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改变决定人生
3592400000041

第41章 独身者与已婚者(3)

9岁时,但丁和碧亚翠丝相遇,她那时正好8岁。但丁对她一见钟情并且至死不渝。这种热情开始得如此之早,以致有人认为,这只不过是一个虚构的故事——诗人的梦想。然而,历史上确实有碧亚翠丝这么一个人,凡是读过那些柔情而又热烈诗句的人,谁也不会怀疑这一点:诗人花了大量的笔墨,描写琐碎的细节和个人的特征,这在他描写虚构人物时,是从没有过的情形。对碧亚翠丝,但丁从来没有表白爱意;最后她嫁给了别人。碧亚翠丝死时只有24岁。她的去世对但丁的打击非常大,其后他最好的朋友都几乎认不出他。生命之火已经熄灭,惟将他留在绝望之中。从此以后,对逝去的碧亚翠丝的思念就贯穿他以后所有的生活。尽管死神将碧亚翠丝从他身边夺走,但他还是追随她的灵魂进入天堂,并通过她的双眼注视这个世界。爱情的记忆激发他写出了自己最伟大的作品《神曲》。这部作品也被称作“碧亚翠丝的神话”。

这就是但丁理想中的生活,而他的日常生活再普通不过。他天上的维纳斯是圣人,地上的维纳斯就是普通女人而已。假如他和碧亚翠丝结婚,我们读不到《新生》,也读不到《神曲》了。但是死神将她羽化成仙,他的爱就成为一种精神,一种理想。当然他既是诗人,也是一个普通男人。就在碧亚翠丝去世1年之后,他就和多纳提家族的一个贵族妇女结婚。他们一起生活,生了7个孩子。但丁从来没有给自己的妻子写过一首十四行诗。可以确信的是,在妻子的社交圈里,他过得也不快乐;就在他被驱逐出境时,她也没陪着他,而是和朋友们待在佛罗伦萨。

爱情是每个时代诗歌的激发者,也是浪漫激情的寄托,然而和自己初恋结婚的人,却为数不多。我们拜但丁、彼特拉克和塔索所赐,聆听到了诗意般的咏叹,但多是倾诉爱情怎样被拒绝、怎样消逝以及怎样被鄙视,而不是爱情的欢乐。正如春天里的鸟儿,欲望使它们歌唱;一旦获得满足,它们就沉默不语。拜伦这样评价彼特拉克:

自己想想吧,假如劳拉成了彼特拉克的妻子,

他还会终其一生写出那么多十四行诗?

彼特拉克是遭到爱情抛弃的又一例,但是他的诗歌却永世长存。第一次和劳拉·德·塞德在阿维尼翁的圣克莱尔教堂相遇时,一种不可遏止的激情就使他呼吸不宁。为了赞美劳拉,他写了无数的十四行诗和曲子;这些诗歌在整个欧洲传诵一时,也使这段毫无希望的爱情成为历史上最出名的事件之一。彼特拉克辗转各地,从一个宫廷到另一个宫廷;有时隐居在瓦鲁西,但通常是返回阿维尼翁,只为了看一眼劳拉。劳拉喜欢在一个巨石下的花园中散步,巨石上面建有一座古老的天主教堂,彼特拉克就经常站在那里观望。至于劳拉的丈夫如何看待彼特拉克对妻子的痴情,我们不甚清楚。但据坎贝尔推测,这件事情肯定使他非常不快,因为他总是指责劳拉,劳拉为此常常泪流满面。妻子刚去世7个月,他就再次结婚,看来对她的逝世并不感到难过。还有人认为,劳拉只是一个虚构的人物。但是要否认她的存在,我们还找不到充分的证据。40岁时,她死于瘟疫;正如彼特拉克描述的,她就像一个缺少滋养的羊羔一样死去。当诗人得知她的死讯,他感到维系自己生命的唯一一根绳索被剪断了。在其后的20年间,彼特拉克对她的死一直不能释怀;像在年轻时一样,他对她念念不忘,并将她写入自己的诗中——任由自己的悲痛肆意泛滥。

彼特拉克的诗歌令年青的意大利人为之疯狂,塔索也深受其影响。塔索的第一腔热情献给了曼脱阿的一位年青女士;仿照彼特拉克的做法,他写了很多十四行诗,并将她当成自己的劳拉。在这位女士嫁给了别人之后,多情的诗人又爱上了艾莉诺拉公主,也就是费拉拉公爵的妹妹,这样,爱情的火花被一股新的热情点燃,尽管更加没有希望。公主似乎对他的自命不凡并不喜欢,但他给自己的想象赋予无比的激情,并用热情得有点淫荡的笔触,描写从公主那里得到的恩宠。这些诗句被他的仇人从文章中摘录下来,传到公爵那里。公爵将他逮捕,并关在费拉拉的圣弗兰西斯的一个修道院里。从修道院里逃出后,他在意大利到处流浪。但他放不下自己魂牵梦绕的地方;事隔一年之后,他返回费拉拉。他要求会见公爵和公主,但遭到拒绝。自此以后变得神志不清,卖掉了自己在艾斯提的房子并遣散所有的佣人。他再次被捕并被当作疯子囚禁在圣安娜医院里。在那里他呆了7年,还是沉醉在这段毫无希望但又不可遏止的爱情之中。

诗人蒙塔斯太斯欧则满足于一种对丝格诺日娜·布尔盖日尼的柏拉图式的爱情;她是当时最伟大的歌唱家,有一个更广为人知的名字:诺玛尼娜。他和她的丈夫同居一室,并跟随这对夫妇游遍意大利;他的时间和精力都献给了沉思和友谊。临死之前,诺玛尼娜写下遗嘱:在她丈夫死后,自己的所有财产都留给蒙塔斯太斯欧。但诗人婉言谢绝了丝格诺日娜的好意。另一个诗人阿尔费日——在意大利历史上更晚时期,他的出现标志着一个新纪元的到来——像但丁一样,也是一个热情的男人。尽管他的许多爱情都有不道德的嫌疑,但是他众多的悲剧作品,我们都只能归结于爱情的产物。正如他自己坦言:“当被恋爱的激情占据时,我就渴望学习并且思如泉涌。”

与意大利诗人狂热的爱情相比,其他凡人的爱情就显得枯燥乏味得多。然而同样的热情,也激发着其他国家诗人的才华;尽管在所受爱情的折磨方面,没有如此不朽。凯门斯的命运与塔索相似。18岁时,他在里斯本的宫廷坠入爱河,爱上了一个社会地位比他高的女子。后来他被驱逐到撒姆塔热姆,开始文学创作。此后又出国,成了一名杰出的战士,但他对那段无望的爱情仍然念念不忘——这段爱情成了他无数十四行诗的主题。经过多年的漂泊,他回到葡萄牙,得知自己的情人已经去世,他也为此陷入痛苦之中。与此相似,塞万提斯为了赢得一位女士的芳心,他还特意将自己写的一本书献给她;尽管最终成功了,他却娶了另一个女人。

匈牙利最伟大的抒情诗人基斯法鲁地,在爱情的激励下,才华才得以发挥出来。而对索菲亚的依恋,使威兰德陷入一种近乎神秘的虔诚之中;对她热恋4年之后,他才向她求爱。这个女人应允了,两人订下了海誓山盟。然而又过了8年,威兰德还是一贫如洗,索菲亚于是移情别恋,爱上了亥尔·拉·若切。尽管如此,威兰德还是对她念念不忘。“这是一种理想,”他这样说道,“又是一种真实的魔力;我狂热地爱恋着索菲亚,她身上体现着一种完美的理念。可以肯定,如果不是命运将我们分开,我绝不会成为一个诗人。”他后来娶了一个活泼、坚强、谨慎而又温柔的妻子,尽管缺少点浪漫的味道,但生活更加充实幸福。

由于情场失意,丹麦诗人爱瓦尔得才跨入诗歌的领域。他爱的那位姑娘嫁给了别人。这件事给他一生都投下忧郁的阴影,也激发了他在诗歌方面的才华;他的诗歌在痛苦和哀愁的揭示上,具有一种罕见的深度。在他伟大的诗歌中,这种情感第一次表露出来。诺威里斯的一生,都被他对索缇·冯·K的爱情影响着——据说这份爱情实际上构成了他的一生。她在自己15岁生日那天去世;在余下的岁月里,诺威里斯沉浸在对她过早离世的哀伤之中。提克说道:“对他而言,生活已经被神圣化,有一种更高的存在,充满了光明,可以察觉,而他的整个生命也融入了其中。”“是什么使你成为一个诗人?”里保尔的杜马斯问到,他是尼斯莫斯的面包师,喜欢做诗;其中一首还被认为是诗歌中的精品。他最后给出的答案是:“是悲伤,是亲爱的妻子和孩子的离去。”

歌德是一个嗜好追欢逐爱的人,但爱情对他而言,只是为了表现自己的才智,而并非为了真心付出。自我的文化修养才是他生命的激情。尽管其他激情同时并存,他的这种激情却居于统治地位。其实他对生命的体验并不完整;除非真实地、用心地去体会与感受,否则爱情决不能被正确地理解,或被如实地描绘。不可否认,在他的自传和不同题材的诗歌中,有大量关于爱情的生动叙述。在他一生中,歌德曾经爱过格蕾岑、克莱芹、弗雷德瑞卡、洛特、丽莉、贝缇拉等女子;但他不愿和她们中的任何一位结婚——据推测,他是担心婚姻会让自己失去自由。列维斯先生评价歌德时曾说道:“如果描写女人对男人献身的热情,他会显得格外娴熟,这方面其他人无出其右。因为作为最好的证人,他与那些纯洁的女人们都有过一段短暂的恋情;反之则不然,那种男人对女人的温柔、慷慨、呵护甚至自我牺牲,他却从来没有体验过,因此也无从表达。”

在赢得未婚女子弗雷德瑞卡的爱情之后,歌德却把她抛弃了,就像扔一只被吮过的橘子。他所需要的,只是利用她的爱情和自己的薄情,创造一种田园牧歌似的迷人故事,以图取悦世人。被抛弃之后,弗雷德瑞卡再次遭受沉重打击,因为这位过于自大、精于盘算、冷酷自私的诗人又很快和克里丝提安妮·瓦尔皮尤丝结婚。歌德曾和她有多年的同居关系,最终还是娶了她,而此时她已经变得又胖又丑,而且十分放荡。这位伟大的《诗与真》的作者,在爱情生活中,就有了一个如此奇特的结局。“当歌德头脑中缺少女人时,”哈沃德先生说道,“他就像手头没有研究对象的解剖师。他自己曾经调侃,说巴尔扎克每一部最好的作品,都是从一个受伤女人的心中挖出来的。看来巴尔扎克可以将这个恭维原样奉还。”

或许,对伟大诗人的生平,我们最好不要了解太多。与世上其他人相比,他们也有同样软弱的一面。从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中,我们似乎可以得知,在伦敦生活期间,他甚至也曾有过不检点的行为。“我们知道,”亨利·泰勒爵士说道,“对于自己的不道德行为,他都归咎于自己不得已选择的生活道路。”

诗人与文学家的性格和作品受到女人的影响,这样的事例在法国也有很多;然而与意大利和德国的诗人相比,同样刻骨铭心的爱情似乎并不多见。对法国人而言,爱情是一种普通的情感,而并非不可遏止的激情——一种智力的产物,而不是心灵的产物——它显得非常微妙、优雅,对人生并不产生决定性的影响。阿贝拉德对赫罗伊丝的爱情自始至终都显得非常平淡、有节制;他们结合,然后分开;他进了圣丹尼斯修道院当修道士,而她进了阿根土伊尔修道院当修女。直到相当晚近的时期,法国宫廷对两性关系仍然产生着恶劣的影响;他们树立的坏榜样,被社会各阶层效仿、实践。男人们结婚,是为通奸找一块遮羞布;女人们结婚,是为了更加“自由”;他们的爱情,似乎只关系到其他男人的妻子,或者其他女人的丈夫。在路易十四统治期间,情妇代替了爱人,奸情受到推崇。文学作品被不道德的故事充斥;邪恶和堕落到处泛滥。不贞洁的妇女被理想化,而且受到崇拜。《曼侬·雷斯格》的作者是一个神父。在这种关系中,谁也没有觉得羞耻。女人仅仅为了男人的享乐而存在;如同玩物一般,她们成为男人满足淫欲的工具。

18世纪,法国文学最大的罪恶在于,它严重亵渎了妇女的形象。社会能够从变革中恢复正常,甚至得到净化;然而,一旦妇女的形象受到侮辱和亵渎,那么这个社会的基础就已经被败坏了。有一种说法认为,妇女是钞票,在公众评价中的价值会产生上浮和下跌;而文学家就是银行家。如果这种说法合理,那么在18世纪的末期,法国道德贬值的幅度就是令人震惊的。狄德罗、卢梭和伏尔泰就可以作为他们的时代的代表。狄德罗曾经写过《论道德与情操》,但是他抛弃了一个多情的青年女子,还写过一本非常淫秽的书,将从中得到的收益献给一个情妇。卢梭曾在很长时间内,和别人保持着暧昧关系;最后又和一个名叫特若瑟·德·瓦素的下层女子交往,并最终迎娶了她。这位《爱弥儿》的作者所作所为,却和他自己书中所写的相差太远。孩子刚刚出生,他马上就送到抚育院喂养。伏尔泰终身未婚;然而和歌德一样,他也是一个花心薄情的大众情人。一个接一个地,他陷入无穷无尽的追欢逐爱中——娄耶小姐、维拉夫人、热佩尔蒙德夫人以及查特莱特夫人。卡莱尔曾经说道:“这位倒霉的哲学家,为了他的女人们,惹上了无穷的麻烦;能够把这些全部记下来的,不知会是一位多么伟大的作家。这群水性杨花的女人,闲荡无聊者有之,头脑肤浅者有之,反复无常者有之,卖弄风骚者有之,互相怨恨者也有之:从第一个到最后一个,性格多样,不一而足。”如果没有弄错,最后一个是查特莱特夫人,伏尔泰就和她丈夫同处一室。伏尔泰和这位夫人装作一起研究莱布尼兹和牛顿,伏尔泰还教她英语和意大利语。他俩单独相处并一同学习6年有余,之后不久,查特莱特夫人突然死去,伏尔泰也被抛入无穷的悲痛之中。

在英国,单身诗人的数量相当可观。考雷、奥特威、普赖尔、康格雷费、盖伊、斯威夫特、蒲柏、科林斯、申史东、格雷、古尔德史密斯等,他们至死都没结婚。考雷只有过一次恋爱的经历,但是没有足够的信心,不敢向爱人表白。斯威夫特和法瑞纳、斯特拉还有法内莎有过恋情,但是充满了神秘的味道,让人疑惑不解。他能够和别人热烈地相爱,尽管也充满痛苦。然而,激发起那些善良女人们的热情之后,他就抽身而退,仿佛受惊了一般;最后,他在“狂怒”之中死去,如他自己所说,他“就像洞里一只中毒的老鼠”据推测斯特拉[艾瑟·约翰逊]是威廉姆·邓波的女儿,而斯威夫特[就是他发现了这个秘密]是他儿子,因此也就是斯特拉的同父异母的兄弟。“假如事实如此,”W.R.威尔德说道,“那么,他对待斯特拉和法内莎的一些古怪言行,就可以从中得到答案。”——《迪恩·斯威夫特的晚年生活》。然而,关于他的古怪行为,很有可能是因为他大半生的精神失常;他自己也知道这一点。。与之相反,蒲柏的爱情,由于自己荒唐的举动,显得有点滑稽可笑。在一个文学讨论中,有人问了一个问题,是关于《贺拉斯》中一段的意义。旁边一个人认为:“可不可以看做是问号标志。”这时蒲柏就问另一个绅士:“先生,如果当作问号的标志,你认为怎样?”这位绅士不屑地看着这位讽刺作家,然后答道:“哦,这是可怜的弯状(卑鄙的)东西,还能问问题呢!”他的第一份热情,献给了M女士;他寄去很多冒失而又矫揉造作的信件,后来被印发出来,成为大家的笑柄。他的第二份爱情,献给了当时无人能及的著名的玛莉·沃特雷·蒙太古夫人;她是当时欧洲最漂亮、最有才华的女人之一。这次爱情或许是真实的,但是同样遭到了极大的嘲笑。自此以后,蒲柏由爱生恨,对她非常不满,并且经常含沙射影地诽谤玛莉·沃特雷·蒙太古夫人;这方面他不愧是行家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