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江门心学”思想与教育论著选读(第三辑·第一卷)
3788500000024

第24章 湛若水教育文论选读(2)

来谕于“随处体认天理”,而会之以“执事敬”之一言,最亲切。或疑随处体认,恐求之于外者,殊未见此意。盖心与事应,然后天理见焉。天理非在外也,特因事之来,随感而应耳。故事物之来,体之者心也,心得中正则天理矣。

所云:“看来宇宙内无一事一物,合是儒者少得底。”此言最当。更不若云。“宇宙内无一事一物,合是人少得底。”

犹见亲切。盖人与天地万物一体,宇宙内即与人不是二物,故少不得也。

云“敬者心在于事而不放之谓。”此恐未尽。盖程子云:

“主一之谓敬”。主一者心中无有一物也,故云一,若有一物则二矣。故孟子曰,心勿忘勿助长。勿忘勿助之间,乃是一。今云“心在于是而不放”,谓之勿忘则可矣,恐不能不滞于此事,则不能不助也,可谓之敬乎?敬合始终内外之说最妙。

又云“即大学格物之义,近时学者未尝及此”。程子曰:

“格者至也,物者理也,至其理乃格物也。”故大学古本以修身说格物。今云“格物者,事当于理之谓也,”不若云“随处体认天理之尽也”。体认兼知行也,当于理,是格物后事,故曰“物格而后知至。”云“敬而后当于理,”敬是格物工夫也。

来谕云“不睹不闻,即是隐微字,戒谨恐惧即所谓慎独。”区区之见正如此。中庸“慎独”一节,即申上节,所以下一个“故”字。圣贤之学,元无静存动察相对,只是一段工夫,凡所用功,皆是动处。中庸、大学、艮卦、通书无不皆然。

盖动以养其静,静处不可着力,才着力便是动矣。至伊川乃有静坐之说,又别开一个门面。故仆于先师石翁墓铭云:

“孔孟之后,若更一门。”盖见此也。今来谕云云,不易见得。

钦羡,钦羡!程子于尹彦明,静坐半年后方得大学、西铭看,即非读书、写字专心之云矣。惟明道作字甚敬,即是学之言,乃区区今日二业合一之诀也。如何,如何?

勿忘勿助,元只是说一个“敬”字。先儒未尝发出,所以不堕于“忘”,则堕于“助”,忘、助皆非心之本体也。此是圣贤心学最精密处,不容一毫人力,故先师石翁又发出自然之说,至矣。圣人之所以为圣,亦不过自然如此,学者之学圣人,舍是何学乎?

来谕说“忘、助”二字乃分开看。区区会程子之意,只作一时一段看。盖“勿忘勿助”之间,只是中正处也。

来谕又以为,丹炉火候者正如此,故老子曰“绵绵若存,用之不勤”,即火候也。学者下手、须要理会自然工夫,不须疑其为圣人熟后而姑为他求。盖圣学只此一个路头,更无别个路头。若寻别个路头,则终枉了一生也。先儒多未说出此苦。

同上书,卷七。

与何吉阳启

恭谂开府江右,哲人伊迩,足慰老怀。

闻下车之日,学者翕然感仰,旬日之间报书四五至,足见所养矣。夫子之得邦家,志立道行,绥来动和,只是此风耳。

大道无穷,千蹊万径皆可入。明道所至响应,其出入释、老十年,入而能出,所以为明道也。释、道这些家私都被明道识破,后来辟之痛切,岂可以执一论人?周濂溪玉色金声,一府皆倾,亦与僧寿崖、白鹤道人游,伊川便不能不疑之。故太极图通书皆不道及,直以明道,孟子之后一人而已。

抚下阳明公过化同志者众。近日建宁刘太守吾南、董二守蓉山为老朽与阳明创武夷一曲大同书院,以图寄示。

水甚喜得两家大同之意,为百代公案也。水与关阳明公戮力振起绝学,何尝不同?故尝云,良知必用天理,天理莫非良知,亦公案也。后来独说常知常觉,空空兴起,遂甚失阳明公本指,所以往往明之。在赣州有讲章,无非为阳明公街道,见此大同意也。邹东郭作一曲书院记甚得此意,不识公见之乎?兹董蓉山来价陈曾于秀才,便谨布启,兼少仪附引贺忱,万希挥览。

同上书,卷七。

送杨少默序

杨少默游烟霞一载,将归潮,诣于甘泉子。

甘泉子曰:呜呼!杨子!一尔心,毋支离尔学矣。曷谓支离?曰:或偏则外,或偏则内,二之皆支离也。人知偏外者之支离矣,而未知偏内者之为支离矣。偏外故忘本,忘本则迹;偏内故恶物,恶物则寂。二者皆支离之疚也。离也者,离也,离而贰也。是故致一则一矣。

君子之学,内外合一,动静合几,体用合原,物我合体。

内外合一者德,动静合几者神,体用合原者道,物我合体者性。尧曰执中;舜禹曰精一;禹传之汤,汤以传之文、武、周公,周公传之孔子,曰一贯;孔子传之颜氏,曰博约。是故内外动静一矣,体用物我一矣。孔、颜之后,离而二之者渐矣。

千有余年而后有周程,故程子曰一原,曰无间。周、程之后,离而二之者甚矣。呜呼!一之者其谁乎?

是故内外分而动静判,动静判而体用离,体用离而物我间。夫天之生物一本也。夫道一本者也。知不二本,又何有于内外?故一之而后可以入道,道无二也。

或曰:杨子于子之言,契矣。闻由外、体用、物我之合一矣,执事斯敬矣,乎而之道矣。吾子犹谆谆乎支离之戒,何居?

甘泉子曰:傲慢游淫之戒,犹谆谆乎大圣也,何居?龟山之于程子也,晦翁之于廷平也,犹不能无惑于离索之后矣,何居?夫适道者不贰其途,虽万里可至焉。中道而贰之,则虽十里其能至之哉?呜呼!杨子!一尔心无贰尔途矣。

同上书,卷十七。

赠掌教钱君归姑苏序

壬辰之秋,钱子洪甫以进士告教职,以便迎养,得苏州教授。问教学之道于甘泉子,于是魏子、金子、沈子、柯子为之先焉。

甘泉子曰:嘻!吾尝职斯矣。教学之道,信乎斯斯已矣。夫学,觉斯者也;夫教,效斯者也。是故明乎斯斯之谓觉,达乎斯斯之谓效。漆雕开曰:“吾斯之未能信。”伊尹曰:

“予天民之先觉者,予将以斯道觉斯民也。”夫斯也者,斯道也;斯道也者,天之理也;天之理也者,人之心也。正人之心,体天之理,信乎斯斯已矣。故以之成已则模范立焉,以之成物则士习淳焉。模范立则师道尊,士习淳则人道兴。

师道立,人道兴,则风俗厚,贤才昌,治化理而天下平矣。故厚风俗,昌贤才,理治化,平天下在师儒。教学之道始矣。

或曰:钱君学于阳明子。盖举进士六年而不仕,以潜养于墓卢,得阳明子之道深矣。阳明子之道,良知也,足以教□□,又求言于甘泉子者,何哉?且甘泉子之道,天理之学也,而又何取焉?

应之者曰:子谓知有二乎哉?子谓天有二乎哉?子谓子之天理有二乎哉?天有二则理有二,理有二则知亦有二矣。无所安排之谓良,不由于人之谓天,故知之良者,天理也。孟氏所谓爱敬之心也。知良知之为天理,则焉往而不体?故天体物而不遗,理体天而不二。故良知必用天理,天理莫非良知,不相用不足以为知。夫良知必用天理,则无空知;天理莫非良知,则无外求。不空知而外求,故曰人之心也,天之理也,先觉觉后觉之斯道也,尽之矣。

今钱子之往也,则将召庠士而问之曰:“子今之天,与尧舜孔孟之天同乎?”彼将曰:“同。”“天之所生同此人乎?”彼将曰:“同。”“人之生同此心乎?”彼将曰:“同。”“心之生同此知乎?”彼将曰:“同。”“所知同此天理乎?”彼将曰:“同。”

“同则将求之乎?”曰:“然。”“然则学问、思辨、笃行则将何求矣?”曰:“焉求哉?求自得斯而已矣,求斯心而己矣,求其知而已矣,求体乎天之理而已矣,求复乎天者而已矣。”则将应之曰:“子既不能外天,又乌能外乎天之理,又乌能外心,又乌能外心之知?”则将豁然大悟:吾心与天一,吾知与天一,而吾之理与天一,其为物不贰,故曰配天。于是苏之士,人人知师者之所以教,为弟子者之所以学。

同上书,卷十七。

广德州儒学新建尊经阁记

广德州儒学尊经阁,前大成殿,后范文正祠,左王太史庙,右集贤馆,而中居尊,尊经也。迸玄妙观于东郊而阁其址,崇正也。

东郭子邹子三十五年笃志圣贤之学,以抗疏出翰林,来判广德。于时远近之士,执经而考德者咸集焉。邹子乃构材鸠工,凡六月而阁成。居六经于其上,而习诸生于其下。

凡为阁三间、六楹,而列二翼于前为燕居,会之以门为复初书院。

诸生有进曰:“敢问尊经之道何如?”东郭子曰:“吾无言焉,今有辟雍甘泉子者知圣学也、诸生盍往问焉?”遂俾方、施两生以来问于甘泉子。

甘泉子曰:“夫经也者径也,所由以入圣人之径也。或曰警也,以警觉乎我也。傅说曰:‘学于古训。’夫学觉也,警觉之谓也。是故六经皆注我心者也,故能以觉吾心。易以注吾心之时也,书以注吾心之中也,诗以注吾心之性情也,春秋以注吾心之是非也,礼、乐以注吾心之和序也。”曰:“然则何以尊之?”曰:“其心乎!故学于易而心之时以觉,是能尊易矣,学于书而心之中以觉,是能尊书矣;学于诗而心之性情以觉,是能尊诗矣;学于春秋、礼、乐而心之是非和序以觉,是能尊春秋、礼、乐矣。觉斯存之矣,是故能开聪明,扩良知。非六经能外益之聪明、良知也,我自有之,彼但能开之、扩之而已也。如梦者、醉者,呼而觉之。非呼者外与之觉也,知觉彼固有之也,呼者但能觉之而已也。故曰,六经觉我者也。今之谓聪明、知觉,不必外求诸经者,不必呼而能觉之类也。今之忘其本而徒诵六经者,展转丧志于醉梦者之类也。不呼而觉之类也者,孔子不能也;丧志于醉梦之类也者,孔子不为也。是故中行者鲜矣。是故天下能尊经者鲜矣。”

两生曰:“何居?”

曰:“弗或过焉,则或不及焉。过则助,不及则忘,忘则忽:助则侮。侮与忽可谓之尊经也乎?”

曰:“然则如之何?”

曰:“观之于勿忘勿助之间焉,尊之至矣。”

两生遂拜而受之。归以告东郭子,馋诸石以诏多士。

同上书,卷十八。

求放心篇

孟子之言“求放心”,吾疑之。孰疑之?曰:以吾心而疑之。孰信哉?信吾心而已耳。

吾常观吾心于无物之先矣,洞然而虚,昭然而灵。虚者心之所以生也,灵者心之所以神也。吾常观吾心于有物之后矣,窒然而塞,愦然而昏。塞者心之所以死也,昏者心之所以物也。其虚焉灵焉,非由外来也,其本体也。其塞焉昏焉,非由内往也,欲蔽之也。其本体固在也,一朝所觉焉,蔽者彻,虚而灵者见矣。

日月蔽于云,非无日月也;鉴蔽于尘,非无明也;人心蔽于物,非无虚与灵也。心体物而不遗,无内外,无始终,无所放处,亦无所放时,其本体也。信斯言也,当其放于外,何者在内?当其放于前,何者在后?何者求之?放者一心也,求者又一心也。以心求心,所为憧憧往来,朋从尔思,只益乱耳,况能有存耶?夫欲心之勿蔽,莫若寡欲,寡欲莫若主一。

同上书,卷二十一。

立心篇

或问曰:“心不同乎?”曰“否。”‘曰:“立心有异乎?”曰:

“然”。“然则心有内乎?”曰:“心无内而有静。”“心有外乎?”曰:“心无外而有动。既曰有静,静而不驰,斯不亦内矣乎?既曰有动,动而不返,斯不亦外矣乎?故动者外之机,其流也为人。静者内之机,其实也为己。故为人者务外之谓也,为己者务内之谓也;务外者妄动之谓也,务内者主静之谓也。动静之机,内外人己之间也。“然则如之何?”曰:

“动乎动而不离于静,故不流;静乎静而不离于动,故能实。

藏心于晦,发而愈明,神之贞也。役志于明,久而滋晦,神在外也。中庸曰:‘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

同上书,卷二十一。

责志论

知内外轻重之势,始可与言志矣。轻重,势也,内外,轻重之机也。势无两重,亦无两轻;物无两大,亦无两胜。无两重也,其必有轻者矣;无两轻也,其必有重者矣;无两大也,其必有小者矣;无两胜也,其必有负者矣。故君子于外之重,因以见内之轻,于物之大,因以见我之小;于气习之胜,因以见吾志之不兢。此程子发责志之说,于学者极有警也。

志也者,其内也,气也;习也者,其外也。知内外之势;则知轻重之势,知轻重之势,则知大小之势;知大小之势,则知胜负之势,而志自不容于不笃矣。夫天之所生,地之所养,而人为大。人之为大,以其有是性也,有是心也。有是心也,不能无是气也,不能无是形也。有是形也,不能无外物者触之。人之心不能无所之,有所之不能不动于气。气有邪、有正,不能不累于形,形之累不能不触于物,物之触,其渐也不能无成心,此志之所由生、而气与习之所不能无也。

然志与气习二者,常相为轻重、大小、胜负之势。孟子曰:“志者气之帅也、气者体之充也。”孔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故有志,则气不足言矣、习不足言矣。其动于气,诱于习、均之无志者矣,而况于胜而夺之者乎?木之枯也,根坏之;丝之染也,体柔之。大人必自弱,而后物胜之;必自放,而后物夺之也。古之志士,常令内恒重而外恒轻,我恒大而物恒小,理恒胜而欲自消。故气莫能动,而习莫能干。故曰天之所以与我者,先立乎其大者,则小者不能夺;小者不能夺,则物亦不能交而引之矣。惟圣人者出乎其类,拔乎其萃。夫出乎其类,则气全中正;拔乎其萃,则习自我成。贤者觉其偏而化之,知其陋而变焉。甚矣气习之移人,贤者不能自免,顾立志何如耳!

或曰耳之动于声,目之动于色,气使然也,非志之罪也。

齐人之多诈,楚人之多悍,习使然也,非志之罪也。是大不然。夫天地之生人与是心也,所以御是形也,非以御于形也。君子所以变其习也,非以变于习也。孔子曰:“匹夫不可夺志也。”匹夫之志可以动天地而通神明,而况其夺乎?

而况于气习乎?上下四方之宇,古今往来之宙,帅吾志而往,可立至也。今日欲之粤,明日欲之燕,其谁能我御?今夫心之能役其形,甚浅近易知也。形之有手足口鼻,又浅近易知也。欲手持则持、欲足行则行,而气不能使吾心之不欲也。齐人之子欲楚语则楚,楚人之子欲齐语则齐,而习不能使吾心之不欲也。故观于此,可以通志之说矣。如使心不能御其彤,志不能帅其气,而受变于习焉、乃诿曰气习使然、非我志之罪也。则夫手办杀人者,曰是气使然,非我志之罪也。习而为盗者,曰是习使然,非我志之罪也。其可乎?

然而知人之不可杀,而不暴其气;知盗之不可为,而不诱其习者,何也?凡以其志之有定也,古之人有颜子者,大贤人也,非礼勿视、听、言、动,不迁怒贰过,是有志也,能不胜于气者也。则曰,颜何人也?予何人也?颜能是而我不能是,是亦无志人矣,必责之,责之不至于颜不止也。古之人有舜、禹,大圣人也,舜之于瞽瞍,禹之于鲧,不夺于习者也,是有志者也。则曰舜、禹何人也?予何人也?彼能是而我不能是,是亦为无志人矣,必责之,责之又从而责之不至于舜、禹不止,可也。故为仁不如颜子,孝不如舜,勤俭不如禹,犹未免动于气,诱于习,不可以言志也。

故内重而外自轻矣,我大而物自小矣,理胜而欲自退(听)(“听”字疑衍)矣。是以希贤亦贤矣,希圣亦圣矣,为王亦王矣,为帝亦帝矣,是皆有志者为之也。故知内外轻重之势,其知所以责其志乎?天地间固有至重至大而可自胜者,君子之于志当何志?先王有言曰,言学便以道为志,言人便以圣为志,一志立而气习亡,道我在而圣可几矣。

同上书,卷二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