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听十大总裁讲故事
364800000018

第18章

第三章第五节老师向学生三鞠躬——学生是新东方的上帝

“对学生不好,就变成了魔鬼。”

“人的生活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方式是像草一样活着,你尽管活着,每年还在成长,但是你毕竟是一棵草,你吸收阳光雨露,但是长不大。人们可以踩过你,但是不会因为你痛苦,而产生痛苦;人们不会因为你被踩了,而怜悯你,因为人们本身就没有看到你。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像树一样成长,即使我们现在什么都不是,但是只要你有树的种子,即使你被踩到泥土中间,也依然能够吸收泥土的养分,使自己成长起来。当你长成参天大树以后,在遥远的地方,人们就能看到你;走近你,你能给人一片绿色。活着是美丽的风景, 死了依然是栋梁之才,活着死了都有用。这就是我们每一个同学做人的标准和成才的标准。”

这段充满诗意和哲理的文字,是俞敏洪在《赢在中国》节目上给一位选手的点评,后来成为广为流传的“树草理论”。这段话是鼓励选手要确立自己良好的心态。这也体现了俞敏洪的经营理念,他将每个学生都当成栋梁之才来培养,当美丽的风景来看待。在他心目中,学生是最重要的。他甚至把学生当上帝看待,他有一句名言:对学生不好,就变成了魔鬼。这是新东方的最高原则。从营销学的角度来看,老师是销售人员,将知识和做人的道理作为产品传递给学生;学生是客户,是产品的使用者和获益者,当然也为此付出相应的费用。从这个意义上说,顾客是上帝,学生自然也是上帝。从新东方创立开始,俞敏洪对学生就有一种崇敬心理,一种“衣食父母”般的景仰。新东方不惜代价给不满意(不管是什么原因)的学生退学费,组织春节不能回家的学生举办联欢会,为学习好的学生发奖。

1997年,俞敏洪、徐小平、王强等人出席学员的颁奖大会,临近结束的时候,俞敏洪忽然作出一个惊人的决定:全体老师当场向学生三鞠躬!这个决定对于提倡尊师重道、崇尚礼仪的新东方老师来说,简直有些不可理喻。学员退场后,徐小平等人就开始向俞敏洪“声讨”,认为这种做法太过分,会让老师没有尊严、没有威信。

俞敏洪却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学生学得太难太苦,学完了老师给学生鞠躬,是表示慰问,表示敬意,这没有什么不好,没有伤着老师什么。他甚至继续毫不客气地反驳说,其他老师反对鞠躬,他继续坚持鞠躬。学生来听老师的讲座,是对老师的恩惠,向学生鞠躬是表示对学生的尊重。老师怎么就不能向学生鞠躬?有人说美国的老师没有向学生鞠躬,中国老师也没有向学生鞠躬,他俞敏洪就要开创老师向学生鞠躬的先河,他要一直鞠下去,鞠躬尽瘁。

他的这段话对传统的教师和学生关系有了新的视角和看法,他的观念无疑是对传统观念“老师是给学生恩惠”的冲击。学生在他心目中的地位,由此可见一斑。

他经常讲创业之初的故事,听后总能令人感慨万千。

“在新东方刚创立的时候,条件特别艰苦,但是我依然想尽千方百计来关怀爱护学生。夏天热的时候,条件不好的教室没有空调、没有风扇,学校要准备成车的冰块拉到各个教室。几百人的大教室,讲台上放几块冰根本就不管用,我就鼓励说,教室里桌子凳子挤满了,再多了放不下,起码可以在心理上解决问题。

“那时候北京到处挖坑修路,教室经常停电,新东方每年都要准备上万支蜡烛,上百盏煤油灯,哪里停电往哪运。20世纪90年代,在北京,点蜡烛点煤油灯上课,简直是《天方夜谭》里的神话故事。 

“学生们在黑暗中等待着蜡烛,等待着蜡烛带来的亮光。十几分钟后,蜡烛来了。我先点燃了两支,放在黑板的托盘上。黑板被照亮了。我把第三支点燃,交给前排的同学,依次往后传。光明向后传递,黑暗渐渐隐退,烛光腾腾闪烁,像一个个会说话的灵魂,照亮了学生的脸庞,照亮了学生的眼睛。我看到一双双眼睛里‘没有抱怨,只有新奇’。”

俞敏洪说,这是他“一生中看到的最美丽的眼睛”。教室里静静的,谁都不敢说话,生怕亵渎这一神圣的时刻。在蜡烛的照耀下,他坚持讲完了两个小时的课。他说,他当时感觉太神圣了!那种神圣庄严感,无法用语言来形容。新东方创业时期,所有的老师都经历过这种场面。

这使他想到了1995年底,他去加拿大蒙特利尔一个大教堂参观,教堂里上千支燃烧着的蜡烛一层一层升上去,肃穆、庄严、神圣的场景……

新东方这种“老师应该感恩学生”的观点,对于不愁生源,获得大量国家经费支持,享尽各项优惠资源的“名校”,是根本不能理解的。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生源,没有最先进的设备、最优秀的老师,也不可能将新东方做起来。新东方的“学生利益至上原则”未必有多高尚,但是不这样做,学校必将面临关门的危机,这是规则和制度的强大作用。企业也应该借鉴这一做法,应该怀有虔诚的感激之情,将消费者当成自己的衣食父母,为他们着想,为他们服务,兢兢业业,从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中多争取一块蛋糕。

人与人之间的尊重是相互的。老师尊重学生,学生将以成倍的崇敬和感激来回敬老师,学校也会因此形成互相尊重、爱戴谦让的氛围,有利于老师与学生的沟通,形成一股合力,这也正是新东方在其他竞争对手面前不可复制的优势,尊重是由内心发出的真实感情。

俞敏洪认为只有老师了解学生,才会有最合适的教育方法。他说,老师学生接受新东方,需要学生喜欢新东方。新东方坚持的宗旨是内涵不变,表现形式可以对元化。新东方就是这样成为出国留学的“敲门砖”,甚至有人评价为“出国梦的制造者”。

在新东方的创业阶段,俞敏洪在停电黑暗的夜晚用烛光点燃学生的出国希望;在新东方成长时期,俞敏洪依然坚持“学生就是上帝”这一原则,尊重关怀学生,用“活着是美丽的风景, 死了依然是栋梁之才,活着死了都有用”这样的话语激励他们。学生永远是俞敏洪和新东方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