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李嘉诚商道全书
3522400000028

第28章 在合作中壮大自己(1)

打出“和”字的大旗

怡和大股东凯瑟克家族的纽璧坚黯然下台——1983年9月29日晚,纽璧坚在董事局宣布辞去这两间公司主席职务。1984年1月1日,纽璧坚又辞去董事职务,离开他服务30年之久的怡和洋行。

“我只是一名打工者。”身任香港最显赫、最具权势的洋行大班的纽璧坚,用无比伤感的口气说。

纽璧坚对在港的英国路透社记者说:“整个形势都变了,英国准备抛弃香港,华商在70年代起就愈来愈强大。这就像当年美国扶植日本,突然一天发现,原来抱在怀里的婴儿是一只老虎。人们总是揪住九龙仓不放,而不睁眼看看对手是婴儿还是老虎。如果一个人的胳膊被老虎咬往,不管这只手是在颤抖,还是在挣扎,都会被咬断或咬伤。聪明的人,是不必再计较已经失掉的手,而是考虑如何保全另一只手。”

“我热爱香港,我永远热爱香港。”纽璧坚站在怡和广场大厦顶楼,面对维多利亚港,深有感情地喃喃说道。

传媒对纽璧坚的话进行揣测,认为他对凯瑟克家族心怀不满。九龙仓和置地被称为怡和的双翼,在纽璧坚主政时失去一翼。现在,另一翼能否保全呢?现在西门?凯瑟克接任怡和置地大班,他是否又比纽璧坚高明?

纽璧坚无疑是大股东与管理层权力斗争的牺牲品。

纽璧坚在离港之前,反复强调他“热爱香港”。有人估计,纽璧坚说的是实话,怡和系大举进军海外,是凯瑟克家族一贯的主张,作为薪金主政者的纽璧坚,只是秉其旨意执行罢了。怡和集团在港实力锐减,是海外投资不顺的结果。

纽璧坚下台,舆论的焦点渐聚在西门?凯瑟克身上。

西门?凯瑟克尚未正式上台,港版英文《亚洲华尔街日报》就以“对怡和新大班来说,战役才开始”为标题,报道怡和高层变动及未来走向。

作为怡和最大的潜在对手李嘉诚,十分关注怡和的变动。那时,马世民尚未正式加盟长实系和黄,但两人接触频繁,常坐在一起谈论马世民服务过14年的怡和。马世民指出:怡和高层一直患有“恐共症”,这是他们的致命弱点。

置地陷入困境之时,马世民积极主张从置地手中夺得港灯。在这点上,两人英雄所见略同。但李嘉诚奉行“将烽火消弭于杯酒之间”的战略,主张以谈判的温和方法购得。李嘉诚与纽璧坚商谈收购港灯事宜,遭纽璧坚拒绝。纽璧坚的大班地位已岌岌可危,他不想在他手中失去九龙仓,又失去港灯。虽然他知道出售港灯,大概是早晚的事。早售早摔包袱,除此,不再有两全之计。

西门?凯瑟克接下怡和置地的管理大权,又接下前任留下的累累债务。

西门1942年出生于英国温切斯特市,他与曾任怡和大班的叔父约翰一样,少年时进入全英着名的伊顿公学念书,毕业后进入世界名校剑桥三一学院。西门不愿念书,他只读了一年就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葬礼。他躺在棺材中,由同学抬出校门——从此永别全球学子都向往的剑桥大学。西门的玩世不恭,惹得他父亲威廉暴跳如雷,认为他“孺子不可教也”。

西门的哥哥亨利?林德利在70年代初,曾任3年怡和大班。西门于1962年加入怡和公司,在海外的分公司任职。1982年初,西门调回香港,同年出任常务董事。他说服其他董事,频频向纽璧坚发难。西门如愿以偿坐上大班尊位,成为凯瑟克家族出任怡和大班的第五人。

已过不惑之年的西门?凯瑟克,不再是年轻时的纨绔弟子。但他是否有能力统治香港最大洋行?不少人提出这个问题。

对凯瑟克家族史做过深入研究的黄文湘先生,在一篇文章中指出:“西门?凯瑟克在过去多年不足以证明他因此而能够胜任怡和公司首席管理人职位。不过,事实证明,他虽是贵族出身,却不是外行商家,有能力发展怡和公司的多元化业务。”

李嘉诚反复研读有关怡和及凯瑟克家族的报道。他已经向怡和表示过欲购港灯的意向,现在他不再做出任何表示,他有足够的耐心,等待事情的发展。

1984年,马世民加盟长实系,李嘉诚委以他和黄董事行政总裁的重任,和黄的业务获得长足发展,成为长实系的盈利大户。

1984年,西门?凯瑟克出台“自救及偿还贷款”一揽子计划,即出售海外部分资产以及在港的非核心业务。

统揽怡和地产业务的置地自然是核心业务,置地的旗舰地位无论如何要保住,而置地又是怡和全系的欠债大户。汇丰银行逼债穷追不舍,债台高筑的置地大班西门,不得不断其一指——出售港灯减债。

首先的买家,自然是李嘉诚。财大气粗的李嘉诚出得起理想的售价,他曾向前任大班纽璧坚表示过接手之意。西门当时也在场,他很佩服李嘉诚的君子作风。

令西门不解的是,这一年来,李嘉诚不再有任何表示。难道他真不想要港灯?港灯可是拥有专利权的企业,不可能会有第二家在港岛与其竞争,盈利确保稳定。

李嘉诚欲擒故纵,使西门如坠五里雾中。

西门终于按捺不住了,主动向李嘉诚抛去绣球。第95期《信报月刊》描绘道:

“1985年1月21日(星期一)傍晚7时,中环很多办公室已人去楼空,街上人潮及车龙亦早已散去;不过,置地公司的主脑仍为高筑的债台伤透脑筋,派员前往长江实业兼和记黄埔公司主席李嘉诚的办公室,商议转让港灯股权问题,大约16小时之后,和黄决定以29亿港元现金收购置地持有的346%港灯股权,这是中英会谈结束后,香港股市首宗大规模收购事件。”

这其间,李嘉诚把和黄行政总裁马世民请来,具体与置地商议收购事宜。消息传出,全港又一次轰动。

“我们不像买古董,没有非买不可的心理。”李嘉诚对新闻界说。

“假如我不是很久以前存着这个意念和没有透彻研究港灯整间公司,试问又怎能在两次会议内达成一项总值达29亿港元的现金交易呢?”

当年置地以比市价高31%以上的溢价购入港灯;现在和黄以64港元的折让价(收购前一天市价为74港元)捡了置地的“便宜”——而购入346%的港灯股权。以市值计,李嘉诚为和黄省下4亿港元,显然要高对方一筹。

未过35%的线,故不必全面收购。因是“和平交易”,不会出现反收购。和黄实际上已完全控制港灯。

收购过程中,有关股票未做全日停牌。只是午时左右,买家和记黄埔、卖家置地公司和“货色”港灯公司主动要求四家交易所停牌。

四家停牌时间不一,造成部分炒手利用时间差炒这三只股票。大部分投资者做壁上观,三只股票均未像以往的收购战一样被抢高——都知李嘉诚“买货”,不会出现竟购与反收购的好戏。

整个现金交易额29亿港元,按协议须在2月23日前交清。和黄2月1日就提前付款。置地提出扣还利息。依计算,2月1日至23日间,利息达1200万港元,和黄只收了400万港元,另800万港元送回置地。

这等于和黄蚀本800万港元。李嘉诚觉得这笔交易“抵数”。他看好的不仅是港灯的常年盈利,还看好港灯电厂旧址发展地产的价值。

李嘉诚斥巨资收购港灯,对恢复港人对香港的信心,起了较好的作用。

90年代,马世民谈起港灯的收购,仍对李嘉诚称道不已。

“一共花了16个小时,而其中8个小时是花在研究建议方面。

“李嘉诚综合了中式和欧美经商方面的优点。一如欧美商人,李嘉诚全面分析了收购目标。然后握一握手就落实了交易,这是东方式的经商方式,干脆利落。”

在资产的扩张中,李嘉诚的管理术真是高明之至。他看好港灯的潜质意欲收购,没想到老对手置地也看好港灯,跑出来与他作对,置地势力强大,手脚又快,此时,李嘉诚冷静分析两家情况,采取了避开置地,避免两败俱伤的策略,保存了实力。然后,他以超凡的耐性静观其变,等待良机。由于准确预测了形势,没有多久机会果然来了,置地不堪重负,只有出售港灯,他们主动找到李嘉诚,这对李嘉诚来说真是个大好机会,于是爽快成交,盈利丰厚。

公司购并不是一种慈善事业,不是通过优势企业去帮带亏损企业,相反,它是一种投资行为,要讲求经济效益,只有当并购活动能够增加公司价值,为公司带来净收益时,这种收购才是成功的。李嘉诚收购港灯,以折让价捡了置地的便宜,为和黄省下45亿港元,不能不说是很出色的财务管理。

帮助别人,有时会让自己名利双收

李嘉诚收购恒昌行的行动,称得上是大展拳脚。

恒昌行本名恒昌企业有限公司,创办人之一是前恒生银行董事长何善衡。何善衡是广东番禺人,是着名的恒生指数的创始人。他1946年便在香港创立恒昌行,该行历史悠久,信誉卓着,业务范围很广,是华资第一大贸易行。后来何善衡年事已高,后代又无意继承,所以萌生了出售之意。

恒昌行整个集团资产净值高达8273亿港元,经营状况良好。三大股东拥有绝对的控股权(何善衡30%,梁球琚25%,何添15%),除非何善衡自愿出让,否则无人敢觊觎恒昌。1991年5月,郑裕彤家族的周大福公司、恒生银行已故首任主席林炳炎家族、中漆主席徐展堂等共同组建备贻公司,提出以每股254港元的价格向恒昌全面收购,共涉资金56亿港元。

此刻,李嘉诚与合作者——香港中泰集团的老板荣智健也在紧锣密鼓地策划收购,但他们暂且按兵不动,秘而不宣。结果,备贻出师不利。据市场披露的消息称,备贻的三大股东事先做出了三分恒昌的计划:郑裕彤得恒昌物业,林氏家族得恒昌汽车代理权,徐展堂则获得恒昌的粮油代理等业务。

李嘉诚了解何善衡、梁球琚和何添这3位商界老行尊的心思,他们都曾经是商场中叱咤风云的英雄,也创下了辉煌的业绩。恒昌行是他们一生心血的结晶,当然希望能把它完整地保留下来,并且能够发扬光大。所以,哪怕价格低些,都好商量。而备贻意欲“拆骨”三分天下的企图,恰好犯了老人的大忌。老人宁愿不卖,也不会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辛苦一生创下的基业分崩离析。

李嘉诚和荣智健只是秘密策划,并不急于出击,备贻绝无恶意收购的胆略及实力。因为备贻的胜算实在太小,所以备贻只能是无功而返。当备贻败退之时,就是中泰出击的最佳时机。

备贻败退之后,以中泰为核心的新财团Greatstyle公司,把握最佳时机,立即加入收购角逐。1991年8月初,GreatStyle向恒昌提出收购建议,作价每股336港元(高出备贻82港元),涉及资金694亿港元。

李嘉诚以其向来只进行善意收购的良好声誉和宽仁大度的谦谦君子之风度,博得了老人的好感,这次收购活动,李嘉诚有很大的胜算把握。经过一个月的洽商,双方于9月3日达成收购协议。至9月22日,香港收购史上最大一宗交易,终为荣智健、李嘉诚等合组的财团完成。中泰以36%的股权控得恒昌行这一贸易巨人,成为香港股市的庞然大物,其市值到1992年初就膨胀到87亿港元。香港股市,一直视中资为无物,此番却不得不刮目相看。

1992年1月,中泰宣布第三次集资计划,决定配售1168亿新股,集资25亿港元,用以收购未持有的恒昌64%的股权。对于荣智健的这一全面收购举动,引起议论纷纷;合作的交易一成便想独吞;但也有人说他过河拆桥,有人说他事先与李嘉诚等通过气。或许有约在先,李嘉诚很爽快地接受了荣智健的收购条件,将所挣恒昌股作价15亿港元,售予荣智健。

这样一来,李嘉诚名利双收,既赢得了帮助荣智健的好名声,又得了实惠——售股盈利23亿港元。李嘉诚与荣智健的联手合作,一时成为股市佳话。再者,李嘉诚一直关注和寻找适当机会投资内地。帮助中资,可在内地树立声誉,为下一步埋下伏笔。

商人最注重的就是信誉和形象。良好的信誉和形象是企业无形的宝贵资产。商人不能只顾自己的利益,有时候还需要审时度势,在适当的时候帮助别人。商场上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财路。往往帮助一个人,结果会是名利双收。既不损害自己的大利益,又能得到长远利益,何乐而不为呢?

这件事,也充分地体现了李嘉诚的通晓大义。他大度地牺牲自己的商业利益,成全朋友的长久事业的胸怀,也表现了李嘉诚的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处事交友的原则。这场收购战役之所以能够打得漂亮,主要得益于李嘉诚对出让方与竞争对手的准确分析与判断,在战役中,能够审时度势,以静制动,在竞争对手先下手、占尽先机的不利条件下,等待机会成熟出击。

李嘉诚的智慧在于他交友大方,眼光长远,在商战中,他知己知彼,审时度势,他投其所好,以静制动,他为人谦和,君子之风,最终李嘉诚以他善意收购的良好声誉与尊重老人愿望、为对方着想的君子风度完成了这笔香港历史上最大的一宗收购交易。

利益均沾,是生意场上交朋友的前提

人脉就是财脉,这是许多商人的共识。做生意,首先要把人做好,大家关系处理好了,彼此信任,没有隔阂,接下来的事情就水到渠成了。

商场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充满了尔虞我诈。但是,李嘉诚一贯善待他人,并把它作为自己的处世原则,即使面对竞争对手也是如此。

在李嘉诚看来,善待他人,利益均沾,是生意场上交朋友的前提,诚实和信誉是交朋友的保证。“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做生意要重视人缘,善于发展朋友关系,大家开开心心,才能都有利可图,绝对不要因为利益闹得不欢而散。

李嘉诚在积累财富上创造了奇迹,不过他更厉害的地方在于——依靠高超的手腕建立起好人缘,在险恶的商场上避免了与人为敌。有人说,李嘉诚生意场上的朋友多如繁星,几乎每一个有过一面之交的人,都会成为他的朋友。这种观点并不夸张。在生意场上,李嘉诚创造了只有对手而没有敌人的奇迹,首先是做人的胜利。

如何让生意来找你?那就要靠朋友。如何结交朋友?那就要善待他人,充分考虑到照顾对方的利益。李嘉诚是一个朋友众多的商人,因为他善于与朋友合作,能够把双方的关系处理得很妥帖。

与朋友一起做生意,实现双赢的目标,李嘉诚有独特的心得和体会。其中,有三点最重要,它们是:

(1)与别人合伙做生意,要坚持“共享共荣”

李嘉诚认为,商业合作应该有助于竞争。联合以后,竞争力自然增强了,对付相同的竞争对手则更加容易获得胜利。

但是,在现实的商业世界里,许多公司之间的联合只是一种表面形式,在利益上没有达到“共享共荣”,结果合作的基础并不稳固,一旦被竞争对手找到空隙,与合伙人的关系很容易破裂,导致合作失败。

因此,商业合作必须有三大前提,一是双方必须有可以合作的意愿;二是必须有可以合作的利益;三是双方必须有共享共荣的打算。此三者缺一不可。