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改变决定人生
3592400000043

第43章 独身者与已婚者(5)

多恩博士和乔治爵士女儿的婚礼是秘密举行的。她的父亲既是嘉德勋章大臣,又是城堡陆军中尉。多恩那时风华正茂,是国玺监护人艾勒斯米尔勋爵的私人秘书。工作原因让他有机会与这位女士频繁接触,并疯狂地爱上了她。后来乔治爵士对他们的恋情有所耳闻,于是立刻让女儿搬到他在色雷的住处。但是为时已晚,这对恋人已经私订终身,发誓即使是死亡也不能将他们分离。他们找了一个机会秘密成亲。听到这个消息,乔治爵士暴跳如雷,他敦促艾勒斯米尔勋爵将他的秘书解雇。艾勒斯米尔勋爵解雇了多恩,但找了一个漂亮的借口说:“这事使他和一个朋友产生了不和;况且这样优秀的一位秘书,更适合去为国王而不是一个大臣服务。”多恩忧心忡忡地给自己的新婚妻子写了一封信,告诉她自己被解雇的消息,落款是“约翰·多恩,安妮·多恩,破灭”。后来乔治爵士还不罢休,进一步采取行动。他将主持女儿婚礼的三个牧师逮捕并关押在监狱里,理由是他的女儿还不到法定的结婚年龄。但是这位苛刻的父亲最终还是动了慈悲之心,再加上各处赞扬他女婿的言论也不时传到他耳中。后来,他为他们主持了婚礼,让这对经过如此漫长等待的痴情恋人,在父母的祝福声中再次结合。为这个才华横溢男子,安妮·多恩甘心做一个贤淑的妻子,奉献了自己的一生。在安特威普的天主教堂的前面,有他造的抽水井的遮篷——被认为是现存的最精美的铁器之一。

鲁本斯的妻子非常幸运,能够将自己的画像传给后人,这样的事例在历史上并不多见。鲁本斯结了两次婚,并给两个妻子画了无数的画像。在32岁时,他先和伊丽莎白·布朗茨结婚。她和鲁本斯共同生活了17年之后,去世离开了他。5年之后,鲁本斯又和一位名叫海尼娜·佛尔蒙的16岁漂亮姑娘结婚。在他后来的作品中,海尼娜的画像也频频出现。在安特卫普的基督教画展上,他展示了自己给父亲和两个妻子作的画像。

数学家辛普森结婚的目的非常简单,只是为了能够拥有一个家庭。他结婚的时候,还很年轻,在努尼顿做织布工。他的妻子是一个裁缝的遗孀。比他整整大了30岁;她还有两个儿子,最小的儿子也比他大2岁。尽管这种结合非常奇特,但是并没有给家庭的和谐造成任何影响,他们一家过得很幸福。另一个有趣的例子是塞缪尔·约翰逊。在27岁那年,他和一个很胖、很粗俗,大家都叫她“蒂蒂”的看门寡妇结婚。这个寡妇对令人兴奋的饮料特别感兴趣,而且她的孩子都和塞缪尔一般大了。在塞缪尔,除了他一向景仰有加的特拉尔小姐:“蒂蒂”似乎是他一生中唯一真心爱过的女人,对她的那些缺点,他都视而不见。他们在一起幸福地生活了16年;后来每当约翰逊谈起她,总是满含深情和歉疚。

韦特菲尔德和卫斯理的婚姻都不幸福。韦特菲尔德说他自己和“那种人们称作爱的激情无缘”。他对结婚丝毫没有兴趣,后来勉强结婚了,却发现自己并不幸福。按照康纳里乌斯·温特的记述,妻子的死让韦特菲尔德的头脑“获得了极大的安宁”。约翰·卫斯理就更加不幸。他的妻子是一个寡妇,带了4个孩子;她虽然有一笔可以自由支配的财产,但脾气乖戾,难以驾驭。她从不体谅他的感情,而且,她性格孤僻,对周围的人心存厌恶。更令人不可容忍的是,她怀疑自己丈夫的忠诚,经常检查他的口袋,看是否和别的女人有勾搭;并且经常抓扯丈夫的头发。韦斯利容忍了她20年,但最终她还是弃他而去,带走了部分日记和许多文稿,再没有归还。韦斯利在自己的日记中这样写道:“我没有抛弃她;我也不会再让她回来。”关于卫斯理的妻子,有多种评论;但是无论怎样,他自己家庭那一方,也不能说就完全没有责任。据说他父亲是一个顽固的辉格党人,而他的妻子是保皇党人。有一次,他父亲发现,在为威廉三世的病愈祈祷时,自己的儿媳居然没有说“阿门”。因为这个,他父亲就对自己的儿媳心存厌恶,拒绝和他们住一起,还不时以此为借口离开。

奥古斯特·孔德,他的生活经历和他们完全不同,但他也在婚姻中遭到了不幸。他和妻子经常发生激烈的争执,最后不得不分居。后来每当孔德谈起分居,就仿佛是从家庭压迫中解放出来一样。他后来对沃克丝夫人产生了一种柏拉图式的爱情,当时她的丈夫为了生计被派到船上去工作。孔德给自己理想中的情人取了一个美丽的名字:“圣克劳蒂尔德”,经常把自己的一些关于人类种族进化和发展的文章寄给她。但是没过多久她就去世了,为此孔德陷入了极度的悲伤,不能自拔。后来他形成一个习惯,每周都要到她的墓前凭吊,并且日夜向她祈祷,寻求帮助。按照列维斯先生的观点,她可以被看做是在孔德的《新人类的宗教》中的碧亚翠丝。《半月评论》。

一些伟大的音乐家终身未婚;还有一些音乐家,例如海顿,虽然结婚了,但是并不幸福,最后,由于妻子举止过于放纵,他不得不和她离婚。不过,莫扎特和韦伯都和妻子生活得非常幸福,而韦伯的婚姻尤其美满。音乐家的生活总是富于激情,变动不定,因而一般来说不适合享受家庭的乐趣。但是韦伯的求爱和婚姻生活,按照他给凯洛琳、也就是他“亲爱的勒娜”的信中的说法,却是充满着浪漫的情调。她和韦伯彼此相知,并对他良言劝诫,悉心安慰和爱恋。韦伯给凯洛琳的信完全是德国式风格;而德国式爱情比英国式爱情更多情感的交流:前者充满活力,激情迸发;后者则克制忍耐,略显拘谨。

科雷勒兄弟同时娶了拉美佩瑞若姐妹俩,他们的爱充斥着这种家庭的结合。他们比邻而居,相互往来,品好和情感都有共通之处。两兄弟一同工作,荣辱与共;而两姐妹彼此关照,互相爱怜,对自己的丈夫尊敬有加。与科雷勒兄弟相比,拉辛的婚后生活却逊色不少。他的妻子是一个虔诚、善良、性格温和的女子。她对诗歌没有兴趣,缺乏鉴赏力;对自己丈夫的悲剧作品,除了名字以外,她几乎一无所知。一天,拉辛从凡尔赛宫回来,手里拿着钱包,里面装着1 000金路易。他跑到妻子面前,激动地拥抱她。“祝贺我吧,”他说,“国王赏了我1 000金路易。”然而就像对诗歌没有多大兴趣一样,拉辛夫人对金钱也不太在乎;她并没有表现得特别激动,只是和丈夫说,他们的孩子今天做了什么。“我们改天再谈这个问题,”诗人说,“现在先让我们纵情享乐吧。”

让·保罗·里克特自他的孩童时代开始,就是一个伟大的情人。还在学校读书时,他就爱上了凯瑟琳·柏琳;在他的《生活》一书中,他用了整整一章来记述自己和初恋的第一次亲吻——“珍珠般美妙的瞬间——一个难以忘怀的时刻”。但是紧随着这段恋情,就是一段痛苦、忧郁的时光:“在幸福之花和丰收的王冠上面,就如同在新娘的桂冠之上,悬挂着一颗露珠,看上去就像一滴眼泪。”他一次又一次地坠入爱情的旋涡。他的作品,对那些内心柔弱又有学识的女士,无论她们是单身还是已婚,都具有一种独特的魅力,备受她们青睐。他在魏玛期间,那些女士激动地向他索要他的头发作为留念。他也非常慷慨,一一满足她们的要求,但最后,由于头发剪得太多,他不得不买了一只狮子狗,以备需要时拿它的毛发充数。在他此生众多的爱人中,有冯·卡尔博夫人——已和丈夫分居;冯·克茹德娜夫人——俄国驻丹麦大使的妻子;艾米丽·冯·伯勒普什——她经常抱怨他那种柏拉图式的冷漠;凯洛琳·冯·F——“一个天使般的公爵夫人,孩子一样天真的眼睛,脸庞充满了爱和青春的魅力,还有夜莺一般的声音”;约瑟芬·冯·思顿——一个迷人的法国女人——“坚毅,温柔,活泼,单纯而又天真”;最后是凯洛琳·梅耶,也就是最后和他结婚的女子。但是这并非他风流一生的结局。当他50岁的时候,也就是经过多年的幸福婚姻生活之后,他收到一封热烈的求爱信。信是一个名叫玛莉亚·福斯特的姑娘写的,她那时只有17岁;从10岁开始,她就深深地迷恋上了让·保罗·里克特的作品。让·保罗收到这封信,只是给了她一些无关痛痒的建议,并没有鼓励她进一步发展这种关系,后来也再没有回过信。最后这位热情而又鲁莽的姑娘在失望之中自溺身亡。

谢里登结过两次婚;尽管在很多事情上他不够明智,却很幸运地选择到两个不错的妻子。在22岁时,他就和琳蕾小姐私奔并秘密结婚;她比他小6岁,是个多才多艺的歌唱家。由于生活窘迫,他不得不开始文学创作;两年之后,他写出了《对手》,紧接着就是《造谣学校》,还有其他一些作品。他的一生颠沛流离,而且债务缠身,成败交叠。但是年轻的妻子毫无怨言,为他承受着一切;因为他的缺点,她必须比其他人的妻子更爱自己的丈夫。后来谢里登进入议会,成了一个职业演说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之后不久,他那出色的妻子——被诺威奇主教形容为“女人和天使的结合”——死于肺结核。谢里登的精神一度被这个不幸完全摧垮了。“我看见他像一个孩子一样,整晚地坐着哭泣,”凯莉说:“我按照他的要求,为他唱了一首哀伤的短歌——‘他们为她挖一个绿草如茵的墓地’。我还从来没有见过一个男人像谢里登那样,为了深爱的妻子逝世如此伤痛欲绝。”然而,时间是治愈创伤的最好药方。3年之后,他又和温切斯特主持牧师的女儿奥格尔小姐结婚。她也是一个有才华的女子,而且非常爱他。非常有趣的是,谢里登对自己的债务和困境毫不在意,却十分关心儿子汤姆的前途。他希望儿子能够娶一个有钱人家的女儿。但是,这时一个名叫凯兰德的小姐已经俘获了少年的心。为了汤姆的婚事,谢里登和儿子做了一次长谈,威胁他说,如果他执意要和凯兰德小姐结婚,他就会“扔给他一个先令然后断绝父子关系”。汤姆忍不住反驳了一句:“那么,先生,就这点钱你也只能去借。”谢里登的第二个妻子和他前妻一样,都患有肺结核,为此他不得不到处借钱。放债人不停地骚扰他,朋友们也抛弃了他,最后他死在终生都爱慕和崇拜他的妻子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