,坐视金玉,其重无加焉尔!”周敦颐认为孔子的弟子颜渊便是这样的模范。因颜子乐于道,所以能安贫。颜子志学圣道,体道成德,其乐无穷,心胸广大,对于社会地位和生活的贫贱则泰然处之,不以为忧。他说:“颜子‘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而不改其乐。’夫富贵,人所爱也,颜子不爱不求,而乐乎贫者,独何心哉?

天地间有至贵至〔富可〕爱可求,而异乎彼者,见其大,而忘其小焉尔。见其大则心泰,心泰则无不足,无不足则富贵贫贱处之一也。处之一则能化而齐。故颜子亚圣。”.德育内容周敦颐提出的德育内容包括仁、义、中、正、礼、智、信、诚、公、孝、悌等。

(1)仁周敦颐认为,做圣人的道路,就是做到仁、义、中、正。

信守它们就尊贵、实行它们就有利,扩充它们就可以配天地。圣人把中、正、仁、义确定为做人的最高准则。他说:“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焉。”“圣人之道,仁、义、中、正而已矣。守之贵,行之利,廓之配天地。”仁是周敦颐道德思想的核心,仁和义是其思想的中心。中、正是真正做到仁义。他继承了孔子的“仁者爱人”的思想,并加以发扬,把仁的范围扩及于万物。他说:“爱曰仁。”“天以阳生万物,以阴成万物。生,仁也;成,义也。故圣人在上,以仁育万物,以义正万民。”他把自然生长万物看作是仁,他要求人以仁爱之心对待民众和万物。张载又对周敦颐的仁爱思想加以发挥,把一切人看作我的同胞,把一切物看作我的同伴。他说:“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2)义周敦颐说:“宜曰义。”同《中庸》对义的解释“义者宜也”是一致的,义就是适宜、适当、合理。他认为地长成万物就是义。

他要求以“义”端“正万民”,使万民的行为表现出生生不息之意,符合正确的社会规范。仁以律内,义以律外。二者缺一不可,所以仁义构成周敦颐道德内容的中心。

(3)中周敦颐认为,中就是和,中节。圣人立教就是使人自易其恶,达到中的境界,即发而皆中节,无过或不及,同《尚书》中所说的“允执厥中”相符合。他说:“惟中也者,和也,中节也,天下之达道也,圣人之事也。故圣人立教,俾人自易其恶,自至其中而至矣。”朱喜注解说:“中,即礼”。就是说,思虑言行都符礼便是“中节”。

(4)正正是端正、不偏、中正无邪的意思。周敦颐说:“动而正,曰道。用而和,曰德。匪仁、匪义、匪礼、匪智、匪信,悉邪矣。”朱熹注解说:“所谓道者,五常而已。”五常即仁义礼智信。周敦颐提出正,要求人的思想言行真正符合仁义礼智信。

(5)礼礼就是当时封建社会礼制及与之相符合的礼貌。周敦颐说:“礼曰理”。他把礼说成是自然条理,让人们遵守,为封建社会制度和礼教制造了理论根据。他要求人克去己私,诚心诚意依礼而行,一旦做到这样,就是一个有仁德的人。他说:“故曰:‘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6)智周敦颐说:“通曰智”。“通”是指对于“天之道(阴与阳)”、“地之道(柔与刚)”、“人之道(仁与义)”,都能透彻理解,融会贯通。即能“明与达”,这就是智。

(7)信周敦颐说:“守曰信”。“守”指对于中、正、仁、义的信守。也指对于自己诺言的信守。

周敦颐给予先儒“五常”说以新的系统解释。他说:“德:爱曰仁,宜曰义,理曰礼,通曰智,守曰信。”周敦颐把“道”的内容定为仁义中正。他说:“圣人之道,仁义中正而已矣。”信是遵守仁义礼智。

朱熹解释说,“中,即礼。正,即智。”“道之得于心者,谓之德。”由此可见,周敦颐所主张的道德内容可概括为仁义中正,即仁义礼智,或仁义礼智信,其中心是仁义,其核心是仁。

(8)诚指真实无妄。周敦颐认为,诚来自在天道变化中人禀受了性命之正,是做圣人的根本,是“五常(仁义礼智信)”的基础,百行(孝悌忠信)的根源。人有了诚,静时便至正,动时便明达,便能从容中道。人离开了诚,便无法做到仁义礼智孝悌忠信。他说:“圣,诚而已矣。诚,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静无而动有,至正而明达也。

五常百行,非诚,非也,邪暗,塞也。故诚则无事矣。”诚也是一项美德。

周敦颐认为,能够自然而然保持诚的人是圣,必须通过思虑来符合诚的人是贤。他说:“性焉、安焉之谓圣。复焉、执焉之谓贤。”学为圣贤的“圣功”就在“心诚”,端正自身,不使有不善之动,从而养成“至诚”。他说:“端本,诚心而已矣。身端,心诚之谓也。诚心,复其不善之动而已矣。不善之动,妄也;妄复,则无妄矣,无妄,则诚矣。”人把自己的思想修养得达到“至诚”的境界,便要动,按道而动,动而为善,可促进万物和人类“顺化”。他说:“动而正,曰道。用而和曰德。”“至诚则动,‘动则变,变则化’故曰:‘拟之而后言,议之而后动,拟议以成其变化。”人类可以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行动促进万物和人类的顺化。

(9)公周敦颐认为天地是最公正的,圣人能与天地合其德,圣人之道是最公正的。他要人们对待天下的人和事要做到“公”。他说:“圣人之道,至公而已矣。或曰:‘何谓也?’曰:‘天地至公而已矣。’”公与私是对立的,只有不自私,以公对己的人才能以公对人对事,而做到真正的公。他说:“公于已者公于人,未有不公于己而能公于人也。”

周敦颐很重视儒家传统的五伦之教,教人孝悌忠信,这是达到天下和的理想社会所必须的。他说:“阴阳理而后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万物各得其理,然后和。”

2.德育过程

周敦颐说:“圣人之道,入乎耳,存乎心,蕴之为德行,行之为事业。彼以文辞而已者,陋矣!”这就是周敦颐的德育过程和人的品德形成过程论。周敦颐主张的德育过程。不仅适用于青少年,也适用于成年老年,不仅限于学校教育阶段,也延伸到工作阶段。近现代教育学认为,德育过程包括知、情、意、行四个要素。即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形成学生的道德行为和习惯。周敦颐所说的要把圣人之道(仁义中正等)使受教育者“入乎耳”,就类似近来所说的提高道德认识;“存乎心”,类似近来的培养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蕴之为德行”,类似近来的形成道德行为和习惯。周敦颐说的“行之为事业”,是指把圣人之道实行于治国平天下的各项事业中去而建功立业。他的德育过程论,与前人相比,有独到之处。

3.德育的原则和方法

周敦颐的德育和教学的基本原则是务实。在德业与名声的关系上,他主张实胜于名,实胜是善,名胜是耻。他主张人们要有孜孜不倦地进德修业精神,始终保持实胜于名。他说:“实胜,善也;名胜,耻也。故君子进德修业,孳孳不息,务实胜也。德业有未箸,则恐恐然畏人知,远耻也。小人则伪而已!故君子曰休,小人曰忧。”这种务实原则是值得重视的。

在道德修养方面,周敦颐特别重视惩忿窒欲和迁善改过。他说:

“君子乾乾,不息于诚,然必惩忿窒欲,迁善改过而后至。乾之用其善是,损益之大莫是过,圣人之旨深哉!”

(1)惩忿窒欲惩忿是把自己修养得心平气和,窒欲是把私欲杜塞得以至于无。周敦颐认为,人可学习而成为圣人。学习的要领就是“无欲”,无欲是入圣之门。他说:“‘圣可学乎?’曰:‘可。’‘有要乎?’曰:‘有。’‘请闻焉?’曰:‘一为要。一者无欲也,无欲则静虚、动直。静虚则明,明则通;动直则公,公则溥。明通公溥,庶矣乎!’”孟子提出“养心莫善于寡欲。”周敦颐提出养心之善要无欲,无欲“则诚立、明通”而成为圣贤。程朱则更主张“存天理,灭人欲。”

(2)迁善改过周敦颐发挥了人皆可以为尧舜的思想,认为人都可以迁善改过。

迁善规过。周敦颐说:“‘有善不及?’曰:‘不及,则学焉。’问曰:‘有不善?’曰:‘不善,则告之不善。’且劝曰:‘庶几有改乎,斯为君子。’‘有善一,不善二,则学其一,而劝其二。’有语曰:‘斯人有是之不善,非大恶也。’则曰:‘孰无过,焉知其不能改?改,则为君子矣。不改为恶,恶则天恶之,彼岂无畏耶?乌知其不能改!故君子悉有众善,无弗爱且敬焉。”这就是说,如果发现别人有善的地方自己赶不上,就学习别人之善。如果发现别人有不善的地方,就指出其不善,规劝其改正。如果发现谁有一处善,二处不善,就学习他一处善的,劝其改正二处不善的。要充分相信他人能够迁善改过。能持这样态度,善无不学,便会悉有众善;恶无不劝,尊敬和爱护也就无所不施于人。

给指出来,是幸事。人要知过必改,要以知过不改为耻。能闻过而改,有可能成为贤人。他说:“人之生,不幸,不闻过;大不幸,无耻。

故有耻,则可教;闻过,则可贤。”他赞扬孔子的弟子颜渊“不二过(不重犯同样错误)”,仲由闻过则喜。周敦颐斥责那些自己有了过错不喜欢别人规劝的人,就如同护疾忌医一样,是自己毁灭自己。他说:“仲由喜闻过,令名无穷焉。今人有过,不喜人规,如护疾忌医,宁灭其身而无悟也。”周敦颐还善于用历史名人的品德故事,启发学生的道德思维,让学生自己思考探讨,提高学生的道德理论认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