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菲特看来,价值规律是永恒不变的,任何一个投资者都只有在遵循这个规律的前提下进行投资才能做到不被市场利用,转而利用市场为自己铺平道路。
1.正确掌握市场的价值规律
价格是很多投资者在进行投资时所依赖的唯一准则,他们相信市场永远有效,从而成为了市场的忠实信徒。而有些投资者似乎又走入了另一个极端,他们对市场有效理论进行了无情的抨击,他们成为了矢志不渝的投资者,于是便陷入股市波动的浪潮中,无法自拔。
与那些投资者相比,巴菲特就显得明智的多。他说:“市场经常有效并不意味着市场永远有效,这两种说法的差别就如同白天和黑夜。”而他所坚信的是市场那永恒不变的价值规律,于是他不会因为价格的起伏而或悲或喜,他的镇定自若使他成为了市场的主人,价格的波动被他变成了赚钱的良机。
他之所以能够成就他辉煌的事业,原因就在于他对股票市场价值规律的熟练把握。巴菲特常说:“风险来自你不知道自己在做些什么;股市像上帝一样,会帮助自助的人,但和上帝不同的是,它绝对不会宽恕那些不懂得自己在做什么的人。”在他看来,没有掌握市场的价值规律就盲目操作的投资人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这种盲目的行为正是风险的由来。
回顾上个世纪70年代,华尔街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灾难,美国经济的虚假繁荣蒙蔽了大多数股民的双眼,遍布世界的投资者把目光都聚集到了华尔街这个世界的金融中心。由于疯狂抢购股票,使股价顿时骤增,记录被一次又一次刷新,投资者的胃口被掉到了极点。
股市的一反常态引起了巴菲特的警觉,他选择了退出,因为他对市场规律有着深刻的了解,股价上涨的速度如此之快,让他有充分的理由怀疑,其中的虚假成分。
然而事实证明,巴菲特的判断是正确的,他的退出更是明智的。当股市跌落到谷底时,他回来了。此时的他就像饥饿的雄狮,顿时掀起了一股购买狂潮。刹那间《华盛顿邮报》、《波士顿环球》相继成为了他的囊中之物。坐收渔翁之利的他最终成为了那场灾难中最幸运的人。
如此精准的判断不禁另人惊叹,细数一下在巴菲特的投资生涯中,曾经遇到过多次另人毛骨悚然的股灾,但是大多数血本无归甚至是倾家荡产的投资者不同的是,巴菲特不但毫发无损而且借机积累了另人艳羡的巨额财富。在大多数人眼中,他似乎是上帝的宠儿,究竟为何他总是能在大风大浪里,全身而退,而后又能迎风破浪呢?他解释道:“我已经跟‘市场先生’打了多年的交道,它的脾气秉性我已经了如指掌了。”
言外之意是,他对于市场内在的价值规律有着深刻的把握。在他看来,如果投资人对于市场规律一窍不通,而贸然闯入股票市场,无疑于让自己往火坑里跳。所以从事股票买卖几十年来,巴菲特的每一次行动都严格遵守着市场规律,从而也就成就了他的每一次成功。而对于大多数投资者来说,他们更热衷于把所有时间和经历都用来关心股价走势,专家分析和市场预测上,至于那个在暗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市场规则却不闻不问。那么总是在股票市场上屡战屡败也就不足为奇了。正像巴菲特说的:“在股票市场,如果该做的事你没有做,而总是去浪费时间去关心那些无足轻重的事,无异于丢了西瓜捡了芝麻,这时候麻烦将不期而至,它给你带来的不是利益而是损失。”
在巴菲特看来,每当股市出现大幅跌落时,就会有众多投资者跟着遭殃,几乎所有投资者在遭受了沉重的打击之后,就像是被霜打了的茄子,垂头丧气、无精打采。往日熙熙嚷嚷的股票市场到处都呈现出一副秋风扫落叶后的凄凉。也许没有人会去问到底是为什么,此刻的投资者唯一关心的是他们有一次被击败了。然而与他们不同的是巴菲特却总能在这个时候,突然杀进来,打捞一笔。一边是盆钵满满,一边是血本无归,如此鲜明地对比,似乎隐含着什么奥秘。巴菲特曾对此做出了无数次的解释,而每一次的解释似乎都是那样的简单明了,那就是作为一个投资者,你一定要知道自己的身份,你没有什么三头六臂可以在每一次跟市场交锋中大获全胜,如果你的决策与掌握着你的生杀大权的市场规律背道而驰,那么屡战屡败只是情理之中的事而已。这也就是为什么巴菲特总是在起初进入市场时并不被看好的情况下,却又总是能在最后翻盘的原因。
许多投资者总是认为巴菲特是深不可测的,其实巴菲特只是在面对市场规律的时候比别的投资者显得更听话一些而已。
所以巴菲特建议所有的投资者,正确掌握市场的价值规律,是每一个试图在股票市场上分一杯羹的投资者都要学习的一门功课,要深刻领会短期经常无效,长期经常有效的道理。只有着眼于长期投资,才不会被短期的价格波动而迷惑,才会避免高价买入,低价卖出的严重失误。
沃伦?巴菲特凭借自己的投资信念而不是凭借所谓的运气投资,他的所有投资行动都事先经过了周密思考。他非常了解风险因素的含义,不会被短期事件冲昏头脑而不知所措,并愿意充满信心地接受最终的结果。
各种情感都会与影响到投资者的投资心理与投资判断。它在某种程度上对人的行为影响是巨大的,进而最终影响到股票的价格。巴菲特认为,充分了解人的能动性对自身投资是极其有价值的。这里面有两个原因:掌握一些基本指导原则,有利于投资者避免犯最平常的错误。这对投资者具有借鉴意义,投资者能及时认识到别人所犯的错误并从中受益。
巴菲特认为,所有的投资者都不可避免地会犯判断失误的错误,它将会影响到投资者的投资成绩。当成千上万的投资者都犯有判断失误的错误时,这种集体的力量将会将市场推向毁灭的边缘。这个时候造成的恐慌是巨大的,以至于错误的判断会累计起来成倍地增长。只有少数几个保持理智行为的人,能够在这一片波浪起伏的不理智行为的汪洋大海中幸免于难。
通过实践证明,心理因素在投资领域所发挥的作用是巨大的。巴菲特评价这些投资者时说:“当他们必须做投资决策的时候,他们的行为时常是令人难以理解的,甚至是自相矛盾的,偶尔又是非常愚蠢的。有的时候这种不合逻辑的决策还会持续下去,一点也没有定数可言。他们做出的决策不论正确还是错误,都没有可明确表达的、充足的理由。
2.不要顾虑经济形势和股价跌涨
很多投资者认为,经济形势对于股票投资的影响的是巨大的,所以每当他们打算对某个企业进行投资时,未来的经济形势如何就成为了他们首先要考虑的因素。经济形势此刻就像是一条绳子,总是牵绊着他们的手脚。天长日久对经济形势的担心就成了他们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但是巴菲特对待经济形势的态度却与他们截然不同,对此他说:“不要浪费你的时间和精力去分析什么经济形势,去看每日股票的涨跌,你花的时间越多,你就越容易陷入思想的混乱并难以自拔。”
所以巴菲特在进行投资时,总是把大部分的经历都放在对投资企业的研究上。在他看来,企业的盈利能力、经营历史、股东回报率、管理层的素质等这些具体情况要比经济形势重要的多。因为这些因素将决定投资者投资的成败,如果投资者所选择的是那些优秀的企业,那么他大可不必担心未来的经济走势,因为这些公司总是能以它们超强的实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胜出,从而为它们的股东创造出高额的利润回报。甚至就算是在经济形势恶化的时候,它们仍然能抵住由于经济形势恶化而带来的冲击。
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在巴菲特出巨资购买喜诗糖果公司后不久,美国政府推出了新的价格政策,这个政策的出台在常人看来是对巴菲特非常不利的,于是人们便以为巴菲特会将手中持有的股份全部卖掉,但是巴菲特的决定却令所有的人都吃了一惊。他没有因为新价格政策的影响而放弃他的股票,而是选择了继续持有。事实证明他的决定是正确的。
所以巴菲特认为投资者若是把大部分时间都用来担心经济形势的变化,那么最终他只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永远也不会有所作为。在巴菲特看来,投资者最热衷做的一件事就是凭空揣测未来的经济形势,然后无形之中自己就被这种揣测束缚住了手脚,导致自己在制定投资策略时总是围着这种揣测团团转转,瞻前顾后,犹豫不定,即使最终做出了决策,很大程度上这个决策也是错误的。投资者应该知道,经济形势的变化、股票价格的跌涨或是通货膨胀是否出现都不是人能控制的,任何投资者都不具有能够预测经济形势的特异功能。就像巴菲特在30年前,并不知道越南战争会突然爆发,美国总统也并没有告诉他美国政府将要对物价和工资进行大幅调整,他也更不会知道世界政局能够恶化到竟然引发了两次影响世界的石油危机。而就是在经历这些变化与动荡的过程中,巴菲特正在一步一个脚印地为他的财富王国增砖添瓦。每当巴菲特回忆起几十年前那些动荡不安的岁月的时候,他总是说:“我总是庆幸,在那些令人心惊胆战的事件发生的时候,我没有被它们吓到,在那些艰难的岁月里,我们没有停止我们的购买行动,我们选择了坚持和忍耐,当一切都尘埃落定之后,事实证明我们当初的选择是理智的,倘若当时我们选择退缩,那么我将用我的余生进行忏悔。”
所以巴菲特告诫那些投资者:“未来将会有千万件大事发生,但是遗憾的是除非它摆在我们眼前,否则我们永远也会知道它们是什么。但是索性的是只要我们选择的是优秀的企业,那么这些事就不会对我们的长远利益产生什么影响。”
然而更让人疑惑不解的是巴菲特对于股价的跌涨似乎也同样冷漠。几十年来的投资经历,巴菲特已经对股票市场的诡异莫测有些熟视无睹了。他似乎比常人更能理智而冷静的看待股票市场的变化多端。然而就是他的这种超乎寻常的理智与冷静总是让那些暂时被严重低估的优秀企业成为巴菲特的囊中之物。巴菲特总是提醒投资者,不要让自己成为股市的奴隶,要知道股票市场存在的价值就是它为众多投资者进行投资提供了一个舞台而已,倘若投资者由此就误以为,它还会给你提供一些有利于的信息的话,那你就犯下了非常愚蠢的错误,因为它对于你的喜怒哀乐毫不关心。但是倘若你已经对你的投资企业的所有情况都了如指掌的话,你从此就无需看股票市场的脸色行事。如果你愿意的话,你完全可以将它抛到九霄云外去。
对于这样的行为,巴菲特似乎比别人显得更积极一些。他总是对那些整天坐在股票行情终端机的投资者投去鄙夷的目光。在他看来,这个东西总是会束缚他的手脚,索性一脚踢开,轻松上阵,反而更能够游刃有余。
上个世纪80年代,具有世界饮料王国之称的可口可乐公司,遭遇了公司有史以来的股价大跌。巴菲特却选在此时对可口可乐进行投资,两年之后,当可口可乐公司的价格总额从当初买入的大约11亿美元骤增到了大约38亿美元时,巴菲特对此做出了解释。他说:“我看重的是它所潜藏的巨大潜力,对于它为何会出现下跌,我认为那只是暂时的。股票行情终端机上的价格帮了我一个大忙。”
所以巴菲特对所有投资者的建议是:如果你已经选择了一家优秀的企业,而且还要打算对其进行长期投资,那么你就要知道,此时的股票价格对你来说已经变得毫无意义了。因为无论它的股价如何波动,最终你都会看到它的价格会向它的价值靠拢。面对如此不可辩驳的事实,你只要去终点等候它的到来,而无需陪它跑完全程。正如巴菲特所说:“在我们买了股票之后,即使市场休市一两年,我们也不会有任何困扰,”
3.有效利用市场失效,战胜市场
股票市场历来充满着变数,在所有投资者的心里都充满着对股市不确定性的恐惧。正是由于人们都普遍存在着这样的心理,于是便开始对这种不确定性进行研究。这时,就出现了一种有效市场理论,这种理论认为,投资者永远不可能在恰当的时机买入正确的股票。因为市场价格不能完全反应所有的有效信息,而且事实上,投资者也不可能在所有时间里都对市场信息了如指掌。
正当这个理论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的时候,一种批判的声音若隐若现。这个声音对对有效市场理论提出了挑战。它认为市场本身就是由众多不理性的因素构成的,所以市场本身是无效的。因为人们总是依靠自己的认知去对市场进行预测,这样会给市场披上了浓厚的人为色彩,需要指出的是人并不是万能的,并且自身也并不能够做到绝对的理性,所以市场的不理性也就是必然的。
这两种理论对投资者在进行股票投资时产生了重大影响。如果投资者认为市场是有效的,那么股票价格将是所有信息的集中反映,所以根本无需去了解公司的基本情况,只要在股价较低时买入,涨高时卖出就可以了。如果投资者认为市场是非理性的,那么股价就不会完全反映公司的所有信息,股价跌涨似乎就变得毫无意义。取而代之的是公司的内在价值,在他看来如果公司的价值高于它的股票价格,如果以一个合理的价位将其买进,就是一个获利的绝好时机。
巴菲特显然是后者的坚决支持者。他说:“如果市场总是有效,我只会在大街上到处流浪。”回顾自己六十多年的投资经历,他把他的成功归结为,在买入一家企业时,他只做两件事,第一是对企业的价值进行评估;第二是对市场价格进行理性分析。而不是想很多投资者那样只关注股票价格的跌跌涨涨。
在他看来,如果有效市场理论足够的正确,那么每一个投资者都可以成为一个投资大师。有效市场理论的缺点是显而易见的。首先,所有投资者都不能做到绝对理智,所以在人为因素浓厚的股票市场不会为理智留有一席之地;其次,投资者无法做到对股市信息进行正确合理的分析。因为他们通常都会抛开公司自身因素,而采用事实上根本无法正确反映公司基本情况的因素进行分析。最后,投资者往往看重的是公司在短期内的经营业绩,这会导致投资者犯下高价买入,低价售出的严重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