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领导的方与圆:洞察人性管理的奥秘
3719100000036

第36章 为什么要实施人性管理(2)

这个业务员讲的话是有道理的,不管是谁,老板规定员工都要讲“欢迎光临”,看到送货员来也“欢迎光临”,真是笑死人了。这个就叫做“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这都是表面形式,算什么服务呢?

有一次我进到一家旅馆去找人,那个旅馆很小,我一进去,五个人同时站起来说:“欢迎光临”,我差一点没有吓死啊!那么小的空间,突如其来五六个人统统站起来对我讲话,我心里想,幸好我心脏还好,要不然当场就被吓死了。

这是干什么?这都是很无聊的事情,我们真的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这不是人性化服务。

还回到前面的那个案例,那个公司总经理下命令了:“你们如果不执行公司的规定,看到客人进来不说‘欢迎光临’,那就辞职好了。”这些业务员真的就走了,他们不能接受这种管理方法。这叫做“此一时,彼一时”。

对于这个总经理来说,他这样做可能有他的目的。比如说在大家都没有“顾客第一”这种观念的时候,需要强制性地做一些事情,有助于促进员工树立观念。但是,在经过了一段时间、大家有了这个观念之后,就要运用新的管理对策,这样才能使大家协同合作,组织也才会有更大的力量。

大师名言

硬件是大家可以学的,软件是要靠自己培养的;软件是哲学,硬件是科学。

管理也要“与时俱进”

什么叫做“合理”?四个宇,就是“与时俱进”。我们讲管理的“与时俱进”,就是随着时间的改变,在管理的观念、对策、方法等等方面做不同的改善。

刚开始为了建立“顾客至上”的观念,要求员工对客人有礼貌,可以采取一些强制的方法,那时候员工会听。但是一段时间之后,作为管理者就应该意识到这么做没有用,那是在搞形式,并不增加业务量。当所有的企业都开始用“欢迎光临”这个形式的时候,管理者就应该警觉到“欢迎光临”是没有用的。如果还要搞这个东西,这个老总就很愚昧了——他不知道那个“时”已经变了。

日本人是讲求效率的。我们到日本去看看,会发现日本也开始不用“人”了,用“人”太贵了。几个人站在外面讲“欢迎光临”,这个人工是要计入成本的。而且,到餐厅去吃饭,外面站的人越多,吃到的东西就越贵——那些服务员是拿钱的。干吗叫他们摆阔?自己花钱去养那些人干什么?日本人宁可找那个没有人的、进去时没有人招呼的地方,自己选位置坐下来——食物是真材实料。

日本人开始用机器讲“欢迎光临”,他们也很快习惯了这种方式。中国人不接受这个方式,原来是机器在说话,中国人就不高兴了——一点诚意都没有!不要小看我们的同胞,中国人有时是很难伺候的。

大师名言

我们讲管理上的“与时俱进”,就是随着时间的改变,在管理的观念、对策、方法等等方面,做不同的改善。

尊重员工的尊严,让其安心工作、体现价值

顾客尚且有不同的心思,企业员工的心思也各有不同。所以,在管理的过程中,也要针对员工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做决策。

往往总经理讲“顾客至上”的时候,员工都会偷偷地说:“我们算老几啊?”员工心里想,我们为什么要为顾客牺牲?钱是你老板赚去了,又不是我赚的,所以,他就会故意给客户难看。

为什么老总苦口婆心地教导员工要对顾客有礼貌,员工就是做不到呢?就是因为员工心理不平衡。大家都知道钱是老板赚走了,客人高兴与否与自己无关。这种管理方法和结果叫做“不人性”——没有合乎人性的要求。

管理要做到什么?要做到员工把客人当做自己的朋友——中国人只有和朋友是没有计较的,客人是很计较的。买卖要斤两计较,朋友有通财之义。所以,一个最会做生意的人,是把客户当朋友,而不是把他当商人,把他当顾客也不对。外国人是把客户当顾客的。我常常劝很多人,要把客户当朋友才会长久,客户才会替你着想。

大师名言

买卖要斤两计较,朋友有通财之义。

人性管理适用于各种管理模式

我们现在倡导人性管理的理念,有些公司现在已经开始实行,可能是有些管理者还没有太多地接受西方的管理模式;有些公司现在已经实行了很多西方的管理模式,甚至于总经理就是从西方过来的职业经理人。那么,人性管理在不同的企业当中、在不同的管理模式当中,是不是都一概适用呢?

人性管理在各种管理模式中都可以适用。

我们不反对用西方的管理方法,因为西方所讲的都是很科学的东西。既然是科学,全世界都可以通用。我们讲的是如何运用,而不是说这个东西不能用。我们吃西餐、穿西装,但是,如果你说我穿的是外国的衣服,我就不同意。现在欧洲的衣服我几乎不买,因为穿起来很别扭,因为不同种族,人的身材不同。这个道理推而广之,任何事情在全世界都有其差异性。

我讲个讨价还价的故事,这里面包含人性——对待客户也有符合不符合人性的问题。

有一次我到东欧去,看到他们的水晶玻璃瓶很漂亮,我想买一个。在买之前,我要知道那一家商店执行的汇率怎么样,要计算划算不划算。当时,客人很多,在排队。我就在很远的地方问那个业务人员:“我们店的汇率怎么样?”他怎么回答呢?他说;“请排队。”把汇率直接告诉我不就好了吗?不行,要排队到面前才能问他“汇率是多少”,然后我再计算要不要买,要买又排一次。所以,商店里的人总是在排队——一次只能做一件事情。

中国人同时可以处理好几件事情,照顾很多人,连外面都可以照顾得到。这就是民族性的不同。所以,你生硬地照搬外国人的那一套有什么用呢?

我在国外的商店里看到一个玻璃杯很漂亮,问售货员:“多少钱?”

售货员:“100元。”

我问他:“80元,可不可以?”(中国人习惯讨价还价了)

售货员:“我查查看。”连讨价还价他都要查表,查完表他又拿出另外一个玻璃杯来,“这个一定要卖100元,这个可以卖80元。”

我又问:“为什么呢?”

售货员:“你来看啊,这里有个裂痕,当然卖80,这个好的卖100元。”(我觉得很好笑,你不告诉我,我可能会买那个有裂痕的,你告诉我,我会买吗?这就是外国人)

我又说:“这样吧,我要这个好的,但是80元。”

售货员:“你怎么可以这样?”(搞得他一头雾水)

这是文化的差异,是软件的不同。

大师名言

文化的差异就是软件的不同。

中国文化理应作为企业的主流文化

现在我们有很多这样的公司,上层或者中层的管理人员,有很多是从外国过来的职业经理人,他们正在推行一套西方式的管理模式。作为部属或者员工,应该怎么样去对待这些大老板、二老板呢?

中国人很讲求“实事求是”,在事实面前处理问题也比较容易,因为中国人会谅解、会协调——你是老外,我就听你的。我们的适应力很强,能够随遇而安。在日本公司工作,就按照日本那套方式去做事;在美国公司工作,又很自然地按照美国方式办事;一旦回到中国当老板,又要会用自己的那一套方式。

还有一种情况是跨国公司(这种企业越来越多)。那么,作为跨国公司的主要管理者,你有责任要争取以中国文化作为企业的主流。未来全世界一定国际化,一定全球化。现在全世界每个国家所争取的,就是以谁的文化作为主流,这是21世纪每一个人都要注意的问题。如果我们把21世纪全球化都变成以美国文化为主流,我们这一代就是中国的不肖子孙——亡国灭种,无条件地投降了。

我们国内职业经理人阶层也正在形成。很多经理人到中国公司来,中国企业的老板、董事长有可能期待他带一套西方的管理经验进来。作为一个职业经理人,来到一个中国公司,要把多少从西方学来的东西带进来,又要在多大程度上采用中国人性管理的方法呢?

如何把西方的管理科学和中国的管理哲学在实施管理上融合成一体,可以说,我本身就是一个见证人。我学习了西方的管理科学,我又懂得中国人的管理哲学,所以可以做得很好!我还给大家讲一些实际状况,在我国台湾地区早期的美商也是很有优越感的,叫做“白种人的优越”——你要听我的,你不照我说的去做就不行,我就要换人。但是过了一段时间之后,他就知道这样行不通,他们就开始撤退了。

飞利浦在中国公司的总裁原来是荷兰人,现在飞利浦的总裁是中国人,那么庞大的公司一个荷兰人都没有,因为人人都知道,在中国,荷兰人搞不过中国人,因为整个大环境是中国人的!要强制执行西方的管理方式就会费力不讨好,事倍而功半,聪明一点,采取遥控方式就好了。早些年公司有什么事情,原总裁就要求按照西方的方式去解决,现在他们很聪明,他们会告诉干部;“按照你们中国人的方式去解决,我们不管。”

IBM是美国公司,在我国台湾地区的IBM总经理没有一个是出过国的,但是公司管理得也很好。这种方式叫做企业本土化。如果不实行本土化,外商想在这里生根很难。

过去我们有一句话叫做“以夷治夷”,现在外国人把它学会了,

叫“以华治华”——中国人能干就用中国人,中国人管理得好,我只要赚钱就好了。

“以中治中,以华治华”,这是因为外国在华公司大部分的员工都是中国人,客户也是中国人,外国人那种行为方式,很难管理中国人。

人性管理的三项目标是西方管理科学所不能解决的,降低成本这件事,你做、我做、他也做,而实行了人性管理后,降低成本是最有效的。

中国的市场是巨大的,它像一个正在被开垦的处女地一样吸引着各国的投资者,吸引着大型的跨国公司。在中国设了企业,如何管理这个企业,只有本土化——只有中国式的人性管理,以中国文化为主流,这也是21世纪一个不可抗拒的潮流。

大师名言

一个跨国公司的主要管理者,有责任争取以中国文化作为企业的主流文化。

思考

人性管理是21世纪的主流文化,那么,如何实施人性管理呢?

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