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国美公开课:谁在公司抢班夺权
3721000000022

第22章 最后决战(2)

9月28日,对黄家、贝恩、陈晓、管理层、投资者、媒体或关心国美的人来说,都有些忐忑不安。紧张的气氛从上午就开始蔓延开来,电视台、网络等媒体都准备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来报道下午在香港富豪酒店召开的股东大会。黄光裕家族在香港严阵以待,黄燕虹和丈夫张志铭也飞赴香港与邹晓春会合。此前一天,邹晓春对媒体表示,股东大会现场将有“神秘人物”到场,原来指的就是张志铭。而陈晓也已经于27日飞抵香港,“国美大戏”所有的参演主角都已经到场了,就等待开锣唱戏了。13点50分,大会开始进入倒计时,在富豪酒店地下一层,几百家境内外媒体将会场堵得水泄不通。14点29分,国美董事会成员国美主席陈晓、总裁王俊洲、贝恩竺稼、董事会秘书胡家骠等人开始在主席台就座。

14点30分,股东大会准时召开,国美董事会秘书胡家骠首先介绍大会议题。

胡家骠讲完后,由王俊洲主持大会,进入股东提问时间。在主席台上,王俊洲与台下的邹晓春和黄燕虹微笑打招呼,状甚友好。但陈晓则与邹晓春和黄燕虹零交流,看得出这个时候陈晓是非常紧张的。有投资者问王俊洲,如果股东大会有利于大股东,管理层会不会留任?王俊洲表态无论今天投票结果如何,管理层都会留任。对于这个回答,现场股东响起一片掌声。因为此前有担心,陈晓捆绑了管理层,如果大股东上台,这些管理层有可能集体辞职,王俊洲开场的这个表态,打消了大家的疑虑。现场提问时间只有30分钟,投资者把主要问题都集中在陈晓身上,而站起来提问的投资者几乎都是批判陈晓的,一场国美临时股东大会硬生生变成了陈晓批斗大会,让他相当难堪。

有股东发难,担心陈晓如果连任,网上1千多万的消费者说不到国美消费,问陈晓怎么办?连日来,在网络媒体平台上做的调查显示,网民压倒性地支持黄光裕反对陈晓,不过陈晓对这个问题并不放在心上,他说“中国不只有1千万网民,而应该有4亿多网民,中国有13亿人口”,轻松化解了质疑。

有股东提问陈晓:“如果得以留任,会否以每年微利的方法,用MBO形式把国美买走?”陈晓此前曾经表态,说新浪MBO模式很适合国美,但当天会上陈晓回答投资者,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有股东在提问时讽刺、挖苦贝恩和陈晓的强取豪夺,特别提醒贝恩以后在中国做生意会很难。投资者用“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赠送给竺稼和陈晓,引来现场股东和媒体记者掌声一片。

有股东提问竺稼和陈晓关于国美未来的经营问题,竺稼说,五年发展计划是由贝恩同事、国美管理层以及外部顾问一起合作完成,大股东提出的五年规划与之相吻合。而在股东问陈晓,国美的策略应该是增加门店还是加强单店效益?陈晓则否认在增加门店的策略上与大股东不同,他表示过去一段时间减少门店的原因是2008年时资金紧张,部分门店的关闭更是在大股东出事前已经决定。而现时国美的局面稳住后,门店数目已在增加——原来的经营分歧,此时在竺稼和陈晓的嘴里变成了与大股东的目标是一致的说辞。

会上,有投资者担心董事会不能很好地解决与大股东的沟通,竺稼和陈晓都予以否认。竺稼说,不管说是黄家向贝恩示好,还是贝恩向黄家示好,大家应该是友好协商的关系,一起来协同努力把事情做好,但这并不意味在每件事情上都一致。大目标一致,具体问题有意见时,大家应该理性地商讨。陈晓说,他曾尝试与大股东沟通,但不是太畅通,所以只能在这次股东大会交由大家决定。

对于投资者最为关心的增发问题,竺稼说,如果增发能为公司带来更多好处,有这样的时间和机会,公司就应该去做,董事会对此一直比较慎重,一定会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增发的问题。

从这一次的现场提问来看,竺稼和陈晓做了充分准备,包括自己原来说过的很多话又重新推翻,换了新的说法。这样的话,让投资者感觉到陈晓与大股东的经营策略没有不同,从根本上解决了投资者对于陈晓经营能力的指责,也减少了黄光裕家族对于陈晓经营策略有方向性错误的指责,这些做法相当高明。

15点29分,国美临时股东大会结束。这时候,香港证监会法规执行部人员邀请邹晓春及黄燕虹谈话。15点35分,大会投票完成,香港中央结算所工作人员封箱计票,并由第三方机构监督计票。16点,国美董事会在香港国美总部召开会议,陈晓、王俊洲等人参会。

陈晓扬眉吐气力压大股东,贝恩背后下刀子

16点开始,各方都在焦急等待投票结果,18点左右,胜负消息已经提前知晓,除“一般授权”取消外,其他议案黄光裕都以微弱劣势输掉,这个结果让所有支持黄光裕的人感到失望,但是人们还是不愿意放弃,继续等待最后官方消息的发布。

19点左右,竺稼在步入会场时说,结果没有悬念。他的讲话让大家搞不清楚,是陈晓胜利没有悬念,还是黄光裕胜利没有悬念?邹晓春和黄燕虹步入会场的时候面带微笑,从他们的感觉看,应该对投票结果比较自信。

在会场里等待宣布投票结果的最后时刻,各方都翘首以待,19点18分,首先由胡家骠用英文唱票,然后王俊洲用中文宣布结果:(1)重选竺稼为非执行董事,赞成9476%,反对524%,通过;(2)重选IanAndrewReynolds为非执行董事,赞成5465%,反对4535%,通过;(3)重选王励弘为非执行董事,赞成5466%,反对4534%,通过;(4)即时撤销本公司于2010年5月11日召开的股东周年大会上通过的配发、发行及买卖本公司股份之一般授权,赞成5462%,反对4538%,通过;(5)即时撤销陈晓作为本公司执行董事兼董事会主席之职务,赞成4811%,反对5189%,被否决;(6)即时撤销孙一丁作为本公司执行董事职务,赞成4812%,反对5188%,被否决;(7)即时委任邹晓春作为本公司的执行董事,赞成4813%,反对5187%,被否决;(8)即时委任黄燕虹作为本公司的执行董事,赞成4817%、反对5183%,被否决。

这个结果有点出人意料,结果宣布完毕,王俊洲从前台下来和黄燕虹、邹晓春握手,而陈晓则从另一道门离开。对于这样的结果,黄光裕方面显然没有想到,邹晓春的脸色相当难看,而黄燕虹则表现得较为大度,始终保持笑容。

从结果看,贝恩是最大的赢家,黄光裕略输陈晓。竺稼通过与黄家谈判保住了董事会3个席位,又通过转股获得998%股权,账面收益超过115%,还保持了对国美的控制权,一举三得。黄光裕保持住了国美第一大股东的地位,短时间内不可能被陈晓踢出局,而陈晓则保住了董事会主席的位置,保住了面子。投资者是否得到了利益,似乎还看不出来。

为什么说取消“一般授权”对黄家是利好?根据国美公司章程,公司的“重大决策”例如“被收购”、“稀释股权”、“破产清盘”等必须经过股东大会投票表决,必须得占全体股东所持股份2/3以上的数量同意,议案才可以通过。黄光裕拥有34%股份(接下来继续增持2%),其他股东加起来只有66%,不到2/3公司股份的667%。因此,黄光裕可以否决任何被别人“收购”、“稀释股份丧失控制权”的提案。

不过黄光裕家族好像被贝恩玩了一手,参与现场投票的股东持股量达到135亿股,占总股本的81%,而黄光裕家族持有33%,约占当天参与投票股票数量总数的40%。竺稼获通过,显然是因为黄家投了赞成票,但是贝恩并不一定投了黄家的赞成票,在“一般授权”上,赞成5462%,反对4538%,这说明,黄家并没有获得来自于希望争取的主要股东的支持,不然的话,黄家的支持率为何只有5462%?

后面四项议案中,稳定支持黄家的股东持股量在4811%4817%之间,这说明,黄家的铁杆支持率在4815%左右,他们支持黄家所有的提案。支持陈晓和贝恩的现场股东比率在5187%左右,其中,有249%的股东在黄光裕和陈晓、贝恩之间游离。

如果用“一般授权”中的5462%减去4815%,大概是647%的持股量,而贝恩持股量是998%,所以如果黄家与贝恩达成协议,黄家真的投了贝恩赞成票,但是贝恩却未必投了黄家的赞成票。应该是有部分散户投资者对于增发不满意,选择支持黄光裕。

后来,竺稼否认与黄家就临时股东大会达成“桌底交易”。“在股东大会前,双方的确进行了多次接触,但是没有就所有问题达成一致,尤其是大股东坚持要陈总离职,显然这是双方无法谈拢的关键。

“外界都在传说贝恩在特别股东大会上对取消增发授权的动议投赞成票,而黄光裕家族则对我们的一位董事投了赞成票,这意味着双方达成了妥协,但这是没有任何依据的猜测,我们在取消增发授权的投票中其实是投了反对票,而股东大会后我们也再没有与黄光裕方面进行过接触。”

竺稼进而指责黄家不守信用:“大股东此前也曾经提出要支持贝恩提出的三位非执行董事的人选,但在9月28日投票中大股东还是对王励弘等贝恩的其他两位董事投了反对票,这让贝恩方面再次认识到大股东缺乏诚意。”

9月28日特别股东大会投票结果揭晓后当晚,国美管理层在香港举行庆祝宴会。陈晓当时激动万分,同样激动的还有国美的高管。“那晚,很多人喝高了,所有能喝的酒和饮料都被喝掉了。”被股东投票留任的孙一丁不知该悲该喜,问身边的人:“我们做的哪件事不是为了公司,哪件事为自己算计了?为什么外界骂我们?”身边人无语。所有人都觉得自己或多或少被误读了,而投票结果,不过是来自资本市场的某种安慰和认可。

黄家“火候”欠缺致败,陈晓功力深厚获胜

大好的形势下,黄家没有能够取得完胜,让他们感到难以接受。不过,事已至此,只有等待日后翻身。不过,黄家这一次为什么会被陈晓等人翻盘呢?从战略、战术两个方面考虑,黄家做得都没有陈晓方面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