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老夫子品评韩非子
3608700000024

第24章 凡事应防微杜渐

韩非子曰:“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语出《韩非子·喻老》)千丈长的大堤,可能因为蚂蚁微小的巢穴而崩溃。

不要因为小而忽略任何事情,很多事都是因小而失大。疏忽一时,则可能遗恨终生。能够注重小的问题,仔细调查研究,才能够发现大的问题,防止出现严重后果。

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

——《韩非子·喻老》

韩非子曰:“千里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语出《韩非子·喻老》

荀子对韩非子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告诫韩非子,应该重视细微小事及其积累。

好学的韩非子懂得了一个道理:一切事物都是由小到大发展变化而来的,都有一个由量的积累到质的变化的过程。一个人或善或恶也是逐渐变化,不断积累的结果。因此,不能对小事情有所疏忽,应该慎对微小的变化。

然而,我们总是容易轻视微小的东西。什么东西刚发生,就是有远见的人也会不以为然。如果这时候有人说应该重视它、防范它,常常会被认为太谨慎、太保守。正是这样很多人才不知道积重难返,在形成了恶果以后,也就毫无办法了。

为了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韩非子在《喻老》中讲了一个“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

春秋时期有一位名医,人们都叫他扁鹊。他医术高明,经常出入宫廷为君王治病。有一天,扁鹊巡诊去见蔡桓公。礼毕,扁鹊立于蔡桓公身旁细心观察其面容,然后说道:“我发现您的皮肤有病。应及时治疗,以防病情加重。”蔡桓公不以为然地说:“我一点病也没有,不需要什么治疗。”

十天后,扁鹊第二次去见蔡桓公。他观察了蔡桓公的脸色后,说:“您的病到肌肉里去了。如果不治疗,病情还会加重。”蔡桓公不信。

又过了十天,扁鹊第三次去见蔡桓公。他看了看蔡桓公,说:“您的病已经发展到肠胃里去了。如果不赶紧治疗,病情将会恶化。”蔡桓公仍然不信。

再过了十天,扁鹊第四次去见蔡桓公。两人刚一见面,扁鹊扭头便走。蔡桓公非常奇怪,就派人去找扁鹊问其原因。扁鹊说:“一开始桓公皮肤患病,用汤药清洗、火热炙敷很容易痊愈;稍后桓公的病到了肌肉里,用针刺术可以攻克;后来桓公的病患到了肠胃,服草药汤剂还有疗效。可是现在桓公已经病入骨髓,我已经无能为力了。”

几天之后,蔡桓公浑身疼痛难忍,他见情况不妙,立即派人找扁鹊来治病,而扁鹊已经到秦国去了。不久,蔡桓公便病死了。

在韩非子看来,对于自身的疾病,不能讳疾忌医,而应及早采取措施,予以妥善处理。否则,等到病入膏肓,酿成大祸之后,也就无药可救了。

韩非子借“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提醒我们,凡事应防微杜渐,把问题消灭于萌芽之中。否则,当问题变得不可收拾的时候,追悔莫及。

吃古通今

商纣王辛,聪明伶俐,反应灵敏,而且武功很好,能空手与猛虎搏斗。这样一个皇帝,可惜不走正道,继位后,慢慢变得荒淫无度,终导致国家灭亡。商纣王有几个叔父,比干、箕子、微子,都是有名的大臣,常向商纣王进谏,可惜商纣王不听他们的劝告,最后甚至杀了比干,赶走了微子,逼疯了箕子。

商纣王刚刚继位的时候,尚未显出荒淫之相,大家都以为他是个明主。一天,在朝堂上,议事完毕后,商纣王忽然拿出自己请人制作的象牙筷子,请大臣们观赏。大臣们看后,都觉得做得精致大方、十分美观。但是,箕子见了这双筷子,却吓得半晌说不出话来。脸色由红转白,由白转青。众人问他怎么回事,他牙颤口抖,怎么也说不出话来,弄得大家十分疑惑。商纣王虽心存疑惑,却仍非常高兴。

退朝之后,有些关系不错的大臣追问箕子,他在朝堂上见到一双象牙筷子,就吓成那样,到底是怎么回事。稍稍平复的箕子回答说:“我是担心纣王变坏啊!”大臣们感到十分惊讶,君王做了一双象牙筷子,虽不算什么好事,但也不是什么大事,怎么就吓成那样呢?

箕子说:“诸位想想看,这样好的筷子,纣王肯定不会把它放在土制的碗罐上,那会显得非常难看、太委屈了这双筷子。它应该配上一些玉制的碗碟才显得好看些。有了象牙筷、玉碗、玉碟、玉杯,吃些什么呢?再用这些精美的器具盛些豆角豆汁之类的来吃,恐怕纣王不会乐意。他必然要在这样的碗碟里盛上犀牛、大象、金钱豹的胎来吃才有滋味。而用玉碗玉碟盛着象胎豹胎,他肯定不愿意穿着粗布短衣,站在茅屋草棚下食用,这结果就是费人织衣、费人盖房了。长此以往,人们会对他不满而加以责骂。而为了镇压这种不满,他就必然要变得残暴,那个时候,你我还能站在这朝堂之上吗?”

听了箕子的话,大臣们都觉得好笑。就连几个平时比较贤明的大臣,也都认为箕子多虑了。箕子没说什么,摇了摇头,叹了口气,回家去了。

果然,没几年,商纣王就建了肉林,悬肉其中,旁边设上炭火。什么时候想吃了,就从肉林中取些肉,放于炭火上烤熟食用。还建了一个很大的池子,里面蓄满了美酒,什么时候想喝,临池即可长饮。群臣劝谏,商纣王刚开始还能稍稍收敛,但不久,他便感到厌烦了,就大加刑戮。弄得人人自危,众叛亲离。比干多次直谏,他竟说:“我听说贤臣的心有七窍,让我看看你的心有几窍。”竟挖出了比干的心。微子听说后,带着家人逃跑了。箕子佯狂为奴,但却没有逃脱被抓的命运。

由于商纣王荒淫无道,他最终被武王逼上了鹿台,失去了江山,丢了性命。而这一切,箕子早就从一双象牙筷中看出来了。

老夫子点评:

箕子可谓是智者,能够从一双筷子看到商纣王的本性,从而预知他今后的发展结果。用筷子似乎是一件生活小事,而正是这样的开端,反映了一个人的生活追求,也看出了他的发展方向。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只有防微杜渐,才能防患于未然。

链接共享

千里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韩非子·喻老》

千丈长的大堤,可能因为蚂蚁微小的巢穴而崩溃;百尺高的大厦,可能因为烟囱的细小裂痕而遭火烧毁。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曾子的妻子去赶集,她的儿子哭着要跟她去。她哄儿子说:“你回家去,等我回来给你杀猪吃肉。”妻子从集市上刚回来,曾子就要捉住猪准备杀。妻子制止他说:“那只是哄小孩子的。”曾子说:“小孩子也不是开玩笑的对象。小孩子没有辨识能力,只能从父母那里找到学习的榜样,听从父母的教诲。现在你欺骗他,他就不相信他的母亲,这不是教育儿子的方法。”于是就杀猪烧肉给儿子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