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很会处理民族关系,他的民族政策搞得很好,得到了少数民族的拥护,这是他的高明之处。
——毛泽东
诸葛亮在彻底收复孟获之后,面临着一个最大的现实问题就是如何管理南方的少数民族。当时长史费祎建议说:如今丞相率领士卒,深入不毛之地,收服了蛮方;既然现在蛮王已经归服,为何不派遣官吏,与孟获一同把守这里呢?对费祎的建议,诸葛亮不以为然,他说:如果派汉官与孟获一同管理南方,有三个不好的地方,一是留汉官就必须得留下驻军,驻军的粮食供给是一个大问题;二是留下的驻军万一与南方人产生冲突而导致南方人有受伤的,南方人在心里就会产生不满,长期下去,有可能导致祸患;三是蛮人总有废杀之罪,自有嫌疑,留外人终不相信。所以综上所述,孔明决定不留驻军。
诸葛亮治理南方,以南人治南人的策略可谓是深谋远虑。一方面他这样做节省了其政权的财政支出,减轻了本国的负担,另外这种“区域自治”的方式还可以充分调动南人管理自己地方的积极性,并避免南人和汉人之间由于不一致而发生冲突。
可口可乐能进军国际市场,这与伍德鲁夫所推行的“当地主义”有极大关系。
二战结束后,大批驻外美军归国,可口可乐在海外的“义务推销员”大量回国,使得可口可乐必须靠自己的力量另谋出路,原来战争期间在海外铺下的大摊子,是依靠国防部的人力和财力作为军需生产维持的,现在要独立支撑简直无法应付。加上百事可乐在国内的竞争与冲击,伍德鲁夫陷入内外交困之中。
经过反复考虑,伍德鲁夫决定把经销商换成当地人,把可口可乐的制造权卖给当地人,让他们自己出钱建厂经营,经过一番筹划,伍德鲁夫开始推行他的“当地主义”,主要的措施就是在当地设立分公司,所有员工都用当地人。由当地人自己筹措资金,总公司原则上不出钱,除了可口可乐“秘密配方”的浓缩原汁外,一切设备、材料、制瓶机和瓶子、运输、销售等等,都由当地人自制自办。总公司只提供技术服务,销售方针、生产技术、人员培训由总公司统一负责办理。
对于他的措施,伍德鲁夫这样解释:“技术和质量控制完全由我们教给当地人,只要他们掌握了科学就没有问题。重要的是,我们必须这样办。外国人对美国的崇拜、敬仰不会一成不变,对美国货也不会永远迷信。他们的爱国主义会逐渐加强,像饮料这样的消费品,如不借助当地人的力量,很难在海外长期立足。只有搞‘当地主义’,让当地掌握生产和销售,才能永久立于不败之地。”
正是由于成功地运用这种“当地主义”,伍德鲁夫没有花总公司一元钱的成本,就成功地开拓了海外市场。据统计,除了在美国本土的可观收益外,公司每年靠批发仅占饮料重量0.31%的原汁,每年的经营额就高达9.79亿美元。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越来越强,地球变得越来越小,甚至成为“地球村”,很多企业都纷纷建立跨国公司,实行跨国经营,在这种跨国经营中,伍德鲁夫的“当地主义”是很值得借鉴的。
毛泽东曾经称赞诸葛亮的民族政策搞得好,就是因为他巧妙地运用了“区域自治”的精髓,假使诸葛亮不是让南人管理南人,而是想“我既然千辛万苦地收服你们这些人,那我不派人管理怎么能行?”因而派汉官管理的话,一方面派官驻军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这就会使基础本来就比较薄弱的蜀汉政权财政更加吃紧,另一方面汉官不习惯南人规矩,一旦发生冲突,后果就不堪设想,那么千辛万苦远征南方的胜利果实也许立刻就会化为乌有。正是因为诸葛亮以南人治南人,彻底赢得了南人的心,所以他们在诸葛亮的军队撤退后,仍然为孔明立生祠,四时祭享,并称他为“慈父”。后人写诗赞叹诸葛亮:
羽扇纶巾拥碧幢,七擒妙策制蛮王。
至今溪洞传威德,为选高原立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