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
这是李清照后期的代表作之一。写于南渡之后。在写法上和之前李清照的作品有很大的创新之处,这首词改押入声韵,并屡用叠字和双声字,使得诗词的节奏变得急促,也更加凄厉。
此外,这首词在结构上打破了上下片的局限,全词一气贯注,着意渲染愁情,如泣如诉,感人至深。首句连下十四个叠字,形象地抒写了词人此时的心情。下文“点点滴滴”又前后照应,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忧郁情绪和动荡不安的心境。全词一字一泪,缠绵哀怨,极富艺术感染力。
【译文】
我四下寻找,可是最后找到的只有冷清,十分凄惨。乍暖还寒的季节,是最难保养身体的时候了。就仅凭这三两杯淡酒,是不可能压住我内心的悲哀的。大雁飞过,我正伤心,可我却发现它正是我在故乡认识的那只。满地堆积满了黄花,十分憔悴,有谁能忍心摘?我守着窗独自一人,可是一个人怎么才能熬到天黑啊?细雨敲打着窗外的梧桐树,正是黄昏,一点一滴地落在地上,落在我的心上。唉,我此时的心境怎么可以单单用一个愁字所能概括呢。
19.满江红——岳飞
怒发冲冠1,凭阑处、潇潇雨歇2。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3,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4。
【题释】
满江红:词牌名。岳飞的《满江红》,壮怀激烈,是脍炙人口的佳作。岳飞工诗词,虽留传极少,但这首满江红英勇而悲壮,深为人们所喜爱,它真实、充分地反映了岳飞精忠报国、一腔热血的英雄气概。满江红,词牌名。
【注释】
1怒发冲冠:形容大怒时头发竖立,上冲冠帽。
2潇潇:形容雨势急骤。
3等闲:轻易,随便。
4天阙:皇帝的宫殿。
【简析】
这首词是岳飞“精忠报国”的体现,表现了他报国立功的信心和乐观主义精神。他把艰苦的征战,用乐观的语气表现出来。在这首词中,词里句中无不透出雄壮之气,充分表现作者忧国报国的壮志胸怀。
【译文】
我愤怒至极,独自登高凭栏,此时骤急的风雨刚刚停歇。我抬头远望天空,只看见一片高远壮阔。禁不住仰天长啸,我的心中充满了报国的志向。三十多年的功名就像是尘土,八千里经过多少风云人生。好男儿就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浪费了青春,等到年老的时候独自悲伤。靖康之变的耻辱,至今仍然没有被血洗。我作为国家臣子,心中十分愤恨,什么时候才能将他们消灭啊!我要驾着战车向贺兰山进攻,想将贺兰山踏为平地。我踌躇满志,打仗饿了就吃敌人的肉,渴了就喝敌人的鲜血。等到我重新收复旧日山河的时候,再带着捷报向国家报告胜利的消息!
20.钗头凤·红酥手——陆游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题释】
陆游年轻的时候风流倜傥,和美丽多情的唐琬结婚,两个人彼此相爱。可是陆母不喜欢唐琬,百般挑剔,还强迫他们离婚。无奈之下,陆游另娶,唐琬改嫁。但是二人心中仍然爱着彼此。后来陆游与唐琬在沈园偶然相遇,唐琬嘱家僮送去一份酒肴,以示眷恋之情。陆游提笔在一堵粉墙上题写了一首悲痛欲绝的词,便是此词。
【简析】
这首词抒发作者内心深切的眷恋相思之情和无尽的追悔悲怨,通篇采用了对比的手法。
词分上下两阕,上阕是以陆游的口吻追叙今昔之异;下阕改拟女子口吻,写唐氏泣诉别后相思之情。开头三句回忆往日温馨时光。没想到好景不长,有人破坏了“我们”的美好。下片以如今园中暮春残景,比照上片的繁华,衬托出诗人此时极度孤寂冷清的心境。
这首词写的很出色,有人就曾评论陆游的《钗头凤》词,说“无一字不天成”。
21.卜算子·咏梅——陆游
驿外断桥边1,寂寞开无主2。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3。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4。零落成泥碾作尘5,只有香如故。
【题释】
卜算子:词牌名。这是陆游一首咏梅的词,其实也是陆游自己的咏怀之作。
【注释】
1驿:指古代官办的交通站。
2无主:没有人欣赏、料理。
3着:值,遇。
4一任:完全听凭。
5零落:凋零。碾:轧碎。
【简析】
这是一首赞颂梅花的咏叹调。上阕写了梅花生存环境的恶劣,它生长在荒凉的驿亭外面,断桥旁边。加上黄昏时候的风风雨雨,环境被渲染得冷落凄凉。其实这是词人在写自己的处境。下阕写了梅花的品德和修养,就算是凋零飘落,最后成泥成尘,它依旧保持着清香。其实这也是作者自身的写照,尽管社会环境不好,但是作者始终保持自己的清节。
【译文】
驿站之外的断桥边,梅花总是自己开了又落了,根本就没人欣赏。夜晚来临,梅花无依无靠,已经够愁苦了,却没想到又遭到了风雨的摧残。它并没有想过费尽心思争艳斗宠,对百花的妒忌与排斥也毫不在乎。就算是凋零了,被碾作泥土,化作尘土,它还是和之前一样散发出缕缕清香。
22.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1,梦回吹角连营2。八百里分麾下炙3,五十弦翻塞外声4。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5,弓如霹雳弦惊6。了却君王天下事7,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题释】
破阵子是词牌名。题目是《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注释】
1挑灯:把油灯的芯挑一下,增加亮度。
2梦回:梦醒。吹角:军队中吹号角。连营:连接成片的军营。
3八百里:指健壮的牛。古代有一头骏牛,名叫“八百里驳”。麾下:指部下将士。麾,古代指军队的旗帜。炙:烤熟的肉。
4五十弦:古代有一种瑟有五十根弦。词中泛指军乐合奏的各种乐器。翻:演奏。塞外声,反映边塞征战的乐曲。
5的卢:一种烈性快马。
6霹雳:响声巨大的强烈雷电。
7了却:完成。天下事:指收复中原。
【简析】
陈同甫是辛弃疾志同道合的好朋友,但是却从未当过官。辛弃疾写下这首词来勉励他。这首词,抒写了词人对朋友壮志不酬的悲愤心情。
词的上片写作者闲居家中心情苦闷,只能借酒浇愁;他拨亮灯火,久久地端详着曾伴随自己征战杀敌的宝剑,渴望着重上前线,挥师北伐。带着这样的渴望他进入梦中,恍惚觉得连绵不断的军营里响起了一片嘹亮雄壮的号角声。词的下片,紧接着描写了壮烈的战斗和胜利的结局,敌人崩溃了,彻底失败了。
一个意气昂扬、抱负宏大的忠勇将军的形象跃然于纸上可是这些都是梦境。于是便不免悲伤和愤怒。
全词的壮烈和悲凉、理想和现实,形成了强烈的对照。这不仅仅是辛弃疾朋友的悲剧,还是全社会的悲剧。
【译文】
喝醉了之后,挑亮油灯观看宝剑,梦醒时听见军营外面的号角声响成一片。于是便把熟牛肉分给部下享用,奏响乐器来给士兵鼓舞士气。现在是秋天了,到了在战场上阅兵的时间了。战马像的卢一样,跑得飞快,弓箭像惊雷一样,震耳离弦。终于完成了君王统一国家的大业,取得了世代相传的美名。可怜这时的我已成了白发人!
23.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辛弃疾
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人言此地,夜深长见,斗牛光焰。我觉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待燃犀下看,凭栏却怕,风雷怒,鱼龙惨。
峡束苍江对起,过危楼,欲飞还敛。元龙老矣!不妨高卧,冰壶凉簟。千古兴亡,百年悲笑,一时登览。问何人又卸,片帆沙岸,系斜阳缆?
【题释】
这是词表现了辛弃疾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这首词是他受到主和派馋害诬陷而落职时所作。
【译文】
我抬头去看西北方向的浮云,驾驭万里长空需要用到长剑,人们说这个地方,深夜的时候,经常会出现斗牛的火焰。我觉得这里的山很高,水又冰凉,只有天上的月亮很皎洁,星光闪烁,于是我便点燃灯火,倚在栏杆处,担心此时的风雷会发怒,那时鱼龙就变惨了。
山峡夹江对应而起,过高楼,想飞去但还是收敛作罢,我的身体和精神都已感到疲惫,不妨舒服地躺下来,喝着凉爽的酒,躺在凉爽的席子上,千古兴亡的事情,百年的悲欢离合,嬉笑怒骂,一时间全都忘却了。我登高楼观赏风景,自问什么人能够放下尘世的琐事呢,只看见片片白色的船帆的影子印在白沙河岸,如同系统斜阳的缆绳。
24.清平乐·村居——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1,白发谁家翁媪2?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3,溪头卧剥莲蓬。
【题释】
这首词描绘了农村一个五口之家的环境和生活画面。在这首小令中作者通过对农村景象的描绘,其实这首诗歌也反映出了作者的主观感情,而不仅仅单纯地描写客观景物。
【注释】
1吴音:吴地口音。相媚好:相互取悦逗乐。
2翁媪:老翁老妇。
3亡赖:亡,同“无”,指顽皮、淘气。
【简析】
这首词是辛弃疾落职闲居的时候所作。词人描绘了一家五口在乡村的生活情态,反映了春日农村有生机、有情趣的一面。
【译文】
屋檐很低,茅舍又小。小溪潺潺,岸边长满了绿草。一阵吴音絮絮叨叨,还带着几分醉意,真是一幅亲切而美好的画面!一对白发苍苍的公公和姥姥。大儿子在小溪东岸的豆地里锄草,二儿子正在编织鸡笼,而且手艺还很巧!而小儿子,正趴在溪边剥莲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