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老夫子品评韩非子
3608700000015

第15章 知人不易

韩非子曰:“君子取情而去貌,好质而恶饰。”(语出《韩非子·喻老》)君子更看重真情而轻视外貌,看重事物的本质而讨厌虚假的装饰。

识人,是一门大学问。惟有用慧眼去透视其本质,才能真正地认识人,选出真正的贤才。

知人不易

韩非子曰:“礼为情貌者也,文为质饰者也。夫君子取情而去貌,好质而恶饰。”

——语出《韩非子·喻老》

韩非子曰:“礼为情貌者也,文为质饰者也。夫君子取情而去貌,好质而恶饰。”

意思是说,礼仪是感情的外在表现,花纹是实质的外形表现。君子更看重其真情而轻视外貌,看重事物的本质而讨厌虚假的装饰。

韩非子认为,用人的得失,关系到国家的兴衰。正所谓“一人可以兴邦,一人可以败国”。对领导者而言,这确实是千古不变的真理。

韩非子主张,在用人方面,不仅在于法制的周密完善,更在于对人才的实际运用,观察审视,能恰当无遗,能够发挥人才的真正作用,自可百废俱举,万事振兴。

识人的道理,是领导方法的首要,尤其是用人的根本。所以说,“知人就是做君主的要道,知事就是做臣子的要道”。

在韩非子看来,领导者的才能不在于事必躬亲,而在于善于运用下属的智慧,而这需要以慧眼识人作为前提。

然而,人心难测。人才的鉴别确实不易,而对人才的观察审视更难细致入微。

韩非子提醒我们,孔子以貌取人,失之宰予;以言取人,失之子羽,又何况常人呢?要想用人无误,首先要观察人、了解人,透过人的外在看其本质。

事实上,人常常会心口不一:有伪装成圣贤而实为大奸贼的;有行为像君子实为小人的;有伪饰忠顺而内怀篡逆之心的;有外貌严谨而实为不肖的;有外表廉正自守而实为贪赃枉法的;有盛名一时而无真才实学的。相反,有守道藏用,贬己自损,无知于世反为圣贤的;有放荡不羁,少会难容反为君子的;有看似昏庸无能,实为大才的;有迟讷难言,外似怯懦,却勇敢不怕死的;有不阿谀媚相,喜欢直言犯上,揭过扬非,却实为忠心耿耿的。

总之,知人不易。对人才的观察审视,内外清楚无疑,真的很难做到。

要去评价、认识一个人应该重在实际运用,而不为其表象所迷惑。如果以言、貌为标准取人,必定有失。

要科学正确地认识人,就必须从整体上全面地识人。除了从他平时的言语、行动、体态等方面进行仔细的了解、观察外,通过委以职务,从他的特定条件下的表现来对他进行见微知著、由表及里的观察和分析,是很实用与必要的。

吃古通今

晏子路过中牟这个地方,看见一个衣着褴褛的人在路旁休息,看上去像个君子。晏子就问他说:“您是什么人呢?为什么到这个地方来?”他说:“我叫越石父,是人家的仆人,在中牟给人做劳役,出来干完活正准备回去。”晏子问:“您为什么要给人家做劳役呢?”越石父回答:“因为挨饿受冻,无法摆脱,所以做了仆人。”晏子问:“您做多久了?”越石父回答说:“已经三年了。”晏子说:“可以把您赎出来吗?”越石父说:“可以。”于是晏子让人解下左边拉车的那匹良马,给越石父赎身,并让他坐上自己的车一起回到齐国。

晏子到了家,没有向越石父告知就走了进去,越石父十分气愤,要求与晏子断绝交往。晏子派人对越石父说:“我过去不曾与先生交朋友,您做了三年的奴仆,今天我见到您,就把您赎了出来,难道还有什么地方对不住您吗?为什么这么快就和我绝交呢?”越石父回答:“我听说,士人在不了解自己的人面前委屈求全,而在知己者面前挺直身板,因此,君子不能因为对人有恩德就轻视人,也不能因为别人对自己有恩德就低三下四。我给人家做了三年的仆人,是因为没有人了解我,先生赎我出来,我认为先生真正了解我。我才与您一起乘车,当时您没有对我表示谦让,我以为您忘记了。刚才您又不与我告知就进去,这和拿我当仆役就没有什么分别了。既然我还是仆役,就请您把我卖掉吧。”

晏子听了越石父的话,从家里出来与他相见,说:“刚才我只看到您的容貌,现在我看到了您的内心,反省自己言行的人不牵扯别人的过错,注重实际的人不计较别人的言辞。我向您道歉,您不要抛弃我。请您允许我改正错误。”于是,晏子下令洒水清扫,准备宴席,以隆重的礼节接待越石父。越石父不愿意接受,说:“我听说,再恭敬也不能在途中安排礼仪,礼仪再隆重也不能上下不分。先生接待我的礼节太重,我不敢承当。”于是晏子就把越石父当作上客来接待。后来,越石父成为一个非常著名的人物。

老夫子点评:

古人在用人方面的经验已经相当成熟和丰富了,他们早已懂得,要想用人,就必须尊重人,使人真正具有尊严感,如果有人还没有明确的尊严感,就要想方设法地帮助他们树立尊严感。

链接共享

不大可量,深不可测,同合刑名,审验法式,擅为者诛,国乃无贼。

——《韩非子·主道》

君主的治国之道大到不可估量,深得不可探测,考核臣子的言行是否一致,考察和检验臣子们的活动是否合法,如果他们犯了法就要给予惩罚,那么国家就没有不法之徒了。

明君之行赏也,暖乎如时雨,百姓利其泽;其行罚也,畏乎得就像雷霆,神圣不能解也。故明君无偷赏,无赦罚。赏偷,则功臣堕其业;赦罚,则奸臣易为非。

——《韩非子·主道》

英明的君主施行奖赏时,温润得就像及时雨一样,百姓都受他的恩泽;他施行惩罚时,威猛如雷霆一样,即使是“神圣”也不能获免。所以明主不随便给予奖赏,不任意赦免惩罚。如果随便奖赏,有功的臣子就会对自己的工作产生倦怠;如果免除刑罚,奸佞之臣就容易为非作歹。

求学于荀子门下

韩非子为人正直,勤学不怠,深为荀子喜爱。荀子曾说:“帝王之术非韩非不能大,法家之思非韩非不能广。”

韩非子继承了荀子的人性恶学说,主张治理国家必须实施刑赏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