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28日,“国美事件”尘埃落定,陈晓保住了位置和面子,黄光裕保住了企业,但双方斗争仍在继续。
最后拉票阶段,双方使出浑身解数
2010年9月22日是国美股权登记日的最后一天,在此前后,陈晓和邹晓春都极力鼓动投资者投赞成自己的票。相对来说,此时陈晓的自信心没有邹晓春足。
最让陈晓忌惮的是黄光裕家族手里持有的国美股票份额,陈晓说:“实际上9月28号股东表决从两个表决的群体来讲,显然是不匹配的。单一大股东,他的一票代表30%多,但我们公司的股东有成千上万,而不是一个人。假如说成千上万的人最后的结果和一个人的结果是相反的,那我相信这个结果,所有的人都能理解是什么原因会相反。”陈晓这番话的意思是说,如果不是所有的国美股东投票产生的结果,他便认为这不能代表全体股东的意思。而且,只有除了黄光裕以外,超过国美65%股票的所有投资者都来投票,并且,都投反对黄光裕的票,由此产生的结果,他才认可。言下之意,就是他认为有些支持他的股东没有到场投票,因为这些投资者人数众多,而且分散,所以,即便9月28日产生不利于他的结果,他仍然不服气。
不过呢,他也并没有忘记给自己留后路,毕竟,万一结果不是他认为的那样,叫他怎么有颜面下台呢?“当然我们和很多投资者交流,也征询他们的意见、观点和判断,我们也了解了很多。从公司、我个人以及我们管理层来讲,我们对所有的股东们都是一样的态度。所有的股东,我相信他们都会以他们投资的判断来做最后的选择。并不是我有多少能力,让什么样的股东做什么样的判断,每个股东对他的投资都会有独立的判断,因为每个人对自己的投资要负责任,所有的股东会根据这样的原因来参与投票,表达他们的意见。我们会很坦然地去面对股东的选择,假如股东真的一致地选择了我们,我们会为股东创造更好的价值,假如说股东并没有选择我们,我们则应该坦然离开,让股东再去做更好的选择。”
因为黄光裕家族占有33%左右的股权,陈晓如果要争取胜利,必须让投资者踊跃参与投票,投票股东的数量多,陈晓赢的机会才大。不过,陈晓坚信这次参与投票的人数会达到他的预期。但是,即便来参加投票的股东人数多了,难道支持他的人就一定会多吗?陈晓的侥幸心理在作怪。
陈晓表示:“我们得到很多投资者反馈,他们的意见是相当统一的。从历史上去看,任何一个公司的股东大会,正常情况下,周年股东大会的参与百分比都很低。在2010年5月份周年股东大会上,股东参与率大概只有60%左右,那时候大股东的一票就可以占到50%以上。不过我们认为因为当时这是突然事件,很多股东并没有任何的思想准备,所以没有参与投票表决他们的想法。当时的结果,我们认为只是代表了单一股东的意志,而没有体现整个股东利益的意志。”
“我相信这次股东大会参与率应该会很高,因为大家都会对自己的投资有这样负责的态度,而且已经知道那么多事情要发生,我相信他们都会勇于参加投票,每个人的投票一定会基于对投资负责的角度和态度来选择。当然有很多投资者跟我们说他们很喜欢管理层,也很支持管理层,但是投资者毕竟成千上万,我知道的只是其中一部分。”
唯一能让陈晓有底的是机构投资者的态度:“简单来讲,机构投资者支持管理层应该是没有疑问的事情,刚刚讲过(投资者)有成千上万,我们不能对每个人有了解,也不能去要求每个人做什么样的选择,但我相信他们都会从他们自身的角度做选择的。我对这个结果应该是相当乐观的。”
不过据陈晓从欧美向机构投资者路演结束回国后所说,他认为支持他的机构数量占这次全体参与路演机构数量的42%,支持率没有达到100%。
而且,9月22日前夕,有很多投资者大量购入国美股票,就是等待在投票当天支持黄光裕,这一点让陈晓相当不满意,陈晓说:“投票结果我们感觉是一个结果或者是一种意志,当然最近也看到很多传说,这个传说是不是真实,我们很难去判断。但是市场上已经看到这些传说有一定的依据了,比方这两天我们股价波动很大,交易规模很大,显然有人在用一些其他的方式影响投票的决定。我不希望这样的情况也发生在我们的股东大会上,这样的话投资者真实的意愿会被扭曲,而且从监管来讲,也不应该让它发生。现在从市场上看到有这样的迹象在发生,我并不担忧,这是法制社会、文明社会,资本市场是有规律的,投资者最后判断应该会得到充分的体现。”
相对来说,黄光裕一方底气较足。邹晓春在香港对投资者喊话时,显得气定神闲:“我这几天在香港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我认为我们充分地把我们需要告诉投资者的一些信息告诉了他们。我们的一贯态度是不去预测投票的结果,当然,跟投资者的接触当中,也给我增加了很多信心,因为所有投资者都希望国美好,都希望国美有一个美好的未来,这一点我感触非常大。确实投资者了解到公司现在发展的现状,都很不满意。他们也很惊讶竞争对手的发展速度,他们也希望国美重新夺回市场领导地位。投资者可能最关心的是国美的中报,陈晓先生自己说国美发展得还好,但是我们跟投资者说发展不好,他们就很有兴趣了解为什么发展不好?那么就告诉他们:因为国美这两年的发展速度慢,而我们竞争对手发展很快,因为这样,导致国美的市场优先地位丧失了。投资者可能是第一次从我们这里听到的这么一个信息。”陈晓是很善于为自己寻找理由的职业经理人,加之他与人说话的时候态度貌似很友善,所以当外界投资者无法获知内情的时候,很容易被他所吸引。而这一次,邹晓春在香港的活动针对性很强,不断给陈晓致命打击。
更让陈晓难受的是,9月22日当天,一家署名为诺森投资(香港)的公司,在香港《经济日报》上刊登了一则广告:“黄光裕已受14年的惩罚,善良的你何必再落井下石?”这家公司老板是内地人,他坚定地支持黄光裕。
不过,香港投资者和内地投资者对于黄光裕的态度的确有很大分歧,香港投资者普遍较为同情陈晓为首的管理团队。到9月22日为止,9月28日特别股东大会会出现怎样的结果对所有人来说都是未知数,虽然黄光裕家族相对来说赢面大些,但结果仍然难以预料。
杜鹃、竺稼、陈晓北京和谈,贝恩死保陈晓
9月25日,北京,黄光裕家族一方的杜鹃、黄秀虹、黄燕虹,贝恩方面的竺稼以及陈晓、郑建明等人秘密会面展开和谈。在临时股东大会即将召开之际,各方坐下来无非是都不希望继续闹下去。而在此前,黄光裕方面和陈晓方面都表示没有和解的可能。在商业利益面前,所有的规则都是随着局势变化的。
这次各方能够坐下来心平气和地谈判,源于神秘中间人的穿针引线。“国美事件”引来很多做生意的资本掮客,他们游走在黄光裕、贝恩和陈晓之间,希望能够捞到好处。这个神秘中间人凭借自己手中持有的国美股票,同时向贝恩和黄光裕家示好,并向双方同时要价,谁给的好处多就帮谁。
杜鹃、竺稼和陈晓三方谈判的核心是董事会架构的问题,黄家希望陈晓能够立刻走人,自己的人能够进入国美董事会,并取消授予董事会的“一般授权”,而竺稼则希望利用陈晓离开国美与否为筹码跟黄家争取更多的利益。在竺稼眼里陈晓只是一枚棋子,他的去留并不是关键因素。陈晓在和谈中提出的条件是他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离开国美,但是黄家开出的条件要合适。不过,此时以为稳操胜券的黄家人并没有把陈晓放在眼里,他们坚持要求陈晓立刻走人。双方轰轰烈烈地谈判,但是最后草草收场,没有达成一致意见。
竺稼在这次的谈判中,提议可以在国美董事会里面增加董事名额,这样的话,贝恩的人、黄光裕的人和陈晓等人就都可以成为国美的股东,大家也就没有必要为了国美董事会的位置而吵闹不休了。不过,杜鹃等人并没有同意竺稼的提议。他们回击竺稼:增加董事会成员的方案不能解决股东和董事会之间的根本性矛盾,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贝恩应该支持自己这方提出来的方案,才能从根本上弥补两者之间的分歧。双方曾经在这个问题上也有过妥协,黄光裕方面向竺稼提议,如果要增加董事成员也不是不可以,但是要求增加独立董事而不是执行董事,这样的结构才有利于公司管治。
双方谈判到9月26日凌晨,最后不欢而散,黄光裕方面希望用投票来解决与陈晓、贝恩之间的问题。其实在9月25日的时候,贝恩已经投下了反对黄光裕的票,竺稼在一边投票的时候,一边选择和黄家谈判,将黄家玩弄于股掌之间。黄秀虹事后与中间人说:“谈不成了。陈晓坚持要干3年,3年不行,那咱们就投票吧。”事后,陈晓和黄秀虹又各给中间人发了短信,表示谈判破裂,双方谈不成。之后中间人致电黄秀虹,要求更多的好处费,并威胁如果不给出更为优厚的条件,其有可能将手里的股票投给陈晓。
在利益面前,投资者总是以金钱为导向。这个投资者其实一直是黄光裕的支持者,他手里持有的股票也足够分量,但是陈晓和贝恩听说了这个人,于是,贝恩的张亮带着陈晓于9月20日拜访了这个神秘人士,希望能够得到他的支持。这名投资者迅速发现了这期间可以套利的机会,在金钱面前,原则变得不堪一击,他开始在黄光裕、陈晓双方之间摇摆,谁给钱多他就帮谁。
这是一场复杂的利益斗争,贝恩、杜鹃和陈晓心里都各有算盘,而陈晓这个时候在整个棋盘上是最无足轻重的。对于贝恩来说,只要黄家的价码合适,就可以随时卖了他,这一点一直让陈晓很担心。9月27日的时候,陈晓生怕贝恩和黄光裕家族达成不利于自己的协议,使自己成为斗争的牺牲品,他又请中间人撮合与黄家谈判。在黄家人面前,此时的陈晓并没有多少谈判的资本,黄家人将谈判的大门关闭了,留下一句话:“我们认为,在依然存在重大不确定性的情况下考虑取消股东大会是不负责任的,公司不能再经历这样的动荡,而需要稳定。”这样的情况对于陈晓来说非常尴尬,如果就此下台,他的颜面和地位何存?他希望能够在国美董事会主席的位置上体体面面地离开,而现在“骑虎难下”的局势会让他的名誉受到重创,但别无他法,陈晓只能披挂上阵与黄家当面作战了。
陈晓约见香港意见领袖造势,超前黄家一步
黄光裕家族、贝恩和陈晓暗地里秘密会谈,明面上各自也仍在香港紧锣密鼓地宣传造势,希望争取投资者的支持。
在舆论造势方面,陈晓聘请了美国的公关公司博然思维公司,而黄光裕一方聘请的是智策企业推广顾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策企业”)。相比较而言,博然思维公司的能力高于智策企业,在此期间,香港主流的媒体都在传播有利于陈晓的言论,而黄家并没有组织起有效的反击,这是一大失败。而且,陈晓还在香港请到了有“陆叔”之称的陈永陆、政经评论员香树辉、邓声兴等人做吹鼓手,借此对中小投资人的决策产生影响。所以,与内地舆论不同,香港的舆论普遍支持陈晓,黄家在此方面过于大意。
陈晓在前期的造势为他赢得了不少支持,9月22日16点登记结束后,股东们于次日开始投票,到9月27日,陈晓与黄家所得到的票数竟然相当,除“一般授权”这项,因为如果国美增发会摊薄其他股东的股权,所以现有股东对于这项普遍持反对意见。此时黄家持有近33%的股票,而陈晓一方贝恩持股票数占998%,加上陈晓和女儿陈叶、机构投资者F&CInvestments的股票,加起来大约占16%,两方控股数量相差相当悬殊,陈晓一方能够扭转劣势,的确显示出其强大的能力。
到这个时候,黄光裕一方手里还有三成股票没有投出,留待现场投票,而贝恩和陈晓一方已经将票全部投出,此时的斗争态势基本掌控在机构投资者和散户投资者手中了。
此前陈晓表明机构投资者都表示支持自己,而邹晓春也说过投资者都支持大股东,但从香港联交所中央结算系统来看,这个时候机构投资者都在忙着减仓,关键是要保住自己的资金,他们对参与国美斗争没什么兴趣。中央结算系统显示,在一周里,中介券商手中持有的国美电器股权比例已经从上周的787%下降到7124%,特别是汇丰银行的控股比例从31%下降到2588%。渣打、高盛和法国巴黎银行也出现了大幅减持的情况。摩根士丹利9月20日在连续减持后选择了小幅增持,持股比例增至501%,但是摩根大通和富达基金的持股比例已经下降到549%和395%,这也是三大机构投资者在9月22日股权登记日时最终锁定的股权比例。
此时机构减持对于陈晓一方来说不是利好消息,陈晓和贝恩的股票本就落后于黄光裕,他们非常需要机构和散户的投票支持,如果持股量下降,则黄光裕家族可以凭借巨大的持股量获得胜利。不过,从数据看,这个时候机构减持的数量没有超过10%。
陈晓一方最为担心的是这些股票被黄光裕一方买走。不过国美的中介商分布非常分散,除了前三大券商持股比例较高外,其他的几百家券商总持股比例只有30%左右,其中300多家持股比例在1%以下,如果黄光裕家族和友好人士增持10%,则至少需要同时动用几十家券商,短时间内动用这么多券商交易国美股票,可能性不大。
大战进入到这个时候,一切就只能听天由命了,陈晓和黄光裕方面表面都自信十足,其实心里都没有底。之前提到陈晓偷偷找黄家要求谈判,而黄家也开始对外透露如果失败后的打算。
黄家为可能面临的失败做了充分准备,从2010年9月开始,黄家已将自己持有国美股份中的四成抵押给香港的证券公司,包括溢利证券、大福证券、渣打银行和名汇证券,他们计划国美一旦行使20%一般授权增发股份,可以通过向券商抵押股权融资参与认购,黄光裕家族最多可以从银行获得超过21亿港元的贷款用于增发后的增持。
香港富豪酒店,30分钟决出胜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