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老夫子诠解红楼梦
3604700000012

第12章 《红楼梦》人物诠解(3)

茗烟站过一旁。宝玉掏出香来焚上,含泪施了半礼,回身命收了去。茗烟答应,且不收,忙爬下磕了几个头,口内祝道:“我茗烟跟二爷这几年,二爷的心事,我没有不知道的,只有今儿这一祭祀没有告诉我,我也不敢问。只是这受祭的阴魂虽不知名姓,想来自然是那人间有一、天上无双,极聪明极俊雅的一位姐姐妹妹了。二爷心事不能出口,让我代祝:若芳魂有感,香魄多情,虽然阴阳间隔,既是知己之间,时常来望候二爷,未尝不可。你在阴间保佑二爷来生也变个女孩儿,和你们一处相伴,再不可又托生这须眉浊物了。”说毕,又磕几个头,才爬起来。

在这里,我们应该注意茗烟的话,“茗烟”谐音“明言”,茗烟在这里说的话才真正是“明言”,先看看茗烟说了什么?什么是“人间有一,天上无双,极聪明极俊雅的一位姐姐妹妹”?这“人间有一,天上无双,极聪明极俊雅的一位姐姐妹妹”到底指的是谁?难道真的是指金钏?什么又是“若芳魂有感,香魂多情,虽然阴阳间隔,既是知己之间,时常来望候二爷,未尝不可”?到底谁和宝玉是知己?难道是金钏?其实曹雪芹在这里用了一种“移花接木”的写法。这里表面上看是在祭祀金钏,实际上是在祭祀死后的林黛玉,这也是曹雪芹在写红楼梦的时候惯用的手法。也就是说,金钏只是一个配角,她和林黛玉实际上是一个人!那金钏又是怎么死的?跳井死的,也就是投水而死的!这里实际上是在暗示林黛玉的命运,也就是说,林黛玉最后是跳井而死的。

另外,在接下来的第四十四回,贾宝玉偷偷出去私祭金钏回来之后:

说众人看演《荆钗记》,宝玉和姐妹一处坐着。林黛玉因看到《男祭》这一出上,便和宝钗说道:“这王十朋也不通的很,不管在那里祭一祭罢了,必定跑到江边子上来作什么!俗语说‘睹物思人’,天下的水总归一源,不拘那里的水舀一碗看着哭去,也就尽情了。”宝钗不答。宝玉回头要热酒敬凤姐儿。

黛玉说的那一番话,正是一句谶语,一是暗示写金钏就是在写黛玉,黛玉就像金钏那样是投水而死的;二是在暗示八十回后有宝玉舀水祭黛玉的细节。

那么,说“林黛玉是先嫁给北静王之后才跳水死的”又怎么理解呢?这还要看宝玉在水月庵祭祀完之后回到贾府后撒的那个谎。他说:“北静王的一个爱妾昨日没了,给他道恼去。他哭的那样,不好撇下就回来,所以多等了一会子。”这可是一个不小的谎言,居然拿北静王来做隐饰。我们想一下,如果真的是北静王的爱妾死了,贾府能没有消息吗?要知道,当贾府的秦可卿死了以后,北静王可是亲自来路祭啊!不敢想象,当北静王的爱妾死了以后,贾府不但漠不关心,还毫不知情!在这里,曹雪芹仍然用的是“移花接木”的写法。实际上,北静王的爱妾真的死了,并且死的这个人就是林黛玉。林黛玉也许是迫于很多的压力在无奈之下嫁给了北静王,但是在嫁给北静王的当天晚上就跳水而亡。林黛玉是不可能和北静王这样的“臭男人”生活在一起的,哪怕是一天,林黛玉也接受不了!这是林黛玉亲口说的。我们应该记得,有一次,贾宝玉要把北静王赐给他的一串名贵的念珠送给黛玉的时候,黛玉说的:“什么臭男人拿过的,我不要这东西!”但是命运偏偏要和林黛玉开一个玩笑,命运偏偏要她嫁给她不喜欢的“臭男人”——北静王。

因此,林黛玉很可能是在被迫嫁给北静王的当天晚上,偷偷跳井自杀的。当然,林黛玉也很不情愿这种死法,她更愿意像有些人推测的那样以一种非常诗意的方式死去。但是在王府大院,选择一种死法毕竟还是有限的,跳井很可能是无奈之举。

“沉湖说”

黛玉“沉湖说”是红学泰斗周汝昌先生鼎力支持的观点,也是到目前为止关于“黛玉之死”最可信的说法。当然,这一观点也是从前八十回的许多地方里暗示出来的。

林黛玉在书中被称为“潇湘妃子”,而传说中的“潇湘妃子”是指舜的两位妃子娥皇与女英。据说,当年舜出巡时死于苍梧,娥皇与女英两个就奔赴九嶷山,先是啼哭,染竹成斑,后来就泪尽入水,死在江湖之间,后来人们就称娥皇和女英为“潇湘妃子”。作者把“潇湘妃子”这个别号用在林黛玉身上,不仅是要指出“林黛玉爱哭”这一性格特征,更是要指出黛玉之死是与水分不开的。娥皇和女英当时是泪尽入水身亡的,这也就预示着黛玉也有相同的结果——泪尽人亡,入水而死。

《红楼梦》第十八回《皇恩重元妃省父母,天伦乐宝玉呈才藻》里写元妃省亲,看戏的时候,元妃点了四出戏,其中第三出戏是《离魂》。脂砚斋的评语说,《离魂》“伏黛玉死”。《离魂》说的是什么事呢?怎么“伏黛玉死”呢?我们在读《离魂》的剧本的时候,可以发现这样的唱词:“人到中秋不自由,奴命不中孤月照,残生今夜雨中休!”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我到中秋节的时候就走到我生命的尽头了!天上的那一轮孤月根本照不到我这可怜之人的身上,我这短暂的人生今天晚上就要在这雨中了结了!此外,更有“恨匆匆,萍踪浪影,风剪了玉芙蓉”这样的悲惨唱词。可见,如果真的像脂砚斋所说的那样,这一段内容是“伏黛玉死”的话,那么黛玉这一朵美丽的芙蓉花肯定应该是殒落在浪影中了。再结合前面那一段唱词,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林黛玉应该是在一个中秋节的晚上,并且是一个下雨的中秋之夜身亡的。“风剪了玉芙蓉”更是直接描写了黛玉之死。黛玉是芙蓉花的象征,一风吹过,“剪断了”玉芙蓉。玉芙蓉凋谢而死,也是很诗意的死亡,不是投水,而是沉水死亡。

《红楼梦》第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死金丹独艳理亲丧》里,写姑娘们抽签。

黛玉默默地想道:“不知还有什么好的被我掣着方好。”一面伸手取了一根,只见上面画着一枝芙蓉,题着“风露清愁”四字,那面一句旧诗,道是:

莫怨东风当自嗟。

注云:“自饮一杯,牡丹陪饮一杯。”众人笑说:“这个好极。除了他,别人不配作芙蓉。”黛玉也自笑了。

好一句“这个好极。除了他,别人不配作芙蓉”。也就是说,在《红楼梦》一书中,作者写芙蓉花也就是写林黛玉的。那么,宝玉为吊祭晴雯写的那首《芙蓉诔》实际上也是在写黛玉(其实很早就有人认为,晴雯和黛玉实际上就是一个人物,作者只不过是用他独有的写作方法“分身法”将她俩分开来写的)。芙蓉花是怎么死的(当然是水生芙蓉)?是在水中慢慢地凋谢而死的。这也就暗示着黛玉也是在水中慢慢地死去的——沉水死亡。

总结以上的这些暗示,我们不仅可以更进一步证实——黛玉是入水而死,我们还可以肯定黛玉的入水之死是非常诗意的死,并非投水而死。投水而死是一种较为激烈的行为,这不符合黛玉的个性。只有慢慢地在水中死亡——“沉水”——才是真正的黛玉。娥皇和女英,芙蓉——这些象征着林黛玉的意象都是非常诗意的,她们的死都是一个慢慢地沉入水中而死亡的过程。因此,我们推定林黛玉也是沉水死亡的。

至于我们说黛玉是沉“湖”而死,也是有根据的。《红楼梦》第七十九回《薛文龙悔娶河东狮,贾迎春误嫁中山狼》写迎春出嫁以后:

宝玉却从未会过这孙绍祖一面的,次日只得过去聊以塞责。只听见说娶亲的日子甚急,不过今年就要过门的,又见邢夫人等回了贾母将迎春接出大观园去等事,越发扫去了兴头,每日痴痴呆呆的,不知作何消遣。又听得说陪四个丫头过去,更又跌足自叹道:“从今后这世上又少了五个清洁人了。”因此天天到紫菱洲一带地方徘徊瞻顾,见其轩窗寂寞,屏帐翛然,不过有几个该班上夜的老妪。再看那岸上的蓼花苇叶,池内的翠荇香菱,也都觉摇摇落落,似有追忆故人之态,迥非素常逞妍斗色之可比。

脂砚斋在“天天到紫菱洲一带地方徘徊瞻顾,见其轩窗寂寞,屏帐翛然,不过有几个该班上夜的老妪”有批语说这是为“对景悼颦儿”做引。据此,我们可以推断,林黛玉沉水而死的地方很可能就是紫菱洲。也就是说,林黛玉很可能是沉入紫菱洲而死的。紫菱洲是大观园内的一个小湖泊。所以我们说,林黛玉是“沉湖而死”。

谁谋杀了林黛玉?

关于林黛玉的死,还有一种非常有意思的“谋杀说”。“谋杀说”认为林黛玉死于谋杀。“谋杀说”又有两个版本:一是林黛玉死于薛宝钗的谋杀;二是林黛玉死于赵姨娘的谋杀。

一、林黛玉死于薛宝钗的谋杀

认为林黛玉死于薛宝钗的谋杀的人认为,林黛玉初到贾府的时候,虽然有点小病,但毕竟只是一点小症状。而书中描写林黛玉症状真正加重的情节多发生在林黛玉吃了薛宝钗送来的给林黛玉补身子的“燕窝”。我们可能记得,在第四十五回:

这日宝钗来望他,因说起这病症来。宝钗道:“这里走的几个太医虽都还好,只是你吃他们的药总不见效,不如再请一个高明的人来瞧一瞧,治好了岂不好?每年间闹一春一夏,又不老又不小,成什么?不是个常法。”黛玉道:“不中用。我知道我这样病是不能好的了。且别说病,只论好的日子我是怎么形景,就可知了。”宝钗点头道:“可正是这话。古人说:‘食谷者生。’你素日吃的竟不能添养精神气血,也不是好事。”黛玉叹道:“‘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也不是人力可强的。今年比往年反觉又重了些似的。”说话之间,已咳嗽了两三次。宝钗道:“昨儿我看你那药方上,人参肉桂觉得太多了。虽说益气补神,也不宜太热。依我说,先以平肝健胃为要,肝火一平,不能克土,胃气无病,饮食就可以养人了。每日早起拿上等燕窝一两,冰糖五钱,用银铫子熬出粥来,若吃惯了,比药还强,最是滋阴补气的。”

从这之后,薛宝钗就按例送燕窝给黛玉补身子。而林黛玉的病情也是在这一回之后开始加重的。开始只是一年犯病两次,“每年间闹一春一夏”,而从这之后,林黛玉就是经常、隔三差五的犯病、咳嗽。

对于薛宝钗来讲,单不说她是否喜欢贾宝玉,她在思想上是很传统的一个女性,她也知道父亲死后,哥哥撑不起门面,所以薛家的命运就完全系在自己身上了,如果自己真的能嫁给宝玉,薛家依靠贾家的势力也还不至于马上衰落。而且,王夫人、薛姨妈甚至王熙凤也是希望宝玉娶宝钗的。但是,林黛玉的存在在贾宝玉和薛宝钗之间横亘了一个巨大的障碍。那么薛宝钗要想实现自己的目的,就只有除掉林黛玉。所以,薛宝钗表面上是送燕窝给林黛玉,实际上在燕窝中是加入了慢性毒药的。当然,这是一个大胆的结论,但是它的存在也是有依据的。薛宝钗在送给林黛玉的燕窝之中加慢性毒药的动机,我们已经谈过了。那么,薛宝钗有没有在送给林黛玉的燕窝中加慢性毒药的这种条件呢?有的!薛家是江南富商,说得不好听一点,是开杂货铺子的,当然这个杂货铺子的规模是相当大的,经营项目的种类非常齐全,这自然少不了作药材生意。况且,我们从书中可以得知,薛宝钗对医药方面懂得非常多。例如她对林黛玉说:“昨儿我看你那药方上,人参肉桂觉得太多了。虽说益气补神,也不宜太热。依我说,先以平肝健胃为要,肝火一平,不能克土,胃气无病,饮食就可以养人了。每日早起拿上等燕窝一两,冰糖五钱,用银铫子熬出粥来,若吃惯了,比药还强,最是滋阴补气的。”

可见,薛宝钗给林黛玉下药的动机是存在的,条件也是成熟的。那么,在送给林黛玉的燕窝里下慢性毒药的可能性是很大的。我们如果仔细一点的话就会发现,正是从林黛玉吃了薛宝钗送来的“燕窝”,病情就开始加重。例如第五十二回:

宝玉也觉心里有许多话,只是口里不知要说什么,想了一想,也笑道:“明日再说罢。”一面下了阶矶,低头正欲迈步,复又忙回身问道:“如今的夜越发长了,你一夜咳嗽几遍?醒几次?”黛玉道:“昨儿夜里好了,只嗽两遍,却只睡了四更一个更次,就再不能睡了。”宝玉又笑道:“正是有句要紧的话,这会子才想起来。”一面说,一面便挨过身来,悄悄道:“我想宝姐姐送你的燕窝……”一语未了,只见赵姨娘走了进来瞧黛玉。

从这段对话里,我们不仅可以看出黛玉自从吃了宝钗送来的燕窝,病情越来越重。更有一句话令人触目惊心,“宝玉……悄悄道:‘我想宝姐姐送你的燕窝……’”作者为什么在这里先说完黛玉的病情,立刻就又提起宝钗送的燕窝来?提宝钗送燕窝,就大声说好了,为什么又要悄悄说?宝玉的那句话究竟要说什么?如果不是赵姨娘恰巧经过,宝玉会说出什么话来?是不是会说:“我想宝姐姐送你的燕窝对你的病情也没大用处,看这不越来越重了,还是再找个好大夫看看要紧”?如果真是这样,宝钗投毒的可能性就更大。作者曹雪芹故意没有让宝玉把后半句说出来正是要让读者揣摩其中的意思。

总而言之,“林黛玉死于薛宝钗的谋杀”这一观点就是基于这些证据而得出来的结论。这种可能性是完全存在的。

二、林黛玉死于赵姨娘的谋杀

赵姨娘谋杀林黛玉的动机也是存在的。我们都知道,在整个贾府,最让赵姨娘头疼的有两个人,一个是凤姐,一个是宝玉。实际上凤姐还是其次,贾宝玉才真的是赵姨娘的眼中钉,肉中刺。为什么这样讲呢?我们都知道,赵姨娘在贾府中的地位非常尴尬,自己只是个小妾,从来不被人当人看!女儿探春又不和自己一条心,甚是让她头疼!贾环又不争气!那么,赵姨娘怎么样才能真正扭转自己在贾府中的地位呢?至少在赵姨娘自己看来,她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除掉贾宝玉。没有了贾宝玉,贾环就是贾政惟一的儿子,就是贾母惟一的孙子了。到那时,赵姨娘在贾府的地位肯定会有所提升,至于是不是会超过王夫人,那也真有可能。赵姨娘的这个小算盘早就有了,她也曾把自己的想法付诸于实践,例如在第二十五回《魇魔法姊弟逢五鬼,红楼梦通灵遇双真》里,赵姨娘曾使用贿赂的方式让马道婆去魇宝玉和凤姐,使凤姐和宝玉二人几乎堕进鬼门关。但是这一次,赵姨娘并没有成功,这一次的失败更加刺伤了赵姨娘!她亲眼看见贾宝玉和凤姐生病以后贾府上下乱成一窝蜂的情形!贾府越乱,就越能证明贾宝玉和凤姐在贾府的地位的重要性,就越能刺痛赵姨娘那颗已经不知道受过多少伤痛的破碎不堪的心。当然,这一次的失败也给赵姨娘提了个醒——直接对宝玉下手,目标太明显,成功率太低。那么,怎么办呢?天生聪明的赵姨娘立刻发现了另外一个目标——林黛玉,要想除掉贾宝玉,就必须先除掉林黛玉。赵姨娘的这个想法实在是太高明了,当然也相当阴毒!我们都知道,贾府上下包括赵姨娘和贾环都知道,贾宝玉真正爱的是林黛玉。并且,贾宝玉对林黛玉的感情很深,甚至已经到了痴迷的程度。如果林黛玉突然之间死去,那对贾宝玉来讲将是一个巨大的打击。悲痛欲绝的贾宝玉很可能以死来表达自己对林黛玉的爱情。如宝玉随林黛玉殉情死去,赵姨娘自己的目的不就达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